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東醫氣機導引第154期電子報 / 在每個當下,我們會怎麼選擇?


攝影/鄧美華



在每個當下,我們會怎麼選擇?

◎編輯部


最近幾年,全世界涉入發酵釀造領域的人越來越多了,崇尚手作自己釀,讓時間轉化食物的滋味,在溫度、濕度、時間長度乃至容器等可控制的變因下,期待大自然的神奇因子,賜予我們入魂的美味。但是現在,一個幾乎無解的爭議點,卻讓大家左右為難了。

古早時代的發酵釀造,多採自然落菌的方式,利用食材本身的酵素,跟空氣中無所不在的菌種結合,再加上各種催化的手法,讓食物產生更豐富雋永的滋味。可是,這種古老的發酵釀造方式,卻禁不起現代科學技術的檢驗。比方說已過世的毒物專家林杰樑告訴我們說,醃漬食物會致癌;暖男企業家嚴凱泰因食道癌英年早逝,醃漬食品又被大家搬出來詆毀一下。因為鄉下婆婆媽媽採自然落菌手釀自製的醃漬品,即使香氣四溢、誘人味蕾,但在顯微鏡下一看,我的媽呀!居然還有許多不知名的有害菌。

其實,很早以前就開始有用人工植菌的方式,用強勢菌種的大軍,抑制其他菌種生長。就像歷史悠久的日本釀造家族,動輒就有家傳幾百年的菌種,成為創造特殊滋味的獨門秘方。生技產業興盛的現在,培養強勢菌種的技術日新月異,人工植菌似乎毫無疑問是更安全衛生的選擇。

但是,就像人工植菌沉香的品質絕對比不上野生沉香,人工植菌發酵的普洱熟茶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創造迷人的口感香氣,但絕對無法與生茶經過長時間後發酵產生的能量感相提並論。

如是因,如是果。在剎剎生新的每個當下,我們,會怎麼選擇?

2018即將走進歷史,我們就用這一期電子報輕輕撒下一批種子,我們試談「因、緣、果」,期待同學們各自咀嚼、玩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緣」是改變的契機​

◎李明


因是發生在你身上的所有事件,果是最後呈現出來的你。一切因就是一切的發生;什麼是一切果?一切都是你。每個人都希望做事要得到什麼結果,但結果往往不能順心如意。聰明人是活在「道」裏面,「道」就是變化。活在變化裡,就永遠都處在因地,即使已經有了結果,他也會讓它變成「因」,然後從「因地」去改變它。這個改變的契機,就是「緣」。

如此一來,人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因果循環的練習;「如是因,如是果」。但大多數人無法洞察因果的秩序,過一天算一天,不知道明天該何去何從。不知道自己在種甚麼因,你的果就必定渺然。因此要運用生活中的一切事件,來訓練自己的邏輯推演、預測能力,學會在因裡面看到果。

轉果為因之後,雖然這個「因」看起來已成定局,但仍然可以靠「緣」來改變結果。透過你的清醒反省、懺悔,重新選擇,這個改變就水到渠成了。但多數人一生渾渾噩噩、毫無規劃,想到甚麼做甚麼,沒有好好換算為什麼自己的「果」是這樣?也不懂得好好經營改變的契機——「緣」。

我們跟張老師學功夫,還得自己跟自己有緣。我們來到氣機導引這麼久了,一定跟老師、同學有緣,我們對老師也一定有強烈的信心與認同感。但問題是,我們對自己有多少信心與認同感呢?

所以,練功時,一定要認同自己可以做到什麼,這是很重要的轉折,這就是緣。緣對了,全然的相信,全然地做動作,如此,最後因一定等於果。如果不能把自己全心全意放在這裡,聽老師講得再多,也長不出好果子來。

年長的學員,這個社會把你當結果,你的家人把你當結果,你的朋友也把你當結果,大家都認為你已經沒有剩餘價值了!只有老師不把你當成結果,「人生七十才開始」,確實,你才剛剛要開始揚帆出航!你要相信自己會結出很好的果,要努力呀!不要輕易放棄!年長的教練在外教學,就是把善緣傳出去,要教導你的學員對自己負起責任,要好好愛護自己,不愛護自己,就會造成社會的負擔。這種話讓年長的教練說出來絕對不會讓人覺得噁心,因為他們自己就是榜樣!

老師一直強調人老是資產,因為老人可以活出榜樣、活出精神的典範。氣機導引就是要讓逐漸步入老年的眾多學員在社會上創造價值,去到處「造緣」,為人心慌亂的末法時代,找出一個正向的緣份。

大家都說「活在當下」,為什麼「當下」那麼重要?因為最高的效能,就是在一個當下的瞬間,讓過去的「因」和未來的「果」都產生改變。你可以在瞬間改變所有的時空,讓它變成當下我要的存在。不管你過去被當掉幾科,今天這一堂考試通過了,就全部都過了。所以當下即永恆,這叫做「時空統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攝影/林澄彥



在因地看到果

◎ 素非


在秋冬交替的寒夜裡,我扶棺將父親送進二殯,結束了套在我身上,與父親三十年愛怨糾葛的冤緣!雖然說子女是債,討債還債無債不來,但這債卻曾經讓我飽受折磨!

父親受皇民化教育,又是深綠的民進黨員,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柢固。我從小叛逆不但得不到父親的關愛,更經常為了芝麻小事動輒得咎而討打;見母親在父親面前逆來順受委曲求全,常為她打抱不平,這些景象深植我心,造成我日後乖戾偏激的個性。

這不滿的情緒,在接手照顧父親生活時達到高峰!父女常常為平權、為黨派、為瑣碎事爭執不斷,親情也愈吵愈淡,幾乎已不可收拾!

直到走進東醫氣機導引的大門,親身領受老師不厭其煩的授業解惑,同學們一團和氣。從前的我,身心一直被怒、恨、怨、惱、煩的情緒所傷,造成心的痛苦,導致病痛纏身鬱鬱寡歡!練功讓我心性慢慢變得柔軟,胸襟也開闊許多,視角因此而不同!老師苦口婆心講的都是身體力行的生命哲理,讓我漸漸懂得換個心態看事情!才明白一切事情一定有因緣果,因果互相影響,中間就是緣,緣在心中,心能改變一切想法,心對了,結果就會改變!

心要通,要滅心的執著!一切都是因果,因是事件,果是最後成為的你!一切因就是所有的發生,那個果就是你承受了那麼多發生之後,你會變成什麼?一切因一切果,要在因裡面學會看到那個果!人生所有的事情都是因果循環的練習,如是因,如是果,因等於果,既然現在的我,就是過去的總和,那我還有什麼好怨的!


放掉因果,每天盡力做就是了,我告訴自己:盡心盡力的陪父親終老,讓功德圓滿就是我的功課。感謝老師這幾年來不厭其煩的教我們學會懺悔和感恩,我才能以包容寬廣的心,陪我父親走完最後的這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攝影/鄧美華





一切是自己,自己是一切

◎高淑芬


物質演進帶來生活的便利性,許多新奇事物可被快速發掘;相對的我們都要被迫承受科技研發的負產品——污染。陽光、空氣、水⋯⋯這些上天賦予的自由財已經慢慢演變成奢侈品,人類的身、心、靈還没來得及跟隨演進就已經遭受嚴酷的摧殘!有時候想,或許該自甘墮落地接受污染或基改食物,長得奇怪一些,像個外星人可能還比較能適應這樣的變態環境。說得這麼委屈,環境終究還是自己「選擇」的,也就是我們累世的因緣引導投胎來此,只是喝過夢婆湯,不記得也不願承認!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認為人類在從事經濟活動的時候,具有「理性選擇」的能力(理性選擇非指善惡對錯的行為,而是人們在做決策時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行為模式)雖然此論點早有各家學派爭相評論,但理性選擇套用在人生哲學裡,也許可以解釋得過去。例如:張老師講演時說過一句話:「一切是自己,自己是一切!」是否意謂著人們具有理性選擇的能力呢?照這樣的推論,人是絶對可以操控因果,但是一般人無法覺察到,習慣任性而為,最終只能怨天尤人,抱憾而終。

若理性選擇可以造就經濟市場,那麼「緣」就是牽連因果的無形線索,緣可以是導正因果關係的潤滑劑,也可能是加深因果惡性循環的罪魁禍首。過去很難接受他人擅自評論因果報應,不服氣時甚至質問對方究竟誰是因?孰是果?現在瞭解如此爭辯只會讓自己陷入更深的因果循環,因為任何的發生都會完整且真實地刻劃在生命的資料庫(基因)裡,然後體現於娑婆世界。


知道因緣果不會是平白隨機發生,就該虛心接受所面對的一切好與壞,懂得與善惡因果和平共存,時時修正不好的習性,且選擇努力結善緣,期許未來能種善因得善果,與張老師所勉勵的「勤勞樸實,厚德載福」相互呼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攝影/鄧美華





走一趟人生遊樂場,你準備好了嗎?

◎鄭雅靜 (教練)



名利權情慾食睡,種下起心動念的因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天命與自然法則,追求的感覺也不盡相同,人生是為經歷五味雜陳的感覺而來。人出生後由「睡」揭開人生的序幕,自幼及長,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操作名、利、權、情、慾、食、睡的遊樂工具,尋找與生俱來DNA所設定的感覺,包括喜(恨)、怒、憂、思、悲、恐、驚的情志活動。

人的情志包含情感和心志,每個人DNA所設定承受喜、怒、憂、思、悲、恐、驚的耐受指數相距不遠,情緒的沸點也都幾近相同,但為何生命的樣態卻差之千里?因為每個人對於名、利、權、情、慾、食、睡的選擇都不一樣,不同的選擇工具會決定心的變化狀態,也取決於身體的承受度。范進中舉的故事提供了得名輒喜的最佳詮釋;有人天性易怒,總是帶著憤怒眼神看待世界;有人對情愛充滿糾葛;權力的得失是寵辱若驚;各種慾望的追逐過程,容易讓身體承受過度驚恐變化。以中醫的觀點,五臟對情志各有不同的承受度,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當情志的作用成為身體不可承受之重,或太長時間作用而造成內分泌混亂,引起一連串生理性功能作用失衡,如鬱怒傷肝,喜恨傷心,憂思傷脾胃,悲傷害肺及驚恐傷腎等病理變化。

人生的道路無法對名、利、權、情、慾、食、睡視而不見。不同個性的人會選擇不同的遊戲工具,受到情志不同程度的影響,一個人的心量格局也會影響人生遊戲的參與心態和情志品味,集結成身心靈的整體樣態。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一個人的健康和壽命有60%出自自己的選擇,40%會取決於遺傳基因、社會環境、醫療條件和氣候變化等因素。[1]愛、情緒、熱誠、關懷、價值觀…,雖然不是健康的量化指標,卻是生命品質不可或缺的質性因素。人如果無法理解人生遊戲工具常出自於自己不明所以的選擇,又對喜(恨)、怒、憂、思、悲、恐、驚的過敏原缺乏抗體,面對瞬息萬變的刺激而引起自律神經作用、內分泌變化所啟動生理性連鎖反應,就只能默默承受名利權情欲食睡和喜(恨)怒憂思悲恐驚的彼此牽連,輾轉互為影響,作用著個人生命的無奈。



在生命現象公式中蛻變

心是情感,沒有對錯,只是反應大腦的想法。大腦構思而捕捉的欲心源自人性需求,如受到名、利、權、情等所誘發的欲心或悲天憫人的同情心,都不是本心的作用。人走一遭人生遊樂場,自己可以選擇超越心的狀態,從人性需求的欲心超越至本心,不讓躁動不安的心成為身體的負擔;也可以選擇強化身體的能量,降低心的負荷。當然更可以建構價值觀,開啟未被啟動的DNA,提升上丹田的智慧以應對人生。人生就是不斷地經歷名、利等人生遊戲的衝擊,在正向(慈)和負向(欲)之間修煉本心的存在,還原初始為人的自性之根。


一個人的生命表達包括先天的遺傳基因、個性和情志作用,我們嘗試將人生的生命現象歸納成簡約公式,讓人容易據此檢視自己身心靈當下的狀態,決定努力的方向,生命現象公式如下:

生命現象=基因(DNA)+個性(根性+習性)+七情



基因(DNA):基因是控制生物、病毒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攜帶遺傳訊息的核酸序列,舉凡肉體、生命樣態、智商、壽命等主要來自父母的遺傳基因。

個性:包括根性和習性。

根性:根性是來自父母遺傳的DNA,及出生後承襲父母的想法所形成人的本質。例如有的人天性內向害羞、容易緊張,有的人生性勇猛,膽大過人。

習性:習是後天長期養成的熟悉動作,性是性能。習性是積久養成身體內分泌變化的慣性,如耳根長期聽特定類型的音樂,內分泌變化隨之形成穩定狀態,形成偏好特定音樂的習性。


七情:喜(恨)、怒、憂、思、悲、恐、驚


當人與外界互動,自律神經系統因應環境的刺激,會起內分泌系統的變化,產生新應變並傳遞至腦產生指令,包括腦幹、腦下垂體的指令、松果體等,再影響身體機制的功能作用。腦神經可分為大腦、間腦、腦幹與小腦,腦幹之下是脊髓,脊髓再延伸出分支神經,透過神經傳達訊息進入中樞神經,周邊神經則負責傳遞中樞神經的指令。身心靈當下所形成的變化,主要來自大腦認知的改變,「杯弓蛇影」就是透過腦的認知,讓人瞭解即使面對相同的問題,身體也會產生不同的作用。

透過生命現象公式可以重整腦的思維,訓練自己不要為名、利、權、情、慾、食、睡所撼動,並加強對喜(恨)、怒、憂、思、悲、恐、驚的免疫力。功法動作可以訓練心的如如不動,從心跳的加速到平穩,動作的外形到內化,超越個性的制式,恢復身體本能,從下丹田的身運用中丹田的心,提升上丹田的智慧層次。心的功夫來自下丹田的身體,身體的訓練需要時間,是漸悟。智慧取決中丹田心的功夫,智慧、價值觀屬於上丹田,是頓時開竅的頓悟,但需要在人生道場上慢慢累積頓悟的漸進性,才有頓悟的機會。


人要理解名利權情慾食睡和情志的關係,清楚自己當下的選擇,看見自己的洞察和覺知,經歷各種遊戲而不攀緣,不動心,不斷地在過程中閱讀到自己的真相。訓練自己看見一切人事物都是與心隔閡的物質,物質只是短暫的存在,心氣是流動的,所以不要駐留在心。在生活中練功是口、舌不要急著做反應,大腦不要想著杜撰劇情,對照他人,看見自己,慢慢就會看見自己的改變、自己的好。頭腦長智慧後,會產生正向的心作用,正向的心又會反應身體的應變能力,身體的體神經、內分泌系統和腦細胞整體協調後的新恆定作用,促進身心靈當下作用的成長。所以,練功是訓練自己洞見身體真相的體質和能力,再運用身體超越心的存在。慢慢訓練自己用本心面對人生,翦除習性,讓性情真誠,扭轉根性。人如果能夠在別人的身上看見自己,人生便再沒有敵我對立的存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徵稿啟事】

在身中,我看見⋯⋯

◎編輯部

氣機導引是從身體悟道的教育,我們用八大原理,從九大關節開始循序漸進,閱讀自己,跟自己結緣。不管你是初學者,還是老學參,不論你在身體這條路上走得多遠多深,你一定時常有所看見。或是在凌波微步時,或是盤腿旋腰、螳螂捕蟬裡,跟自己的身體相遇,你看到什麼呢?期待分享!文長請控制在600字左右。編輯部有刪修審定權。1/5截稿,文稿請寄chiji.taoyin@msa.hinet.ne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會館公告】

東醫氣機導引《行步如飛 強膝健腿功法》 免費體驗

你是好動一族嗎?
戰路跑,騎鐵馬,登高山,酷愛大自然。
卻難免 膝酸腿麻,微疼劇痛!

