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2日 星期六

東醫氣機導引第175期電子報 / 感謝秋涼

 感謝秋涼


◎編輯部





處暑前後,連續的午後陣雨,讓這整個夏季看似永無休止的酷熱消退不少。那天上課,久違的涼風習習,張老師提醒我們要對這種舒適的天氣心懷感恩。他說:「這是上天創造出來給人、給環境的,但它也不會每天都提供這種狀態。惡劣的環境讓人學會恭謹,美好的環境讓人學會珍惜,大自然就是用這樣的『境力』跟我們互動。可是我們常無法感知它的力量,因為我們用太多力氣在表達自己的身體『境力』——我們的起心動念、情感志意,佔據了我們所有的覺知,我們覺得自己很大、很重要,其實小到微不足道;天地很大,你卻看不到它。」


這是上丹田的靈性課程,要我們從「感覺你的感覺」超越到拿掉作為主體的第一個「感覺」,以免繼續耽溺,而無法覺知自己之外的更大存在。


儘管可能還未察覺,但我們其實已經在這條實踐之路上了,就在無極內息導引的動作裡,在香道體驗中,或是在隨手捻來的課堂話題上。只是,在朝向目標前進的路上,我們的個性還是慣性地不斷給自己製造麻煩。如果不把自己看緊一點,到時候功虧一簣,還真是怨不得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香就是學生命


◎文稿彙整/識香課整理小組 





沉香價格取決於量的多少。現在越南可以找到的好香已經很少了,在越南產地買香是天價,價格比台灣還貴,這是因為台灣早期進了很多好香。沉香很重要的是經過時間的醞釀,這是台灣強過大陸的地方。大陸近年很多人買沉香,為的是趕流行,好顯得自己很牛逼,但素養不足,沒有追求高品質的能力,看不懂香真正的好。


世界最好的沉香在海南和越南,越往南到印尼、越往東到巴布亞,沉香的性愈燥,等級也愈下。若以服飾品牌來比喻,中國海南、香港與雲南的莞香是個性香,好比歐洲Loro Piana等牌子,頂級但知名度沒那麼高。越南的芽莊和富森紅土則是名牌香,是Armani那種眾人皆知的名牌。


星洲的沉香多屬鷹木類,整塊都是油,適合製作擺飾雕件,要選密度高、沉水、油脂夠者,時間久燥性去掉,就像惠安系,沒有腥臭味。其實惠安香是禮佛香,真正的除瘴香是星洲香。如果聞過莞香之後再聞星洲香,容易聞到香中有臭的味道。聞星洲香要學會看見自己不好之處,感到自己的臭,把自己體內的爛性格、臭想法拿掉,這算是初階的明白,所謂「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人生只靠個人的好不夠用,還是擋不了真正的大無常,大腦再多知識也對抗不了。一生中要找到宗教信仰這種更高的東西,一旦遇到困難,只要握住它,就有主導神魂的力量,幫你通過難關。道家哲學的還虛,就是回到那最大的力量,不再只是練氣化神,走人體小周天。香是可以讓人快速完成的東西,從香道中學習練神還虛,還到大自然,回到虛空中。還虛就是通靈,在還虛過程中看到靈性的存在。通靈是宗教的,把自己交給上帝、佛,知道一切是安排好的,遇見了就受,受中藏心(愛),不要想去採取什麼對策。


沉香能打開通天之路,跟沉香互動,很安靜地聞香,透過香的靈動找到靈性的能量,也就是信。心中有信才能看見上帝,香道就是信道。


香不是可以普傳的工具,其中有個人品味性格的追求。香道師走出去,就要有獨特性,大家以後征戰江湖要用莞香,較有個性,少用越南香,因為太普遍。一個一直被接受、被認同的人,永遠不會有出息,生命可貴,不要把能量花在讓自己八面玲瓏上。


香是要燒掉的,收藏家的魄力就是能成就別人。別迷失在價值追逐上,而要回歸沉香的本質目的:治病、道行。走向香道就已經走向人生的成就,學香是學生命的性格,從香的靈動學習產生「信」的力量,到最後去掉靈魂瑕疵,一靈獨耀,迥脫根塵。


