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第53期 / 推手互動讓自己原形畢露 / 在迴旋、串連、銜接的有相無相之間 / 從劣根性認識自己、開發智慧 / 旋轉乾坤讓我的健康旋乾轉坤



推手互動讓自己原形畢露


◎莫仁維



 
上個月,老師在課堂上剛剛詳細解說推手互動時我們常犯的錯誤,隨後老師點名要我出去示範,我雖自認定靜,跟平時一樣可以聽消息,但仍在慣性作用下,在該出手時屢屢猶豫不前。現場同學旁觀者清,忍不住大笑,我自己也莫名其妙。老師說,這就是我的根性,老是為人想,結果搞得優柔寡斷。事後尋思,還不僅如此,我發現跟老師推手時,我自然產生了依賴感,老師反而成了我的罣礙,讓我不敢「擅自作主」。老師最近常笑我因為能力不足,才會給工作搞得身心俱疲。事實擺在眼前,我只能心服口服,而且,要修正改過,也有了明確的方向。

老師常說,推手互動最能把雙方的個性拉出來。經過這一次,我的體會又更具體了。平時不論跟哪位同學推手,我發現大家很容易只管自己走自己的,不僅聽不到對方的陰陽虛實,也對自己的諸多問題視如不見。就像我一直很用心揣摩推手的操作要點,方法都知道了,可是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有一次跟老師推手,在擠的時候,我的胯沒放鬆,自己卡住自己,對方當然紋風不動;老師也不說,但透過動作,三兩下就幫我鬆開。我當下恍然大悟,只有深深的佩服!

每次跟老師推手時,我發現老師像煙一樣無跡可循、像海一樣探不到底。我想,除非我更安靜,否則我就無法討得老師的消息。就像老師說的,在極安靜時,對方的起心動念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因為念頭就是能量,一定會引起波動;有波動,就能覺察。所以,人心、社會乃至天時的變動都可以覺察。這個境界雖然很遙遠,但我們現在所有的練習,都是朝這個目標前進。

最近老師再三提醒我們要「感覺自己的感覺,思考自己的思考」,而且要我們把每次上課所經歷的體會紀錄下來。我確實記在筆記上了,每天工作雖忙,仍時常拿起來想,但百思不能解,十分苦惱。那天不知怎麼突然茅塞頓開,一下子好像都明白了。那天老師說,在課堂上,我們是無常,他是常。我發現只要我夠安靜,我就可以專注在自己身上,感覺自己的感覺,思考自己的思考。原先我常常不知道自己在課堂上到底經歷了什麼,所以回到工作崗位,我就無法讓自己像課堂上一樣安定。那天我們一邊靜坐,老師一邊不停的講話;我一方面要面對身體的痠痛,一方面要連結到老師描述的境界。後來我發現,放空而不要執著在身體某一個點的感覺上,就可以更清楚地感覺所有的感覺。也就是說,當我們可以保持安定時,不管身體或環境有什麼變動,都可以保持專注,不會被外界的情境牽著走。

這些體會,必然只能把老師的意思撥開薄薄的一層,未必就是全貌。但僅僅這些,已足夠讓我更有信心往前大步邁進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迴旋、串連、銜接的有相無相之間


◎鄭雅靜




從氣機導引的第一堂課開始,就和汗水、酸痛及剛強難化的自我共處了很長的時間,迄今仍然。以前,練習次數或時間量化的時候,隨便說說搖肢體結合身體病痛的感受,旁人一聽就明白而且還心有戚戚焉,有需要的朋友還會認真地詢問進行的可能,這樣的導引無疑比較表相,雖然自己還是學得跌跌撞撞,常常畫虎不成,但也算經歷了些過程。

我很喜歡把氣機導引當成生活哲學看待,哲學不為營生卻為人生所必須,特別是在人遇到瓶頸的時候。氣機導引的練功過程充滿層次感,而且得親身步步體驗以度關山,否則很難相忘於江湖。有時候會希望再聽一次老師上課的內容,特別是當課程內容有很大程度迴異於自身過往經驗的時候,耳朵接收到的訊息和理解能力就更差了。

外在一切因緣為成就內自省。現在練習比較隨性,練到身體感覺想停下來就會停下來,偶爾專注力夠時間又許可的話,也會任憑身體繼續練下去。偶爾,一遍又一遍持續下去有機會發現身體未曾留意過的感覺,聽任內在出現的熱能牽引,原來,手來腳往不該是慣性的直向道,內在還有諸多迴旋、串連銜接的空間,肢體的酸痛雖未曾遠離但已不再那麼要緊。

每天在車陣與人群之間穿梭,在慣性裡來去,有太多的時間坐下來卻少有閒適的心情凝聚失神閃過的想法,即使有空檔也不見得能夠靜得下來,倒是每週和老師、同學共處一晚的氣機導引時空反而提供了難得的安靜。我曾經這樣想過,一群人來自四面八方,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要靜下來展現動能,應該有一種眼不見於形,聽不覺於耳的器宇充沛其中,使人深受感染而不自覺。

重新檢視氣機導引的學習過程,還是充滿新發現,不過,現在這些感覺比較片段,不容易組織文字以描述。昀慶形容「人體像洋蔥一般有許多層次。」我覺得這句話挺貼切的,對曾經上過涂老師的課的人應該更能體會。眼耳鼻舌身意,是否,意為無相?因慣性而衍生的動作是相,那麼,器官、骨縫之間,血管之內流動的氣能是否為無相?然而,個體不都處於相與無相之中嗎?抑或,立於局外默察相與無相的才是個體?如果,科學是指在某種特定環境或條件下符合某項定義,反覆操作結果皆然。那麼,氣機導引比較像生活的法門,身處其間的人有機會擇其所需,適得其所,也有機會放之六合,卷之密藏於心。

像攝影者手持相機,遠近拉距,我嘗試氣機導引學習心得的切入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劣根性認識自己、開發智慧


◎鄭力豪




最早開始接觸導引是幾年前讀到老師在中國時報副刊所寫的專欄。那時候身體不好,想說學這個可以強健身體,之後參加了在高雄澄清湖的三天兩夜活動,然後就從那時候就學著學著,一直到今天。從懵懂無知的少年,到現在不知道有沒有開竅一點,不過身體狀況確實有改善,到現在氣機導引應該說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對我幫助很大,很感謝有這樣的好老師。


從自己的劣根性開始

老師之前上課說到過──或許學導引對我們學生來講是偶然,但對他來講卻是必然,所以他抱著絕不退轉的心態,要成就每一個學生。回想起老師這句話,很有感觸。之前另一堂課老師用台語講了個諺語,講完全班狂笑,意思是我們學生與他相遇的機緣不容易,就像「瞎貓碰到死耗子」──我們是瞎貓,但他也沒多好,是死耗子!雖然是玩笑話,主要是為了刺激我們認真一點,不過,老師一路來的堅持與真心誠意真的令我佩服。

張老師跟別的老師最大差別之處,也是最讓我銘記與感恩在心的,就是他會完全不留情面、不講道理的,在一個最適合的時候,跟我們這些所謂的「資深」學員講真話,給你當頭棒喝,單刀直入、直抵人心。就像是拿把刀直接往你的心開下去,讓你痛苦不堪、讓你整個人翻天覆地的受到衝擊與震撼,讓你赤裸裸的在全班同學面前被看見你最不想被別人看見的地方。當下會覺得老師真的有夠狠!但事後仔細回想,才知道老師的爆發力及洞察人心的精準度,也才真的知道什麼叫做清楚與明白。對我來說,自己要改善的就是「不切實際」的根性吧!當然問題還有很多,這邊也就不多說了。然後在一些機會也看到老師對其他同學開刀,真的是慘不忍賭!不過這就氣機導引,讓我對人性有了更多的認識與敬畏,也很高興跟大家一起走過來了。

就在今年三天兩夜的戶外教學活動中,老師也講到,我們要看重、並珍惜我們自己那些自己最難堪的劣根性,那些都是我們發現自己真正潛力與力量的最重要根基。但話說回來,我們內在的那些貪嗔痴疑慢,每一個洞見及放下的過程,真的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又一層,而且每一葉每一層的剝除,都絕不簡單。老師語重心長的說,那個過程會讓人痛澈心扉、淚流滿面,但這就是老實修行。

看起來氣機導引的學習真是吃力不討好!所以有時候,我也很訥悶,自己是為了什麼來學氣機導引的?但如果認真追問下去,應該還要再問:那活著是為著什麼啊?


沒道理才是真道理

前個禮拜,老師提到一位週六上午班的同學,她每週六大清早五點就準備從家裡出發搭車上台北上課。老師突然反問她,為什麼不在家裡靜坐就好,幹嘛這麼麻煩搭車跑到台北聽老師講一堆話,然後靜坐,之後又風塵僕僕回到中部?但馬上老師又接著說:「我們活80年,為了一堆事忙忙碌碌,然後什麼也帶不走就死掉了,又是為了什麼啊?要說道理,其實人生就是這麼沒道理!」張老師往往會製造這樣刺激我們深思的魔術時刻。就像這次三天兩夜活動,老師突然要求大家為下一次活動出力。這突如其來的要求,得理不饒人的態度,好像也沒什麼道理,卻讓每個人坐立難安、不知所措,感到極大的矛盾與衝擊。但其實,這是老師為下一階段的課程預先埋下的種子,要大家每天念茲在茲,放在心裡好好琢磨、參悟。

人往往就要在這樣切實感受到生命荒謬至極的時刻,又或者真真實實地感受到命運無常之時,被逼著站上生死交關的刀口上,才能激起強烈的願心,想要看見光明與智慧,也才有機緣與智慧轉過頭來,開始重視並選擇像氣機導引這樣不會賺錢,也沒有名聲可取的冷門東西,珍惜老師的教學,並一路不回頭的繼續往下走。這樣講會不會太沉重了?還記得老師提過一句瀟灑的話語──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是啊!在氣機導引的實踐道路上,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做一個清醒的人,如實的經歷

氣機導引的修行到底是什麼?氣功是什麼?往往老師在課堂上剛說過,我們聽完回家卻不知道該怎麼解釋給別人聽。一方面是自己也忘了老師講什麼,二方面是一般人也聽不懂你講什麼,就是這樣奇妙!(不過還是要回家好好記個重點筆記啊!)古語云:「大道至簡,易涉而難成」。氣功或許正是這樣的東西啊!但許多師兄師姐一定也會覺得──入愈深,行愈險,而所見愈奇。

今年快要結束了,這陣子,老師帶引我們進入氣功的階段。上個週末老師給我們稍微試一下定力,接近兩個半小時的靜坐,又讓我重新清楚地看見了自己一次,腿部的酸麻魔,讓人難以招架,但這酸麻魔其實還只是基礎班的問題,其實自己到底走了多遠呢?未來還有多少挑戰等著自己呢?應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喔,想太多無用,應該還是保持平常心,日復一日的踏實練習,好好的與自己的身心對話。說實在,能夠在這紛亂失序的世界,找到這樣一個讓自己平靜自在的方法,的確難能可貴。回想起老師解釋的《心經》最末句:「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是啊!就繼續經歷吧!經歷再經歷,做一個清醒的人如實的經歷,不管是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怒恨怨惱煩,就如實去經歷,透過自己獨一無二的六根六塵;去試煉自己,並在其中好好洞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思考自己的思考,感覺自己的感覺,在真實命運考驗中,好好體悟老師的教導!