你是難動一族嗎?
膝退化,關節炎,肌腱炎,「動」輒得咎!
正忍耐 蹲下難起,走路卡卡,爬樓吃力。

你是不動一族嗎?
宅3C,窩沙發,能坐不站,能躺不坐?
要小心 體重攀升,腿肌流失,膝蓋負重失能!

氣機導引 賴碧蘭教練
教您 強膝蓋 健腿力的功法
讓您 難動能動,好動適動,不動樂動!



【行步如飛 強膝健腿功法】免費體驗場次:
時間與地點:

一、2018年12月15日(六)下午14:30~16:30《總會館》
台北市漢口街一段3號9樓《氣機導引 總會館》

二、2018年12月21日(五)上午10:00~12:00《八德會館》
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7號《氣機導引 八德會館》


對象:非氣機導引學員(學員若有親友報名,歡迎陪同參加)


報名電話:02-2311-1166

報名網址:https://goo.gl/N4omiW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東醫氣機導引第153期電子報 / 感知力和表現力


 攝影/鄧美華




感知力和表現力

◎編輯部


一位長期關注氣機導引的朋友聽說張老師許多洞察機先的作為,問我為什麼張老師能有如此「神力」,而且三十年不改其志,積極、熱情,始終如一?我說張老師雖然天賦異稟,但那也不是「神力」,是人人都可以練出來的「心力」和「靈力」。而「心力」,就是中丹田要練的「心能量」。但「心能量」究竟是什麼?就其功能作用來說,就是「感知力」和「表現力」。我們同學對張老師這兩大力,應該都是有目共睹的。

一般人也要獲得這種能力,首先就要練「鬆」。「鬆」怎麼練?張老師說,把「緊」拿掉就好了!大家都知道自己身體緊,但身體的緊,多半是因為心被大腦的觀念、想法綁住了,你看小孩子就沒有一個不是鬆鬆的QQ的。只要能放掉大腦的成見,心就像一面鏡子,遇到事情照樣會火冒三丈,但它半點不會在心上留下痕跡,就像暴風雨過後豔陽高照、碧空如洗。這種人因為可以立刻放掉過去,心裡毫無包袱,所以你會看到他總是活跳跳精力旺盛,永遠在高瞻遠矚,為未來的藍圖預作謀劃。最重要的是,你總懷疑他為什麼不會累?因為他少了很多觀念想法的牽扯禁錮,所以他活得「很省力」。

大家都想這麼活,為什麼只有少數人做得到?因為要放掉大腦的成見,實在太難了。張老師創氣機導引,就是要教大家用身體動作當作「狂牛之栓」,把亂跑亂跳的念頭牢牢綁住,先專注在動作上,以一念代萬念。大腦的覺知還在,眼耳鼻舌身意也如常運作,但所有訊息就像是風來了、雨來了,大腦只是覺知,沒有連結指令,所以這風雨就是風雨,而不是帶著情感好惡的淒風苦雨或惠風好雨了。

本期電子報就是在談「怎麼做」和「怎麼成為」?入門班學員從身體動作體驗到的「鬆與緊」,《心田集》直接切入中丹田,《圖靈集》就用「緣」來講怎樣可以三十年不改其志,積極、熱情,始終如一的行動力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是,氣機導引已經鋪墊好生命的康莊大道,就看你是不是走上來了?還有,你能走多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鬆是修養,是格局​

◎蔡育展(八德五晚)



三年多前,因緣際會之下,在朋友介紹下我第一次接觸到太極拳,之後有一段時間完完全全的迷上,連作夢都夢到自己在練拳架。還有一次要進洗手間時,突然想起自己練摟膝拗步時腰胯什麼地方動得不對,就一個摟膝拗步進門,結果回頭一看我太太就在後面,用一種很有趣的表情看著我。她當時大概在想,到底嫁給什麼樣的怪人吧?哈哈!

最令我著迷的部分,其實不在拳本身,而是我驚訝太極拳是如此一種高效率的身體運作方式,用微小的投入,產生極大的作用。一個攬雀尾,身形動作不大,不費力的狀況下可以發勁、把人推個幾公尺遠。這到底是什麼道理、什麼作用?

隨著接觸的時間比較久了,加上開始接觸氣機導引,對於腰胯的運動原理也瞭解比較多了,另一個問題來了,為什麼我拳架打起來,就是像體操而不像太極拳?「鬆」在這時候就變成關鍵字了。我也在Google大神幫助下,找了各式各樣的心得、文章、拳經拳論解、影片…….但是可想而知,愈看愈多,愈來愈緊。

與其一直向外尋求別人的心得與境界,我後來才慢慢了解,不如先回到自己身上。與其求那個境界,不如先回到自己心裡面,是不是非要求一個「什麼」不可? 還是就先靜靜的、慢慢地看「她」現在是什麼狀態?想要怎麼做?接受她,然後因應她的發展。「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太極拳經)。是練拳嗎? 還是個人修養問題?

鬆是個修養的問題,能鬆才能看到大格局,才能達到「整」,才能整合手邊所有資源,才能看到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法,才能從很多方法中找到一個最適合現在用的方法。學而時習之,身體也是個好老師,身體的習慣也會回來改變心裏的習慣,心物本一元。

人、事、身、心,與肢體的動作,如果非要有一個什麼不可,就拼命了,就很緊了。換個想法,現在是什麼?我可以怎麼做?能產生什麼作用?無所求之下,有一個「自然的發生」,而非無所求到什麼都沒有。那個自然的發生,是不是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是不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不是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那種自然的發生,出手就有,發而皆中節,古聖賢那種境界,實在奇妙無比。

已經很久了,文武分家,身心分離,書本是書本,身體是身體。在那文字上繞,終究經典是天書,練習加讀書,讀書後練習,慢慢的,好像文字不再只是文字,一條道路,一個入門梯漸漸浮現出來了。還是得一格一格的爬,知道有那個境界,不代表已經到了那個境界。孔子十年才有一個大轉變,我這種駑鈍懶惰之流,得爬多久啊………?要認真點,至少要活久一點,以時間換取空間,天曉得下次有這種機會是什麼時候呢!!


/



追求鬆,練功再累也歡喜

◎謝東興(台中週二午)


在台中,第五週,一週2小時,來去匆匆。課堂上,跟著教練比劃,招式更多了,腦子卻也開始混了。許多招式,邏輯既不明,想記也記不來。回家後,只能撿早已清楚的練。我面對的,顯然是初學者的困頓。

是新手,教練給的,先通通收。有些如凌波微歩,滑稽、無趣又冗長,也總是認真的忍耐走完。但,不能不讚嘆,它讓我平日走路腳步明顯變輕,腰變挺。但,這樣如「良藥苦口」的招式,有心理壓力,回家後明顯不想作。

但有些招式,既懂又熟,心就亮了。

腕肘肩,我喜歡隨時把玩,連一歲孫女也抄襲以旋腕為樂,公孫成了同事間的幽默笑柄。而逐漸上手的龍登展臂、攀足長筋,則越做越喜歡。我明顯察覺,上身直多了,腰雖還不柔,但彎幅大增;橫隔膜鬆多了,氣吸得更深。每週幫我推拿的師傅也察覺,我鬆了許多。

改善有限的是,肩+胯。胯,如何鬆?我仍近乎無感。肩,則稍微可放。但,每每公事一忙,又緊了。

偏偏人生不可能沒公事催逼,如何藉練功來平衡身心?我給自己定三個方向:

已順手的招式,多做,做到動作如美麗的舞蹈。周玉玲教練見證這目標的可能。

無趣的招式,如凌波微步,能悟出它動人的機制,把「苦口良藥」化為「美味佳餚」。

熟練的招式,如龍登展臂,能再探更深奧的細節。10月21日回娘家,帶頭教練帶得更深,我跟得雖累,但很爽。

肢體鬆的追求,若能與心靈喜悅溶一起,那練功再累,也不累了!



/






體察鬆與緊的彈性運用

◎高淑芬(八德六早)



「注意身體的鬆緊」是老師上課時最常提醒的部分,然而聽多了,也練了好長一段時間了,我究竟體會多少呢?

因為本身支氣管敏感的關係,對於抽煙製造二手煙的人,實在難以忍受,常犯嘀咕:「不能在不妨礙他人的場合吸煙嗎?」但靜下心來,觀察這些吞雲吐霧的人,他們應該只是想藉由抽煙來緩解緊張的情緒吧!尼古丁確實能強廹刺激神經分泌多巴胺,短時間使人感覺放鬆。而我又是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呢?

自從修習功法以來,慢慢感受到藉由功法調整身體機能,同時也能平衡情緒。身體的鬆與緊,正對應著情緒的起伏波動。過去以為練功應是階段性的修習,首先把身體練好,才有能耐去管理自己的情緒,甚至開發更深一層的靈性。但事實上,人生的無常不會讓人有時間慢慢分階段調整身心靈。這三者常會突如其來地考驗自身。有人突然大病一場;有人感情受挫;有人受到某種機緣的啟示,頓時開啟智慧!

凡事過與不及皆不適當,身、心、靈講求的便是平衡之道。至於如何平衡?在這裡我把他想成是彈性的運用,平衡鬆與緊之間便是彈性。練功的好處,在於可以清楚覺察自身的鬆緊程度。當肌肉處於緊張狀態,身體就會僵固在那,這時試著在該處放鬆,氣血會跟隨放鬆的部位流通,原本緊、漲、痛、腫的感覺將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鬆、柔、輕、綿的舒適感,呼吸調整成慢、勻、細、長,鬆柔至端點時又會生出一股勁道,這種回流的反作用力類似彈力,這彈性的力道就是真功夫了,它能治療身體的病痛、撫平內心的創傷、開啟異度空間的靈性覺知。

老師上課時將身、心、靈逐一分析講解,主要在於容易入門,方便修習,但最終還是講求身、心、靈合一,透過身體鬆與緊的覺察,時時觀照自身,做好彈性調整的準備,那麼無常或許不再那麼無常,也無須處處擔憂了!


/



期待門後有片風景

◎蔡孟真(週六晚)



什麼是鬆?什麼是緊?它跟心理狀態相關——可以理解,但,落實在身體感官運動時,究竟如何定義「對!就是這樣」的正確程度?實在是太抽象。

鬆胯、沈肩、收提…對應人體結構幾乎無法想像:「根本只有女性懷孕生產才會發生臗骨及骨盆物理性改變啊,如果鬆胯會讓屁股變大,我才不要呢…」心中小劇場有這段OS。

沈肩也是玄:「肩往上聳很可以,往下降辦不到啊?」OSagain。

資深者柔軟地動著身體開心的說:「哎呀,我們都是練了十幾年才有今天的。」

「可是,我沒有十幾年可以熬啊。」一邊像機器人僵硬動作一邊心中小劇場又開演。

只好自己下台階:「身為初學者,有著滿滿的質疑大於收穫,也是合理的吧,哈哈。」誰叫我從來就是反骨個性,更何況第一天上課就為了上半身的旋轉到極致,導至產生扭力傳至膝蓋而半月軟骨受傷,心靈也隨之小小受傷了。

所幸,我也不在乎多這點傷。長期高強度運動,身上難免那個韌帶這個肌肉拉傷發炎,早就習慣沒一天是全好狀態,運動傷害就是有運動才會有傷害。所以,答應了永遠的組長亞玲,復原之後立刻回來上課,必須征服這個錯誤,找到那個鬆與緊的玄妙之門,門後有片風景在等著我(應該會吧?)

總之,關於本次題目鬆與緊,仍舊是一個大問號在我的頭上頂著。



/


力役於體,心使於氣

◎張可士(八德四 )


一鬆一緊,,一扎一拔,鬆緊自然,扎拔從根,負陰而抱陽,筋柔而握固,冲氣以為和。

然,扎是否連根?拔是否全然?鬆是否鬆透?緊是否緊繃?鬆後如何旋緊?緊繃如何弛鬆?氣貫脊椎,鬆緊油然,節動有序,道法自然,或許這就是功房煉功,玄之所在!

力役於體,心使於氣,以心使氣則強,以柔入堅,氣場馳騁,無有入無間,妙不可言!