生命如河水奔流,不論經過高山低谷,只要初心不改,為一次次經歷而感恩,終能一路奔流到大海。苦難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會發生,只要維度更提高,勇往直前,沒什麼會擊倒你。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善若水


◎文稿彙整/李明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

與善人,言善信,

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知見與行動合而為一,才能產生真正的作用力。過去大家練功只懂得如何做動作,但不知其所以然,沒有一套心法在身上。現在送給大家「上善若水」這句話,你就要往這個方向去悟,慢慢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上善若水」是真正的完整,身體動作的完整就像水的流動一樣。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是什麼?西方哲學第一人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起源。水滋養萬物,沒有任何生命不需要水。爭,就是追求,每個人的出發點都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包括身體的利益、心理的利益和知識的利益,所以永遠不會悟道。水不和萬物對抗,它碰到你,就往旁邊流。


20世紀是一個「爭」的時代,人要戰鬥、分勝負,必須競爭才能有所作為;但21世紀是創造的世紀,只要大腦要有創意,不需要跟人爭,只要把自己做好,也不需要消滅對方,對方自然就消失了,如傳統商店被便利商店消滅。


在這樣的時代,如何開拓大腦成為無窮的存在而不會消失,老子提出一個秘訣:「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把肉體擺在後面,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意走在前面,意行則氣行,氣行則身行;在做動作時,把具象的肉體放在一邊,身體置之度外,只剩空間。手要到哪裡,意念已經先到了,手才演練過來。就像寫一個字,一定意先到字才出來。等你寫出來、做出來的時候,氣又回來醞釀另一個開始,這叫「反者道之動」。到底是氣先還身先?「後其身而身先」,然後氣又回來了,又是氣先、身後了,一圈套一圈,環環相扣,如此循環不已、生生不息。


「處衆人之所惡」,撫眾人之痛、之煩、之病、之缺點。你病痛的地方,你失敗的地方,它就在那裡;你煩惱,你無知,它也在那裡;你虛弱,你貧窮,它還是在那裡。天下人都厭惡的東西,它總出現在那裡。從身體體會老子,不需前人註釋,直接進入《道德經》裡。「惡」是什麼?是每個人身上的弱點、缺點,每個人都有,道就在那裡,跟你對話,看你怎麼處理,怎麼反應。道厲不厲害?這樣你就記住「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了。這樣理解感受,從做中印證老子,而不是把它背起來。


要抓住自己有缺點的動作去練。道處眾人之所惡,也就是道會在每個人的缺點裡。把道拿來用在你的缺點上,就用那一個招式去練,是不是會更好?大道無邊,如何能夠完全掌握呢?沒有辦法,你只能在道之中,道會修復你個人的缺點。


只要你能處眾人之所惡,就趨近於道了。練功時別人不想蹲的時候,你卻蹲了;別人沒有做到的,你做到了;那些困難而不為常人所做的動作,你都做了;不在慣性裡的非慣性,你也去了。你總是在哪裡,就叫做反復,反就是循環。


水性非常接近道,有一種完整,存在又超越,無在而無所不在。這樣「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大逝遠反」四個字是身體氣機流動的狀態,都是道的作用力,道存在的樣子。





「居善地」,自己要擺對位置。只要掌握地利,站上去就對了。東西要擺在對的位置,譬如一杯果汁擺在路邊35元,擺在六星級飯店就變成350元。居善地也是到位,動作要到位,意到、氣到、形到,手該到哪個位置就到那裡,不要扭來扭去。處衆人之所惡,那個地方就是善地,就是地利之處,有地利才有人和。所以居善地就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好的地方。身外無可放之處,唯有身體可放,因為上、中、下三丹田配套而來,住在身體已經習慣了,無法切割。人要整合三丹田,透空且具一致性,不要只停留在身體、心理或大腦的感受,叫道沖。


「心善淵」,就是心一定要很深,不要那麼膚淺。嗜欲深者天機淺,心是天機所在,不管任何事情,只要天機變了,事就變了,因為心決定一切,一切都在心,這叫唯心論。不管對方説了什麼、做了什麼,你的心怎麼感覺,就是什麼。不管有怎樣的遭遇、怎樣的苦難,都填不滿天機之心。必須這樣,你才能居善地,才能處衆人之所惡。