我知道我還很生嫩,很大言不慚的寫了這麼多,彷彿聽到老師用一貫的口氣叫喚我──阿弟仔!話說回來,可以被叫得這麼年輕也是好事,可以保持年輕純真的心,最好也將青春健康的肉身也凍齡保存。感謝張老師多年來孜孜不倦的教導,以及各位師兄姐的陪伴與指教,有緣得以共同探索自己最奧妙難得的身心靈,一同經歷生命蛻變的旅程,真的很難得!或許一開始如同毛毛蟲般笨拙,但日復一日成長,最終那怪怪醜醜的毛毛蟲也能蛻變為美麗無比、在天空自在翱翔的蝴蝶。未來還要繼續加油,以下再按老師的交代,與大家分享自己的上課筆記,學而時習之,共勉之。


在生命中歷練,連接最高層的智慧

最近老師帶領我們進入氣功的層次,那與過去導引術的練習是不一樣的。要求感覺層次的提升,而不只是身體健康強壯而已。像上課時,從聽的能力,到大腦的理解,到心的體悟,這整個聽的過程,就有不同的層次。老師說:「學三個月的學生,大概可以聽到我的口氣;學三年可以聽到我講的道理;學十年以上,可以讀到我的心;學20年,大概可以讀到我的智慧。」時序推移,經歷過各個階段,能不能得到智慧,還是要看是否每個階段都能把學習對焦在老師給的焦點上。練功一開始要從身體的專注開始,從感覺有形的肉身開始,開發筋骨皮肉,四肢百骸、五臟六腑這些有相的部分;現在則要進入無相的氣的層次,從有到無的蛻變,進入練氣的階段。氣是一種看不見的存在、一種功能性的存在,有功能卻沒有任何物質。練習氣功就要感覺那不存在的存在,看見一種看不見的看見,所以我們要非常細膩的感覺更細微的存在,那就像是聾子聽見、瞎子看見,學習捕捉「空的存在」,雖然是空無的,但同時一切都在其中。老師用《維摩詰所說經》的「芥子納須彌」為例,說明當筋骨皮肉的覺知都空掉時,心中也放空、沒有雜念時,身心達到完全的整合,那時候,你就在世界之中,而世界也在你之中;你可以包容一切、與一切聯結。那是將有相通通空掉,也就更趨近於無,到達一個深層的無的存在。這「無」並不是虛無,什麼都不做,而是從實就虛的狀態。當一個人可以深入這個空無的境界時,他就可以連結最高的智慧;而那最高的智慧也因為這個人的存在而重新出生,使得世界發生改變。就像眼前許多混亂失序的社會現象,都可以因此而改變。人類一世又一世的輪迴,就是為了經過很多人間的歷練而接上那個最高層次的智慧。那是先聖前賢、包括佛陀、耶穌都達至的境界。老師勉勵我們要有信心,我們內在這種無形的智慧是會累積的,會跟著我們到下一段生命。這無形的智慧,才是生命至高無上的寶貝,這才是真正帶得走的東西。但這個時代有各種各樣的誘惑與牽絆,包括「知識」與「情慾」兩大障礙,讓我們忘記活著的真正目的。我們在渾沌命運的安排下,被內在外在的各種障礙所阻擋,被整個時代錯綜複雜的遊戲規則所制約,一直到死亡為止。人類往往在這個情況下而墮落了,因為時代實在太亂了。

老師又舉了一個維摩詰與文殊菩薩的故事。佛陀問學生什麼是安靜?文殊菩薩回答說:「無言、無想、無做」。當佛陀問維摩詰時,他卻什麼也不說,然後頓時雷天大作,之後維摩詰對佛陀說:「天地間本來就是安靜的。」

以上拉拉雜雜把老師上課提到的東西隨手記錄下來,未必有嚴謹的章法。總之,從有形到無形,還有很多階段需要經歷。有形可掌握到的身體練習都那麼困難,更不用說是無形的心了。但還是要好好加油,與大家共勉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旋轉乾坤讓我的健康旋乾轉坤


◎簡淑珍



當氣機導引學習機會來臨時請勿遲疑,它就是生命中的貴人,因為上課中隨時會聽到慘叫聲,那就是張老師在發揮特長──糾正姿勢、讓學員更健康。還有,別忘掉每年一次的戶外教學,雖然只有三天,卻是功力增長數倍的好機會,回來後我覺得自己全身鑲著彩色光環。

97年時,有次在中山堂練完課經張老師允許拜訪忠孝東路三段會館,因離住家很近,即決定參加入門班。將近一年的時間,傻傻跟著練基本功,努力抄下當日欲學功法以便回家練習,同時核對一下這星期抄的與上星期抄的功法是否一致,但是動作名稱唸起來總覺得生澀,一點也打動不了我的心,心想還不如在中山堂社團式的教法較為實際,身心可得到較大的助益。後來才知原來那是第一套功法──攀足長筋肝臟保健。

由於長期在地下室工作(am9:00—pm7:00),無法接觸陽光及正常的氣流,經常發生心肺功能衰退,手腳麻痺、出冷汗,更於午餐後(中午不休息)工作2-3小時後即感覺不能呼吸;每於上班至下午5:00左右站起來即無法行走,頭昏、眼花、兩腿無力,走起路來歪歪斜斜。最初呼叫119直奔北醫附醫急診室,後來想到何不用僅學的幾招氣機導引試試自救,結果發現「旋轉乾坤」內1.左右鶴潭、2.鶴潭蹻手、3.猿呼引肋、4.抱轉脊髓,非常有效,老實說當時我也只會上述4種功法,再用現在的標準回頭檢視,實在慘不忍睹,動作不合格也不標準。

現在的我退休了,以氣機導引為主,配合中藥、飲食,充分的休息,每早到北醫楓樹林復習當週所學功法或練習當天身體感覺需要的自我加強鍛鍊功法,健康狀態穩住了,希望未來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再需要服用任何藥物。





東醫氣機導引第53期電子報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第52期 / 大地瑰寶 - 沉香/卷三 / 放鬆與內勁 / 病痛是根性的顯影劑 / 練身、練心,氣機導引沒有速成班 / 鐵腿加風寒,靜坐有效喔!


助天生物,助地養形


◎張良維




成書於東漢的道家著作《太平經》認為,天下之「貧窮」與「富裕」,取決於動、植物是否興旺繁茂?如果物種多元、興旺,那就是太平盛世;如果物種凋零,那就是「大貧」。因此,人類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責任之一,就是「助天生物,助地養形。」

當今之世,物種滅絕的速度是自然狀態下的一萬倍,平均每天有270種物種永遠消失在地球環境中。從《太平經》提出的觀點來看,以人類為強勢物種主導地球生態的當下此刻,正處在快速趨貧的危險之中。眼前的景況,其實早在道家的預測之內。專治中國古代科技與文明史的英國漢學家兼現代生物化學家李約瑟就曾指出:「道家確信,在懂得更多自然運行的規律之前,人類並沒有能力治理人類社會。」他認為,道家主張「自然」與「無為」,是真正能讓人類獲致幸福生活、讓地球成為人間樂土的關鍵。由於道家思想把人看成生態體系中的一份子,而非主宰者,所以,道家反對過度開發、反對科技文明,也主張限制慾望。然而,數千年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人類還是在慣性驅使之下,把自己賴以為生的生態環境推向傾覆滅絕。

沉香是地球的貴重物資,在過去至少數千年的歷史上,它帶給人類無比美好的精神生活。如今,沉香的珍貴價值亙古不變,但價格日日飆漲,甚至成為許多新貴階級競相追逐的品味象徵,筆者在這時候推出這樣一套書,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笑我何求?當全部工作進行到尾聲,15年來壓在心上的一塊巨石終於落下,有幾分空虛,卻又滿懷喜悅和感恩。回想1990~2005年之間,適逢千年優質沉香大出天下的年份,我不惜耗盡家財、廣泛蒐羅各種具有代表性的品相,卻讓全家人跟著我長期緊衣縮食,甚至讓當時才10歲的兒子也憂心忡忡地問我:“爸爸,以後我們還有錢上學嗎?”我雖心酸,心裡卻十分篤定。就像我在氣機導引教學上再三強調的,人類所有的痛苦都來自眼耳鼻舌身意,但人類在靈性上的超越、提昇,也必須通過對眼耳鼻舌身意的全然參與和理解。唯有深入各種慾望,而洞察其生滅變化,才可以真正的「即一切相,離一切相」,不為人心慾望所困。沉香在各大宗教皆備受推崇,除了它神奇的藥性作用,最主要的原因也在於它可以引領我們超越有相世界。我若不能親身經歷這些情境,我的所作所為,就不會產生任何力量!

讀者從第一卷《文化中國》、第二卷《越南土沉‧棋楠》,乃至本書第三卷《惠安‧星洲》,遍覽品類繁盛多樣的各地沉香,料應有如臥遊天地、遍覽四方的暢然快意。但掩卷之後,當思天生萬物以養人,人若不能知福惜福,以數千年積累的生命經驗與智慧,助天生物、助地養形,那就枉為有知覺靈識、會從生命的痛苦、歡欣之中汲取智慧的萬物之靈!

人類是唯物沈淪或是靈性躍昇?我一直認為,眼前的時代,是關鍵的時代;而在下一階段的文明發展中能否回歸自然律,則是重要的指標。筆者長期藉「氣機導引」從事「身體自覺」的教育推廣工作,因為身體含藏著整個宇宙運行的秘密;跟自己的身體對話,就是跟宇宙自然對話;而眼前,身體是帶領我們走向覺悟的最後淨土。沒有任何一種知識的力量,可以比得上來自身體洞見的力量。人類從身體覺醒帶來的自覺與靈覺,將是人類新文明的起點。

當此時刻,沉香找我,也找上了讀者諸君,此中因緣,祈請思之、思之!

