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2日 星期五

東醫氣機導引第181期電子報 / 反求諸己

 反求諸己


◎編輯部





一位朋友說他很少處罰孩子,除非孩子把自己的不順心不如意歸咎於他人,即便只是率爾出口這一句——都是某某人害的!——他就會給予最嚴厲的責罰。他處罰孩子的方式有點嚇人,他會先告訴孩子:「我知道我並不是全知全能的人,所以我沒有資格處罰你,除此之外,我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提醒你,你終生都要謹記,不論遇到什麼事,反求諸己,才能真正讓你走出困境!」然後,他會用藤條打孩子。不過,打孩子一下,他會先打自己十下;打孩子用三分力,他會用十分力打自己。結果每次處罰孩子,都是孩子哭著為父親求情:「求求你不要再打自己了!」


朋友說,他的一生就是靠「反求諸己」這個態度,度過數不盡的困阨,包括醫師看到他斷成三段的手筋時,宣判他「將終生失去抓握力」,他一樣靠自己的鍛鍊,恢復如初。


氣機導引二十年的一貫態度,也就是「反求諸己」,身體如此,心靈亦是如此。從功法動作到香道,從勉強為之到習以為常,所有的課程與活動,都是為了引導大家向內開發。年前張老師對種子班下達的驗收令,就是用霹靂手段,逼著大家回到自身聽候無極的消息,否則,聽再多的課,再多的思維揣摩,都會越離越遠。


從多方訊息來看,2021年的挑戰將更為嚴峻,不過,練功的人,越難越能試身手。祝願大家乘風而起,行地無疆。




                                                   -   -   -   -   -   -   -   -   -   -   -   -   -   -   -   -   -   -   -   -   -   




讓感覺跟香結合


◎文稿彙整/識香課整理小組




沉香三大產區


沉香是「活香」,它的香氣會跑、會躲,不會輕易被抓到記憶裡去。相對地,如肖楠、檜木是「死香」,並不是因為它們是沒有生命的東西,而是它們的氣味一聞就馬上會記住。肖楠和檜木是香木,氣味已經寫在人類的DNA裡。沉香是白木,本身並無香味,受傷之後才結香,所以它的氣味無法被寫在人類的DNA裡,端看天地如何造化它。


目前沉香產區分三大系統,第一是中國的莞香系,第二是星洲系,第三是惠安系。惠安是最重要的沉香產區,包括中南半島的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越南為重心。中國產區原本也歸在惠安系,但近期大陸經濟崛起,興起沉香熱潮,開始重視傳統香文化,尤其以蘇東坡為代表的海南沉香,更形成一種傳奇,因此中國沉香也順勢脫離惠安系,獨立為莞香。


中南半島產香國家彼此相鄰,而中國的雲南也與越、寮、緬接壤,且均為蜜香樹種,雖然DNA相同,香味有共同性,但因地理、風土與結香原因不同,蘊育出種種微妙的差異,得用靈敏的感覺去分辨。雖然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都屬惠安系,但識香時也不宜一次遍聞,因為嗅覺直接到腦神經,不能堆疊在丘腦去慢慢消化,所以鼻子設了自動關閉的鑰匙,以免腦神經一下子進入太多資訊而錯亂。


 


香的覺知訓練


我們六根每天由外界接收各種訊息,形成大腦的認知以及內心的感受,生命品質的高低往往取決於此。如能時時覺察大腦怎麼想、內心怎麼受,那麼大腦的認知就變成「覺知」,內心的感受就變成「覺受」,兩者合起來就是「情感」。有時眼見或耳聽之事對焦到認知,讓情感波動而動怒,這叫「情緒」。只要覺察到自己的「知」,也能讓自己的「受」完全同意這個知,就不會引發內心的波動,造成情緒的起伏。


因此感覺訓練很重要,我們訓練覺知,要讓大腦不去認知,眼睛當下看了就好,不到大腦綜合區去對焦是非對錯,內心就不會受到干擾。所有感覺只有嗅覺未經視丘轉遞,直接到腦細胞,是一種直覺,所以鼻子可以說是感覺的核心,是訓練直覺的地方,中國道家的練氣就是在練這個。古代的道士是修行人,他們練覺知、凝念、思維,透過現代解剖學,我們知道這套系統並不迷信虛玄。