「心善淵」看事情才能看得深、看得細,而不是粗糙、馬虎,隨隨便便。因為心善淵,你的喜悅無窮無盡,連吃飯、睡覺都會笑,像一隻輕燕。不需得到什麼,或說什麼,喜悅感隨時在體內,因為道在體內運轉,自然產生法喜,沒有遺憾、恐懼。


「與善人」就是人和。別人風光的時候,沒什麼好追捧的,一定要在別人最苦難的時候接近他,才能得人和。居善地,心善淵,就能夠與人為善。與善人,也是用最好的方式跟自己當下的身體接觸,用最好的動作狀態跟自己維持良好關係。


「言善信」,信者行也,就是説得到,就一定要做得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一言九鼎。意到那裡,身體必須也要做到那裡。想得到,身體就要做得到,如果一直想著動作要怎麼比劃,結果似是而非,做得亂七八糟。氣機導引為什麼要先練基礎的十八套功法?就是讓身體能夠隨意而行,不會想得到做不到,心有餘力不足。大腦有了這種認知,動作才能放空,這叫法則。


「正善治」,就是對症下藥,開出正確的處方簽。每一個動作都用對空間、做對外形、用對意識,這叫「正善治」。每一個功法的表達都用對的方式、對的角度,能夠由外而內,並非只是比手劃腳。該轉到哪裡,那裡的空間就要轉,合天時、地利、人和。


「事善能」就是做事要講求效率,方法要對,不要像無頭蒼蠅亂轉,或是不經意的反射動作。用對方法一切0k,不需要什麼協調溝通。我以前當業務經理,業務員早上不用進公司打卡,下班前來簽到就可以,我也不管你拜訪幾家客戶,月底拿出業績來看就是。好的團體不會死板板規定一大堆,靠主管發號施令,規定工作,一定會給部屬空間,讓他自己發揮生命可能的能量,但主管得幫忙承擔、善後,「無為而無不為」,這才是道家思想。


最後是天時,「動善時」,做事情要掌握時機,在適當時機講適當的話。我不追求什麼,所以能夠「動善時」,跟著時間走。時間可以被我控制,我也可以被它控制,時間就在我們的行動裡。


老子不空談,他講天時(動善時)、地利(居善地)、人和(與善人),只要天時地利人和,不必做什麼,自然就會展現成效。天地人、精氣神、身心靈都在一致的狀態裡安定。


人不要刻意做什麼,也不需要跟人家爭什麼。做動作最忌扭來扭去,追求姿勢的美,這是在爭外在形象、爭對。「夫唯不爭」,因為有了前面「居善地,心善淵…」的依據,就不用爭。但也不能一點依據都沒有,裝得一副無為、不爭的樣子,那也錯。


「故無尤」,「尤」是身體長出的腫瘤,無尤就是身體不會出問題。無尤就是你永遠不會懊悔,不會錯過。你不會錯過可以改革、可以創生、可以成就的機會。我們人生錯過多少?有的因無知而錯過,有的因驕傲而錯過,有的因握不住而錯過。就是因為一直錯過,所以到今天才只是這樣而已。




                                                   -   -   -   -   -   -   -   -   -   -   -   -   -   -   -   -   -   -   -   -   -   




浪裡來,浪裡去!


◎阿充




上一集的圖靈集我們談到了「水怎麼去?」著重在個人這個小宇宙的探討,如果將人放在與大宇宙的互動來看,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不同的陰陽往來互動,造就出不一樣的結果;有的人一帆風順,有些人卻感慨事與願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好比許多船隻在大海裡航行,受著一樣的風浪,但是掌舵操帆的方式不同,就注定會航向不同的目的地。我們的人生,其實就是每天浪裡來浪裡去的生活所累積的,面對風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對應邏輯,這些邏輯就形塑了一個人的生命樣貌。