俗語說:凡人看果,菩薩看因,我應該是看果為因的,因我深知,十幾年的辛苦,都是為了把跨世代的香火傳承留下記錄,好為後代子孫留下本世紀香文化的一些參考資料。這算是我這一生的一個重要賭注,更是我長期努力的果實。書成之後,但願它能繼續傳遞香文化的基本知識,並持續開花結果,直到十年、百年。再次感謝我的家人、我的工作團隊,以及一路上協助我的所有朋友,因為他們的支持,我才可以全心全意地朝心中設定的目標前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放鬆與內勁


◎陳昀慶



十月中接到電子報編輯的來信,問我願不願意定期在氣機導引電子報寫專欄。腦中第一個閃過的念頭是「NO」,原因是我從小就不擅長寫文章,加上「專欄」像是為學有專精之人所設,因此心生退縮之意。接著順手打開當期電子報,看到老師在戶外教學發起學員間彼此貢獻的概念,心裡隱約有所共鳴。想來自己一身不懷存款,二遠在海外無法出力,藉由電子報與師兄師姐們分享所見所聞所感,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貢獻吧。由於是第一次寫專欄,再加上平時沒有寫文章的習慣,倉促之間還沒有想好專欄的名稱與方向,因此就先從一些平日心得談起。大家若是有什麼建議,也歡迎跟我說。今天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對「放鬆」的心得。

從學氣機導引的第一堂課開始,「放鬆」這兩個字幾乎沒從耳邊消失過。而這轉眼間十多年的練功過程也的確一直在練習「放鬆」,體會老師所說的「鬆無止盡」。總結目前體會,我認為「放鬆」即是一種凝於內、鬆於外的表現。人體像洋蔥一般有許多層次,當我們能專注於裡層時,就能只動裡而忽略表,達到放鬆表層的目的。「鬆無止盡」是因為身體有許多層次,當你發現更深一層時,今日的裡即成為明日的表。再加上身體構造複雜,手放鬆了不代表腳也鬆,腳放鬆了不代表腦袋也能放鬆。因此「放鬆」除了追求層次,也追求整體,因而無止盡。

「放鬆」這個詞容易讓人著重於「鬆」,而忽略了其中的「勁」,也就是裡層凝聚的那一部分。若缺少了裡層的凝聚,整體就呈現鬆軟的狀態,變成散亂而無章法。許多朋友問我練導引跟其他運動有什麼不同,我跟他們說導引講求放鬆。第二個問題常常就是如何放鬆?而我往往難以即時回答這個問題。每當我偶爾教朋友做些動作時,延伸或旋轉到極致的同時又需要放鬆,常令他們感到困惑。這時候我只能以自身經驗告訴他們,做動作時盡量延伸,意念卻要專注告訴自己放鬆,否則意念一旦散亂肌肉就會因為盡量延伸而緊繃。但對於自己這樣的解釋,早些時候我內心也有疑惑。若真的只是要放鬆的同時拉展肢體,為何不將意念專注于肌肉放鬆,把拉展的工作交給外部的力量(例如用自身重量拉筋壓腿同時意念專注於腿部肌肉的放鬆),這樣不是更能有效的放鬆延伸嗎?為什麼偏偏要自己一邊動又同時要求自己放鬆,感覺十分矛盾。後來發現其中關鍵就在於練功的放鬆除了表層的鬆還同時講求裡面的勁。因此自身一邊做動作一邊放鬆,就是要把身體表裡兩層藉由一鬆一緊對立出來。否則光練肌肉或純拉筋,就只能是全緊或全鬆(軟),始終無法練出身體的層次。導引的動作就是配合身體裡層結構設計,使你在做這個動作時,能盡量減少表層肌肉使用的必要性,進而增加用裡層結構做動作同時放鬆表層肌肉的可行性。長久練習下來,就能把原本黏成一體的裡層與表層組織漸漸分開,練出身體的層次。

既然動作的目的是要練出身體的層次,為什麼做動作時只強調「放鬆」而不強調裡層的鍛煉呢?我想是因為一般人已失去內覺察的能力,因此注意力只能專注在身體最表層的事物,像是五官和表層肌肉的覺察。既然剛開始意念只能專注在表層肌肉,若此時強調裡層的凝聚力則有些夏蟲語冰的味道,還不如讓學習者全心全意體會如何放鬆來得有效。身體的鍛煉就像剝洋蔥,剝開了外層(放鬆表層),才能看到裡面一層。若不剝開外層,你看到的還是一整顆洋蔥,而不是一層層的洋蔥。套在身體鍛煉上就是由外而內一層層地放鬆,鬆開了外層自然能看到裡層,因此練功時時刻刻強調放鬆的重要性。鬆還要更鬆,鬆無止盡。(本文作者現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攻讀計算生物學博士學位,跟隨張老師學習多年後負笈遠遊,仍練功不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病痛是根性的顯影劑


◎張煥堂



有一次站樁兩腿抖個不停,腿一抖心就慌、急。後來心一橫,就隨他去抖吧!結果也不會怎樣,抖歸抖,還是站得下去。腿一旦知道沒有人可以救他,他便開始自己想辦法。配合呼吸的節奏,讓力量慢慢往下卸,腿不抖了,腳下也更沉重了。原來,站是兩腿的事,心是可以見死不救的;其實心也救不了腿,只是幫著亂而已。所以應該各司其職,讓兩腿自己去承擔身體的重量,心管好自己就好,不必多事管到下面。我不知道張老師所說的站到魂飛魄散是何等景況,但我似乎淺嚐到「身心分家」的滋味了。

我相信痠痛是通往鬆的必經之路,每一塊僵硬的肌肉都是經由痠而學會放鬆的。當痠來時,只要讓這個能量下墜,墜到腳底,它就會化成生根的養分。等到有一天所有僵緊的肌肉都鬆淨,累積在腳底的能量必定相當可觀。


我常腰痠,有段時間需要下腰的動作都視為畏途,有一次做「轉腰攀足」忽有所得,情況從此改觀。先前每次下腰的動作我總是直接彎腰,以致腰痠難耐。那一天我略作調整,讓脊椎一節一節緩緩落下,結果一點痠痛的感覺也沒有。

我發現,我因為腰痠,就更容易緊張,只要一想到必須動到腰,腰就已經嚴陣以待了。有時候甚至動作未必需要動到腰,他也自動對號入座。經常就是急急忙忙彎腰,或是硬生生地「折腰」,害得腰再度遭殃。如此惡性循環,始終繞不出這種慣性。有時候痠痛得厲害,不敢去碰他,盡量避免動到腰,結果造成其他部位的代償。這又有點像為了要圓謊,而撒一個更大的謊,結果讓真相離得更遠。

病痛是根性的顯影劑,在根性修掉之前,它就是最好的師父,如影隨形地耳提面命。我們看待自己如果不能持平客觀,看世界也不會真確。一個人的痛處未必真如自己想像的那麼痛,他的缺點也未必就像自己所想的那麼糟糕。閃躲逃避固然不智,一天到晚掛在心上也大可不必。平常心是道;過猶不及,都行不通。(本文作者為週四晚班、週一晚班學員,練功時間約九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練身、練心,氣機導引沒有速成班


◎錢麗珠



 
很高興有這麼好的機會和氣機導引家族的成員分享學習心得。

首先,感謝良維老師多年來無私的教誨和資深助教團熱心的奉獻與傳承,讓我每一節課都帶著喜悅走出教室。

練氣機導引,不但是在練有形的肉體,也是在練心,兩者是同步的,特別是在執行動功時必須動中求靜;靜是心靜,不是動作緩慢,才能慢慢訓練身體的敏銳度(身體自覺)。

從氣機導引的功法中可以找到很多身體上的真理。目前西方醫學很發達,仍然有很多症狀從西醫的角度找不到病因,當然就無法改善,但是卻能在東方醫學上得到紓解,特別是在導引這個區塊上。這就是氣機導引吸引這麼多群眾的原因。

至於找尋肢體真理的方法因人而異,最笨的方法事先要認識人體的基本結構,它包括11個系統:皮膚、骨骼、關節、肌肉、神經、循環、血液、呼吸、泌尿、生殖、內分泌等。

人,通常是因為不知而痛苦、懊惱和恐慌,一旦了解真相,當身體有狀況時就不會慌張地往大型醫院看診。西方醫學是救命的醫學,絕對不能否定它的價值;但是平常的養身最好採取比較自然且破壞性低的東方醫學──肢體自我導正方式(氣機導引);或是求助有經驗的按蹻、按摩、推拿等沒有侵入性醫療行為的民俗療法。

身體症狀的改善是漸進式的,尤其是慢性問題或是關節肌肉勞損的症狀是需要時間的,因為結構組織的改變是透過細胞的新陳代謝慢慢修補復原,最後才能達成身體內在的恆定。所以,練氣機導引沒有速成班,務必持之以恆。

人生是在缺陷之中追求完美,只要活著,無時無刻都是在追求真理。希望每位氣機導引家族的成員都能為自己的身、心、靈找到歸宿。(本文作者為週四下午班學員,執業按摩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鐵腿加風寒,靜坐有效喔!


◎杜南天



11/4應朋友之邀參加在大佳河濱公園舉辦之三商盃路跑活動,雖只是參加3.5公里的趣味組,但還是慎重其事的做了一番準備,在一個月前開始「凌波微步」的訓練。路跑簡章上面寫著必須要在30分鐘內跑完,凌波微步20分鐘走來輕鬆愜意,臉不紅氣不喘,心想3.5公里的馬拉松最多也不會超過這時間吧?於是自信滿滿的去參加生平的第一次的馬拉松。

由於參加人數大約兩萬人,槍響起跑後步行將近6分鐘才開始跑起來,那豈不剩下24分鐘?所以不顧朋友、左閃右閃、像裝了噴射引擎的直奔前去。很快的繞過折返點後,感覺大腿開始發熱,漸漸酸了起來,想到涂老師分子醫學上課的畫面──身體在做劇烈運動時,會來不及製造ATP而轉變為無氧呼吸,而乳酸就開始堆積了──腦袋想著ATP的時候,突然──被身旁的一位美眉超越,身體面對壓力的本能反應就是腦下垂體開始下令腎上線分泌激素,肌肉開始大量燃燒葡萄糖。開什麼玩笑?一定要追上她!就這樣熱汗淋漓的跑到了終點。沒有通過終點的門,也沒有顯示完賽的時間,對吼!我參加的是趣味組,誰會管你跑多久,而這麼一追卻換來了兩天的鐵腿。

更糟的是,跑完之後當天下午開始頭暈,感覺是受到風寒,不管喝了多少熱茶,仍無法消除症狀。過去的經驗,晚上好好休息一覺,醒來就會好了,但練功這麼久,才跑一下就這樣,豈不笑話?靈光一現,想起張老師在三天兩夜戶外教學時教大家的靜坐祕法,晚上就開始靜坐。

鐵腿後,盤坐也變得困難,心裡一直想著跑馬拉松真不是人幹的,點了沉香蹻穩姿勢後,意識專注用命門火去燒,開始從腿熱了起來,握固的手也開始發熱,直到全身都發熱,大約過了50分鐘後,頭暈的症狀逐漸消退,起了身,做一些簡單的動作讓身體微微發汗,之後就完全恢復了。

張老師常常講說,靜坐不是坐在那裡假裝自己很安靜,練呼吸是靜坐,聽課也是靜坐,只要你專注在當下的事就是靜坐,沒有任何的形式。這次靜坐我體會到與身體深層的溝通,雖然離放空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但起碼能夠專注感覺身體,感覺身體的空間,感覺身體發熱的過程,感覺這50分鐘,每一口氣都有沉香的味道。

至於鐵腿,還有更神奇的體會。第二天在做氣貫脊髓時,第一次蹲下去的時候只覺得腿又酸又吃力,甚至還左右不平衡(右腿很酸就推給左腿,左腿酸了又推給右腿)。在第二次蹲下去時,我告訴自己得要更放鬆,讓氣下湧泉,再把胯放鬆一些,別用大腿肌肉的力量去支撐。那兩條腿,竟然也就鬆掉不那麼酸了;做第三次時,不可思議的是,感覺大腿已經恢復到跟以前差不多了。這是我對身體修復能力的一大發現,只要練到身體鬆,即便有傷(像鐵腿、拉傷之類的,也許有更深層的東西),在動作中與身體進行深層的溝通之後,會開始展開快速修復,我認為最關鍵的地方就是要鬆,因為告訴身體你的需要,身體會幫你恢復到以前的樣子。

我的鐵腿即是最佳證明。

我的第一次馬拉松還挺狼狽的,雖然朋友都說看到我跑步步伐不大但穩健,速度很快(因為美眉),但他們沒看到,當大家通過終點,排隊領免費咖啡、早餐、贈品時,我是去排隊領撒隆巴斯呀!   
 