有教有煉謂之教練。教者如師,道天地;煉者如友,演將法。入運息出,健身有術;靈心無極,氣機舞周身。無教練,導引幾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阿充(教練)


因到果的過程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叫做「緣」,是一種變數,如果沒有這個變數,有什麼因就得什麼果,那人生就太無趣了,只不過是一部寫好的劇本;就是因為有「緣」這個變數,有因不一定得果,我們的一切努力才顯得有價值,生命也才充滿了希望。

「因」就好比是你得到了一粒種子,若你沒有將它種在土地裡,然後細心地呵護、照顧,是不可能嚐到「果」的。將種子種在土裡的行動就是「緣」;呵護、照顧它的程度就是「緣的深淺」。舉例來說,你認識一個朋友叫阿充,是氣機導引的教練,這是個「因」,然而氣機導引能不能在你的身上種出「果」來,就得看你和氣機導引結什麼樣的「緣」?首先,不是所有阿充的朋友都會來學氣機導引,所以光有因是不夠的;再者,就算阿充的朋友來學氣機導引,有些人學了一期就落跑,有些人卻堅持下來了,這代表他們和氣機導引結緣的深淺不同。至於誰來決定結緣的深淺?就是你自己,你的心決定了你的行動力。「緣」就是中國人講的「道行」,就是「道的行動力」。氣機導引的Logo有個「緣」字,大家一定要重新詮釋這個從小就認識的字,它不是消極的,也不是宿命的;它是積極的,是自我創造的,也可以說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被你放進來的東西就叫「緣」,結了緣,這個東西就會增長,所以放進來的東西務必要小心,不要放進自己的性格、想法、習慣,一放進來你就會跟外界產生對抗;如果你放進來的是虛、是道,那麼你就能擁有強大的能量。如果你和氣機導引的緣分只設定在動動身體,那麼你一定會對中丹田、上丹田的課題感到厭煩;如果你來氣機導引是為了打發時間,那麼你很快就會感到無趣;如果你是要來求道的,那麼你會熱切地期待下一堂課的來臨。緣是從起心動念來的,當你設定了這個緣,它就會慢慢地增長。張老師常勸誡大家,千萬別說:「我的家人身體不好,需要照顧」,一開始這樣說可能是為了逃避其他責任的推托之辭,但是設定了這個緣,它就會不斷地增長,你的家人就會一直需要你照顧,所以這個世界怎麼運作都是因為你結了什麼緣而起,因為它早在你的大腦產生了作用。

什麼樣的緣才是最好的緣?「隨緣」,「隨」是易經的卦象,隨緣就是一種來到面前的緣分,好比坐在那裡,施主走進來,就是我渡之人,而施主渡不渡自己,也得他自己隨緣。落在你手上的就不要輕易把它丟掉,在你面前出現就不要輕易讓它溜走,這叫做「隨」,不需要刻意去創造一個緣分。人生不同階段各有不同的緣群,10歲有玩緣,20歲有男女緣,30歲有同事緣,40歲有社群緣,會產生不同的緣力,行動就對了,那就是緣。人因為緣而形成不同的存在,人與人的關係是因為緣而改變的,緣分是世界最重要的東西。得「隨」必先「謙」,先掏空自我,才放得進緣,然後精準行動,所以緣就是積極的行動力。

我們不是要看氣怎麼跑,而是要看心怎麼變化,心夠靜,對方的起心動念你都可以感受得到,知道說一句什麼樣的話來跟對方結緣,而不是刻意少說話或多說話。人與人的結緣是相對的,不是只有單方面的行動力,就像大家來學習氣機導引,老師的緣下得夠深,但同時也得學生的緣相接應。而自己對身心靈輸入的指令是怎麼來的?隨緣而來的,隨著當時的覺知而去應對的,輸入一個緣給自己。我們在做螳螂捕蟬時,可以隨著音樂輸入一個心平氣和的緣給自己,用這個緣帶動身體;各位今天恰巧讀到這篇文章時,可以輸入一個願意改變想法的緣給自己,顛覆自己對「緣」的看法。如果「因」是無常的一部分,是外界世界對我們的輸入,那麼「緣」就是我們的「常」,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也就是那個修改生命圖靈機的能力,這個「緣」也就決定了那個「果」的輸出。

生命就是不斷結緣的過程,緣深緣淺結什麼緣,就決定了你的一生,如果各位都是在求道的路上,又恰巧隨著緣來到了氣機導引這個家庭,那我們就一起努力來結個「道緣」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丹田在練甚麼?

◎鄭雅靜 (教練)


我們面對一個人,直覺感受到他的「樣子」,也就是人品。人的先天長相主要來自父母的遺傳基因,後天的人品是成就、學問和武功的總和。成就是內心的滿足、安定與圓滿;學問是事業與才幹;武功是專業技能。每一項都和身心靈脫不了關係。因為人是藉由不同的時代,扮演不同的角色,透過風風雨雨的人生歷練,讓身心靈的同步作用,在生命序列中「完成」。

人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收到外界的訊息,作用全身而衍生成「我」的存在。當「我」出現之後,人就在物質和精神之間擺盪,陷入「有」、「沒有」的掙扎,徘徊在「要」與「不要」的行動選擇中,形成情緒或煩惱的根源。情緒來自內分泌的變化、自律神經系統的作用。突如其來或長期存在的刺激,都會讓身體各部系統分泌化學傳導物質的激素,對身體造成影響,如血壓、血糖的變化,表現在外的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緒波動。

俗話說人爭一口氣,氣有先天氣和後天氣之分,後天氣又有內、外之別。內氣是外氣(如糖類、蛋白質、脂肪、水、氧氣等)進入體內,經過消化分解為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水、氧氣等單分子後,由小腸毛細血管或毛細淋巴管吸收,再經肝臟轉成肝醣形式貯存備用,或直接經氧化作用所生成的能量。內氣提供身體活動所需的能量,包括肢體運動、臟器活動、腦部思考、免疫反應及生殖等作用。

內氣是功能性的作用,由於任、督兩脈循行全身,與人體內分泌系統相連屬,如任脈之上的甲狀腺、甲狀旁線、胸腺、胰腺、胃腸和性線;督脈之上的腎上腺、松果體、下視丘、腦下垂體等。所以,三丹田的鍛鍊關係到全身的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運作與變化。下丹田的鍛鍊就是持續地將內氣壓縮的過程,使其結丹以產生真氣,循行於經脈系統之中。中丹田練心、練氣,也是在鍛鍊內分泌的功能性作用。

真氣是空間性的存在狀態,空間的變化就是經脈的疏通與否,如脈理阻塞就是空間阻塞之意。進入中丹田,必須先有氣感,其次便是鍛練「息」的空間作用。吸氣就是橫膈肌往下推移,吐氣就是橫膈肌放鬆、回復原位,故呼吸就是腹壓和胸壓轉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橫膈肌的吸氣(下)、吐氣(上)稱為「一息」。下丹田之「息」在止風,停止後天呼吸的鼻呼吸作用,轉成體呼吸、丹田呼吸。進入中丹田之「息」在「止火」,約束大腦紛亂的念想,使其純化、淨空,不再指令動作。

中丹田修練的第一個階段必須瞭解心是甚麼?心雖無形,但是可以感覺。了解內分泌變化的生理運作,感覺自律神經的作用,心與身體的關係。第二階段包括六根的守護管理,理解心、腦和宇宙的關係。第三階段其實就是能量學。氣功學是從身體鍛鍊入門,走向身體的覺知,進入中丹田的心能量,蛻變到精神的層次。心能量就是眼睛看、耳朵聽、嗅覺靈敏、舌辨甘苦和意識都很清楚,身體依然有感覺,但心中不產生作用。中丹田練心就是面對自律神經、內分泌的變化,在一切變化過程中停止識(知識)的作用,觀心波的變化,讓大腦靜、空,唯有心中無所罣礙,人才能真的安靜。

大腦的作用可分為念頭、意念、真意和無為。念頭是紛雜、跳躍的思緒。意念是大腦專注守在一個實際存在的點上,例如我們動到哪裡,意念就專注在那裡。意在心,識在腦,心和腦合稱為「意識」,如人的意圖就是心之所欲。當大腦的「識」不再干擾內分泌的運作,這純粹、強大的心能量就會形成「真意」。「真意」就是「心意」。古人云:「真意往來無間斷,知而不守是功夫」,就是指大腦仍存在對六根的覺知,但不對其產生影響。中丹田的鍛鍊在讓大腦守候在心的無形、氣的當下狀態,察覺到身體的內分泌變化,感受到氣的往來循環;既不產生念頭,也無意念的干預。

然而,無論是意念或真意,都還在「練精化氣」的範圍,進入「練氣化神」則是感知真氣的作用過程,鍛練真氣的覺知與心息相依的心氣。從無形的心到真氣的作用,讓大腦慢慢從無過渡到空的狀態。當大腦成為空相時才觸及「無為」的彼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壯肺抗霾功法】免費體驗

賞楓紅,啖蟹黃,秋式浪漫的日常
沙塵暴,金鐘罩,霾天過海的無常
天高風急,地平清肅
燥邪傷肺,耗損津液
肺臟嬌滴,不敵肅殺節氣

東醫氣機導引 洪淑敏教練
教您如何開胸壯肺

去濁存清、皮毛潤澤,腸便通暢一身輕
吐故納新、氣血充盈,神安氣定迎霾害!


【壯肺抗霾功法】免費體驗場次:

時間與地點:

一、2018年11月20日(二)下午14:00~16:00《總會館》
台北市漢口街一段3號9樓《氣機導引 總會館》

二、2018年11月25日(日)下午14:00~16:00《八德會館》
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7號《氣機導引 八德會館》


對象:非氣機導引學員(學員若有親友報名,歡迎陪同參加)
報名電話:02-2311-1166
報名網址:

https://goo.gl/fZHbPo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東醫氣機導引第152期電子報 / 人人都是主角


人人都是主角

◎編輯部


一位朋友擅長利用不同的空間元素,讓音響設備達到最高功率。很多朋友聽過他的音響後堅持要他割愛出讓,他不肯,因為空間是活的,多了一盆花、少了一本書,都可能影響音色與音質。他說,很多發燒友不惜重金追逐名牌音響,其實真正重要的是善用空間互補的作用,讓中等以上的設備,就能發揮上乘效果。只可惜大家都無心學習,不僅喪失了在隨時發生細微變化的生活空間慢慢調出最佳音場的機會,也丟失了隨時都能將充滿限制的現實環境翻轉出極大值的勇猛精進心。

他的分享,讓我聯想到張老師對今年身心靈成長營設定的目標,就是團隊中沒有主角,人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只要大家能在隨時變化的環境中看到全局,隨時補位,這個團隊就可以成為無所不能的勁旅。

事實證明,張老師費時二十年精心打磨的這支團隊,已經越來越有樣子了!今年成長營的圓滿成功,可見一斑。本月專題〈我在氣機導引身心靈成長營〉的文章,是學員自動自發在各群組的分享。學員有幾分熱情,就看工作團隊釋放了多少熱情!在這場由眾人齊心合力完成的活動裡,我們已分明看到,這些心意的凝聚,必然會如學員謝東興所說的——「今天這個小團體,明天可望護持大社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立即抓到心裡的小聲音

◎第八組 吳怡勳


三天的訓練,把我的覺察力耕耘得更深。出差這些天,我發現我心裡其實有很多的小正義。 例如: 有人走路太慢擋到我,我心裡馬上產生不耐煩的情緒,然後小聲音就跑出來:「啊!是不會走快點哦,走這麼慢不會靠邊一點哦!」才出差第三天,類似狀況已經發現5-6次。值得慶幸的是我都馬上發現,然後在心裡打自己一巴掌,再跟自己說:「脾氣很大欸!」然後默默在心裡跟對方道歉......

影響真的很明顯,慢,鬆,柔...的生命,氣象真的比較好。我這三天起床,很奇怪,精神比以往好!少了眉頭,少了氣急攻心... 輕鬆很多!中丹田的練習,成效顯著。神奇的是回來後第二天起床,居然不過敏了,肩膀也不酸了.....。


/



開始修行自己的感官

◎第八組 李孟哲


氣機導引成長營教我時常提醒自己,聽完對方、了解對方,把自己既定的觀念擱著,當個稱職的聽眾,也學習傾聽自己,不做作,害怕什麼就面對什麼,開始修行自己的感官。接觸氣機導引以來,感覺最難的是鬆、慢與呼吸,追求動作正確的過程不一定做到鬆,要如何配合呼吸,何時逆式、順式、再去收提?常做得不自然,需要持之以恆,讓身體去記動作,學習鬆。

3天裡,老師也常叮嚀,要讓自己進入動作裡,去感受、去享受。最快樂的是與一群有信念的、堅持的、謙遜的、感動的、年輕的好人一起渡過!滿滿的感恩與祝福,希望我們在不同的時空裡,都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



這艘船修復我與母親的愛

◎第六組 高淑芬

這次我帶母親一起參加成長營,原本擔心她因年長無法跟上行程,結果出乎我意料,媽媽玩得很開心,在三天的緊密課程裡全程參與,只看她滿場奔跑,笑得好開懷!

眺望淡水河,對面的山頭有我與母親繫念的外祖母,她長眠在那。感覺是她的引領,讓我與母親能有如此美好的共處時光。外祖母的臨終,讓我們吃盡苦頭,她飽受癌末折磨離世,緊接著母親因腹膜炎動了一次大手術,那年2003年,我第一次與母親在外獨處,看著她挺過手術,及術後的照顧過程,真的是煎熬!

三天兩夜,我們有了第二次的獨處時光,這一次我們玩得盡興,像個孩子,感受到每個人的關愛,好奇妙呀!原本來此,單純想離家散心,若能好好放鬆休息就很值得了,没想到這三天我平均睡不到5個小時,第一天因對各種活動的好奇,讓我晚睡了,但上床後立刻睡著,直到清晨6點,一聲morning call立即清醒,起身便趕緊準備接下來的活動;第二天又晚睡,因為活動內容致使各種複雜思緒湧上心頭;第三天還是晚睡,因為必須整理行李,加上兩天活動,許多心情需要沉澱,也開始捨不得活動即將結束,尤其——我。還。没。睡。飽。啊!真可惜了這麼好的床!