外在的種種變化,就像是一波波打過來的浪,如果逆著幹,就會被浪給吞沒,唯有順著,才能生存。人際關係就像是一波波的浪,總是給人帶來極大的困擾,因為我們內心總是想著喜歡或不喜歡,而不是想著順著別人的意,就容易造成和別人的衝突以及自己內心的衝突。順著別人的意不代表放棄自己的立場或接受別人的立場,而是我接受別人有自己的立場,而且不管是任何立場我都有辦法面對。如此一來,立場也就不重要了,到頭來,堅持立場只是「無明」的一種症狀。浪來了,當我和它同步的時候,我就感覺不到浪的存在;他的情緒來了,當我把自己也變成他的時候,他的情緒也就不會對我造成衝擊了。人際關係的關鍵在於你能不能融入他人,變成他,這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境界,一定要先拿掉知識的框架,立場才能拿掉,好惡才能拿掉,就像「無極圖」那樣。


擴大一點來看,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有它的社會潮流、世界潮流,沒有人能夠不受潮流的影響。世界如此之複雜,絕不可能由一個人來創造潮流,但是一定會有人看準了這個潮流,來帶領潮流。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必須要有「觀」潮流的能力,然後順勢而為。有些人可以預知「藍海」在哪裡,可以預知資本市場的走向,可以預知匯率的變化,就是有些人可以先知道,但是當人人都「觀」到的時候,就已經無法掌握「先機」了。這個「機」可能是無法透過任何理性的分析可以得到的,因為再強的晶片加上再強的AI演算法,也模擬不出這個複雜的真實世界,一切只有老天爺知道,「先機」就是要從老天爺那裡找答案。關掉大腦的CPU,點上一柱沉香,以「信」為本,誠心誠意和老天爺溝通,這是氣機導引開發「靈力」的方法,「靈」就是那個讓宇宙運轉的能量。整個宇宙的「靈」是一體的,我們是開發那個取用的通道,所以說「通靈」者得「先機」,得「先機」者,就知道什麼時候有巨浪要打過來,然後站在浪頭上,讓千軍萬馬帶著他往前行。


我們的人生就是生活所累積的,再偉大的事還是落實在生活裡,所以我們的每一個對應都是功課,再偉大的哲學思想,也都是在這些對應中實踐。只要有六根的存在,內心就會起波浪,功夫的深淺,就在於「造境」的能力,在你造的那個「境」裡,你看到的是將人吞噬的巨浪?還是適合揚帆的浪?或是平靜無波的海面?而你是在浪裡掙扎?還是滑著衝浪板?或是站在乘風破浪的船頭上?我們的DNA決定的,浪會一直來的,沒有那種一輩子風平浪靜的人生,我們總是在浪裡來、浪裡去,就看你如何駕馭。在每一個浪打過來的對應中,我們總是要「觀」,「觀」自己的起心動念,然後用「無極圖」的觀念修一修,和浪同步,浪就變得可以駕馭了。再進一步「觀」,「觀自在」,接通天地的能量,你就知道下一個巨浪什麼時候打過來,超前部署,然後快樂的站在浪頭上,你就是在潮流最前端的人。氣機導引就是在學這些,縱使我們還未看到、還未到達,但是我們一定要先相信,因為沒有相信就不可能有開始,也不可能有力量,而相信的前提是可以承擔後果,大家如果沒有什麼不能承擔的,就繫好安全帶,趕快上路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心是生命總和的習性


◎文稿彙整/鄭雅靜




習性來自長期壓力所形塑的根性


從前的人讀書講究「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但徒有四到,只適用於知識性的學習與認知。人身是六根皆具,身心靈的整體,中丹田的探討,要從人心入手。


「六根」源自佛教用語,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其中,眼、耳、鼻、舌、身同屬感官,具備感覺功能,腦神經的運作涵蓋了六根的作用,但意根的性質不同與其他五根,屬腦神經根,包括大腦的思想、判斷、記憶等功能。當眼、耳、鼻、舌、身五根發揮功能,連結與之對應的客體時,會產生照見,主要受腦的記憶、學習知識所主導,產生五根所屬的根識,如嗅覺,是由氣味分子刺激鼻粘膜內的對應受器,激發大腦嗅覺皮層中對應部位,進而產生我們聞到氣味訊息,嗅覺的第一印象主要來自大腦儲存的最原始記憶,即為鼻識。或可說,我們是透過意根的作用,形成對外在世界的認知。