 
 
 
▲有圖有真相。找找看,本文作者在哪裡?找出來了可以找他領獎。





東醫氣機導引第52期電子報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第51期 / 大地瑰寶──沉香/卷二 / 2012戶外教學綜合報導 / 2012戶外教學心得



沉香煙斷李清照


◎張良維



比李後主時代稍晚的天才女詞人李清照,她在宋朝新舊黨爭最劇烈的夾縫中,曾經恣意享受一段美好的婚姻生活;但好景不常,在金石家夫婿趙明誠因病過世之後,加上靖康之難,國家動盪,她開始飽受坎坷流離之苦;甚至在四十九歲重病之時,被想要奪取她家殘存文物的不肖之徒騙婚,遭受婚姻暴力折磨,又為了爭取離婚不懼刑罰威嚇、更無畏於世俗責備。比起李後主,她所受的苦是直接衝撞在身體和心理上的;但同樣的,這些苦難最終也被她轉化為永恆的美感,而沉香,則像是不離不棄的生命旅伴,在她與趙明誠賭書潑茶的幸福時光裡,在她逃離戰火、寄人籬下的滿目淒涼時,彷彿只要點起一爐沉香,她的靈魂就記得了它淡定、清澈的本然面目。於是現世人間種種甜美或摧磨,便都是飄忽而過的幻影;而她那瀟灑清靈的文字,則是一個偶開天眼覷凡塵的靈魂,為人間留下一點超越自身情感的線索。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鐘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避寒金小髻鬟鬆,醒時空對燭花紅。

這兩闋詞作於清照21歲那年,她因父親李格非與蘇東坡等人一起名列元祐黨人的黑名單中,徽宗親自下令將元祐黨人及其子弟驅逐離京。而她的夫君趙明誠才剛剛出仕為官,她不得不與新婚丈夫分離,投奔父母。

然而,大環境如此,微小的個人只能被時代的風吹來吹去,所有的喜怒哀樂,也是莫可奈何的。其實,人生如寄,不管得意失意,在生命深層處,總有莫名的無可憑依之感;而這無可憑依之感,又是來自於對人生的夢幻虛實無可把捉,所以《莊子‧齊物論》說:

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

筆者認為,中國人會如此偏愛沉香,正因為沉香的氣性聯繫了迷離恍惚的夢境與真實、虛相與實相。所以在清照的詞裡面,沉香冷冽幽靜的香氣,總在夢斷酒殘、將醒未醒之時出現。例如她在〈木蘭花令〉寫道:「水香消人悄悄,樓上朝來寒料峭。」在〈菩薩蠻〉裡說:「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沈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在〈鷓鴣天〉則寫道:「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建炎四年(西元1130年),清照新寡,孤身一人隨著高宗皇帝的逃亡路線四處流徙。途中,她視為至寶、託付於友人的明誠遺物竟毀於戰火。一連串的打擊並沒有擊垮清照,只是心境不免淒涼寂寥,幸而有沉香為伴,才能從現實生活種種不堪的處境中,提煉出「堪忍」的人間滋味。

清照晚年窮愁潦倒,只能依靠弱弟為生。但文壇並沒有忘記她,上層社會一方面邀約她參與各種詩文聚會,一方面又譏評她再嫁而又訟離,是「晚歲頗失節」。

總之,人間的得意失意,人們對她的知或不知,都無損於清照之為清照。800多年前,中國文學史上才識、胸襟都不讓鬚眉的這位女性詞人,遂與沉香悠遠深長的淡香一同化入歷史長河,將一時一代的悲歡得失褪盡,只留下無限情味在人間。正如她晚年的這闋詞──


孤雁兒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沉香煙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沉香在中國文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正是「沉香煙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所以,仔細尋索宋代兩大詞人李後主和李清照的作品與生命軌跡,我們會發現,沉香只是隨著尋常生活而不知不覺浸染在生命裡,成為一種特殊的氣息,跟儀軌儼然的日本香道截然不同。我們今日若要恢復中國香文化,何去何從,就不言可喻了。(本文摘選自中華氣機導引文化研究會最新出版之《大地瑰寶沉香卷二──越南土沉‧棋楠》諮詢及購書電話886-2-2311-1166,886-933-155-7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戶外教學綜合報導】

那幾天,我們共同締造的山中傳奇

◎王亞玲



我想,每年東醫氣機導引的戶外教學快要變成武學傳奇了。

去年是行禪與坐禪交替三小時的當下訓練,今年則是募集基金心的撞擊與震撼教育。沒有參與的學員,相當遺憾,既沒有真正學習放下,同時也無法領受每年爆炸性的考驗,你們每年追著不同的傳奇跑,但到了下一年,張老師不會重複,自然而然地再投下令人驚訝的震撼彈。

通常震撼彈的投射都是無聲無息的,就像暴風雨前的寧靜。

 




放下一切,參與自己

十月初秋陽送暖,清風徐徐,今夏經歷了不少個颱風,難得遇上萬里晴空的好天氣。這次戶外教學的晶園渡假村,是南投學員林玲宜一次遊玩發現的好地方,群山環繞,翠林蓊鬱,腹地甚廣,鳥語花香,距離風景區日月潭相當近(抄小路五分鐘,走國道二十分),不管是在園區裡散步、爬山、游泳、烤肉,或前往魚池鄉其他的風景區,既悠閒且愜意。張老師這次特別恩准讓學員不用清晨六點半起來練功,一方面體恤學員睡不好,另一方面是他自己正趕著《大地瑰寶沈香》第三冊的校稿,他睡得比任何人都少。所以大家都福氣啦!

 








祇有第三天清晨是臨時決定,五點半去日月潭看日出,為了避開陸客的觀光潮,微曦的日月潭像仙境一樣,如詩如畫。我們從向山遊客中心沿著環湖步道走,晨起的日月潭有環山沓沓的山嵐,還有湖面上薄薄的氤氳水氣。我們邊走邊等待日出第一道光芒投射進來,霧氣漸漸散開,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許多遊客已經迫不急待地搶拍日出,有的騎自行車,有的慢跑,我們走到水社碼頭附近,才趕回去吃早餐,這對來自北中南各地的學員來說,都是一趟舒服自在的行走。

張老師曾在行前放出風聲說,戶外教學三天要靜坐八小時,但還是有將近一百二十位學員參與,可見愈是華山論劍,挑戰者愈踴躍。事實上,每個參與的學員心態都不同,除了靜坐和練功外,有人說是怕被張老師罵,有人是追逐去年的傳奇來的,但真正戶外教學的目地,就如張老師所說,就是參與和放下。很可貴的,你會看到很多學員這三天拋妻(夫)棄子,或是放下手中的事情前來。張老師常說,身體要鬆最重要的是要放下你的心。學員鄧美玲整個暑假都在馬階醫院二十四小時陪伴著她罹血癌的外甥女,到了這三天她依然出現,期間更傳出外甥女脾臟感染需手術切除的消息,她仍然沈靜地參與坐禪。同時她還繼續參與編輯沈香一書,連張老師都忍不住賜她「惠安法師」的法號。


在層次區別中看見進步的軌跡

「戶外教學就是一年轉換另一個場域練習,除了休息檢視自己的身體層次,平時的操練就像車的引擎,拉出一個極限,再休息讓它再突破另一個極限,身體是會記憶的。此外還可以增加體力和感覺訓練,感覺是有層次的。跟我學三個月的人祇聽到我的口氣,跟我學三年的聽到我的道理,跟我學十年的聽到的是我的心,跟我學二十年的則會聽到我的智慧。」張老師暑假結束之後將帶我們進入氣功的層次,所以一切的感覺訓練和練功層次都相當重要。

第一天晚上所有的學員在月光下烤肉,游泳池畔的烤肉區,相當熱鬧歡愉。尤其翁華容的卡拉ok時間是最高潮,笑到全場噴淚,她永遠勝在五音都不全,還能自得其樂地唱歌,連飯店其他的旅客都忍不住走到陽台一探盧山真面目。屏東的老頑童李春盛則跳起韓國最熱門的江南style騎馬舞,以後他也可以自創台版「屏東style」開胯騎馬舞了,哈哈。

第二天早上的課相當有趣。因為不必六點半起床練功,學員的早上都過得相當精采,有的去日月潭,有的爬山,有人晨泳,我則睡到八點半才匆忙起來吃早餐。這樣的早上真是太完美了!所以十點上課時,大家都是神清氣爽、精神奕奕。張老師有請屏東的阿懋(蔡進懋)上台示範「旋轉乾坤」功法的「左右鶴潭」,但放的是各式各色的流行音樂,要阿懋隨著音樂流動,要學員仔細欣賞,就看到阿懋很認真而流暢地表演,同時張老師不僅轉換音樂,還要屏東style的李春盛、曾是雲門舞集舞者的陳鴻秋、練過瑜伽的李昭瑢和跳現代舞的黃坤瑛,在一旁伴舞;每人都極盡挑逗阿懋之能事,阿懋定力十足,除了偶爾露出尷尬的笑容,從未中斷。


這樣的募款大會,要你看見真正的價值

張老師要我們理解不管任何音樂,任何舞蹈形式,氣機導引都可以與之融合,極具包容性。接著張老師要我們在黑暗中快舞,放的是非洲鼓樂,要大家任其擺動,頭頸肩腰手腳關節任其扭動,將身體全然放鬆,做平常不太做的動作,更可以開發身體不同的能量。下午的課則是如常的靜坐、站樁與動功,因為提早結束,所以先進行抽獎活動。學員萬萬沒有想到,抽獎活動即將成為傳奇的開始。

雖然再三言明今年的抽獎規模比較小,但是學員們搶答抽獎的動力還是很低,沒有人舉手,每次舉手的每年都是那幾個。頒完獎,張老師強調縱使獎小都是活動主辦人徐太郎、羅志仁,兩人默默奔走努力的,學員要知惜與感恩,為了讓明年的獎品更豐富,大家參與更熱烈,現在開始募集明年的抽獎基金。

殊不知這震撼彈正悄悄蔓延,張老師開始點名,先是點名第一次來的球王( 因為他熱愛打高爾夫球)吳綸焜捐兩萬元,後點名台中的翁仁君,他嚇得直說他沒錢。羅吉燈捐他的雕塑和油畫作品,陳添豐捐十台行車記錄器,做服裝的陳秀麗捐十件溫慶珠的針織衫,高雄的周順隆是肖楠木一塊,張英聰捐老師的沈香書十套,後來老師還點名林靜淵要捐他兩歲的女兒。接著台中的謝式冰要主動捐錢,價錢由老師決定。接著太郎捐二十萬,美玲捐土沈,屏東李春盛也跟進捐肖楠。張老師說,不要以為祇要有錢人才捐,我們找沒錢的姚崑宗、鄭素蘭夫妻。素蘭說每月入不敷出,不知如何開出數字?老師替他們決定當晚幫老是腰扭傷的莫仁維按摩,莫出五千元。青年才俊的中醫師楊宗憲,每月去看太郎充滿才華但行動不便的女兒,因為她需要醫療也需要帥哥陪她聊天。而始終不說捐什麼的翁仁君,最後在張老師三顧茅蘆下心痛捐了一萬元。


知足、感恩、付出、包容、善解的能量循環

這震撼彈像地雷一樣一一爆破,有的被逼,有的自願,有的捐錢,有的捐才華,怎麼還有女兒可以捐的?大家一頭霧水。整個過程每個人都內心衝撞激盪著,有人想著待會老師點到我,我要捐出什麼?有人不耐煩覺得老師幹麻搞得這麼大,不是說不屑募款嗎?有人疑問老師如何用這筆錢?有人更覺得奇怪,老師幹麼點名我捐錢不點你呢?被點到的人和未點到的人心裡滋味都有千百種。有人徹夜未眠,有人心痛失財,有人歡喜依舊,有人充滿感動。當然張老師也丟了個難題給我,兩次問我要如何運用這筆基金?我對錢一向沒概念,當下真的一籌莫展。我祇說我可不可當志工,不要叫我管理錢。