大腦皮質是「理性區」,包括感覺神經區、運動神經區,以及聽覺、嗅覺、味覺、視覺神經區等。有好幾個「六根的我」住在這個神經區裡面,形成「我」這個概念的執著。例如有一個我住在視覺神經區,專門對焦影像,看到不符合這個我的影像,就生氣、對立,然後傳達到邊緣系統的腦去運作,於是交感神經拉高,讓身體進入作戰模式。透過香道的煎香、品香,能把皮質穩定下來,讓大腦的綜合區安定。


香道也可培養嗅覺分辨的細膩度,在識香過程中持續比對不同產區各類品相香材,你會得到多重角度的了解。例如從一塊寮國香中可以閱讀到泰國的存在,讓你發現兩者之間的關係,也增加對這兩個產區的了解。你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學會系統思考,學會一種真正的明白,最終引爆全然的開悟。沉香生態中存在很多不同生命族群,鼻子進入這個生態中,從香得見天地造化,會產生不一樣的人生超越。但首先要信,天地創造的香,值不值得你相信?香嚴童子相信,所以他悟道了。


聞香的時候,如果僅止於記住它的味道,形成大腦綜合區的定義,那就太可惜。你要進一步去設定這香等於什麼,讓它等於你的為人,例如有度量、謙卑、有同情心…。在聞香的時空中,要想著自己,而不是想著香,去大腦綜合區提取香的資訊。你就去感覺自己是什麼,例如滿足時候的你是怎樣,吃什麼或做什麼時候的喜悅、充實、放鬆…,當下就想像那樣的感覺,把那種感覺等於那種香。聞香的時候你的滿足感要先在那裡,想著一個可以讓你產生滿足感的東西,每聞一次就寫下你的感覺,這樣重複21次,這種香從此就寫進你的感覺裡。以後聞到這種香的時候,讓你達到滿足的感覺就全部來到。





看到沉香的精神性


從嗅覺可以改變大腦,你用這樣的方式,會比去喜馬拉雅深山修行更快悟道。對不同的香設定不同的感覺,比如對泰國黃棋設定的是滿足,對寮國沉香可以設定感恩。真正的感恩深入內心,你這一輩子一定有值得感恩的人,想著小時候爸爸如何背你去看醫生、媽媽如何幫你準備便當,他們一生就在期待你幸福…把那種感覺調出來,不斷和它對話,但並不是聞的時候一直說「我要變成一個感恩的人、我要變成一個感恩的人…」,因為感恩只是一個名詞,語言只會到大腦綜合區。你要想著一種當下感覺的心情,讓感恩的心在裡面澎湃洶湧,然後對焦你聞到的香,進入與香的結合中,最後寫下來。這樣聞21次, 從此聞到這個香,感恩的心就出現。


懂得精神生活的人,面對苦難時,會把苦難轉化為一種學習,讓自己安定、自在,在無常的作用力裡得到昇華。很多近代歐美哲學家認為,解決貧富懸殊不能只靠錢,而是讓窮人有辦法跟有錢人一樣享受精神生活。因為窮人的主要痛苦不是沒錢,而是被剝奪了精神生活的喜悅。為什麼要品香?因為即便有一天你在物質界慘敗,依然可以挺住,不會輸了無形的精神生活。


像日本人就掌握了精神生活。他們尊重別人,怕造成干擾,所以守規矩、不隨便跟人接觸,但國家需要時,他們會出來參與。日本建築物水泥接縫平整,收邊筆直漂亮,即使看不見的地方也整整齊齊,工作的態度一絲不苟,這些表現都不是重視物質利益者可以到達的。


日本人對沉香非常尊重,他們收藏沉香看到的是精神,和期望投資獲利的價值觀大不相同。香道可說是日本人的國粹,一些名香數百年代代相傳,悉心保存,不輕易示人。但近年來因長期泡沫經濟,許多人財務拮据,寺廟也缺錢整修,不得已出售珍藏許久的沉香,以致大陸人狂掃日本的沉香。現在日本沉香大都是非賣品,只剩下的香材及煎香的碎片。我自己也親身經歷,高野山一位住持不得已把香讓給張老師,兩淚縱橫,依依不捨地目送沉香離開,這裡面蘊含的心痛與警惕值得深思。正因為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可以到達這樣的程度,所以二戰後能迅速復興,相信不久的未來也終能熬過30年來的不景氣。