當五根在尚未接觸到色、聲、香、味、觸(五塵)時,心是處在安靜恆定的狀態。如果五塵進入,五根仍然可以自性狀態與之接觸連結,保持恆定,既不起心動念,也不分別執著,就不會有「識識」的存在。所謂的「識識」,指經由學習知識而建立的主觀意識,就是執著。當意根以「識識」(執著)處理五根所輸入的訊息時,大腦的念頭橫生,內心波瀾頓起,原本的恆定就會受到干擾,內分泌隨之變化,進而引發不同的情緒反應。


一個人的個性包括根性和習性。根性是DNA遺傳基因、家族的文化。習性是後天的養成,長期都用相同的態度或動作來面對,成為自己的本能反應。很多人長期壓力在身而不自覺,反而會進行某特定的動作或行為,養成習性,無論為善、為惡,都是藉以滿足某個習性背後的壓力。其實,動作或行為並不是在滿足習性本身,而是在滿足習性背後的長期壓力所造成內分泌變化,進而形塑的根性。


每一個習性的背後都充滿了強大、層層疊疊的執著,習性的養成背後,必然累積了長久,多種不可說,或單一強烈因素所形成的深厚壓力,因而形成某種習性,內心的習性就是心中存在的是非、罣礙或小聰明等等。任何根深蒂固的執著、習性,都只會讓人受制約,被擺弄。譬如,有的人習慣扮演乖乖牌的角色,遇到事情時,習慣一個人默默承受,事情完成時,也許會因為自己好像實現了責任感而高興,但這種快樂卻不是來自做事的本身,只是兌現了乖乖牌習性背後的壓力來源。


所以,人要能了解自己,看清自己習性背後的養成原因,直接進入習性的源頭,清除習性的背後原因,做法才能形成慣性。因為慣性才能轉換成為人格本身,而習性只會變成品行,造就一個有原因的善行,通過這個有理由的善行來滿足自己所隱藏的空虛。無論是有目的的行善,或滿足善行背後的感覺,都只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上癮。






練出把自己放在自己面前的修為


人如果長期被灌輸對名、利、權、情、欲、食、睡的渴望,汲汲營營,造成大腦習慣透過物質性價值來解讀外界訊息,讓「識識」籠罩在制式而僵化的思維底下,不僅決定了心的變化、身體的承受程度,輾轉反饋,又強化了意根的慣性作用,讓人陷入周而復始的情緒糾葛。


但情緒反應可以經由學習而設定,前提是必須管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識性。六根深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為使心安靜,不受六根沾染,必得切割「識識」產生的根、識連結,不讓其連結到心識、腦識,內分泌變化穩定。練下丹田可以控制掌握身體的欲望,但人欺騙不了自己的性情,因為性情可以結構在一種欣賞、品味或價值上,就是無法在名、利、權、情、慾或虛情假意上結構出真正的性情。心靈與性情密切相關,所以要在根性上下功夫,才能扭轉性情。


人生要在名、利、權、情、慾、食、睡中,看見自己內心的喜、怒、憂、思、悲、恐、驚,而超越心的狀態或加強身體的能量,讓身體不為此而有負擔。所以,練中丹田不是修改性格,而是透過方法,修改六根的執著,修練之道在滅後天,還先天。滅除後天的習性,讓六根平靜、安靜,返還六根自性。譬如,以周天運轉的方法訓練鼻呼吸,練到有若無時,鼻子和呼吸作用當然持續存在,鼻呼吸的外呼吸過渡到肚臍的內呼吸,先天取代後天,如果鼻子可以不受干擾,滅除鼻根之識、塵,就可以練出鼻子的自性。古人或將此身體現象稱為「胎息」、「龜息」、「體呼吸」或「臍呼吸」,其實都同義而異名。


在日常生活中,要修習把自己放在自己面前的修為,成為慣性。在身體動作的慣性中,控制自律神經作用,內分泌變化,建立身體的恆定狀態。平常遇到事情時,第六根之意練到不作用,自律神經作用就會平穩。當身體的氧氣供應率和燃燒度合宜時,能量耗用最低,心可以不受牽連,慢慢安靜,人愈能應付自如。