等到隔天老師清楚陳述基金的概念與力量時。哇!真的,我們的智慧都太淺碟了,我們大多數的人都用金錢思考,而這思考既俗氣又省麻煩。而這募款基金其實要我們捐的是我們擁有且能跟學員一起分享的東西。它可以是你的才華,你的熱情,錢反而是擺在最後。老師多麼希望聽到學員有人舉手說,下屆活動由我主辦….等等,有人真的想不出要捐什時,錢應該是最後的方法,但這筆錢未必要拿出來給誰,它就擺在捐贈者那裡,如果學員有困境,這就是急難基金。這基金會形成一種愛的力量,也許有人因為這種力量而解決他原有的困境,未必真正動到基金,但有人會因而感激再度加碼,於是這愛的力量就會像雪球一樣愈滾愈大。學員在這股愛的能量裡也會得到安心與幫助。

這心的震撼教育,遠遠勝過身體的操練,也看見每個人的根性。我們在身體的修練之後,即將進入心的修練,這是修行裡最難的。而短短的三天戶外教學,已經開啟了張老師讓我們進入下一個修行的序幕。所以沒參與的學員,下次不要猶豫,放下吧!參與它。傳奇每年都會發生,你祇有在當下才能真正感受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戶外教學心得‧之一】

新諾亞方舟 ─ 張老師的秘法咒語


◎翁華容



諾亞方舟是聖經記載耶和華要諾亞帶著族人建造躲避洪水之難的工具。對應於現今的世界,它其實是指著一個能量圈。這個能量圈有著強大的磁場,保護著磁場中的每一份子,免於其他磁場的干擾!銀河系是一個磁場,太陽系是一個磁場,地球是一個磁場,說穿了,他們是各自獨立又彼此相容的能量圈!

要怎樣擺脫人的生老病死的磁場呢?

必須創造出高過地球的能量圈來!那就是恆星磁場。

人死後進入極樂世界,其實就是進入宇宙中的某個恆星星系的磁場中,不再被地球的磁場所吸引,自然擺脫肉體的輪迴!

張老師所傳的祕法是一句咒語──我能為大家做甚麼?

就像阿彌陀佛是進入極樂世界的咒語,我能為大家做甚麼?是幫助大家進入恆星磁場的咒語。因為當我們自問我能為大家做甚麼時,我們必須開啟心門,讓心的能量流動,並將這能量轉為具像的創造物貢獻給大家。每一個人都做真正想做的事,也感謝大家接受我們所做的,內心之中會有深沉的快樂湧現,這快樂的能量會轉化為更細緻的愛的能量、自由思考的能量、衷心祝福的能量。每一顆心都像是一個環,環環相扣成為一條鎖鍊。鎖鏈能夠成就什麼事?那不是單一的環可以比擬的!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前,這水怎能知道大海的能量值?就像一支燭光融入陽光之前,怎能知道光明之於萬物的偉大?大海中的若干水滴散發出的熱能,就能引發一個颱風走向陸地,這樣的旅程是小水滴自己無法到達的!

和老師一起練功時,這磁場的能量在每個人的身體中流動。胯就鬆了,脊椎就靈活了,心靈開放了,自己就茁壯了,細胞活化了,能量就提升了,心就更細緻了,為別人提供更高層次的奉獻,快樂就更深遠,身體裡的能量流動就更快了;固體變成液體、液體變成氣體、氣體變成光體。自己會發光,那就是恆星了嘛!

這句咒語真是功德無量!這條法船是真正的新諾亞方舟!

在物質界中,再有錢的生命能量也只能做平行的移動,依然是生老病死,…;但在新諾亞方舟中,生命的能量是垂直流動;具相、不具相,隨時可逆,活著就可以變恆星,這樣的能量可以隨自己的意念轉換,要入肉體就入肉體、要做光體隨時融入恆星磁場中暢遊芎蒼也是可以。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這就是佛陀所說的如來、耶穌說的基督…。只要受持一句咒語──我能為大家做甚麼?

一根燭光融入陽光之中,小光明換大光明,怎麼算都划得來!

老師說的劣根性,是爆發心能量的引燃機,不需要隱藏、不用改變,諾亞方舟就是個能量改造場。只要奉獻出自己與大家融合,片時片刻都會被更新。這就是超越時空4D立體的facebook,前人祖先、後輩子孫們的DNA也會一併更新了啦!

 






我們每個人都是老師身邊的行星,每個人也都有自己運行的軌跡,自己有自己的演化道途,憑藉這句咒語,可以維持著完美的和諧;在和諧中不斷互相激盪,再創造出更完美的和諧。只要真心表達自己,就能與大家一起流動,而每個人又都是自己的恆星,自己發光創造出自己的星系,在那裡不斷演化自己、安住在新諾亞方舟中,時時提汲生命的能量,創造自己的軌跡;再奉獻、再激盪、再演化、再創造,生生不息!

我常感困惑,老師為什麼不把時間拿來睡覺卻要去寫書?也許書可以為方舟外的人留下一些可追尋的軌跡,因為富貴求道難,老師的新書《大地瑰寶沉香》也許可以為有錢人預留藉著尋找沉香碰觸到方舟的可能性,這種另類的慈悲,讚!

我們將我們的心能量融入老師磁場前,並不能預測這能量場的潛力為何?要做了才能得到這潛力的顯現!但是,單一追尋者就像那微弱小燭光,背後其實是無量無邊的陰暗。老師必須用很強的能量刺激覺知的感受力,去掃除每一追尋著背後的陰暗。責罵是能量的大輸送,讓沉睡的心比較容易醒來;但又怕追尋者撐不住,會滅掉那小小燭光繼續隱遁沉睡,所以,練功容易傳道難哪!有了這層了解,以後大家對老師的讚美要提高警覺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戶外教學心得‧之二】
 
 從已知學習未知
 

◎鄭雅靜
 







54人。
 
三天兩夜過後,對個人來說,累積本尊和姓名而產生的連結是54人,佔參加活動員額約1/2,好像很少,但不再是每週在會館碰面的一面之緣,而是帶點層次和共同經歷的緣分。晚上上課時候,因故無緣參加活動的同學紛紛探聽活動的過程內容與心得,一下子不知從何說起。老師的課程常常充滿驚奇。我們當然可以描述活動的場景與情節,但是沒有辦法表達出活動現場的張力,因為裡面充滿人味與氣息。
 
毛髮的張力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能感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戶外教學心得‧之三】

得魚忘筌,本立而道生

◎張煥堂



 

就像太郎師兄在回程的車上所說,很少可以參加到這麼精彩的活動。三天戶外教學收穫匪淺,卻不知從何說起。張老師一貫信手拈來,隨機教化,讓人難以捉摸。但看似天馬行空的活動內容其實緊扣一個「鬆」的主題。他無所不用其極,無非是要我們學習放鬆。身鬆,心鬆,連意也要鬆。在「震撼教育」課上,隨著情境的推展,看著自己的劣根性一條一條被老師道中──貪婪,自私,計較,懦弱,罣礙,畏怯,退縮…。張老師說他每次讀《論語》都覺得自己像禽獸;我目睹自己猥瑣狼狽的樣子,當下的感覺是自己根本禽獸不如。行動是動物的本能,而我總是先用種種妄想恐嚇自己、層層綑綁自己,直到原始衝動下的行為能力歸於零。張老師說我們此生的目的在演進,他期許我們超越人,成為「非人」(佛)。我想我得務實地先從進化到禽獸開始,再逐步演進成人,才能指望「非人」的境界。

張老師毀譽不計、奮不顧身的行事作風本身就深具啟發意義。老子說吾身是大患,其癥結還在於執取的心,這也是「鬆」的剋星。而要鬆開自己,則要有面對自己身心僵緊的勇氣和解開的決心,這樣上起課來才能正確對焦,也才有可能受益;不然內心徒然遭災,而毫無所獲,就好像身體被白白操了一頓,卻沒有練到氣。跟隨張老師練功這些年,平日課堂上被張老師隨機點撥,當下雖然不免出現種種無明的心理反應,但只要穿越過語言表象,練習聆聽感覺、控制反應,回頭細數,這些經驗都是自己進步的契機。張老師的語言就像一式一式的功法動作,有其特定的功能訴求,只要不拘執語言本身,就像不拘泥於動作符號本身,而去發掘其中原理,作用其功能,那麼張老師的話對於對治我們的心,其效果絕不亞於十八套功法解開身體枷鎖的功效。

語言是張老師協助我們練心的工具,和功法動作一樣,都是渡河之筏,不可認真執取;必得得魚忘筌,才不致捨本逐末。趁著記憶猶新記錄一點心得,為三天豐富有趣的旅程留下痕跡。感謝促成此事的所有人和成全我參加的妻子,以及過程中以各種面貌形式助我成長的許多師兄師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戶外教學心得‧之四】

重新找回生命的熱忱

◎蕭文雅
  
 


曾幾何時,不再放慢腳步,細細品嘗生活的過程;不再讚嘆牆角鑽出水泥縫綻開的小花朵,為它所展現生命韌性而感動;不再感受炎炎夏日裡清風拂過臉龐的喜悅,靜靜感受大自然能量流動。每日營營汲取,只是工作。雖然希望參加戶外教學,藉由另類學習方式與不同學習地點來改變一成不變的生活思考模式,在整個三天兩夜的課程中,才驚醒需要修練與改進的還真多。
 





課堂上隨著音樂擺動全身的過程中,竟然得花上3~5分鐘的時間,才能漸漸融入音樂,隨著大夥一起動,讓全身的細胞動起來。這是身體的遲鈍與想法窒礙,太多想法缺乏行動執行力所造成。張老師在淡水漁人碼頭作出了最佳的詮釋,一個對理想充滿熱忱的年輕街頭藝人,用自己興趣與方式去展現生命能量,在歌曲中注入對生命熱忱的能量,散發在表演的周遭,用歌聲活化自己、活化聆聽的觀眾。街頭藝人用他生命的特質(劣根性),去展演他的生命光輝;在戶外教學的課程中,我們的參加是被動跟隨、積極參與、還是熱情交流互動?唯有自己最清楚。熱忱度不足,無法感受台上同學流入能量,更無法形成能量旋渦的共振。看著台上的獨腳戲,何其傷人!生命的過程不單只是參與而已,更要活化自己的熱情參與,才能活得更精彩。

一場震撼教育中,驚覺存在意識裡衡量生活竟全是金錢數字。當被問到『我能為大家奉獻甚麼』?腦中盤旋的是$5,000、$10,000、$20,000的金錢數字。念頭的僵化毫無創意。幸而能在這趟戶外學習過程中清楚看出這些缺陷,找到DNA欠缺,可以加以修補,防範於未然。明白屬於自己生命的特質(劣根性);喜歡自己、接受自己,不加批判;發展自己獨特的(劣根性),因為那是執行力的最佳動機,演進的最佳動力。

活化生命能量,重新找回對生命的熱忱,於內在醞釀出能量,就像日月潭的日出一般散發出感染周遭的感動力。因為熱誠,讓能量相互交流於生活中,展現生命的多樣性。
 




Δ圖說:重新找回生命的熱忱,像日月潭日出一樣,光照大地,散發無窮的感染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戶外教學心得‧之五】

付出和感激的力量

◎莫仁維




這是我第二次把我想表達的心得寫出來。我還記得當聽到今年的戶外教學時,我很期待的立刻空出時間去報名。三天兩夜的課一下就過了,而在這三天,我得到了兩個很寶貴的心得,深深刻出我下一個學習的路程,一個是學習老祖宗留下奧妙文化的開始,一個是學習氣機導引深沉功夫(內化)路程的開始,也是一個我人生修行路程的開始。

 
靜坐中開始“看到”我的罣礙
 
老師教我們靜坐這麼多年來,我斷斷續續的練,有時會懷疑我在學什麼?有時又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而繼續按照老師所教的練習。

不知不覺數年過了,現在也不知為什麼更想練習靜坐,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和環境的快速變化而壓著我的變化──去找一個方法面對我所謂眼前的壓力和挑戰。

 
在這次戶外教學練靜坐時,兩個察覺很明顯的浮現出來:
 
(1)發覺/「看到」身體僵硬和緊的地方:從這裡,我開始連接心中的執著和身體的長期反應關係;也因此,我開始去找出放鬆身體僵硬的方法。

(2)發覺/“看到”一個讓我不舒服的事情很明顯的出現在我腦海理,而我不知道原來我一直罣礙著它。這讓我開始去察覺起心動念的來源,我開始問自己為什麼這件事會讓我這麼不舒服?那我應該如何放下罣礙而化解它?