                                                   -   -   -   -   -   -   -   -   -   -   -   -   -   -   -   -   -   -   -   -   -   




祖孫樂篆香


◎張台芬





女兒加班,我接小一的喆喆回家。一進家門,喆喆看到桌上的篆香器具,就說:「這是品香用的。」肯定的語氣令我驚訝。反問他:「你怎麼知道?」「媽媽給我看過照片,告訴我婆婆在學品香。」是啊,打從學會篆香初始,每當拓出燒完整的香模,都會拍照分享給女兒。


喆喆走近桌子,拿起篆香模把玩,我提醒他不可粗魯、要小心輕柔對待這些用品器具避免損壞。他放下香模,又拿起香鏟……靈光一閃,我問道:「喆喆,我們來玩篆香好嗎?」「好哇!」我們在茶几上鋪上一張大日曆紙,依序擺上香鏟、香勺、灰壓等用具,再拿出幾個篆香模,最後我拿了一瓶爐灰替代香粉。


「你先看婆婆做一遍,然後照著做,好嗎?」他點點頭。我一步步地操作著、介紹著用具、述說使用方法、提醒該注意的地方還有怎麼避免犯錯。喆喆聚精會神地看著、全然地接收著,沒有疑問、沒有不耐煩。我示範完一個香模後,他急著想動手,我讓他端正了身形、放鬆身體,才開始。


他專注而小心地做著,居然不差!偶而緊張用力,我點一下他的肩膀,讓他放鬆,也能馬上體會反應,真的很好。看他小心填著粉、用香鏟鋪平香粉等等,做來輕易而不生硬。


起模對我而言是困難的,練了許許多多次,怕在最後前功盡棄,壞了興致。我先跟喆喆說:「你做得很好,最後這個步驟要非常小心,只要一抖動就會破壞了模形。不過萬一失敗也沒關係,我們再試就好。」他很小心、快速地把模具拿起,居然完美無缺!唉,我這個作婆婆的,遜啊!


我由衷讚美他做得好,喆喆意猶未盡,歡喜地繼續試著不同的香模,一個小人就這樣靜靜地操弄著,每完成一個就喊道:「婆婆,快來喔!又完成一個嘍!」這個晚上,他沒有說無聊、沒有吵著看電視,很開心,拓得比我平整,還沒盡興呢!女婿來接他了,我們約好下次讓喆喆用香篆粉打篆香,並且要點燃,要一起聞香觀煙。


小手指打勾勾、大拇指蓋章以後,他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抱抱,心滿意足地跟著爸爸回家,還聽到他一路上炫耀著今天的新體驗-篆香。



                                                   -   -   -   -   -   -   -   -   -   -   -   -   -   -   -   -   -   -   -   -   -   




總為無明蔽日月


◎文稿彙整/鄭雅靜





《道德經》五千餘言用字樸實淺顯而發人深省,沒有艱澀難懂或譁眾取寵的字句,唯運字巧妙,如「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為之而有以為」。老子的哲學核心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無在而無所不在。人活著要隨時反觀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作用,究竟在看什麼、聽什麼、聞什麼、講了什麼,遇到任何事,是否能單純感受而不論其對錯?一般人追求名利,難免隨順媚俗,逢迎拍馬,心浮漂在慾望之上,受慾望驅使而勞苦一生,從生到死都被六種根性作用所制約,無法如實地看清楚自己,以致湮滅了人生真正的目的。