少了睡眠時間,並没有讓我們精神萎靡,從我媽笑著滿場跑就知曉。一場抓寶遊戲讓我印象深刻。小孩想要就跟大人說,長大後反而不敢爭取,習慣口是心非,透過遊戲與訓練我看見自己的軟弱,檢視自己的荒唐,但也找回早已封閉的純真。

福容飯店的建築外觀像隻船,在這裡没有時間回想平日的雜務,只需跟著體驗活動,面對真情流露的自我,感受到的都是良善,没有怨懟,每個人都顯得很可愛。這艘船能修復我與母親的愛,應該也能囊括眾生的愛,我想她此刻已經啟動了吧!



/



該是心與境合一圓融的時候了

◎第六組 林世紘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唯有修行自己,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張老師開宗明義的說:人生即使一天到晚在學習,將很多經典知識輸入腦袋,沒有落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一碰到什麼事,就會被打回原形。換言之,學習只是觀念的累積,層層堆疊,沒有產生化學變化;過去種種不好的總和,自然就會造就今天不OK的我。

人類生命經過30億年的演化,身體器官都能依循「道」的運作自成一個小宇宙,為了要讓自己蛻變,必得返求諸己,以身體為師,以肉體來修練內心那個沒有道理的我。學習九大關節中,「腕」關節的「轉」,「肘」關節的「變」, 「肩」關節的「受」;透過「轉」來轉換大腦的想法;透過「變」來改變內心的思維;透過「受」感恩一切的發生,享受法喜;透過「讓」以止惡為起點,如此才能搞定自己。把自己搞定了,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生所有的發生都是上帝對你的祝福。但我們過去一直依循著追尋功成名就的目標往前衝,一切都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需求。問題是:你快樂嗎?所以我們要學習愛,用心受;要學會捨,捨掉那個得;對一切的發生心存感恩,,一切是自己,才能開智慧; 自己是一切,才能慈悲喜捨。

三天兩夜的研習課程,感恩教練團隊和工作人員無私熱情的付出,設計出優質的課程,讓我們瞭解東醫氣機導引的真實義。既然參與氣機導引能搞定自己、追求更好的自己,助人離苦得樂也是一種布施,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拍拍您身邊的親友夥伴們,該是心與境合一圓融的時候了,ㄧ起來享受六星級東醫氣機導引的身心靈饗宴吧!



/






不修行,終身學習,會變成終生頑固!

◎第 七組 王大成



年紀大了,筋骨就不聽使喚,經常罷工抗議,聽朋友介紹,加上自己做了些功課,發現「東醫氣機導引」的運動方式,是一種相當合乎人體工學的活動,所以就來參加他們三天兩夜的體驗營。


聆聽身體的語言

其中最大的價值觀轉換,是不再只用大腦去命令身體去運動,而是要在身體的活動中,讓大腦體會出身體傳遞的訊息。體驗營中,我才發現,自己的腳踝已替自己做了幾十年的苦工,卻從未得到適當的重視和珍惜。我的膝蓋,腰,脊椎,肩⋯⋯,莫不如此。

想想,自己還真是相當忘恩負義!


讓對、爭錯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夫妻的百年好合,總像個求之不得的夢幻。許多人求神問卜,摸骨算命,圖的也不過就是個家庭和睦!氣機導引的張老師給了個方便法門。他說大家要學會讓對、爭錯。因為在糾紛中,痛苦是落在對的人身上。你錯了,又有什麼資格生氣!相反的,當你覺得自己對了,常常就會越說越生氣,理直會讓氣很壯!

記住了,在家裡爭對,是失敗的開始,成功的終結。若反過來做,或許海闊天空就在不遠處。


悟!不修行,終身學習,會變成終生頑固!

在身心靈成長營中,導師有個觀點讓我領會一些事情。

我們的社會鼓勵終身學習,然學到的東西往往只放在腦海裏,沒有融入生命。我們都學到要好禮,能施捨,可是若沒有真誠的慈悲,所有表面的善意,只會讓內心的勢利更加沈重。

但如何真正的慈悲,無他,修行而已。把外在的形象與內在的自我適當結合,對我而言,可真需要下一番苦功。能否不執著於已知,卻盲於未行,脫離内心頑固的牽絆,對忙於學習的我,實應該坐下來思考一下。


/



起點就在「感覺」

◎第八組 蔡育展


大自然的奧秘,來自於身心同步後,感知並融入周遭的一切,形成同步、共振的狀態,然後返本還源,就像張老師所說,「一切是自己,自己是一切」,聽起來似乎是高推聖境,但其實這樣的說法遍布於中華經典。

經典大多為道的闡釋,或是聖賢的心得、境界,對於實踐的方法,大多偏於隱晦,畢竟落入文字難以表達。方法大多傳承於師徒之間,藉由心法與老師的口傳身授,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但是對於一般人而言,仍是遙不可及。

氣機導引在張老師帶領之下,指出一條由開發身體結構與功能,奠定身體基礎後進而修心,身心整合而後進入事、理,再進入靈性昇華的路徑。先從每個人都能操作的身體開始,一階一階循序漸進;見地、功夫到哪裡,就開發到哪裡。

起點就在於「感覺」,不在分析、不在道理、不在文字。就是從清清楚楚的感覺自己內在的動作,感受自己當下的情緒。聽起來很簡單,能做到什麼程度就是功夫了,需要練習。手的轉動,能感覺到整個手的動? 還是能細到關節、肌肉、甚至筋膜的內動,與身體其他部位的互動?一個情緒一來,能不能馬上察覺,即刻接受並反省、調整,讓深藏的慣性行為模式靈活起來。

身心整合到一定程度,對外境的人與事,僵固性就一點一點消除了,高度、角度漸漸提升了,言行一出,精準度就到了。「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或許說的就是這個,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境界,或許也是從這種方式一路下去的結果吧。面對我們這一代的大變動,張老師那天很感慨的說,只有科技幫不了人類,道統才可以,科技是工具,但是道統是根本,是本身本心本性,就在身上。起點不遠,就在身上。



/



今天這個小團體,明天可望護持大社會

◎第八組 謝東興



展演壓軸的即興舞,令人激賞。老師的說明,我的解讀,與育展的微不同。

舞有2 狀況:1.先設情境,再配合演出。2.即興舞起,創出情境。前者近似演員,後者則是大師。後者既能舒展自己,也同時薰染觀眾。有教化之實,無教化之苦。

轉腕,的確迷人。我只稍涉腕肘肩的練習,瞬間解開數十年學太極的困頓。我並無貶太極之意,但太極太經典、太高、太朦朧,也因此屢被古板綁樁。老師做了極大的突破,我名之曰「解構」,開啓了來日新格局的契機。能有緣與聞這大契機的演進,是我的大榮幸。

迷人的發現,也如育展已點出的,原來「身」「氣」「心」可藉一系列的動作逐一打開。這樣的導引可直切重點,直白明確,其教化之效,就遠比古經典的「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更符時代理解了。學拳,古人著重的「武鬥」,但搞好自己、搞定週邊,則是今人學拳的無上挑戰。3天集訓後,我在細細琢磨身心狀態。一樣的事物繁雜,一樣的景氣低迷,一樣的家人,一樣的鄰居,這回我明顯的氣定。我試圖不用勉強,只細心探索那潛藏的身心力量,行禪般,繼續探索。

氣機,下足以護身,上足以助人。今天這個小團體,明天可望護持大社會。感謝張老師的帶領,欣喜老中青同窗的天真。相勉,感恩。



/



把「對」送給對方

◎第九組 李金鳳


經過三天課程,才知道原來九大關節不只是練功時拉開空間的點,它還代表穩、屈、鬆、彎、闊、低、轉、變、受等人生道理,我已慢慢把它運用在日常生活裡,感受他慢慢的變好。其實這次課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張老師提到要把「對」送給對方。因為大家都堅持「我認為」,才會理直氣壯、據理力爭,可是老師說事情沒有永遠是對的或錯的,從改變大腦的想法到內心改變,再到實際行動。活動結束後回到日常生活,碰到爭議時,想到老師的話,不爭了、火爆場面不見了,家庭氛圍變好了,同事之間相處更圓融和善了。

所以,我真正感受到了,我會繼續下去,讓自己變得更好,才有機會改變別人。



/






勤勞樸實、厚德載福

◎第七組 張子萍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三天兩夜身心靈成長營,去年是第一次,去年著重下丹田(身)及筋膜論,今年再加入上丹田(靈)的內容,所以身心靈整合的部分今年更完整。去年有個活動讓我把隱藏很深的傷痛釋放、處理掉,也是那時候才知道自己會不自覺了聳肩,難怪中醫師每次把脈都說我肩頸僵硬。這也說明,人唯有身心靈平衡才會健康舒服。藉由氣機導引深層運動到筋膜、內臟,再影響到心理。心理平衡了,老師傳達的訊息及正能量我們才能接收,並拿出調整的行動力。靈的部分,我的解讀是能量及情緒感受,這是可以帶到下一世去的。人往生之後肉體、名利、有形的物質是帶不走的,只有無形的能量、感受認知才帶得走。

張老師說,當你面對考驗,不管你是否選擇面對處理,它都會過去,但結果不會一樣。選擇面對處理,這件事不會留在內心;選擇逃避不處理,它就會留在內心深處,時不時就出來騷擾,讓自己困擾。就好像考試一樣,沒通過測驗,就當掉重修、下次重來;這一世不處理,那就下一世再重來。

面對任何考驗時就是面對、處理,也就是「承受」(「受」是情感的訓練過程,包含接收、原諒、享受、感謝),之後放下。張老師贈送我們八個字:「勤勞樸實、厚德載福」。勤勞樸實就是,遇到就做,做過就放下,最後達到圓滿、圓融,產生慈悲心。厚德載福就是,多積德與福報,可留到下一世、未來世。



/



身體動了,心靈也感受到了

◎第九組 李美瓊


女兒:妳好!謝謝妳給我這麼好的回憶!

氣機導引身心靈成長營活動讓我身體動了,心靈也感受到了。我了解氣機導引是配合呼吸、引體導氣的一種活動。這個活動需利用九大關節,啟動人體機能的八大原理,以身動達到心靜。

張老師著重心靈的授課,一針見血的講述,句句都打在我內心裡。結論送給我們八個字共勉:「勤勞樸實,厚德載福。」如此,生活就會更圓滿。

精心安排的各項活動,在於提供實境體驗及自我的開發。許多細節,無法一一說明,除了感謝再感謝,我最後發願:一定要寂靜的過完此生,盡情享受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就像在三天緊密的活動中抽空觀看淡水河,藍底水面上的白色小波浪,那畫面真美!兩艘漁船駛過,大波浪興起、消失、然後歸於平靜。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在起伏不定中走完人生。



/



那麼多的   感動

◎第八組 吳怡勳


第一天剛走進練功教室,迎面而來的是一群擁有共同願景的教練、助教,隨著音樂以及前頭帶領的人一起動作,不是很整齊,但心境很一致,感動來自於:一群人為了一個共同願景共同承諾而展演。現在想起來,那份震撼以及感動還深深印在我心中。一直以來只要是一群人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我都會覺得很神聖,而臣服於這份神聖(非傳教,非自貶)。這在我心中一直是一種說不出來的目標。

每一個活動設計, 這源自一份愛。愛一直是我追求的一個方向,很廣也很窄.....。我一直是個幽默搞笑的角色,但幽默搞笑其實最終目的是,希望大家喜歡我....可能等於愛吧? 我也同時是個孤僻的人,可能小時候都被姊姊排擠的關係,我很需要人愛我,但又不敢去要.....。

愛是種選擇,愛是種能量....停、看、選擇... 從心中真誠的看著對方,雖然是個練習,而當對方的眼神也透露出同樣訊息時, 我會感動萬分。

結業式的練習,也反映了我的人生到底在怎麼演。關於「離別」。 離別前,大夥自由走動,我一直保持在位置上,沒有人走向我,我也沒走向任何人。直到最後最後,育展走向了我⋯。 這是我一直在追尋的,我值得擁有的境界。雖然很虛幻,但我一直在追尋, 愛是一種真誠,也是一種經營。從我做起才能讓身邊的能量跟著不同。



/



知道自己可以更好

◎第八組 嚴淑美


雖然參加這一次的活動營,是即興參加,卻因有一些些小小的感動,累積成回到家內心感觸很深⋯⋯。

自己知道可以再更好
自己知道可以再更認識自己愛自己。
希望能藉由氣機導引的理念,讓心裡的痛,心裡的不懂,找回身心靈健康的自己!
我會持續加油!


夥伴們, 有你們陪伴著改變,相信我一定可以持續的!



/







既然上車,就好好玩樂吧!

◎第八組 蔡孟真


基本上我就一極度理性的商人。工作以外的時間,全用來對自己好。

因為單身,所以經濟自由人身自由生活自由,這樣的生活已經超過卅年。有個心理對話活動,列出這一生應該要去說對不起的人,認真想了很久,還真想不出任何一人。我有組織一個每月一次的讀書減肥會(哈哈),某次列出想作的人生清單,我列的全是玩樂,如:2020東京奧運及在維也納過聖誕節(12月中已確定成行)等等。

說到這裡,必須申明:並不是我人生特別順遂,而是我來者不拒。倒楣時就是接受,難關來時也是接受,悲傷時也是接受。人生就像長途車,有人上車下車緣起緣滅,有時風景美好有時進山洞一片黑,所有變化我都接受。既無強求也不留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這個「獨」絕非孤單孤僻,而是堅強的自己,如砥柱之中流,可以風雨雷晴還像個神木站在那裡感受一切接受一切。

思想,用來解決現實及提昇智力;情緒,絕不用在耽溺自艾;人生,就是無數的去體驗去體驗去體驗——這是我的宗旨。

很高興,接觸氣機導引,在我目前的快樂圈(網球一圈、羽球一圈、健身一圈、讀書會一圈、摯友一圈、事業夥伴一圈…)中,又多了這一圈,慶幸這圈子已有深具心得者可讓我吸收,也慶幸自己是菜鳥沒人要求。有著育展這樣朝這裡不斷深思及確實身體力行的各位,我可以被這氛圍帶動著,覺得很幸運,其他組搞不好都解散了吧…

大家持續凝聚,很好;志不在此,留下祝福退出群組,也很好。適情適心,每個人本就不同,也許我三個月後也在這列車下車,轉去別的地方玩樂,也難說。但,眼前就是眼前,當下就是當下,我很享受目前的狀態,也有收穫。謝謝大家。



/



我定位了,你呢?