 
付出和感激的力量
 
老師看出我卡在身體和心理的問題,刻意在「募款大會」上幫我募到崑宗、素蘭兩老的按摩服務。我在迷迷糊糊中開心的哈哈大笑,痛了一整天,原來我真的需要幫忙。只是真不好意思,居然讓兩位老人家為我服務。按的時候像武俠小說中的情景,讓我開始了解經絡,而且明顯的付出感激的力量。讓我深深體會:

- 錢無法衡量一個真誠的付出──
- 付出的快樂
- 感激的快樂
- 感激和快樂的正面力量
- 知足的放鬆
- 放鬆產生的能量釋放
- 正面力量在身體裡的循環
- 正面力量在團體的循環


我開始

      學會不抱怨過去、不猜測/期待未來、而當下去行動
      了解什麼是罣礙、什麼是包容、什麼是付出、什麼是安靜

在這裡我要感謝
崑宗、素蘭無私的勞力付出
同學們的互動
老師無私的引導
老祖宗的智慧
太太和家人的包容
工作環境的挑戰
身體的痛
生命中的機會



   

東醫氣機導引第51期電子報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第50期 / 大地瑰寶──沉香/卷一 / 陳碧玉──氣機導引和蕭敬騰的超級粉絲 / 當你察覺自己卡住時 / 新手淺嚐“慢”滋味

【大地瑰寶──沉香/卷一‧新書選讀】

文人愛香,興於魏晉

◎張良維



到了魏晉南北朝,由於南北貿易更加頻繁,再因為受到道教、佛教的影響,沉香與各種香藥受到更為廣泛的使用,不僅上層社會盛行薰香、佩香,用香的風氣也逐漸擴展到文人士子階層,而各種製香、合香的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例如《後漢書》的作者范曄在《和香方序》中,不但對各種香藥的特性作出評比,還藉此諷喻時人,並自比於沉香。他說:「麝本多忌,過分必害;沉實易和,盈斤無傷……。」意思是說眾香之中唯有沉香最溫和,如同甘草可以調和諸藥,是藥中之國老;沉香亦可調和諸香,是香中國老,所以是合香不可或缺的香藥,用再多也無害。這種刻意以香藥之特質臧否人物、自託其志的手法,其實是繼承了三閭大夫屈原「紉秋蘭以為佩」的傳統。屈原感慨人性沈淪,志節難守,他說:「何昔日之芳草,而今日之蕭艾也。」從他之後,文人佩香的風氣越來越盛,非僅為了增加儀容服飾之美,亦有藉以修身養性的作用,於是遂使中國香文化開展出以香氣養性的特色。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面向。

不過,香的感染力不分君子小人,因此,歷朝歷代的王室貴族用香,還是留下不少奢靡無度的例子。故而曹操為了表示儉樸,明白表示他不愛燒香;並數度禁止家人不得燒香、佩香。不過,他尚有「分香賣履」的遺言,交代家人在他死後將他所藏香藥分送給幾位夫人,讓她們以香為伴,各自生活,閒時做鞋子打發時間,還可以上街賣鞋子換錢度日。這表示他還是收藏了為數可觀的香藥。至於侈靡的例子,最有名的當屬以豪奢罵名至今的石崇,他家連廁所都用沉香等各種混合香藥來薰香,使賓客誤以為闖入他家內室。而隋煬帝除夕夜燒沉香火山的故事更是驚人:「殿前設火山數十,皆沉香木根,每一山焚沉香數車。暗則甲煎沃之,香聞數十里。」如此大手筆,也是曠古絕今的,而他之所以能這樣揮霍,正是因為那個時期「海南諸香畢至矣」。(本文摘選自最新出版的《大地瑰寶沉香‧文化中國──卷一》洽詢與購書電話:02-2311-116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陳碧玉──氣機導引和蕭敬騰的超級粉絲

◎採訪報導/王亞玲





張老師暑休,外號「傷寒瑪莉」的我,又重感冒了半個月,僅能周六早上的課去會館動一下。那兩周多虧碧玉幫我刮痧、按摩,感冒的症狀才覺舒緩許多。好多年了,碧玉每周六早上不間斷地從雲林虎尾到台北上張老師的課,下課後又隨著張老師到台中澄清醫院的會館再繼續上課。而住在台北的我呢?周六早上常睡過頭,匆忙叫計程車趕到會館,碧玉已老神在在地在教室門邊打坐或鬆身。我心想,若是沒有那份毅力和堅持,絕對無法辦到的。

因為周六早上的對練,常常我跟她是一起的,不知道是長年練瑜伽伸展的習慣,還是性格裡對事情太用力,多年來她的身體總是很僵硬。碧玉講話甜甜黏黏地,她知道她很僵硬、要放鬆。但練了那麼久的導引,她知道要放鬆、要放鬆,但總是沒法真正放鬆。就在一個月前,她婆婆才髖關節開刀,同一周她老公不慎跌斷腳裸骨,也要開刀。同時間要服侍兩位不能走路的病人,還要上班上課,身心俱疲。她講著講著不自覺眼泛淚光,說也奇怪,在極度的壓力下,那時我們一起對練,我突然覺得她比以前鬆多了。

她笑笑地說,也許這段時間外在的身心壓力負荷極重,有一天練功,突然心裡放鬆了,結果竟然身體也變鬆了。「原來身體的放鬆必須從心裡先放鬆啊!儘管張老師說過多少次了,但我一直無法體會,祇是一直從動作上尋求放鬆,有時更用力練習,反而適得其反,沒想到卻在此刻體會到了。」原來苦難磨難都是生命中最好的菩薩,祇有在這時刻,她才漸漸體會心的柔軟與放鬆,而心牽動著整個身體的作為。

她不好意思的說,當年因為生小孩坐月子時大感冒,以及長期在冷氣房的銀行工作,長年深受頭痛腰痛所苦,於是跑去練瑜伽看看是否能改善,在練瑜伽期間因為接觸經絡和中醫,所以剛接觸氣機導引時,心態並不是很好,祇是想看看氣機導引跟瑜伽有什麼不同,但還是以瑜伽為主,後來沒想到導引帶給她的反而更多,改善了她頭痛和腰痛的毛病。但長年練瑜伽的身體肌理和習慣,反而變成練導引最大的阻力。她現在每晚不間斷地靜坐和練習,希望把氣機導引的四種覺性─覺察、專注、靜心、禪定,更能由心體會落實於身體。

碧玉自稱一直以來是相當好命的,三個女兒非常貼心,一個在巴黎是攝影藝術家,二個在台北工作和就學。每周末清晨從雲林趕到台中高鐵坐車北上,都是老公親自開車接送。現在老公和婆婆手術後靜養,為了她周六還是可以上台北練功,兩個女兒周六早上在台中高鐵站與她交接,她上台北,女兒回雲林照顧阿嬤和父親。這段時間她唯一最大的遺憾就是不能參加蕭敬騰在高雄的表演。

對生命相當有熱情的她,自從跟著女兒認識星光大道比賽的歌手蕭敬騰,就變成她的頭號粉絲。祇要講到偶像,碧玉難掩嬌羞的說,蕭敬騰出第一張專輯時在台中辦簽唱會,她專程去台中捧場,心想師奶不及少女,故意站在舞台遠遠一方,結果卻被電視台記者抓去訪問對偶像的感想,這一訪問就好像回不了頭了,名正言順地變成熱情死忠的超級粉絲。這些年隨著偶像也跑過東南亞好幾個地方,年底更想去英國倫敦參加他的演唱會。

我常常笑她,我跟她說張老師功法關鍵要領時,都沒有比說「蕭敬騰」三個字跑得快。她說,沒有啦!張老師也是她尊敬的偶像,但練氣機導引和聽蕭敬騰演唱會都是她生活抒壓的最好方式,張老師的課更能讓她在身心靈上精進。但就是這樣的活力,讓她對氣機導引和蕭敬騰不間斷的練習與著迷。連張老師後來都叫學員要學碧玉,這樣可以永保年輕的心。



原來碧玉永保青春和美好心情的處方是氣機導引和蕭敬騰。所以我們還是要祝福她的家人早日康復,讓她如願去倫敦追偶像,順便探望巴黎藝術家的女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你察覺自己卡住時

◎闕建珍



老師在避靜的最後一堂課提醒同學:「根基沒練好,沒關係,就當自己是新生,重新打底。」

當下重新檢視自己:從未認真專注在自己身上,如何能體會老師所說的:身體的鬆、柔、透?心中暗下決心,讓自己重新展開新的學習旅程吧!