「五色令人目盲」。目之宰於意,改變想法,不做爭辯。


「五色」是青、赤、黃、白、黑。青者,動之以肝;紅者動之以心;黃者,動之以脾胃;白者,動之以肺;黑者,動之以腎。人對五色的忘情追逐,紊亂肝心脾肺腎五臟的功能性作用,造成情志變化。譬如,人在驚嚇時臉色發青,怒恨時臉色轉紅,心感無力或無奈臉色現蠟黃或白,而長期的鬱悶、怨嘆,會讓人臉色發黑。我們的世界充滿繽紛炫麗,讓人眼花撩亂,對焦失準,眼睛一張開,就無法拒絕世界進入眼簾,隨即衝擊至大腦的「我認為」,就腦中記憶所及進行檢視、比對認同或接受與否,開啟爭論之門,五色所挑動的情緒會深深烙印在肝心脾肺腎,影響內心的洞察能力,讓人失去該有的洞見。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爭辯常因為每個人的不同想法或立場差異,而引起諸多不必要的糾紛。所謂「目之宰於意」,眼睛的主宰皆來自意,亦即自己的想法。每個人的立場和面向的歧異,他所見是他的「面」,你看到的卻是你的「向」,造成我眼中所見的世界,與你、他的世界都不盡相同。所以,人只需原地轉身或換個立場,眼中所見的世界就會大不相同。練功也是如此,先不忙於捕捉動作的看見,只是單純的張開眼睛,讓世界湧入眼簾。


 

「五音令人耳聾」。耳之宰於覺,保持覺知,聆聽天籟之聲。


古代樂器的樂音是宮、商、角、徵、羽五音,人一打開耳朵的關竅,滿世界的聲音都急於進入耳朵以傳遞聲音的訊息。如果耳朵的負荷滿載,擾亂聽覺,會讓耳朵無所適從,無法恢復該有的安靜。除此,人還有偏聽之虞,不喜歡逆耳之言而喜歡秘密、秘訣或奉承誇讚的言語。


但「耳之宰於覺」,耳朵深受「覺」的主宰。如果不斷地追求外在之物,使聽的覺知錯亂,大腦的聽覺區產生偏差,不僅無法覺察到真正的能量,能量也無法進入耳朵,聽到天籟之聲。所以,人要隨時保持耳朵的覺知,如果神魂力太弱,即使天意近在眼前,也只是閉目塞聽而已。


 

「五味令人口爽」。口之宰在味,親近大自然之味。


「五味」指酸、苦、甘、辛、鹹,每一種味道都會影響人體的肝、心、脾、肺、腎五臟的運作。「口爽」指食不知味,無法品嚐到真正的味道。


現代的飲食之道,意在滿足口腹之慾,偏重食品而不在意食物的原形。各種食品公司為迎合現代人追逐外在的覺受,對食物進行別具匠心的味覺加工或人工調味,藉以滿足口爽,如飲料通過加糖以增加口感。人一旦習慣重口味後,味覺會變得遲鈍,容易口食無味或傷,甚至傷及五臟。但大自然之味不存在轟炸式的重口味。天然的食物富含礦物質、纖維,如五穀、水果、蔬菜是多醣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人體調節胰島素、血糖反應。因此「口之宰於味」,人需要的是親近大自然之味。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心之宰在行,治心之道,停止追逐。


「馳騁畋獵」是騎馬打獵,為追逐獵物而東奔西走。人一生汲汲營營追求功名利祿,越是企求不得,越是日以繼夜的追逐。但人的心氣相依,心為氣,鼻通心,每天用心與力之勞追逐獵物的結果,外則呼吸失調,人仰馬翻,內心也為功名利益而患得患失,翻騰不已。氣如果長期不順,容易讓人喪心、失志,甚至滅其神,眼神充滿了怒恨怨惱煩,身心靈進入癲狂的狀態。所以「心之宰在行」,心的主宰在我們的行為,要治心,要能靜,必須從中丹田之心著手。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行之宰在慾,治行,不受制於無明。


「行」指六根的身根,「行妨」是傷害身體。人的行為受到慾望的指使,如果整日追逐名利權財色食睡,過度放縱大腦追逐物質以滿足慾望,將會導致身心俱疲,頹廢喪身。所以「行之宰在慾」,身體的主宰受制於慾望,人要治行,方能不受制於無明。


因為眼、耳、鼻、舌、身進入的訊息,最終都將烙印在身體上形成所謂的法相,亦即,形成一個人的觀念,俗稱「良心」或「內心」。身體的恆定狀態因自己所設定的眼、耳、鼻、舌、身對待而來,眼耳鼻舌身五根所接觸的應對是色聲香味觸,最終形成自己的樣子,而受到「法」的主導。如果任由六根執著的「法」連結到腦,便是所謂的無明。因為無明障蔽了我們本有的「明」,兩相拉扯衝突,就會讓我們時常感到不明原因的煩惱、恐慌、焦慮或心情低落。