◎第四組 謝淑米



今天可以走到這裡,是因為不放棄所有的「發生」。

剛入門時在教室鬆身玩太極的雲手,不小心被張老師看見,笑稱「花拳繡腿」。 今日我不斷重演以前的雲手和現在的雲手跟朋友分享, 接收到的表情會讓人得意不已,也懂除了鬆之外尚有力與美。

當燈光全暗躺在地上時,最感謝的人是自己。操了它數十載,總算可以好好報答安撫一下, 我定位了,你(妳)呢?



/



心裡這把火,溫溫的

◎第四組 林維悌


三天下來,感受到滿滿的愛,也終於理解一直聽到的「練筋膜」,「練身體的空間」,是在身體裡頭什麼樣的位置。意識到了,就更知道每個動作的意義,該如何運作身體。

心裏方面變得比較靜,也比較慢得下來。我是急性子牡羊座,就算外表看起來很冷靜,但內心總有一把火,現在覺得這把火變得溫溫的,人比較舒服。

老師分享的思維,跟我的人生覺察是同一個方向的,這兩天又開始在FB寫一些小文,希望能幫助更多周遭的朋友。



/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第七組 張可士



三天兩夜的修煉,非三言兩語所能描述,豐富的歷程,超高的CP值,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念頭,但回歸後的身體力行如何?「離境的心」是否還是「初心」?得看個人的恆心、耐心、與愛心。

張老師的啟示,讓我豁然開朗,「勤勞樸實」,看似簡單的道理,其實含有很深的哲理。難怪王永慶先生會奉為座右銘,將台塑集團經營得有聲有色;「厚德載福」充分顯出中華文化「仁德福蔭」的特性,凡事必「有其德,配其位」,誠如易經所言:「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或在說初學氣機導引者「勤勞樸實」,必會日有精進(為學日益),但達到某一境界後,反而會日漸淡忘功法招式與所有日用作為(為道日損)。直至最後,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故能「隨心所欲」不逾矩。

若有人問末學:「張老師的修為已達何境界」?或可答之:「出神入化,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淺談六度空間

◎阿充(教練)


今天所談的「空間」並不是幾何學或量子力學所定義的「空間」(或許終究是同一個),而是氣機導引在討論維度時的一種說法。一度空間、二度空間、三度空間分別是身、心、靈,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下、中、上丹田。四度空間是時間,五度空間是陰陽,六度空間是宇宙能。今天要探討的重點是一度空間和四度空間、二度空間和五度空間、三度空間和六度空間之間的關聯性,藉由這樣的理解,希望能夠進行維度的超越,進入一個更圓滿的生命狀態。

四度空間「時間」是個大麻煩。因為時間,身體才會衰敗;因為時間,人會喚起記憶;因為時間,人為將來擔憂;因為時間,人才有「怎麼來、怎麼去」的哲學問題。所謂「當下」,可以想像成是一個無限小的時間單位,當作一種超越時間的概念。所謂「把握當下」,就是擺脫時間的罣礙,因此不用擔心身體的崩壞、不用活在過去的情緒裡、也不需為未來的人生操煩。誰不嚮往這樣的狀態?其實,生命就是當下的積分,每一個美好的當下累積起來就是美好的生命,「當下」是一門生命超越的法門。身、心、靈當中,唯獨「身」是會隨著時間而變化的,所以說,一度空間是受到四度空間所控制的。

我們必須超越時間這個維度才能擺脫對身體衰敗的恐懼,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找到不被時間所擺佈的空間,五度空間就是這樣一個空間。我們經歷過的所有事件都會產生一種情緒,也就是二度空間「心」,這個「心」可以說是六根當下的投射,也可以說是五度空間透過六根對二度空間所產生的作用力。舉例來說,看到媽媽的照片,「心」就感受到溫暖與慈悲,即使媽媽已經不在人世,這個作用力還是存在,這就是媽媽一輩子慈悲的心所形成的力量,而存在這種力量的空間就是五度空間。當然,五度空間也有負面的力量,所謂「心中有鬼」,鬼就來自於五度空間,所以說五度空間是陰陽,陰陽就是可以影響人心的好的和壞的作用力。這些力量會伺機而動,進入人的二度空間「心」,或者是說,人的狀態決定了接收哪些陰陽的力量,而究竟是鬼還是慈悲,取決於中丹田的修煉功夫。五度空間是不受時間影響的,神主牌就是一種五度空間的力量,只要還有子孫祭拜,而且抱持一顆慎終追遠的心,祖先的恩澤就會發揮影響力;香火斷了,這個力量就無從影響人心。

三度空間指的是我們的「靈」。「靈」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思考。所謂「靈力」指的並不是我們認知思考的能力,而是一種超越認知、超越思考的能力,一種修正生命圖靈機的能力,一種不思考而真如反應的能力。當你擁有這樣的靈力時,六度空間就與你的三度空間聯通了,賦予你所有的能量,因為所有的答案都在六度空間裡,讓你隨時可以取用。當個人這個小宇宙與六度空間這個大宇宙沒有分別時,一切都自性圓滿了!

要超越我們的身,必須擺脫四度空間時間的糾纏;要超越我們的心,得學會掌握和五度空間的陰陽互動;要超越我們的靈,一定要融入六度空間這個大宇宙。這些都是生命圖靈機的狀況題,隨時修正生命圖靈機就是我們的功課,而這種修正的能力就是智慧。我們除了理解六度空間相互之間的作用力,也必須了解六度空間的維度關係,當你一維又一維地超越時,就進入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回頭來看,被超越的空間就微不足道了。凡人的生活就是在身心靈三度空間的維度裡運作,當你發現三度空間之外還有空間,你就不會被凡人的生活所困;當你看到五度空間超越時間的存在,你就不會被生死所困;當你找到了連接六度空間的通道,你就是一切,一切也就是你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丹田的訓練主軸

◎鄭雅靜(教練)



█上丹田訓練主軸​

人身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具,透過身體的鍛鍊可以開發三丹田的智慧。三丹田的結構和運作概括身心靈的全貌,功法的訓練必須對焦,各有其訓練主軸。



上丹田對焦腦神經

上丹田位於人體的上部,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其中,眼、耳、鼻、舌感官的訊息都從腦神經傳遞至腦。腦神經為周圍神經系統,十二對腦神經中有十對神經分布於頭、臉,多數為大腦所出,僅二對從腦幹發出,如第十對迷走神經包含感覺、運動和副交感神經元,其脈絡至頭、頸、胸、腹等部位,不僅控制呼吸、循環和消化系統等機能作用。六根負責接收外界訊息傳遞入腦,腦神經元接收後會做比對、反應。如果六根作用失去平衡,將會對中丹田的心、下丹田的身體產生很大的影響。

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所組成,負責接收和整合身體各項訊息並發出指令。大腦存在智慧開發的潛能,屬靈性,包括理解力和創意性的精神,絕非記憶知識可為比擬。上丹田的修煉對焦在腦,六根屬於上丹田的範疇,管理守護六根的方法必須在身心合一的行動力中產生智慧的理解。所以,上丹田是「如我所做」、「就我所為」,在身體力行的行動中產生理解力。


無為是上丹田的智慧

上丹田的智慧是無為,是人臨事應對的本能反應,而非絞盡腦汁的思考行為。有智慧的人是將自己的生命放在高效率平台之上,進而從容地經歷世間一切的發生。上丹田的智慧是下丹田、中丹田修煉有成所自然生成的智慧果實。人在心靜的時候會處於極端清醒的狀態,腦波自動落入副交感神經活化的波段範圍,身體的新陳代謝率下降,耗能低,最適合內氣的推動。心安靜時適合練氣,身體行動時宜練血。當人體氣飽、血盈兩相結合之際,人的腦波會趨於穩定,進而改變大腦的內涵。

人的修為會帶領經歷一切身心靈的轉化過程,活化大腦使精準的指揮身體和心的創新。中國道家的「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是三丹田的階段性修煉過程與成就,也是個人超越生命高度的指標與法門。透過練功可以讓身體維持在當下變化的狀態,「練精化氣」、「練氣化神」或「練神還虛」都在使人進入不同以往的大腦狀態。三種狀態不僅可能同時存在,產生加乘效應,也能相互控制,啟動三丹田能量的轉換。

練功的成就是持續超越大腦所設定的標的,讓身心靈淨化、進化,以看見更深、內化的自我。身體存在許多幽微的曲境,能夠引領人昇華物質的視野,抵達生命的精神彼岸。現代人屢屢無法觸及精神的層次,因為始終難以忘懷人性中那條唯利是圖的道路。



█中丹田訓練主軸


中丹田對焦自律神經

修煉中丹田之心需要以下丹田的身體作為基礎。心為虛無之所,練心即是練空間,對焦自律神經系統的作用、內分泌系統的變化。人體的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不受主觀意識所左右,卻承擔了心臟的跳動、血壓的變化、呼吸、消化及流汗等機能的調節,也負責喜、怒、哀、樂、憂、思、悲、恐、驚等情緒作用的心境變化。

練心需要保持呼吸頻率的穩定。「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六根之舌歸屬心,心主氣,心氣推動血液運行。古人將呼吸出入之氣稱為息,「息」為自心,也就是心的管理。心開竅於舌,舌關係呼吸,控制心的起伏便能控制息相。所以,在功法訓練中舌的操作至關重要,舌抵上顎自然順利於吸氣,舌抵下顎則有助於呼氣。如果練呼吸能夠練到氣在身上通透運行而無息相,便處於龜息狀態。

當口舌不再為言語、飲食所用,鼻不落息相,眼見、耳聞皆能超越物質之用,就能清淨地看見世間一切無形的作用而形成一股新能量,產生質變。人在和大自然的接觸過程中,絕不能存在個人的執著概念,否則便無法看見大自然的全貌。所以,生活的步調要放緩,每天抽時間和自己的心對話,才容易鬆開身體的壓力反應。從眼、耳的質變超越至鼻、舌、身、意、內分泌的質變到影響人性的邏輯,心的智慧乃生。



慈悲是中丹田的智慧

中丹田的智慧是慈悲心,是大徹大悟的思維,通透明白的頓悟。慈悲心的學習不屬於記憶背誦的知識體系,而是發自內心油然升起的作用力。人只有在自律神經系統的作用平衡、內分泌變化穩定的狀態,心境才能保持平穩。我們用身體的語言和身體對話,也要用心的語言和心對話,訓練人在當下的感受,重新定義當下的情境,分分秒秒都清楚感覺身體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協調作用,內分泌的穩定狀態。一切都從「感覺」訓練開始。慈悲心會在人的善良與苦難的經歷中自然轉化而生,在「道」修過程中完成。

一個真正有感覺的人才有能力「善良」。所謂「善良」不是仁義道德的心好,而是不會自我膨脹,但也不會看輕自己。一個能夠善良的人才會懂得感恩,一個能夠感恩的人才能謙卑。謙卑不是言不由衷的禮貌或被動地接受他人,謙卑是海納百川廣納各種可能性,是身心靈達到一致統合的狀態。如果身體同意某個慾望,但心理不認同身的感受;或者心理願意,但大腦卻不認同某個價值觀,讓身心靈處於矛盾感受的循環中,人很難真正的謙卑。反之,如果身體相信心,就能完全服從大腦的指揮調度,將不致陷入身、心、靈的矛盾、衝突中。

真正大謙卑之人具備相信一切的能力,相信自己,肯定他人,打從心底信任自己的身體,相信大腦的價值觀,依規矩而擺脫規矩才能從心所欲。然而,人只要得意就容易忘形,謙卑態度一消失,傲慢就會現形。傲慢是謙卑的最大敵人。人要謙卑,心必須放開,心的格局才能變大。所以,有生命高度的人才有資格謙卑。人在愛中才會謙卑。生命的作用力始終都在發酵,只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無形的作用。


█下丹田的訓練主軸


下丹田對焦體神經

下丹田練身體,對焦體神經系統,開發運動神經和感覺神經的覺知,訓練體神經的敏銳度。功法動作運用八大原理,以九大關節為介面,練功由內而外,達到鬆肌、正骨、通脈、開竅的改變,開發身體的本能。功法鍛鍊的重點不在訓練骨骼、肌肉的強壯或肢體的美感,而在鍛鍊關節的功能作用。練關節便能牽動骨膜及填塞骨、肉之間的筋膜。最終是在動作過程中建構三丹田的邏輯,使其反饋到身心靈的生命學習過程。

中庸的哲學是準確哲學,也就是核心價值。對身體的動作而言,凡動作時所涉及的肌肉都是核心肌群。身體的中庸之道是在一念之間就能精準到位,具備命中目標的執行力。所以,練功要進入身體的核心,如百會,神闕、會陰、湧泉的空間,如十二經脈的中心點為腳底的湧泉和手掌的勞宮。身體上下的中心點是百會、會陰,前後的中心點是神闕和命門、膻中和夾脊,上丹田的中心點是玉枕、泥丸。凡此都是陰陽對稱的存在。


精準是下丹田的智慧

練功是讓自己處在當下的狀態。你是設定情境表達自我?還是在動作中表達情境?抑或是隨波逐流,練就稍縱即逝的樣子?動作要先養成身體的慣性,慣性的動作可以訓練身體的敏銳感覺。動作時,先固定一處,才知道對稱之處要往哪一邊去,最後才會形成身體的內涵。在動作過程中以一念代萬念,專注守在當下,會愈來愈清楚身體的感覺,身體能量的分配會更有效率,人也愈來愈能應付自如。

練功的人不僅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不會執著「我認為」的認知。但也需要具備擇善固執的毅力,憑直覺出手的行動力,如同射箭好手的目視靶心,耳辨風動,心憑直覺,凝念感覺當下,鬆手到位的百步穿楊的功夫。

下丹田成就的智慧是精準,來自循序漸進的身體漸悟。從控制、開發到超越身體的覺知,必須持續訓練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的敏銳度,才能讓身體精準地執行大腦所發出的指令。如果運動神經的傳導不夠精準,感覺神經的訊息混亂,都會導致肢體動作的平衡失準,例如有的人一緊張就口不擇言,言語措辭不夠精準;有的人面對壓力就頭昏腦脹,手足無措,身心無所適從。身體的精準度會結合心的慈悲及大腦一致性的行動力,感覺要敏銳到足以偵測起心動念的心波變化。

人的決斷力和行動力是在循序漸進的持續練習中所熬出來的身體歷練。身體的精準度需要足夠次數的鍛鍊才能累積火候,進入以形而上的功能取代形而下的自我表達的過程。從身體鍛鍊所蛻變的思想將會形成精準的身體智慧,精神力才是身體的真功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養精蓄銳 固腎功法】新增體驗場次


時間:2018年10月13日(六)晚上19:00~21:00
地點:台北市八德路三段 12巷 52弄 7號《氣機導引 八德會館》
報名電話:02-2311-1166
報名網址:https://goo.gl/2oZvjz



【護腰功法】免費體驗


洗個碗,腰前彎 ~ 痠!
伸懶腰,向後仰 ~ 痛!
不耐坐,不耐站,不耐走........
腰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腰椎五節,您可以動幾節?
腰骨相連,腰腿連動。

東醫氣機導引 陳文建教練
教您調身正骨、強肌壯腱的護腰功法,

讓您

        腰桿挺得直,頂天立地,正直。
        腰下彎得深,感恩大地,謙卑。



時間:
一、2018年10月24日(三)下午14:30~16:30
二、2018年10月27日(六)晚上19:00~21:00

地點: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7號《氣機導引 八德會館》
對象:非氣機導引學員(學員若有親友報名,歡迎陪同參加)

報名電話:02-2311-1166
報名網址:https://goo.gl/NwoFDv




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

東醫氣機導引第151期電子報 / 我們還沒痛夠嗎?