謝謝簡玉玲師姐在老師避靜的這一個月,重新幫同學復習過去學過的功法,按部就班帶領我們。遇到不熟悉的地方,一一拆解動作,鉅細靡遺地說明,為我解答了許多動作上的困惑。然而功法知道了,剩下就是自己的苦練。

在這段時間,我發現自己身體多處的盲點,單單脊椎的延展都祇作一半,更別談延展到極致。但神奇的是,當你察覺自己卡住時,專注在這上頭,繼續延展,可感覺到有股通暢感在體內迴盪,此時需要更強烈的專注力,一閃神,體內通暢感就消失,一切又要重新來過。

這過程誠如老師所說,不能只是靜靜地用想的,而是要充分運用身體的螺旋、延伸、開闔、絞轉、壓縮、共振、靜心,才能真正體會功法的奧妙。

即使現在只能有小小的體會,但感應到的那片刻,真是太美妙了!(本文作者為週三早班學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手淺嚐“慢”滋味

◎林巨千

降龍十八掌、七星劍法、吸星大法……嘿嘿嘿!這才叫做功夫阿!還記得小時候超愛看打鬥的漫畫、卡通片。隨著年齡的增加,開始看港劇,尤其是金庸小說。小說跟電視劇的劇情,讓天真無邪的我有了無限的想像空間──飛簷走壁、蜻蜓點水的輕功、孔武有力的鐵砂掌,還可以用手指將硬幣對折……。我認為我也可以做得到。於是小學開始就自我鍛鍊,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青蛙跳等,舉凡能讓自己變得更有力的方法都盡其所能的去嘗試。可能因為這樣,每當看到拳擊、搏擊、相撲等格鬥比賽,身體不自覺地會跟著選手的動作而有所反應。多次因為太入迷,差點把手中的碗(飯還沒吃完)射了出去,還好只有飯噴得滿地都是。

直到國中吧,才知道過去自己所追求的力與速度,原來是像夸父追日一樣的遙不可及。愚蠢的想法雖然從腦海消失,但是……當我在公園看到有人練西瓜拳(一個大西瓜切成一半,一半給你,一半給我)那種花拳繡腿,心裡都會發出一聲竊笑,非常不屑的想:“哼!什麼太極拳,根本無濟於事!萬一跟他人起了衝突,要是動起拳腳,那種速度跟招式,恐怕只有挨打的份,憑我就可以把你們打得滿地找牙。”那時候對太極拳的看法只有一個字,叫做“遜”。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對太極拳不再用藐視的態度(也不推崇啦...)取而代之的想法是:到底太極拳是什麼東西?不過,這樣的想法並沒有讓我積極地想去了解它、接觸它。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到了不惑之年。這之間經歷了體重突破0.1噸,進一步登上查號台(104),火警專線(110),查時間電台(117)……好家在的是,還沒到打急救專線(119)。那個時候離認識我老婆時的體重相差了四十七公斤,也難怪老婆公司的同事跟她說:“你老公是詐欺犯!”(哈哈哈哈)。體重的巨大突變,想當然就成了身體的負擔。這負擔也讓我警覺到自己的健康狀況不斷下滑。後來藉由游泳與節食,一段時間之後,終於讓自己的體重回到了0.1噸的邊界點,也啟動了我跟氣機導引的連結。

"阿千!這書你拿去看。"姑姑的這一句話讓我闖入了以前不以為意的太極世界。張老師的著作中,令我頓時傻住的一句話:"聽身體的聲音"。對厚!~長這麼大了,我從不知道我的身體希望我幫他做什麼,都是我要他做這個做那個,還把它養得那麼大隻,也沒問過它喜歡不喜歡這麼大的造型?那時候我真的呆住了。接著在書中的幾句話,對我來說,更是當頭棒喝。我對靈界宇宙有相當大的興趣,為了近一步了解、也結交了通靈的朋友,一心一意的想窺個究竟。所以當我看到書上寫的:你了解你的身體嗎?身體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 連離自己最近的身體都無法瞭解了,還想去研究大宇宙,根本是捨本逐末(跟原文應該不同啦!大意應該是一樣的...吧!?)。心裡突然的空掉了,一種莫名的觸動,讓我決定開始研究書中的功法。誰知道這麼一練,才發現原來"慢"才是真功夫阿!張老師課堂上常說的"鬆"、"去感覺"、"去覺知",我認為應該要讓身心都慢下來才能做到。就好比當你想好好欣賞某處的風景,卻搭乘一架噴射機呼嘯而過,我想應該連個影都看不到;改搭高鐵的話,可能可以捕捉到瞬間的影像。開車呢,因為速度更慢了,看到的畫面會越來越清晰。但卻不會是該處風景的全貌。只有當你駐足在原地,靜下心來,那時候呈現出來的畫面才是最接近的原始風貌。

練功之後,在身體上、心靈上,或多或少都有了新的感觸與感動。小弟筆拙,無法將所有的感受用字句表達出來,只對"慢"提出了粗淺的看法。雖然僅此一套功,人人感受大不同,應該就是每個人在"慢"的層次都不同吧!現在路過中正紀念堂,看到那些緩緩運動肢體的人,心裡不再是輕蔑,而是敬佩二字。雖然目前對太極似懂非懂,我相信只要身心都能達到"慢"的境界,太極自然地就會圍繞在我的生活之中。(本文作者為週三早班學員)




東醫氣機導引第50期電子報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第49期 / 《大地瑰寶──沉香》卷一 / 活化的,不只是身體,也是心靈 / 兩年薰陶,開始探索本質



《大地瑰寶──沉香》卷一《文化中國》已經出版

編按:張良維老師最新著作《大地瑰寶──沉香》卷一《文化中國》已經出版,書中收錄大量罕見的中國本土沉香實物圖像,而且採用最繁複細緻的印刷技術,希望能讓沉香那令人驚心動魄的氣場能量穿透紙背而來,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
這是與卷二《越南土沉‧棋楠》、卷三《惠安‧星洲》完整成套的三冊之中,首先出版的第一冊。這套書的寫作與出版費時多年,從四處尋訪、商借各種具有代表性的沉香品相,到拍照、分類,以及文字、圖像的編撰、修整,其間的辛苦唯有參與者略能領會一二,而張老師之所以傾力出版這套書,他的長謀遠慮,在以下這篇作者序言中已表露無遺。但願共學同道諸君一會。






心想事成、諸緣畢至

筆者自從創建《氣機導引》,以中國養生運動與身心性命之學的教育為人生志業,並在大學教授肢體運用與呼吸方法。因為研究、接觸相關古代典籍,發現沉香自漢代進入中國之後,便逐漸成為日用生活不可或缺的角色,從宗教祭祀、養氣修真,乃至醫病療身、避邪除祟,乃至家居焚香薰衣潔室等等。加上我少年皈依佛門,就曾聽聞師父提起沉香之珍貴,有福報者乃可得之云云。故而沉香在我心目中始終是仰之彌高的神品。約在1980年起,我便開始嘗試用沉香靜坐,發現沉香對於靜坐時深觀身體氣脈有奇妙的作用。自1995年起,有機會大量接觸越南土沉,也慢慢啟動收藏、研究沉香的興趣。

2003年越南賣家阿敦帶來一批中國海南沉香當成越南沉香讓我挑選,因為都是韌皮部樹心結油,外形成片狀、殼狀,如不規則的碗碟;油質飽滿,香氣誘人。我立即循線探索,才知道是海南香港一帶早期所產沉香。經友人陳宗賢介紹,立即前往產區,親眼目睹當地香農珍藏多年的海南沉香頂級老貨,塊塊是油質豐滿的包頭與樹心油,完全看不到木質纖維,是沉香中的沉香。但因為一般消費者多青睞塊狀與體積較大的沉香,片狀、殼狀的海南香港沉香,在交易熱絡的台灣沉香市場上乏人問津。但中東人長期偏愛海南、越南沉香,所以主要銷往中東,少數銷往越南,混為越南高級沉香買賣。自2004年起筆者每年兩次親自深入產區,請當地香農幫忙全面搜尋最優質的品相。這是我收購沉香的歷程中最值得慶幸的機遇之一。2011年,我再以一公斤100萬人民幣的價格請香農尋找相同等級的香港海南沉香,卻已一片難求。

2006年,我在台北時報出版公司出版《氣機導引靜坐練氣秘法》,對沉香在靜坐練氣及身心修煉的功能作用已有簡略介紹,並得到各界的深刻回應。然而,兩三年過去,包括林傳發會長在內的幾位台灣資深沉香收藏家告訴我,不少消費者對沉香有濃厚的興趣,卻始終不敢下手,因為沉香市場的專業知識混亂,很多資訊是沉香業者提供的,缺乏可靠而全面的學習途徑;加上沉香價格飛漲,學費昂貴,一有不慎,砸下鉅資買錯受騙,也學不到什麼。因此,我便開始構思編撰一本以實物圖錄為主要內容的沉香參考書籍。為了幫助讀者快速瞭解沉香在中國歷史上的使用情形,工作團隊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及鼎文圖書公司授權製作的《古今圖書集成全文資料庫》中逐一蒐集整理,並逐條比對、篩選。至於沉香的科學知識,則由台大植物學博士黃建勛先生提供專業意見。本書最精彩的實物圖錄部分,則是筆者勤求密訪台灣各地沉香收藏家,請他們慷慨出借所藏珍品提供拍照。台灣是全世界重要的沉香典藏地區,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台灣人開始大量收購各種古董舊物,包括沉香在內,收藏的品質與數量都相當可觀。在沉香即將絕跡的年代,本書能匯聚品相齊全、數量龐大,而且品級優異的沉香,全賴大家鼎力協助,絕非我一人之力。成書過程中,每翻看滿目琳瑯的照片,緬懷及此,一方面由衷感激,一方面更覺得仔肩沉重。

 


沉香界一直流傳「沉香會找人」的說法,自我初識沉香至今,對此確實深有體會。想當時我正苦思如何在忙碌紛擾的現代社會條件下,將深奧博大而次第儼然、方法清楚的中國身心性命之學傳授出去,沉香引氣下沉的特質,使我茅塞頓開。21世紀的人類文明正是物質文明走向鼎盛之極,但泰極否來的跡象處處可見;豐饒的慾樂享受,已無法回答人類追尋生命終極意義的探問,剝極轉復的渴求已成全球趨勢。東方古文化從身體入道的智慧仍在,但大地殘破、人體衰退,要讓四體不勤、耽溺各種色相的現代人拋開身體執著,從身體的虛相看見「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以及「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宇宙真相,無異於緣木求魚。我從自身體證沉香可為靜坐練氣的顯影劑,使虛相的身內氣機歷歷可感可見;而沉香安定的氣場能量,稍有練氣經驗即可明確感知;經過沉香的引領、訓練之後,對於社會、自然的變化機微,即有強大的感知力,故而沉香歷來即為各大宗教之聖物,誠不虛也!自古以來,中國身體文化即與中國香文化相左右,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身體修煉的必經之路,故而我在靜坐教學中引沉香為助緣,使發心用功者皆可速速得力。此外,隨著中國崛起,中國香文化瞬間復甦,沉香價格雖以固定成數逐年飆漲,卻仍供不應求;可嘆的是,從身體修煉而明心見性、開採自家明珠的古法捷徑,欲渡者雖多,能耐得住經年勤懇實修者難遇。經云:「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鉤牽。」數年之前,我便以沉香行於世,暫時關閉山門,嚴格篩選新進學員,氣機導引教學僅限定已入門深修的三百餘人。不料心意一定,便心想事成、諸緣畢至,許多匪夷所思的機緣巧遇排闥而來,使我不得不相信「非我找沉香,沉香找我」。雖然深知攀緣越多,責任越重,但人生行路,無非致命遂志,只要盡其在我、不憂不懼,即使臨淵履薄,也可以放歌而行。本書的撰寫就在種種因緣推助之下逐步展開。

回顧過往,雖說購買沉香要有膽識、福報,但除了專業知識,還需小心謹慎。若輕率下手,也有人在一夕之間傾家蕩產、血本無歸。2008年我到廣東茂名收購香農收藏多年的海南老沉香,因為地處偏僻,住民稀少,山路崎嶇難行。外人進入,必須在天黑前離開,否則安全堪虞。入山不久,我就耳聞有人計畫半路行搶。我臨時向當地人租用一部箱型車,在兩部車偽裝掩護之下,經過百般折騰才安全抵達茂名市區。2009年就聽說有兩個阿拉伯兄弟在沙東所購沉香,竟遭半路偷換,自此石沈大海、不翼而飛。