人要「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就必須大腦不想,聽憑感受而行之。練功做動作如果還特意想著要如何做出流動、鬆、柔,或執著在氣、悟、空要如何表現,而不在道的法則中行動,終將精疲力竭而徒勞無功。




                                                   -   -   -   -   -   -   -   -   -   -   -   -   -   -   -   -   -   -   -   -   -   




選擇和自己的緣分


◎文稿彙整/鄭雅靜






和身體結緣,進入學道之道


道家常假借自然之道,闡釋性命修練的哲學概念,如「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1],「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2] 。古書中提的「鍊氣化神」或「煉氣化神」都有精鍊之意。「修」,是讓人保持在初發的運行中,通過修練而持續調整自己;「行」是在一切過程中保持進行式。鼎爐之學是三丹田的統合過程,爐指修練的工具,鼎是加工的器皿。人面對環境的變化時,在「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三種狀態選擇自己的角色扮演,一生都在上、中、下三丹田的排列組合之中。


下丹田指肉體的行動力。中丹田是心,心是內分泌變化所致的大腦某種情緒,即心與腦的整體。心能量可以創造上丹田的情緒。上丹田是透過六根與大腦連結而產生的理解,所謂「我認為…」形塑而成的自我認知。但人面對人生諸多不得已的選擇時,還得視環境狀況而隨時調整,讓自己保持在行動中。所以,鼎、爐一直在交錯,練功要成就哪個丹田,便以其為爐或作鼎,讓三丹田昇華到身存精、心存氣、腦存神的精氣神狀態。



「練精化氣」,下丹田為爐,上丹田作鼎


第一階段是「練精化氣」。下丹田的身體為「爐」,上丹田的腦作「鼎」,心在中丹田。動作在下丹田的時候,可能還有肉體的執著,需要一直練功,身體才會明白。所以,從身體最基礎的踝膝胯、腰胸頸、腕肘肩關節,訓練身體的運作邏輯,開展身體的空間。運用身體的內氣以訓練腦的思維,將腦中原本紛亂的念頭專注在運動神經和感覺神經的覺知開發,形成專注。除此,意守丹田,讓心不亂想、不罣礙,洞察自己的身體,從大腦的認知去解讀身體。假如有足夠的專注,就能專注無形之物。


肉體經過動功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對筋骨皮肉的感知已經成為身體空間的認知,會遇上心空間的瓶頸。練中丹田是用心的變化來燒練專注,專注到能夠感覺眼耳鼻舌身意進來的訊息會在大腦產生衝突,並形成自己生命的人格表態。所以,練中丹田需要用幾年的時間在日常生活中歷練,順化自然,滅掉自我的執著、業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是先天帶來的業障,和自己過不去的性情是上輩子的習性,不要對抗。但人要修,當下必須轉化,才能與之化敵為友,讓它成為下輩子的助力。人一生的緣分就是自己,面對自己是孤單,因為找不到自己。和大腦有緣分就會悟道,和內心有緣就會開悟,開悟是極致的創意。和身體有緣就進入學道之道。一切都得看緣分。


當有形的東西漸漸失去,人會慢慢明白過去的執著,如不原諒、不放手,其實都沒有意義。所以,人必須修業障,要能看見自己,參悟到自己性格中的真相,形成這種慣性思維,才能避開習性的障礙。如果可以養成這種思維的慣性,就會慢慢一直洞察人生,開始修正生命中的很多觀念,開始感恩,力量也會慢慢出來,悟道的速度就會加快許多。



腔體、氣與組織液結成等張力


「練精化氣」是將身體化成無形的存在,轉化成心氣。身體感受的氣脈是經脈,但交感神經亢奮時不會有氣感,必須氣血兩平,才能掌握內臟。中丹田練心的具體感覺,不是練身體的狀態。在練心的過程中,透過動作看見自己的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作用,感覺到內分泌變化。所以,練功要推動全身筋膜的功能作用,不是消耗體能。


《易筋經》是目前所知最早提出「膜論」的。「膜」指肉之外,骨之上的筋膜,鍛鍊內臟機能強壯的「內壯」,而非肌肉骨骼的「外壯」功能。膜與膜相連。練氣的關鍵在鬆開筋骨,使氣入膜;只有氣行入於膜,才能壯骨滲骨髓。[3]