我們還沒痛夠嗎?

◎編輯部



2018又是戊戌年!兩個甲子前的戊戌年,正是沈睡的中國在甲午戰敗後力圖振作,而有了戊戌變法、百日維新,試圖打破舊習、走出新局的民心與士氣。只是沈痾已久,加上不願改變的守舊勢力阻撓,隨後又遭逢一連串更為慘痛的八國聯軍、庚子賠款、辛丑合約……,最後才積累巨變的能量,促成辛亥革命,以及百年來的國運。這段歷史,說是家國史,其實,也是我們整個民族的「心史」!

8月19日張老師在〈解開病因的鑰匙〉演講中指出,什麼樣的人,得什麼樣的病;生病了,得從自己的內心找出病因。如此,疾病就未始不是良師諍友,是促成改變與超越的怒目金剛!

個人如此,世道人心亦是如此。撫今追昔,我們在大歷史的軌跡裡看到其間因果,也在古今以來無數的個體生命中看到其間因果。想想,我們累生累世經歷了多少因為自己的執迷不悟而造成的痛苦,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痛改前非的自覺,怎麼還陷在自己的習性裡徘徊不進呢?難道還需要更慘更痛的重擊,才能逼出我們的行動力?

2018仍舊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而這個世界之所以從未真正的安和康樂,正因為人心從未真正的平和安定。不問別人,更不問世界,只問自己:你還沒痛夠嗎?

這一期電子報,文字裡的、文字外的,都在標註「2018變法年」所包含弘觀的、微觀的一切,而你我,都還在其中。大家再加把勁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病,就是拿自己沒辦法

◎林孟君


 忙與盲,是工商社會的兩大特徵。人們為了填補內心的恐懼不安而忙碌不堪,導致沒時間思考,盲目行事,就算偶爾從忙碌中清醒,抬頭看看周遭,卻是「舉目四顧心茫然」,不知今生所為何來,人生最後只換得一心怨懟,滿身病痛。此時若能反問自己:「我怎麼了?我怎麼會這樣?」那病痛就能成為重生的契機。

現代人努力去除疾病、追求健康,方法各有偏重,或重飲食、或重運動,也有人獨鍾大自然,這些都未盡全貌,追求健康,不該只是生活的片段,而是全面性的參與與呈現。對此,氣機導引提出五項要點——飲食、起居、情緒、運動、接近大自然,做到這五項要素,不用吃營養食品、不必看醫生,健康自然跟著你。


一、飲食----雖說民以食為天,卻並非毫無節制,要均衡適量、不挑食、不貪吃。每種食物都吃一點,既吸收不同的營養素,也分散可能的風險;不貪吃,就能避免肥胖及相關病症上身。

二、起居---今人雖注重養生,但是自從電燈出現以後,人類的生活作息大幅改變,成了養生一大阻礙。要保持健康,日常行住坐臥的管理很重要,應遵守「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的古訓,跟著太陽的規律過日子,避免過勞,好好的對待自己。此外,進出的場所也要慎選,因為它會干擾你的情緒與想法,進而影響生活。

三、情緒---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中醫有「內傷七情」(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說法;西方醫學也將情緒列入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養生很重要的是情緒管理,過與不及都不好。若能老老實實地把自己看清楚,把情緒調整好,並且學習到去除負面情緒的能力,那身體自有一套完整的配備,可以幫你調控所有的狀態。

情緒會記憶在身體中,必須將它化掉,讓它轉換成另外一種能量,否則它一來就會攻擊五臟,在很多狀況下,生病只是其中一種結果,是一種情緒的症狀。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記述了范進中舉的故事,主角范進因太過高興而發狂,整天大笑不止,最後被岳父甩巴掌嚇好了。反之,若只是不斷地忽略、壓抑情緒,或期望藉由外事外物排除負面情緒,情緒反而會被壓在身體最底層,見不得陽光,直到它長霉、擴散,最終讓內臟、身體起了變化。因此,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消除得病的環境,疾病自然不會上身。

四、接近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並不是要你每天到郊外踏青抱樹木,而是有更高層次的涵義。人與人之間有許多種關係,有夫妻、朋友、同事、父子……關係,你必須在這些不同的關係中精準地扮演不同的腳色,這樣的變動能力就叫「道」。就如為了因應眾生的不同,佛有三十二相,只有具備變動不居的能力,才能不斷地透過變動尋求統一,這叫「道統」。

大自然就是告訴你道統所在,自然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的五倫之學人要循規蹈矩,才有辦法活得自在,這叫接近大自然。不明白這個道理,就算地處山林,還是看不到大自然的法則,看不到道統所在。所以有時你必須有承認錯的肚量,才能完成大家的好,事情才會圓滿、完成。

五、運動---運動與勞動不同,運動是有目的地與自己打好關係,既知道動作的目的,也知道方法,若認真走路打球,只是為了讓心跳加速、心肺功能變好,那是勞動,無益於維持健康。運動是利用動作調動身體的各項機制,使其能夠順利運轉,當身體有恙時,我們就能藉適合的功法動作將它調到正位,不是盲目亂動,因此運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練功是讓自己變得更精準,能調控你的內在,讓內分泌、呼吸跟身體的搭配在剎那間圓滿,最後汗流出來。我們在動作中精準地感受到神經對身體的操控,感受身體的各種徵兆及變化,一直到所有的末梢神經,連成一幅完整的身體地圖。這樣身體才能變成一個圓滿、一個循環。透過一次次的閱讀,在動的這條路上看到自己的狀態,之後你懺悔修正,一次比一次好,就能一天一天充滿自信。最後,你就會對自己說:「啊!原來我是這麼有辦法的,我怎麼可能會生病!」

來到會館,踏出九樓電梯,見到對面牆上寫著氣機導引的五種內涵——飲食、起居、情緒、運動、接近大自然,看似各自獨立,卻緊密依存。就如人的五指,獨立又合作,生活中,只有五者全部同時到位,沒有闕漏,才是圓滿完成,才能穩穩握住解除病因的鑰匙,還給自己健康的身心靈。(本文節選自180819張老師演講之整理稿 )


/



成為「野生動物」

◎李  明


——不要把生命的本質模糊掉。反璞歸真,想想如何當一頭「野生動物」。


與地球其他生物一樣,遠古人類的生存完全仰仗大自然。即使隨著物質文明逐漸發展,長期以來的農業社會仍依循大自然節律運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然而近數百年來科技的進步,帶來人定勝天的錯覺,加上「文明」生活遠離大自然,讓人類日益喪失對天地的感應與謙卑。

現代人按著人的遊戲規則過日子,覺得自己在各行各業盡其本份,這樣就是貢獻社會。其實這種生活是懸空的,背後沒有連結一套足以穩定人心的根源價值,很容易墮入虛無主義,生命沒有目標。於是人會無所顧忌,放縱自己,在物質面盡情掠奪,為追求名利權情欲等等而疲於奔命,從而讓身心落入無休止的惡性循環。

因此現代人諸多文明病,和當今眾多環境或社會問題一樣,根源都出在違背天理。如果不懂得直探源頭,從根本處去反省改變,只看到已經變成這樣的現象,就會想用些枝枝節節的作法去對應,反而讓原本能夠簡單解決的事情,愈拖愈嚴重。

天理存在許多看不到的地方,即使你不自覺,你的身心靈無時不受到天地能量的影響。人活在天地之間,天地就是人的導航器,像人體的生理時鐘,就與太陽的光線有密切關係。又比如古人飲食講求「身土不二」,配合時令、節氣與地方風土,自然符合養生之道,而現代人通常只注意該攝取多少營養或熱量等,卻忘記飲食該合乎天理的基本原則,可謂捨本逐末。其實只要照天理而行,停止思慮,身體本能智慧自會湧現,根本毋需斤斤計較許多細節。

凡事看到天地,你就懂天理。如果你在天理中找到人生目標,照天理而生活,或許短期內獲得的物質享受不如人,但你的痛苦少,也比較容易割捨。依循自然法則統領身體,讓身心靈與自然之道合拍,長期下來,你的生命能量會很完整,也擁有更健全和諧的身心靈。


/



隨時反省,確保一生不走偏

◎朱芮瑩


人之所以被稱為萬物之靈,是因為神送給人類一個最珍貴的禮物——「反省的能力」。身體病了,心難受了,正是人們得以反省自己的機會;反省自己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運動方式、情緒反應等等。反省自己日常生活的一切,好好地想清楚,是不是那裡錯了,才會造成現在的自己。當你想通了,領悟到一切原來都是自己造成的,才能甘願接受現在的自己,痛改前非,修正行為。但可惜的是,大多數的人似乎已喪失反省的能力,自私自利、怨天尤人、驕傲虛榮、憤怒不滿、放縱慾望、懷疑恐懼⋯⋯於是只能不斷地一次又一次地遭遇苦難,就像沒有舵的船,隨波逐浪,永遠到不了彼岸,大腦充滿了執著,一直往自己以為對,其實是錯的方向前進。一錯再錯,這一輩子就這麼抱著自以為是的執著一直到死,可悲啊!真是可悲啊!

在這個紛紛擾擾的社會,東醫氣機導引提供了一個建立完整身心靈的修行道場,東醫氣機導引五大主張是:運動、飲食、起居、情緒、接近大自然,這五大主張都是影響基因開啟或關閉的重要因素。其中鬆柔緩慢的深層運動可以釋放壓力補充元氣,反觀時下的運動往往造成身體諸多的傷害,劇烈的運動只有動到淺層肌肉,而且我們的身體會把這種運動視同作戰,分泌超量的類固醇賀爾蒙壓抑免疫系統,過量的類固醇會沉積在血管,莫怪許多自認保持運動習慣的社會菁英在運動場上暴斃而亡的消息時有所聞。亦有的運動強調拉筋,殊不知肌肉的運作模式是收縮和放鬆,而且筋是不能拉鬆的,必須保持彈性;如果一直去拉筋,身體的恆定系統會偵測到,為了讓身體更輕鬆的做到這個體位,身體會開始製造肌纖維母細胞去強化此部位的肌肉組織,代價就是組織間隙關節空間變小沾黏,筋膜僵硬,代謝能力降低。人一旦僵硬就是老化的開始。老子《道德經》說「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大概也有這一層意思吧!

東醫氣機導主張「以有練無」,從動作到內分泌,這是從身體到心靈的管道。練功就是練內分泌,不同的內分泌會產生不同的想法。動作會影響思維,因為肢體動作會改變內分泌,內分泌改變、思想就改變;思想改變、情緒就改變。我們在主導身體動作的時候,就是在控制內分泌的作用,內分泌的控制會通到心。《易筋經》提到「此法必先煉有形者,為無形之佐;培無形者,為有形之輔。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專培無形而棄有形,則不可;專煉有形而棄無形,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無形之氣,相倚而不相違,乃成不壞之體。」也就是說,先修命來後修性,性命雙修。倘若強調一切由心所造,跳過身體只講心靈,就會虛蹈頑空,但只講身體不講心靈,更是徒作技藝之末。

我真的很有福報,能進入這個道場。在這個道場只要持之以恆,身體健康是最微不足道的必然結果,更可貴的是我學習明白、學習覺醒、學習安靜、學習怎麼跟自己做朋友、學習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學習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學習鬆動大腦的執著、學習不再為一點小事小病就亂了方寸、學習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點、學習包容別人的缺點、學習看見別人的優點⋯⋯。因為我知道如何跟自己的身體對話,如何跟自己的心靈對話,而且也知道有形的肉體有限,無形的心靈永恆,我是藉由這個身體來這個世界修行,幸運的是我能接觸到東醫氣機導引,在這裡可確保我一生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直到我閉上眼睛,靈魂脫離肉體回顧一生時,能微笑並帶著漂亮的人生成績單回家!


