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第124期 / 開發六根 洞見八識 感應天機 道法自然(一)



◎楊慧敏


 
六根、六塵與六識構成了十八界,再加上第七識(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是佛法中探討認知,並形成唯識學的基本架構,但佛法經典浩瀚,並非人人得以親近理解,現嘗試透過現代化的語言,將佛教已建構的哲學思想形而下化,轉化為具有行動力,人人可身體力行、付諸實踐的具體途徑,力求提供現代人改變自我,重啟回歸自然,連結宇宙能量的可行窗口。天地孕育人,即賦予適應自然脈動的本性,但人在根塵識的流轉運作下,漸次迷失在社會價值觀、道德感的洪流中,形塑的後天認知,固化為「識識」,莫名綑綁、隱藏了人的靈明本性,惟有褪盡識識,重返根性,開發六根的無限潛能,了然宇宙生生不息、周行不殆的大道,人才有謙卑的可能,並重新找回與大自然的和諧連線。


一、六根、六塵(境)、六識交疊運作,印刻生活的軌跡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相連,即生「六識」,再聯結大腦知識認知,則成識識,在六根、六塵、六識的交疊運作下,構成了人的生活現象,印刻生命的軌跡。


(一)六根、六塵(境)、六識


人經由受器接收外界訊息,「根」即是受器,六根就是這六種知覺外界的管道,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知覺器官,就是眼的神經根、耳的神經根、鼻的神經根、舌的神經根、身體的神經根、意則是腦神經根。「六境」就是外在的情境或環境,是與六根相對應的客體,指色、聲、香、味、觸、法,乃是世間外緣的一切因緣,因爲這些不斷變化、動搖不定的外緣染污了六根,是為塵,故又稱六塵,即「眼根」對應「色塵」;「耳根」對應「聲塵」;「鼻根」對應「香塵」;「舌根」對應 「味塵」;「身根」對應「觸塵」;「意根」對應「法塵」。神經根與情境聯結後,根塵相對就產生識,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為六識。


(二)交疊運作,印刻生活的軌跡
 

根境相連就成識,眼、耳、鼻、舌、身本身就有識,識再連結到大腦既有認知,就成為根「識識」,一般將眼、耳、鼻、舌、身稱為前五根及前五識,其原因在於眼、耳、鼻、舌、身的各神根經收集外界訊息後,即產生識,再傳導入腦部,由腦判斷識別,「意根」不但能覺察五根閱讀的五塵,賦予意義,產生「眼識」識、「耳識」識、「鼻識」識、「舌識」識、「身識」識,因而意根腦神經根是前五根接收訊息的總合,冋時意根指揮協同判讀,主導了六根的走向,產生了「意識」,形成識識。綜言之,我們對外在事物(境),透過前五根的神經根接收訊息(根),產生識,再連結作用意根,透過大腦認知的判斷,形成了識識,形塑及強化了對事物的認知,人就在六根、六塵、六識的三者相和及交疊運作下,構成了生活的軌跡、生命的事實。



 二、透過第七識及第八識,能量移轉傳鏈,生生不息


DNA承載著人類演進的歷程,透過懷胎孕育的過程,將物競天擇演進的人性繁衍,生之初由阿賴耶識下載至莫那識(誤認阿賴耶識就是他自己),包括本善及本惡,也就是人性,化身為眼耳鼻舌身意,也附帶著貪、嗔、癡、慢、疑、惡見等人性本根。之後,大腦經過後天知識學習、經歷、感受,及種種記憶所制約、影響,對於事物價值有了判斷,點滴累積的執著偏見,識識日益強化,逐漸建構了認知的世界。再加上先天莫那識加諸腦細胞的慣性,貪、嗔、癡、慢、疑、惡見日益強化,如此先天的莫那識,加上後天加諸的歷程記憶,就成為記錄此生的莫那識,並傳輸至第八識阿賴耶識。

    自然界能量不滅,能量透過不同的形式轉化存在,宇宙因此周行不殆。就人這小宇宙而言,此生透過根塵識的運作,勾勒生命的軌跡,肉體銷亡時,則透過第七識和第八識的記錄,印刻、轉移成為來世之因,循環返復,生生不息。阿賴耶識為累世之果已為定局,透過DNA下載阿賴耶識之訊息,成為此生之初始時的莫那識則為因,故修煉今生的莫那識,在生命結束,傳鏈錄製今生的成績單至阿賴耶識,就可藉此演進淨化阿賴耶識。


 
三、褪盡識識,重返根性,修行莫那識,連結大自然
 

大地孕育萬物,賦予萬物適應大自然的本性,就像鯨魚接收的頻率特別,不但有利於交配繁衍,更可靈敏感知百里之外的動靜,以獵捕、避害;狗則透過鼻子的本能,辨識人鬼、陰陽,察覺危機;老鷹之眼可及水深十公尺的獵物,便於其迅速抓取獵物、騰空而起,維持生存……。憑藉與大自然的連結,萬物偕行,生生不息。人因有意根的思考,聯結大腦的我執及偏見等,而有後天識識的形成,混淆了大自然賦予的本性,惟有褪盡識識,開發六根,重返根性,才能重新找回與大自然及宇宙的連結。