物理學的界面張力存在於不同性質的物體之間,如液體與氣體,液體與固體或氣體與固體。筋膜是氣機導引鍛鍊的氣行之道,動作通過呼吸、意識的作用來擴大身體的空間,過程中達到腔體、氣與組織液三方的交集,結構成等張力的平衡,如丹田是身體腹部空間的張力表態。


要讓身體動作存在於張力之中,必須循序調動。調動的順序是身體的空間先動,筋膜再動,空間內的肌肉是依序延展,而不是用力操作。運用螺旋、開闔、延伸、絞轉原理,讓身體的張力自然推展;透過靜心、旋轉、壓縮、共振原理,使空間張力的延續與通暢性能在不假思索的狀態下自然運作。如此,才能形成氣的實質作用。


除此,動作能深入筋膜,內心被筋膜告知各部的訊息,全身緊密呼應。人體的肌肉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鬆弛、減少時,平素沉默的筋膜會開始活躍,通過氣而支撐起人體架構的形塑與穩定作用。氣是一種修為,當力透於氣時,性格會愈成熟而安定,轉成氣定神閒的修為。


 


[1] 莊子,《大宗師》。

[2] 賈誼,《鵬鳥賦》。

[3] 《延脊划臂》,頁111。




                                                   -   -   -   -   -   -   -   -   -   -   -   -   -   -   -   -   -   -   -   -   -   




權力的遊戲——蘭奢待的傳奇


◎王亞玲 


2018年底故宮博物院首次的《天香茄楠》展,展出的是清乾隆時代乾清宮的收藏和當代的作品,看出清宮時代的皇室用香,沉香的雕刻和器物,工藝細緻典雅,奢華尊貴。故宮器物科科長侯怡利曾在受訪中提過,唯一香木原木造形的成品反而沒有展出。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收有日本聖武天皇和光明皇后使用的器物,其中有許多中國唐代過來寶物,甚至很多沉香有關或製成的器物,香爐、薰香球、毛筆、寶劍、香囊等,其中還包括堪稱日本國寶傳奇的香木「蘭奢待」,2019年《皇室守護傳承之美》也正好展出。


「蘭奢待」宛如枯木靜置在玻璃櫃展場裡,相對於其他國寶器物的精緻華美,許多人皆匆匆一瞥。隨著兩岸香文化的崛起,就沉香價值而言,蘭奢待其實不算特別,但是她承載了千年日本的歷史文化與政治意義,也造就她傳奇的一生。2019年紐約看完《源氏物語展》之後,曾是文物顧問的學姊送我《正倉院美術館》一書,原打算去年初赴東大寺看此傳奇,無奈疫情蔓延無法移動,還好網路無國界,透過書與網站,也親炙了「蘭奢待」的傳奇。




9000件正倉院寶物裡,「蘭奢待」被分在藥物和香的分類。上篇文章有提過,沉香和香文化的東傳日本,與唐僧鑑真和尚有關,其將佛典、香藥傳入,後合香、薰香傳入貴族武家爭相創製香方。那時代的薰香遊戲發展出「豔」的香氣文化,《源氏物語》就是「豔」情趣表徵的最佳代表。「大殿四周充滿不可言喻的芬芳,人心也變得豔麗多姿」(第32帖梅枝)受漢學唐文化影響,和歌裡的情趣有種「哀物」的主流貴族文學,以優美、纖細、沉靜來觀照世界。日本的「豔」就是對於自然風物引發的鮮明心境和情趣,或以性情、行為所散發出豔麗的魅力,如同唐代詩人藉景物抒情銘志的風格。但在薰香遊戲的「豔」香氣文化之後,漸漸地轉而對單品香木的欣賞,沉香是香中之王,時代環境也從絢爛多姿、豔香綺麗,走向寂靜、空靈的訴求。


正倉院收藏的沉香香木有兩個最受注目,一個黃熟香「蘭奢待」,一個是全淺香(指棧香)「紅塵」。日本北小路功光、北小路成子著的《香道への招待》書中,有提到中國西晉嵇含《南方草木狀》本草書,裡面的越南蜜香樹手繪圖文很有趣,以墨色勾勒出雞骨香、青桂香、棧香、沉香、黃熟香、馬蹄香等,由上而下全出自一樹,但結沉部位不同,品質各異。文字是如此描述:「交趾有蜜香樹,幹似柜柳,花白而繁,葉如橘木,心節堅黑。其沉於水者為沉香,與水面平者為雞骨香,其根為黃熟香,幹為棧香,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其根節輕而大者為馬蹄香。其花不香,成實乃香,為雞舌香。」