/



面對老年,心不苦、身不痛

◎素非


人老人的身心照護是目前台灣最令人憂心的問題,老人長壽而不健康是每個家庭的困擾,從街頭及公園到處都是老人與瑪麗亞的畫面,可看到這個現象! 根據過去國內隨機抽樣調查,台灣65歲以上有明顯憂鬱情緒的人佔了18%!連知名科學家陳之藩都曾表示:面對老年惶惶不安。也就是說,我們無法運用自己的學經歷,解決衰老病痛的問題! 所以真正困擾老人的不是身體病痛,而是對未來會不會失智失能,會不會久病遭受棄養充滿不確定感,加上身心日漸衰弱力不從心的恐懼!張老師說,什麼樣的罣礙,就有什麼樣的病痛,一切都是心在導演,擔心受怕只有使病情加重!所以只有用心檢討面對生活的態度,要活得不憂不懼,才能心不苦、身不痛!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竭盡所能,每一個人都將心量擴大,引導身邊的親朋好友參與我們的活動,藉練功和分享幫助他們解開致病的原因,讓他們產生正向能量,得到身心的安頓,才能擁有全然健康的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呼吸不再是鼻呼吸

◎鄭雅靜(教練)


呼吸的機制


人體直立而行必須維持身體內、外的平衡才能抵抗地心引力,呼吸和心跳都是生命的節律。從運動解剖學的觀點,呼吸是為了維持體內氧氣、二氧化碳和氫離子濃度的平衡,藉由胸腔的容積和形狀的改變,使身體內、外壓力產生變化,讓氣體產生壓力差現象而使空氣自動流入人體。

呼吸的機制包括延腦及其他接受器的傳達訊息,可讓身體自動偵測、調整人體在不同狀況下的氧氣需求量。延腦是人體的呼吸調節中樞,大腦皮質是呼吸的隨意控制。主動脈、頸動脈內的化學受器可自動偵測血中的氧氣、二氧化碳和酸的濃度,使達平衡。肺部的伸張受器則會偵測體內二氧化碳的濃度,避免肺部受到過度牽張而膨脹受傷。當化學受器偵測到體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太高時,呼吸中樞會配合氧氣需求,調節呼吸的節奏;啟動橫膈膜往下推移,使胸腔的壓力低於大氣壓力,讓體外空氣自動流入,直到身體內部壓力和大氣壓力保持平衡為止。

現代人的運動量不夠,鼻呼吸控制的胸式呼吸容易出現過度換氣或換氣不足的現象。吐氣後也常殘留過多的氣而影響肺部的肺餘容積,無法讓二氧化碳順利代謝出來,讓人容易氣躁。胸式呼吸是透過胸廓、胸骨關節以延伸擴展胸腔,無法對腹腔內的重要器官形成深層按摩,對內臟的功能作用幫助不大,不是很理想的呼吸方式。



橫隔膜影響體腔的變化


由於胸腔的容積量取決於胸腔內壓力和體外大氣壓力的平衡狀況,有的人搭機遇到飛機爬升或下降導致壓力改變,如果中耳內部壓力無法即時調整以適應大氣壓力的變化,人就容易產生胃脹氣或耳膜疼痛的生理變化。所以,人體要維持平衡,胸腔和腹腔的統合壓力,必須和體外的大氣壓力產生平衡。

橫膈膜的作用會牽動腹腔和胸腔的空間,所造成腔體的空間改變會影響到呼吸機制和生理的變化。橫膈膜是一層薄薄的骨骼肌,延展於肋骨之下,由頸椎第三至五節神經叢形成的膈神經所支配,居中區隔了胸腔和腹腔。心、肺皆位於橫膈膜之上,分別負責血液輸送和氣的轉化功能。橫膈膜之下則統括許多器官,包括:肝臟是人體的化學工廠,胃是最大的食物分解廠,脾臟將有用的血液回收處理,血液最後回到肝門靜脈,再由肝臟形成營養,循上再回到肺臟結合氧氣並送往心臟,透過心臟的搏動而輸送到全身利用。

人和身體對話的焦點必須關注身體內、外環境的平衡,當身體內外都處於平衡時,人在作用力中就不會特別感覺作用力的存在。呼吸開拓訓練的目的在達到深沉循環的呼吸作用,如果還停留在鼻呼吸的概念,自然就會聯想到鼻子吸氣的長短深淺。如果能夠理解橫膈膜的認知,就會導向內臟按摩的深度需求,讓身體產生極大的開闔與壓縮作用,透過腔體的空間變化以納氧,在持續空間的變動過程中,讓腹腔和胸腔的壓力和體外的大氣壓力產生平衡,並凝聚壓縮產生的熱能。



橫隔膜的開闔主導呼吸


古人將呼吸分為風、喘、氣、息四種,養身養生的主張是「導氣令和,引體令柔」,身體要平衡,氣要平順。身體的動作可以讓體溫升高、心跳加速,但人不能喘,呼吸更需導向慢、勻、細、長的「息相」。「息」是自心的作用,也就是從自己內心所發出的呼吸狀態。

氣功訓練是人體內、外壓力變化中的平衡。古人練氣就是在練習不須經過大腦的認知,而成為本能存在的呼吸狀態。從鼻呼吸訓練到運用橫隔膜操作的呼吸,是化後天為先天的身體純化的持續過程,必須透過高度的意識作用、實質的動作及呼吸的變化,才能徹底放下鼻功能的慣性作用,為返回臍呼吸奠立基礎,藉以推升人體的能量。

當橫隔膜所操作的呼吸成為慣性,呼吸屬於腔體壓力的轉換機制,空氣仍然從鼻孔出入,但人已不再關注鼻的呼吸,人才有機會開始鍛鍊耳根、眼根。耳朵仍聽見聲音的飄忽卻不會留駐,眼睛的視覺依然作用,而不會誘發起心動念。所以,練功就是從鼻息到胎息的整體循環,每次呼吸就是一次開始和結束;吸為生,吐為死,每一息都是一次歸零。練功是每一次呼吸都在看見自己,人究竟是把自己擺在哪種層次的平台去看待每一次的呼吸,便是人的層次所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什麼是道行?

◎高袖桐(教練)



練武要先練膽。學氣機導引,如果沒辦法爭「氣」,出手就沒有力「氣」,也沒有殺「氣」。你想怎樣,動作中就把自己動成那樣。因等於果,你做得出來,就是證明。

練功到了一個階段,並不是只跟著比招式,一層深過一層的覺知身體是非常重要的訓練。你覺察多深,動作意義就多深。動到哪裡,一定要感覺到哪裡。動作要做得深入,得放空大腦,用身體去閱讀,感受絕對無中的一切有。就像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在空間的概念中遊刃有餘。

練功沒有企圖心,就會怕痛,屈服於自己的軟弱。身體動作最能戳破你的假象,讓你原形畢露,看到自己的恐懼、懦弱。有的人遇到事就閃躲,想置身度外,只求沒事就好。但你今天沒事,明天還能繼續沒事嗎?如果一輩子就這樣放棄自己,那麼最後落得失敗或一事無成,你也無話可說。人需要的不是安定,而是任何情況下都能安心。

人生是一場遊戲,用生命在玩,才叫人生遊戲。人要掌握時機,要掌握時代的契機,否則無法轉機成「勢」,無法造「勢」。你跟不上時勢,全在於自己的六根阻塞,沒感受,身心靈缺乏一致性。

氣功在生活裡,強在意念的訓練,精氣神需連結,「 形斷氣不斷, 意斷神來接」。 情緒一來,耳根跑掉,趕快用意根、身根來取代耳朵的感受。所有功能,都在修煉,大腦能不被六根綁架。

偉大的生命充滿無限成長的可能。生物要一直成長,保持現狀就會滅種。學習不是要變成第二人,而是要跟上第一人,在源頭上接軌。身體在你手上,你自己就可以成佛作祖。如果人人都是一祖,就沒有二祖。你自己就是螢火蟲,何必還到處找燈?

氣機導引一切的訓練,都在訓練胸襟度量,開啟你的全面觀,讓腦袋容納一切好的思想,來養成自己。有學習決心的人,什麼東西都裝得進去。到最後你什麼都可以,不管是化緣托鉢,還是驍勇善戰,別人會什麼我們都會。生命中最重大的作戰,其實就兩三場而已,什麼仗你都要能打。

人人都是人才,端看你怎麼用。但一個人再有才華,自私就沒用,也無路可走,沒有好結果。在氣機導引這樣的團體,每個人都要大器,共同完成一個無私的夢。尤其教練要積極培養十八般武藝,不論三天兩夜成長營,或是功法免費體驗講座,都應爭先恐後,搶著上陣。從服務中學會謙卑,學會熱情,把尊嚴放下,而不是為了聽到掌聲才去做。練功沒有完成的時候,除非能一切自在。

周潤發在《臥虎藏龍》中成功扮演俠客李慕白,讓觀眾感受深刻。他一生有愛心,還把全部身家捐出成立基金會,因此他身上自然透出一種光、愛、謙卑的俠者氣質,他的道行就在那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養精蓄銳 固腎功法體驗


白天犯睏,晚上睡不著嗎?
腰酸、膝軟、不耐疲勞嗎?
盜汗、頭暈、耳鳴、心神不寧嗎?

還是

  視力減、聽力衰、髮脫鬢白、齒牙動搖?
  皮膚晦暗、乾燥無光,恨不得乳液當牛奶?
  眼下掛袋、眼圈發黑,是不是該去醫美一下?


腎虛是現代男女的長期文明通病,
氣機導引陳焜澧教練,
教您如何養精固腎,從此銳不可當!



時間:
一、10/2(二)下午2:30-4:30
二、10/6(六)晚上7:00-9:00

地點:
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7號
​氣機導引八德會館

​報名電話:02-23111166

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東醫氣機導引第150期電子報 / 保持覺知,經歷自己

又是一部「西遊記」!

◎編輯部


老少咸宜,以戲謔笑談、荒誕怪異著稱的《西遊記》,其實是一部講性命雙修,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修真寶典。唐僧師徒一行跋涉千里西行求法,途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九九歸真,凡胎落,聖胎成,復見天地之心。

氣機導引的修學歷程,不論個人或群體,說穿了也就是一部「西遊記」!不管你來自何方,為了什麼原因而來,都算是加入了這一段西行之路;而在這一路上,你的速度或快或慢,或者跟同道合拍並進,或者偶而自己岔出去循著一條羊腸小道踽踽獨行,其實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你已經上路了,而你持續往前。

本期電子報所示現的,就是我們這個團體在「西遊記」途中一個小小的停格顯影。從每月專題〈保持覺知,經歷自己〉各篇,到〈圖靈集〉、〈心田集〉,大家不約而同談的都是「心」。張老師從一開始舉著「身體自覺」的大旗號召社會時就說了:「練身容易練心難」,從下丹田千里跋涉到中丹田,看來此刻我們都在自己的心田上各自努力。

心猿意馬惡乎定?眼耳鼻舌身意幾時平?九九八十一難,你現在過的是哪一坎?或者像孫悟空一個筋斗雲就以為已經飛到九天之外,其實都還在如來佛的手掌心裡?也許,這一期的各篇文章,正可以提供您好好地參照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覺悟之道,從身根下手

◎文稿整理/林孟君(種子班學員)


時局紛亂,人心不安,我們在不同的價值觀之間擺盪,為了安定自己的心,有人追逐金錢外物,有人求神拜佛,卻沒有真正解決問題。人的問題何在?就出在我們離自己很遠,我們認識的是在外物層層包裝下的自己,而非自己的本來面目。

要靠近自己、了解自己,必須對治自己的心,因為心是一身之主,它以六個門戶——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外界溝通,而眼耳鼻舌接收的訊息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屬於無常。如果想從意下手,用眼耳去看、去聽道理,會有新舊認知的衝突,徒增煩惱,最好的辦法是從身根下手,從感覺自己開始,之後才能覺悟、終至覺醒。

要能感覺自己,需要了解訊息在身體內的傳遞路徑,及其造成的影響。六根接收的外界訊息會先傳到視丘,之後送到大腦分析判斷,再經過下視丘、腦下垂體,接著六大腺體分泌激素,激素會改變自律神經系統(交感與副交感神經),讓內臟的工作生態改變,製造出酵素,讓我們產生不同的心情,再回饋到六根,於是我們看到的世界就蒙上了情緒的面紗,或美或醜、或喜或憂,全由情緒作主,我們的世界就在情緒的深淵裡循環不已,悲苦也因此而生。

六根雖是不同的存在,但是接收的訊息都會到達視丘,由視丘轉換意義到大腦,訊息一旦進到大腦的分析判斷,就已經決定結果,想加以改變,只有在視丘下功夫。若能在不好的訊息進入視丘之前予以攔截,並且想辦法轉怒為喜,長此以往,我們的人生觀必會有重大改變。

改變的利器就是佈滿身體的感覺神經,尤其是皮表,這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主要的有:一、薄束、楔束,能判斷碰觸的是何種物品、能辨別他人觸碰的意圖;二、脊髓丘腦束,主要是把動作的訊息傳遞到視丘。動作時,脊髓丘腦束先感知,再彙整薄束楔束的感受。因此,當我們呼吸平穩、身體放鬆緩慢的做動作時,可以用我們的意在身根裡植入快樂的情緒、正向的能量,身體的覺知會帶著這個感覺,把我們的意跟身體一起帶到視丘,它會修正我們內在的平衡,讓我們可以緩下來,不急躁,心境平和,逐步與身體的不同層次對話,慢慢達成身心靈的一致性。

要達成改變,只有覺知,把注意力轉向自己的身體,隨時保持對自己當下感受的了解,全然地覺察肉體所有的感覺,由肌肉、關節、筋膜到皮表,無一遺漏;處在一個寧靜的環境,讓眼耳鼻舌在一個受管控的範圍裡,意專注放在身上,在練功的時候感覺自己,不斷地設定快樂希望的狀態,而且動得很覺察,清楚分辨所有不同的感受,感受越來越深層,現狀一定會逐漸改變,我們的世界就隨之不同。

「人生境況何所似,我兼地獄與天堂」,苦樂的取捨常常只在一念之間,可是轉念卻何其不易,氣機導引努力在身體上耕耘,藉由身體關節的轉、持續不斷的覺知、覺察,經歷自己的喜怒哀樂,進而產生內心的變,最終形成人格的轉變,這不是容易的事,卻是唯一的藥。(本文摘錄自張老師於180715的演講內容)



/


覓一處安身立命的所在

◎鄭雅靜(教練)

曾經踏進氣機導引練功房只是想找一處可以不拘時間、地點,也不需要特定運動器材的地方,替不時痠痛的身體找個可能的出路,完全談不上經營自己的身體或心靈。練功一段時間後,漸漸明白身體是人最忠實而木訥的僕人,痠、痛、僵、麻等都是身體傳遞的訊號,因為不舒服的感覺特別容易被自己關注。