所以,要開發的是身體控制內分泌的能力,恆定的能力。六根仍和外界產生連結,卻能杜絕外緣的干擾,眼睛依舊看,耳朵依然聽,做任何事,都要將自己擺在當下;去做,而不是去想。吃飯就吃飯,不要心不在焉。喝水就喝水,要冷暖自知。所謂禪定,就是一種恆定,一種當下。不論外在如何變化,心都保持空無,沒有變化的狀態。練功是造情境,身體在造境中提昇自己的境界(境力),如果能夠沒有妄念,一切都可以,人就自在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香氣中覺醒


◎王亞玲





接觸沉香之後,對氣味異常敏感,即便看電影聞不到氣味,也容易思索沉香所引起的生命哲學層面。


今年奧斯卡得獎最佳影片《寄生上流》裡,氣味是線索,也是階級印記,最後讓理智斷線造成殺人悲劇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朴社長捂鼻嫌棄的下意識動作。四個原本和樂的一家人,因欲望、權利、爭奪、自卑而破碎。初起朴家小男孩聞到家中四人的洗衣粉味道是沒有階級的,孩童的世界真實而直接,但在大人的世界裡認知的氣味卻是種符號。朴社長跟太太說,司機金爸工作很守分際,但氣味卻越界了。「那氣味像是濕毛巾,是人們擠在地下鐵的味道。」那是什麼氣味?就是卑賤與窮酸氣。


生命本是一場空,我們是來演化來經歷,做一個清醒的人去經歷。即便寄生上流也只是一場人間遊戲,而金家人卻在這樣的氣味糾節中腐敗了,最後演變成血腥殺戮死亡。人是不是也可以像沉香般超越,在腐朽中生出馨香?人是不是可以明白人生如沉香般空的哲學,在燃燒成灰燼時,還能給予眾生縷縷清雅的芬芳。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裡,鼻根通腦,靈性層面是開悟,生命層面則是呼吸生存,是最重要的。她是沈默的知覺,無言的官能,缺乏字彙形容,在黛安.麥克曼寫的《感官之旅》書中說,「我們只能張口結舌,在歡樂與狂喜難以言喻的汪洋中,摸索著言辭」。真的很有趣,豐沛的辭藻世界裡,幾乎所有的奇蹟都能用言語切割解體,唯獨氣味,她和言語有一段神奇的距離,神秘不可測,是股無名的力量,神聖不可侵犯。這形容像極了沉香!


沉香的誕生便是大自然的生存機制,因樹受傷結油成疤保護,以延續主體的生命,即便風雨雷劈、蟲蛀、鳥獸毀損、甚至枯死倒伏深埋土中朽爛。她仍然可以超越腐朽、傷病、歲月與死亡,綻發出醇厚內斂昇華的香氣。她的重生與結晶如同宗教裡的救贖,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受苦;佛陀經歷苦行在菩提樹下証悟成佛。苦難裡迸發出愛與慈悲的靈秀精神。詩人周敦頣形容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視為脫俗聖潔;沉香朽敗中重生取香,更靈動高貴,且樸實無華。難怪沉香屬靈,一直以來是宗教界珍貴的供品,佛教道教基督教穆斯林教皆然。


所以沉香在每個領域裡都高雅沉靜、靈光乍現。沉香通天地人三界,而在「人」裡面又通身心靈三丹田。在物質層面,中醫範疇裡,沉香是中藥,百藥之王,利通五臟,溫而不燥,像日本名藥「救心」主成份就是棋楠。藥典裡以沉香入藥非常多,中藥講君臣佐使,沉香既可當主,又能當輔;既是藥引,又是處方。沉香目前已被研究證明的成分含有一百多種元素,雖然許多仍未知用途,但確實可以提昇免疫機能,喚醒體內的治療力和再生力。







修習香道,其實是修一個自我完成的文化過程。重點在人,不在香,聞其心,不聞其味,味道的真正意義是氣。日本香道不叫聞香、嗅香、品香,而叫聽香,如同「觀自在」般,藉由香的導引其實聆聽的是自己的內心。因為品香時,收視返聽,絕慮凝神,能使精神和心靈得到慰藉和安定,心靜神定促進腦內啡分泌,讓人喜悅年輕。所以沉香在心理層面,是心與香的結合。中國古代詩人蘇東坡和黃庭堅,他們從繁華京城貶至蠻荒海南,人生低潮,沉香成了心藥,在貶謫隔離的困境中,自求內心的豐富。除了情感上的寄託,也超越人生功名利祿的追求,心境往上躍升,產生更脫俗的人格,創作更美好的詩篇。今年的世紀瘟疫,人類已然進入全球隔離的狀態,彷彿回到了類似貶謫或閉關的感覺。我們必須藉由香道讓自己內斂,重新突破、蛻變、涅盤,成為浴火鳳凰。這是人類時空歷史的共同宿命,也是我們重新內省進步的時刻。