(一)流連人生遊樂場,混濁六根
 

人由DNA載著莫那識,是生而俱來的六根根性,人性本根原就帶著貪、痴、慢、惡見(我見或我執),這是人性演化過程中最根深蒂固的存在,加上後天追逐名利權情慾食睡養成的習性,成就了人的個性。每個人的DNA都有不同的設定,為了滿足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感覺而來到人世,人生的遊樂場中充斥的名、利、權、情、慾、食、睡,則是滿足這些感覺的介面,帶著「喜」 波動而來,就會爭「名」,易「怒」的,就會追「利」……。不同的個性,會遇到不同的喜怒憂思悲恐驚;追求不同情志的品味,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人的慾望會影響六根對六塵的貪取,譬如為了符合認真工作的普世價值,就會甘心情願將多數時間埋首工作;或為了要追逐好太太、好媳婦名聲,凡事須委屈求全,以大局為重。又如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在百貨公司見到各色商品,大腦隨即對焦追求年輕美麗的價值觀,進而誘發購買慾。人因對焦大腦的知識、認知、價值觀,而起心動念,引發追逐慾望的行為,逐漸形塑強化執著,演變成六根的混濁,原本的根性逐漸在慾望的洪流中掩蓋,終至忘記其原本面貌。


(二)在人性最粗糙的地方顛覆轉化
 

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性,如實表達自已,不需任何虛飾偽裝,試圖扮演符合社會價值的「好人」典型;否則,充其量只是表演真性情,而非真性情。若能置身安穩,不刻意表達自己、也不隱藏自己的狀態,安安穩穩的守候自性,即為如如不動。
 
 但要隨自性所適,自在、自如地表達自己,並非易事。人最初可能在無明的障蔽之下,為了符合社會價值的期待,表現出大眾認可的樣子。譬如:用正義感遮蓋貪生怕死的本性、用熱情遮掩自己害怕被孤立、鄙棄的恐懼感……。久而久之,隱藏本性,成為建構自我安全舒適圈的重要手段;藉著偽裝自己、包裝自己,習於隱藏最粗糙、卻最真實的自我,最終大腦形塑的知識、認知、價值觀,後天的識識主導了六根,包裝過的自我取代真實的根性,就以這樣的面貌應對世界,六根的根性已遭掩蓋,永遠無從碰觸面對。
 
 人性最粗糙之處,即是「獦獠」,如同母愛是天性,會自然而然流露;貪生怕死也是求生本能,無可避免,是人的根性所在,是生來莫那識最原始的面貌,也是自我表露無遺的部分,更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要轉化、修煉的根性。因此,要找到自己最大的敵人,真正自我對決,就要揭開莫那識的蒙蔽,找出因、面對因、改變因,而開智慧。


(三)重返根性,找回與大自然的和諧連線

    
拜現代科學之賜,人類透過科學儀器延伸眼、耳、鼻、舌、身可及的範圍,如今,氣象探測設備方便了對風雲雷雨的預測,卻也關閉了人類對天象的敏感度,阻絕了觀天象的本能;醫學儀器成了斷病的輔助,卻也使觀相診脈斷病的醫學素養不復存在。人類就在慾望趨使下,無止盡的競逐科學,試圖將自然觀察數據化,無形中切斷了與自然的互動連結,同時也漸次失去原來的本能。
 
所謂「根性」,是在「識識」不起作用時,六根的自然表態;沒有對焦大腦的利益目的,此時內分泌穩定,心波平靜,人的全腦是對應著宇宙能量,隨著大自然邏輯循環更迭,配合相應改變。人性中兼具本善本惡的兩個擺端,唯有在這個狀態下,本惡雖然依舊存在,但已不起作用,才能擺盪至大自然原即存在的人性本善。因而,惟有終止識識,擺脫人為後天識識的包袱,才能尋回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連線。


 
四、透過身心靈方程式,管理五種遍行心所,滌除玄覽


六根既為生之始即由莫那識化身的具體存在,而人既生活在大千世界,對境的接觸亦是無法避免,根境識的糾纏融合更是生命常態,是故只能切斷識識,才能終止無止盡的外求貪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本應清淨,然而,當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在事物,大腦分析解讀訊息,心隨即相應變化,透過心波反射大腦能量變化,進行無窮盡的連鎖反應,只要能找到閱讀心波的方法,透過心的閱讀,滌除心的塵埃,察覺心中已然進行的化學反應,進而中止,即是切斷識識的可行途徑。(至於具體作法如何?因篇幅較長,我們下回再談……)

 

四月第125期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