物質身體創造無形之心的世界是透過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的變化,也就是在所有事件中創造身體內分泌的重新組合變化。人修養的好壞不是無法可解,而在於有沒有用對方法。人是因為自律神經作用的控制不佳,讓內分泌的變化混亂,才讓大腦靜不下來,進而影響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的訊息傳導,最後形成身體的作法。

身體是「在一米平方的墊子上,可以練習氣機導引所有的功法。」透過功法動作可以轉動身體,厚植身體的活動能力,但是轉不了空無的心。透過知識的學習可以改變念頭,但是心無法放下。下丹田是經營身體,身體的轉變是透過察覺、經營,在行動中改變而產生結果。中丹田鍛鍊的是心,心的經營必須從身體向下扎根,往上發展。

練心可以在會館的練功房、工作場域、家庭…,可以透過反覆的練習而感應自己的內心。心的覺知是感覺,無所不在。當內分泌穩定時,人的感官包括眼、耳、鼻、舌、身及意等六根所開啟接收的都是讓人平靜的訊息,世界是美好的。如果內分泌失調,人之所見、所聞都是不平靜,令人感覺紛擾的訊息或顏色,如「杯弓蛇影」的故事。

心的覺知潛藏在內,受到觀感、聽聞、鼻嗅、觸覺或意念的影響,導致心的覺知變成情緒的作用,徒然耗費身體的能量。如果我們常常口是心非,或心有情感而無法付諸行動,身心產生的距離將會讓我們擁有一個受大腦操縱的身體而已。如果我們能夠讓身體的動作精準表達心的感受,心將成為聯繫大腦思惟和身體動作的最佳使臣。在心完全「同意」下所執行的身體活動所產生的行動力,將不只是精準,還會充滿不可思議的爆發力。


/


靈根開竅的三項自我訓練法

◎林碧珠(種子班學員)

練功就是要練出自知之明,就是開竅。開竅必須從守護六根著手,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的純化(眼耳鼻舌身的覺知不會被心的意識干擾),及心靜、內分泌的恆定訓練就很重要。謹就張老師平日教導整理出三項自我訓練的方法提供參考:

其一,單純就有靈性,有靈性就單純,在我們周遭處處是有靈性的事物,例如小孩純真的笑臉舉止、小動物的可愛、大自然物換星移的感動,常去感受這些事物,來訓練眼耳鼻舌身的覺知,及喚醒幾乎遺忘的天心。

其二,心也有心根,心根是純粹的、自在的、反應眾生的,不是反應自己。人不是來為自己而活。生活就是練功的道場,在日常作息中保持覺知,觀照自己的每個起心動念,要造好境,如造了不好的境,或是外在因素造成不好的境,就想辦法轉境。張老師說:認錯,你就馬上由錯的位置移到對的位置;認罪,你就馬上由苦的狀態變成樂的狀態;懺悔,你硬的心就馬上變柔軟了。習慣這樣觀照及轉境,變成自然本能,心就自在了,心能靜,內分泌也就能保持恆定。

其三,儘量讓生活單純,養成靜坐習慣。靜坐時點一柱沉香(沉香可安神、氣通三界及打通結界),觀陰火振動六根方法,是開六根的捷徑。執行時要靜心、大腦放空,採小周天呼吸方式,眼睛似看非看,凝神印堂觀陰火開眼根,吐氣時分三段發聲,分別將舌尖頂下顎、舌面中段頂鼻腔、舌根頂上顎,藉發聲振動舌、鼻、耳,來開舌根、鼻根及耳根。當「真意」出現時會有訊息,陰火像落日照亮香火四周,光的顏色會隨呼吸轉變。香燃燒餘四分之一時,可改採全身開闔的體呼吸,持續專一守神觀陰火,就不發聲了,越專注光越亮範圍也越大,甚至可把自己圈一光圈。內氣是能量波,出現時也會有訊息,會有類似水波的漣漪呈現,接著以高速波在任督兩脈流動,可以順轉也可逆轉,內氣的高速波甚至可流到帶脈等其他經脈,或以氣旋方式呈現。有時躺著放鬆讓氣由湧泉吸上來,觀著內氣的高速波前後左右自在運行,就這樣保持覺知,經歷自己短暫的放空,小宇宙就是天堂了。(練功現象或許因人而異,以上體驗謹供參考)



/



因為覺知,生命更豐富

◎彭平順(種子班學員)

生活在現代社會,我們所要追尋的到底是什麼?我們所受的教育教導我們要追求成功,而成功的定義不外乎名、利、權,似乎沒有這些就不足以稱為成功人士。但在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人生不該如此,可是我們又從教育學到了恐懼,恐懼沒有工作、恐懼沒有錢、恐懼死亡…,因此,我們在恐懼中忘了自己是誰,也忘了與生俱來的追求是什麼?所以教育只教導我們追求物質享受,從未教導我們身、心、靈的重要性,只有在自己跌跌撞撞之後,碰到自己的機緣,才會恍然大悟。

在練習氣機導引的過程中,隨時保持快樂的覺知,一舉手一投足,都要知道手經過了那裡,帶動了身體的哪一個部位;要知道腳踏了出去是為什麼踏出去,專注每一個動作中身體每一個部位的互動,在持續的專注中,不斷感受身體的空間,專注經歷練功的每一動作。經由不斷的練習,只要練習導引,就會覺知自己的快樂;生活中遭遇不如意的事情時,就去練習氣機導引,讓每一個動作保持快樂的覺知,而這件不好的事也就慢慢經歷過去了。

所以,氣機導引就是要練習在每個事件中保持覺知,去經歷自己豐富的生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壓力vs 焦慮

◎阿充

任何精神醫學上的名詞定義或解釋並不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進一步了解生命圖靈機的運作才是我關心的課題。簡單來說,壓力是無感的,焦慮(本文中的焦慮泛指焦慮、恐懼、恐慌、憂鬱等負面情緒)是有感的;壓力是大腦不會介入的,焦慮是大腦會介入的;壓力是不會被處理的,焦慮是會被處理的。以上簡單的描述,其實已經牽涉到五蘊「色、受、想、行、識」中的「受」、「想」、「行」。也就是說,生命圖靈機在面對壓力和焦慮時,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運作,而往往這也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一般人對壓力是無法察覺的,所以也就無法採取行動處理,但是這些負面的能量總要有人承擔,誰來承擔呢?最後是由細胞來承擔,然後五臟六腑就會慢慢出現問題。身體會出大問題的人往往覺得老天爺在跟他開玩笑,其實是因為他在高度壓力下而不自覺;反之,高度焦慮的人不見得會讓癌細胞找上門,因為最忙碌的是他的大腦。我不是說焦慮就沒事,而是說焦慮才有被處理的機會,至於該如何被處理,就是本專欄前面幾期所討論的重點。壓力是可怕的隱形殺手,壓力唯有被察覺到,啟動生命圖靈機的修改程序,才有機會保有一副健康的臭皮囊。

壓力和焦慮都不是具體存在的東西,它只是外在環境透過六根在中丹田的投射,產生的內分泌總體呈現,所以同樣的環境在不同的人身上投射,會有不同的結果。其實不管是壓力還是焦慮,都是身心靈不一致所產生的,也就是上、中、下丹田沒有全數同意,而這樣的不同意,有些是隱微的、是潛意識的,所以沒辦法搬到枱面上處理,這是最麻煩的事,這就是壓力的來源。隱微的部分,我們需要訊號放大器,將它放大到讓自己察覺得到,這種功夫就叫做「觀心波」,也就是氣機導引在中丹田的意識訓練,察覺自己過去所無法察覺的情緒,才有辦法進一步追蹤自己的起心動念,然後徹底的改變解決。訊號放大的過程必須要抗雜訊,如果不該放大的也放大了,就會造成情緒的過分敏感,而這又是另一門功夫。至於潛意識的部分就更麻煩了,那是一種長期被刻意隱藏壓抑的東西,往往是由於自己的DNA與社會價值有所落差,只好將這樣的不一致給掩蓋起來。雖然潛意識被大腦選擇性的隱藏、忽略,但無法欺騙自己的細胞,以致於對細胞造成傷害。無論是哪一種壓力來源,我們都要培養把它揪出來的能力,這也就是我們經年累月的訓練重點,中丹田的訓練,自我察覺的能力。自我察覺的最大干擾還是在六根,但是少了六根的刺激也就不會啟動自我察覺,這是很弔詭的事。氣機導引就是在練六根,如何將六根收攝,進而如何將六根的功能提升到不同的層次,在這樣的過程中化掉你的壓力、溶解你的潛意識。

人的一切努力都是在讓自己免於焦慮,這是很清楚的目標,但是別忘了另一個隱形殺手——壓力,因為它是隱形的,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讓它現形,然後像對付焦慮一樣對付它。在這個階段你必須要敏感,對你自己的心波起伏敏感,對你的起心動念敏感,對你修改生命圖靈機的演算法敏感,這些都是有為法;直到有一天,你可以輕輕鬆鬆地接招,如如實實地反應,活活潑潑地生活,管他什麼生命圖靈機,那應該就是無為法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功夫的修為

◎鄭雅靜(教練)


功夫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無為狀態,包括身體的行動,心的膽識和大腦的認知。功法動作都有無形和有形的區分,從有形的動作樣態昇華到無形的覺知,從物質的層次提升到精神性的存在。所以,身體的動作必須從身體九大關節的螺旋、延伸、開闔、絞轉,深入到人體無所不在的筋膜系統。呼吸作用要從逆腹式呼吸過渡到丹田呼吸、體呼吸,身體的動作才會產生以意導氣,以氣運身的狀態。

如果功法動作的重點還放在招式的比劃或外形表現,就無法提升功夫修為的層次。



修為是行動力的準繩


人在社會上的作為、態度都來自身體的行動力,「修為」是行動力的準繩,行動力是自己對生命視野的觀察,這個觀察取決於大腦的認知和心的膽識。我們練功是為了讓大腦和心態產生正向的改變,轉化為知行合一的行動力,生命的高度、功夫程度的關鍵都在修為。

功夫的修為是身體的「道」「德」和慈悲心的加乘展現。功夫的「道」與「德」,不同於社會的倫理道德。「道」是人一切行為的初心,類似軟體,也就是內在的精神力。「德」是人的動作、身形的樣態,是身體力行的行動力。一個人的生命樣子就是「道」和「德」的整合。

要知道自己的身體行動是否符合「道」與「德」,可以自我省思身體動作的當下,人是否感到安心?因為任何起心動念,不管最後是否付諸行動,都會投射出自律神經系統的作用,引起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變化。如果腦波的頻率在身體行為的當下是穩定狀態的話,大腦指揮體神經系統的運作就會精準,內分泌的變化平穩,人體展現於外就是動作精準,情緒平穩,面對事情時出自於本能反應,而不需要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的應對。

但是現代人囿於科技生活的改變,身體長期處在有形的物質生活圈,比較缺乏和內在的精神產生靈性的交集,很難從身體的「德」直接跨越進入「道」的層次,所以必須在生活「禮儀」中進行身、心的鍛鍊。


在「禮儀」、「道」與「德」之間擺盪


「禮儀」是物質樣態,在食衣住行育樂中無所不在。人為了生存,生活脫離不了物質的經營,是生命中持盈保泰的不得已作為。中丹田的鍛鍊在心,也就是經歷一切的事件發生而不讓心受到波動,透過練功,讓人可以從精神層次的心態重新出發,在禮儀中而超越自我,在生活中經歷身心的變化,持續地盪回精神性的生命源頭(道體)。

過度追逐物質的心很容易被物質控制,如果人又缺乏罡氣護體,大腦就會源源不斷地衍生偏離自然規律的制約,造成身體的「德」和「道」的缺憾。人生就是不斷的在生活的「禮儀」,動作外形的「德」及精神性「道」之間反覆擺盪。

練功是為了讓自己長期處在「道」與「德」的養成過程,透過動作的反覆嘗試觸動身體的覺知,持續還原身體的本能作用,開發心理的覺知,經歷身、心和大腦價值觀的衝突,反覆修改直到身心靈協調一致,甚至虛無化。

因此,身體的動作必須不斷地放鬆與內化,在螺旋、延伸、開闔、絞轉中,覺知到身體空間的存在;在靜心、旋轉、壓縮與共振的變化中,對應到自然的頻率,回饋影響動作的外形(德),從而思考大腦(道)是如何主導身體的動作,體悟「道」才是功夫動作的神髓所在。

人要安心,身體才能「道」「德」兼備。要在日常生活中練習不被「禮儀」(物質)所控制,讓身體具備積極的行動力,經歷一切事件,還原成「德」。再從身體外形的「德」朝向精神性層次,盪回生命源頭的「道」。練功會讓人從身體功夫到達安身立命之心的鍛鍊,從物質層次到精神層次,洞見靈性的智慧,看見全然的世界。人的功夫好,一定是修為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徵稿啟事

「解開病因的鑰匙」徵稿啟事

◎編輯部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是身體疾病,就是世路坎坷,其心不快。或者,即便是一帆風順、無往不利,敏感如你,也能覺察到,不如意是病,春風得意更是病。在這些喜怒憂思悲恐驚的當下,你會用什麼方法解開致病之因,恢復身心的安樂?誠摯邀請您和我們分享寶貴的經驗。文長請控制在600字左右。編輯部有刪修審定權。9/5截稿,文稿請寄chiji.taoyin@msa.hinet.ne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開病因的鑰匙》講座

主講:張良維老師
時間:107/8/19 (日) 18:30~21:00

地點:台北市漢口街一段3號9樓(總會館樓上)

報名網址:https://goo.gl/4Efz8a




《身心靈成長營》即將額滿

氣機導引身心靈成長營
第一級第二梯次
三天兩夜課程


● 與身體對話
● 與呼吸對話
● 六根的整合
● 筋膜運動治療


時間:2018年9月14日(五)~9月16日(日)
​地點:福容大飯店(淡水漁人碼頭店)
諮詢電話:02-2311-1166 







東醫氣機導引第150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