嗅覺是我們所有感官中最直接的。嗅覺區在鼻孔的上端,當嗅覺細胞察覺到某物時,會將訊息送至大腦皮質,發出信號直達邊緣系統,這是我們大腦的一個古老神秘,而強烈情緒化的區域,我們因它感覺產生欲望,也因它而興創作。所以鼻根直接通腦,它不需要翻譯,也不會因語言思想或翻譯而稀釋,因為不經過視丘,一進腦就可以創造好的環境。所以在科學上,氣味可以刺激學習和記憶力。


沉香因有啟動腦細胞修為境界的能力,所以跟宗教開悟是有連結的,特別利於修行人心靈能力的提升。《楞嚴經》中的香嚴童子因聞沉水香,觀香氣出入無常而証阿羅漢果乘。因為沉香不似其他的香味,可以定義。麝香因來自動物腺體,可以激起人類性欲;花香是花兒向世界展現它的受孕,讓人保有活力和年輕。沉香卻妙不可言,花香、蜜香、果香、草香、茶香、藥香、梅子味、醬香味、森林裡的苔蘚味、昆布般的海水鹹味….千奇百種。變化不就是無常,無常不也就是當下。當沉香化為灰燼,它沒有消失,反而無所不在,因為聞得到。突然有點明白香嚴童子的証悟,從香觀照自己,便是最深層高維度的自我對話。


佛經裡的〈爐香讚〉,「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即是沉香一點,香烟嫋嫋、上通穹蒼,感格神明。「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人到了至誠如神的狀態,所有的祝福與一切的善,都會在我們的想法中圓滿。沉香是集結了天地宇宙的大自然合香,靈性的維度中,提供我們非常大的助力。因為它可以在我們自己內心建構出一種「信」的力量。信力愈強,靈動力愈大,形成內在一股很強大的力量,我們不需要再博取別人的認同和信任,而真正能夠隨時喜悅自在,而非枯萎、銅臭、死屍、俗氣,讓我們的靈魂帶著沉靜從容的香氣,到下一世繼續前進。




                                                   -   -   -   -   -   -   -   -   -   -   -   -   -   -   -   -   -   -   -   -   -   




氣機導引身心靈講座(十七)


主講人:張良維老師


主題:老子道德經20章

功法:猿呼引肋 / 抱轉脊髓


時間:109年9月20日(日)19:00~21:00

地點:總會館,樓上教室(台北市漢口街一段3號9樓


 

參加對象:入門班學員

名額:60位

報名網址:https://pse.is/rygf4





/



東醫氣機導引防疫功法公益分享活動~


大安森林公園公益分享活動,

於8月1日圓滿結束。


 

8月4日至9月29日期間,

每週二、四、六 ,


在榮星花園延續公益分享活動,

歡迎您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參與。


時間:早上7:30至8:30


地點:榮星花園(近民權東路三段與建國北路口)大榕樹下

ps:因活動地點為戶外場地,雨天暫停活動。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練功


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是防疫最根本的辦法


 


防疫系列功法是


捍衛人體免疫系統單元」,


為東醫氣機導引的基本功法,

旨在強化人體整體體質,

提升及平衡身體的免疫系統。



免疫力的提升就導引養生保健而言,

是一種整體免疫系統平衡過程的鍛鍊,


首應重視七項要素:


1.情緒管理;

2.淋巴腺體;

3.脊髓幹細胞(俗稱B細胞);

4.胸腺(T細胞);

5.強化體內真氣提升氣能量;

6.強化肺活量;

7.鍛鍊體力,提升體適能。


 

就以上要素,若欲從氣機導引運動著手提升整體免疫功能的平衡,正確關鍵在於功法必須涵蓋靜心、延伸、旋轉、開闔、壓縮等五項本體運動原理,才能促動人體機能整合、形成共振,發揮整體機制協調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