當然這些香不可能長在同一株上,但很明顯的,黃熟香指的是土沉,沉香為木心主幹處和節眼突起處,油腺旺盛堅黑而沉水,則是伽羅。雖然後來這些名稱隨著歷代時空轉移而有不同的看法或解釋。但在日本的黃熟香就是在土中非常久的熟香,因為熟透了,所有的木質纖維骨架結構都鬆散碳化,只剩下堅如硬石香腺油脂醇化組織。土沉被視為木中鑽石,就是其味香甜沉靜,氣韻清揚又富有內涵,香氣與伽羅(棋楠)接近。


在日本聽到「蘭奢待」,香道人士都視為夢幻追求。她被視為日本第一香,單看東京教育大學名譽教授西山松之助,1991年發表對這塊香的品香感受便知。


「我對於蘭奢待被稱為是世上最珍奇絕妙的香是確信無疑的。但是當端捧香爐在手中,靜靜品香之時,我原先充滿想像先入為主的感覺,轟然地崩潰瓦解了。它的香氣是那麼完美無瑕、不可言喻、圓潤可人、甜靜大方。深切地感受到了明朗、爽快、豐盈、溫和,果然是名香啊!在世上有很多被稱為名品的東西,如正宗(岡崎正宗,鐮倉末期的刀工。武士道精神)的名刀、樂長次郎的茶碗、利休的茶杓(茶道精神)等,都有和前述名香蘭奢待具有相同的待質,蘭奢待的香氣,實在不愧是名品中的名品,如同古來之評斷,誠然名品中之典型。」


「蘭奢待」看似漂流木,已經被近代視為「正倉院之顏」(非看不可)。正倉院存有丁香、薰陸香、黃木香等香木,但其中以黃熟香和全淺香這兩種沉香聞名。「蘭奢待」是聖武天皇時代(724-749年),從中國輸入的名香,藏於東大寺正倉院,主要是供佛。為何取其雅名為「蘭奢待」,有一說法是中國特別重視蘭與麝之香(取其諧音),另外正倉院的說法是蘭字心中有個東,奢字上有個大,待字右邊有個寺,東大寺三字藏於其中,是室町時代的文字組合遊戲中得來的別稱。可見當時對漢字的應用很有深意,似懂非懂,迷迷濛濛,絕美神秘。





正倉院美術館一書中言明,黃熟香如何被收藏的經過已不可考。這點和全淺香在「國家珍寶帳」清楚記載正好形成對比。近年,根據正倉院收藏的片斷文件可確認,弘仁十三年(822年)4月空海大師為平城天皇灌頂時,從庫藏中拿出了沉香和其他八種香料,即各種不同的香料各使用了一定的量,可見香料與佛教密不可分的連結。根據正倉院的細部分析研究,「蘭奢待」比較接近越南東部山區和寮國中部的黃熟香,盛唐外域進貢,佛教與香藥藉著商船紛紛傳入日本。


「蘭奢待」長約1.56公尺,重約11.6公斤,她的傳奇還包括背後權力的遊戲,上面貼著三張字條,從右到左分別是足利義政將軍、織田信長和明治天皇的截取紀錄。事實上在正倉院的研究史料裡,可以確認的是足利義滿、義教和義政,織田信長,甚至有一說豐成秀吉和德川家康都有截取。因此她的刻痕非常多,據2006年調查,有38個切痕。足利義政雖貴為將軍,但對政治缺乏興趣,藝術熱情極高,也是茶道的推手。寬正六年(1465年)他參拜春日大社,停留奈良七日,一日他突然駕臨正倉院,命該院開庫截香,留下右邊的紀錄。中間的字條是織田信長,他是日本戰國三傑,終結了室町時代,一統江山隔年就向東大寺提出拜見蘭奢待的申請,天正二年(1574年)他帶著佛像雕刻大師以鋸子粗暴取下一塊香木,刻意選在足利義政旁邊,蘭奢待中間的位置,其實是宣示著足利將軍時代終結,他才是最後的王者。據說茶聖千利休同年也從信長那得到一小塊。信長後來又派使者要求截取另一名香全淺香「紅塵」,東大寺因蘭奢待事件因此悍然拒絕,信長未能如願。






後來的幕府將軍德川家康雖未留下紀錄,但他熱衷收藏沉香,對伽羅尤其喜愛,曾寫信給東南亞諸國國王懇求得伽羅,其中一封給占城王國(越南)提到日本得中低等香取得容易,上等香難,願占城國王資助。後來根據《駿府御分物御道具帳》統計其沉香數量共八十八貫,約三百多公斤。日本香學作家一色梨鄉曾提到德川家康曾於慶長七年(1602年)獲敕命截取,但未在「蘭奢待」上留下紀錄。但後來香木收藏在德川美術館中,裡面取有蘭奢待之銘的香木就有六件。


武家將軍的互別苗頭,到了明治維新時代,明治天皇趁著參拜春日大社,帶著香爐去正倉院拜見「蘭奢待」現場截取香片焚香品聞,當時是明治十年(1877年)。明治天皇取其切口左側取香,說是尾部的香質更佳。但事實是不願與武將同流,字條點出「依敕切之」顯示日本天皇家族名正言順的掌權勢力。


所以正倉院的史料寫著,截取「蘭奢待」意味著躋身歷史留名的當權者之林,也代表著超越時間和空間持續散發馥郁芳香的黃熟香,被視為一種權力的象徴。像「蘭奢待」這麼大的香木,每個部位都有其不同的香氣特徵。因此相信截取的當權者,他們所嗅聞的「蘭奢待」的香氣想必也不同,就像他們各有不同的統治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談丹田與湧泉 


◎姚崑宗






春節前老師下了一個命令,說過年後要測試種子班每位學員無極內息導引功法的起式「天旋地轉」及「金絲纏腕」,還言明未能通過測試者將罰款一百萬。頓時整個會館熱烈起來,各班同學紛紛相約共同切磋練習。果真如老師妙算,一個月以來,同學們因為都有明顯的進步而顯得特別生氣蓬勃。


在這段自我複習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練功必須結合丹田和湧泉,才能掌握功法的神髓。因為整套無極內息導引,都是身體內化的動作,一個圈圈套著一個圈圈的螺旋旋轉,行周天運轉。動作從開始到結束,綿綿不絕,沒有一個斷點。身體動作就像流水一樣,川流不息地流動。這必須有深厚的丹田與湧泉的修為才可能達到。


其實,修煉氣機導引十八套功法,也必須有這樣的境界才行,所以這是修煉氣機導引或無極內息導引的必要修為。就以「旋轉乾坤」的「鶴潭蹻手」與「乾坤蹻手」為例,動作的重心轉換與身體的旋轉開闔及兩手的旋轉,就必須以丹田功法的「旋轉丹氣」與湧泉的鬆沉旋轉帶動完成。再如「旋轉乾坤」的「單手去煩」功法動作,一、吐氣時勞宮沿著任脈螺旋而下,也須丹田運氣而下,沉落湧泉;二、兩手在丹田前作上下換手時,必須以丹田內轉帶動完成;三、起身時須藉湧泉下沉反彈、會陰縮提的力量,使勞宮沿任脈推氣而上。這也必須丹田的配合運作,才能使動作內化。


由以上兩個功法的例子可知,練功必須有丹田與湧泉的配合運作,才不會只是外形的肢體動作。而湧泉與丹田其實是同一系統,動作中必須同步運作,使丹田、湧泉與勞宮同時吸吐、同時旋轉、同時開闔,同步運作連結,才能達到全身一動無有不動的境界。


動作最終要以丹田為動機,湧泉為根,才能透過任督旋轉,走向坎離交媾、河車運轉的金丹大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氣機導引身心靈講座(二十二)


主講人:張良維老師


主題:老子道德經25章

功法:大鵬引項/蛙形扶膝



時間:110年3月28日(日)19:00~21:00

地點:總會館,樓上教室(台北市漢口街一段3號9樓)


參加對象:入門班學員

名額:60位

報名網址:https://pse.is/3ch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