由於沉香日漸稀少,如今即使親赴產地,也很難看到滿意的品相。品質較佳的沉香買賣多半在行家之間互相交換,行情隨雙方議定,公開市場的品相、等級並不齊全,新手入門,也無一定的規矩門徑可循。許多沉香業者的說法多是參照上游供貨商的論述,往往以偏概全、穿鑿附會。當問及不同產區的沉香種類時,更是紙上談兵、一人一套經,從未親眼目睹而道聽途說,描述形容悖離客觀事實者所在多有,以致沉香的定義眾說紛紜,真正的沉香知識無法傳遞。初學者剛入門時,賣家會先削一片燒給訪客試聞,並指明那就是沉香;但因為無從分辨比較,往往先入為主,認定那就是沉香。一般新手常誤以為沉香越重、越大塊越好,其實大體積的沉香木因為含水量高,甚至有不肖業者會置入可增重沉水的物體,通常並非理想的收藏品相。不過,這也是進入沉香世界必經的第一階段。隨著買得多、看得多,見識增加,漸漸學會分辨產區,瞭解惠安、星洲之別,便不再以「沉香」概括全部,開始以產區、味道為判準的第二階段學習;等到對各產區的產品都有概念,而且,同類品相見多識廣,就可進入分辨香氣層次與質量的第三階段學習。這時候才算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沉香,並且逐步建立專業的評鑑能力。本書以大量的實物圖錄幫助讀者在實物難求的狀況下,多看多比較,培養直覺的鑑別力。

 


必須聲明的是,沉香因為氣味、形狀、產區等諸多條件的不同,而有極細微的品第差異,無法如古玉評鑑一樣明確界定收藏價值。本書提供的樣本,大多是質量較高、香氣品質較穩定、含油量70%以上可收藏的高檔品相及產區;纖維含量高的大塊香木,偶會提供一兩件,方便讀者比較參考。同時,諸如寮國、柬埔寨、泰國、印尼等地是製香原料的主要產區,本書僅介紹品質較佳的品相,至於香料用材則並未著墨。由於沉香市場與香料市場截然不同;好沉香通常有特殊的銷售管道,與價格低廉的香料貿易市場是分開的;大宗的香料買賣市場往往看不到真正的好沉香。

筆者因長年練氣習靜,可深觀人體氣脈與物質氣場能量的交流互動,舉凡飲食氣味,一旦入口入鼻,便知其利害,因此在沉香的鑑識方面,大約可以通行無阻。但十幾年來接觸沉香、收藏沉香的心路歷程亦有驚險、沮喪,當然也伴隨著難以言說的喜悅與成就感。儘管今日沉香價格越來越昂貴,我仍衷心期待與好沉相遇的機緣;因為每一次相遇,都會帶來不同的身心激盪;就像與不同才性品格的人交往互動,若能藉以照見自己,那麼人人都是菩薩。況且天生地養的任何礦物、植物,都是天地能量的導體,例如霍山石斛、藏紅花與高山蟲草,它們在原生地經過完整的生長歷練,就能完整吸收日月精華而具有飽滿的能量。沉香更是如此。而人與物相遇相得,貴在藉由無形的能量交換,剝除人心迷障,轉化生命品質;因為生命的形式變化萬千,但天地萬物本為一體。人心迷亂時,天地失序、四時無常,物種滅絕。沉香在所謂的末法時期即將走向滅絕,此中意韻,我是歷歷在目的。因此,出版本書,以豐富的實物圖錄,讓更多人認識這需時數百年醞釀成就的珍貴物質,並提供更多參考依據,為有心人解決我入門當時的種種困惑;同時,就像我們今日透過古代香學著作而瞭解中國香文化的盛況一樣,希望本書也能為當代的沉香實況留下一點記錄。然而,這總總都不表示我是沉香專家,我只想藉本書和有緣人分享沉香的靈動力,並再三提醒,人心的覺醒才是天地間最珍貴的寶物。

 




本書分為《文化中國》、《越南土沉棋楠》與《惠安星洲》三冊,先後依序出版。因資料龐大,種類繁多,費時經年,利用責任繁重的氣機導引教學工作之餘,進行圖像攝影與建檔。其間因為沉香產區與品類複雜,許多沉香又經過多次買賣交易,定位十分辛苦,必須與各方行家再三確認。千頭萬緒的工作過程中,雖然謹慎用心,仍難免百密一疏,若有偏差謬誤,祈請賢達先進包容指正。感謝整個工作團隊不辭辛勞、不厭其煩的協助、配合,包括攝影師廖慶昇先生、圖檔分類管理羅志仁先生、文編鄧美玲女士、美編蕭怡萍女士,以及台大植物學博士黃建勛先生提供植物學的專業意見。特別是我的家人。總體工作過程中,我的家庭生活長期處在兵荒馬亂狀態,全家上下為此全力動員,這是我最感恩的。當然,最要感謝的大功臣是慷慨出借珍貴藏品的收藏家,倘若沒有他們無私的分享,本書無法提供如此豐富的實物圖像資料。此外,感謝兩岸香友的認同與鼓勵,因為沉香的緣分,讓我在工作領域之外認識很多朋友,台灣地區的前輩先進自不必說了,北京張曉武先生、上海孫仲良先生等,他們都是個性豪邁爽朗的朋友,對香文化的研究推廣不遺餘力,貢獻卓著。

本書成書於滿載末日傳說的2012年。憂心大地陸沉、生靈遭災的朋友在幾年前就私下為我的2012年占得〈兌〉卦的「亨‧利貞。君子以朋友講習。」善易者不卜,其實不用卜卦,我便知道我會走在什麼樣的道路上,因為此心無它,只有充滿對天地萬物的感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化的,不只是身體,也是心靈

 
◎嚴茂旭



由於在工作期間長期熬夜及使用電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而不自覺,直到出現種種不適的症狀,諸如關節疼痛、肌肉酸痛等問題,才想起好友辛華昀勸我多年,一直要我來學的「氣機導引」。當時總覺得那應該是老人家學的東西,所以沒有付諸行動。

而後真正讓我動心的,是華昀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他學習相關武術多年,拜師多人,卻直到學習張老師的「氣機導引」,才發現張老師所教授的,正是他多年尋覓而不可得的。張老師所教授的每一個動作都有深刻的內涵,沒有一個動作是多餘的,也沒有哪一套功法需要再增加動作的,套一句梁實秋的話來形容,真是穠纖合度「多一分則太肥,減一分則太瘦」啊!

於是我抱著一試的心態,初次加入「氣機導引」這個大家庭。第一堂課,不例外地,我收到的第一份大禮便是隔天早上起床後,全身有種快要「分崩離析」的疼痛感,心中不禁微微抱怨老友為何要介紹我加入這種「操死人不償命」的課程。但神奇的事卻在幾個月後發生了!起床時不再有腰酸背痛的感覺,那是種四肢百骸間充盈著充沛的狂喜,彷若初生的嬰啼,全身都沒有負擔的輕盈。於是當下,我便毅然決然地決定跟著張老師繼續學下去了!

自從接受張老師的教誨後,至今已經兩年多了,仍不禁深深感到這門課的博大精深,有種誠如印度大文豪泰戈爾所言:「真理之海近在咫尺,卻深不可測」之感。

說來慚愧,雖然已經學了兩年多,仍只能學到老師所教的皮毛而已。並非我不認真練習,而是老師所教的東西需要長時間用心體會。就拿「大鵬展翅」來說吧!每次跟著老師做動作的時候,都會有新的體悟,雖然不是每次都有大的突破,但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心得,不管是手部的旋轉、重心的轉移皆然,每每有新的進展時,便會有種喜悅跳上心頭的衝動,此中奧妙,只有在年輕時代反覆閱讀〈紅樓夢〉這般經典時才體會得到。

對鏡,仍可憶起兩年多來的種種,除了肢體之外,授教最多的便是張老師每週上課的「心靈講堂」。之前的我總自認為有獨立的思考、判斷能力,但每次上課時,卻總覺得被重重的一擊。如果驚蟄是通告萬物春天的來臨,那麼張老師的言論,便是次次敲開心靈淤塞之處的春雷。老師的思維如老鷹遨翔於世界,不受時空限制,又如同庖丁解牛般,恢恢乎其間,游刃必有餘地矣,不受任何枷鎖桎梏;猶如老和尚的醍醐灌頂,更似熟識的老友給予的關懷。

有時在工作中遭遇困境,總會想起張老師在課堂上用身體動作來應證經典的智慧,諸如:《老子》、《易經》,以及《莊子》。有時候會想起《老子》的無為,並非無所為,而是無為而無所不為;有時會想起《易經》的「群龍無首,吉。」人,既活著,便當以追尋自然法則為圭臬,而老師讓我們從身體開發智慧,這種力量遠非文字理解所能比擬,每每能帶我飛過險境深淵的峽谷,讓我在每次跌倒之後,總能更瀟灑的爬起、站起來,站得比以往更加挺拔。

誠如張老師所言,他要教我們的是身心靈進化,而不僅僅是外在的肢體動作而已;所以,我們都要十年以上的學習,才有可能瞭解他的語言、思想。我現在僅能初窺這句話的意涵,知道老師絕不是炫耀,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的無奈。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最後祝福「氣機導引」這個大家庭平安喜樂,謝謝志仁、碧蘭、華昀、…等師兄姐的提攜。(本文作者為周二晚班學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兩年薰陶,開始探索本質

◎吳海銘


民國98年12月底,我和我哥哥在俊介師兄引薦之下和老師見面,只記得老師順口問了幾句,就笑咪咪說:「好!好!」之後就突然嚴肅的告訴我們兄弟:「來這裡不是運動,是練功,你們要有心理準備,想好了再來。」當下覺得心驚了一下,但隨即想,「哇是鐵人ㄋ,有甚麼好怕!」因為之前做鐵人運動,對自己的體力耐力頗有信心,當下定了隔年一月開始上課。

第一次上課當天,傻呼呼的也沒甚麼心理準備就來到教室,在月英師姐的指導下開始鬆身,這下才知道事情大條,原來我真的是「鐵人」──身體如鋼鐵般僵硬,這裡腳抬不起來,哪裡腰彎不下去,手也卡,腳也卡(難道是女神卡卡附身??)經過師姐耐心指導,體力也好像去了1/3,終於鬆身完畢,開始上課。老師一來先說了一段話,再開始上課。坦白說,我根本不記得過程和做了甚麼,只記得上課中,看師兄師姐們自在的做一些我根本做不到的動作,我只能勉強配合。之後,好像看到過往的人生如跑馬燈一般出現在眼前,(啊!我不是鐵人嗎?)好不容易挨到下課,我已經全身虛脫,感覺像是跑完一趟半程馬拉松。後來才知道,氣機導引運動使用的肌肉和經脈,有許多都是平常很少動到的深層肌肉,動作的目的是達到全身性的內外平衡,跟一般人所瞭解的運動是截然不同的層次。而身體長期的不協調、不當的用力代償和沾黏,需要一段時間的鍛鍊,配合體力和耐力的訓練,才能重新喚起它。經過老師耐心的指導,身體慢慢出現轉化,漸漸明白何謂鬆,何謂絞轉,雖然還僅僅是皮毛,但身體的活動角度變大,以前的腰痠背痛消失了,抵抗力也比以前強,對身體的感受加深,體驗甚麼是氣落湧泉、甚麼是手自己會舉上來等等。一點一滴的累積和變化,對身體的探索,也明白自己對身體的無知。

今年最重要的是上課時老師教導的觀念心法,引導我們何謂「道」?由思想導入身心靈,從身體的陰陽虛實平衡來綜觀萬物,無論待人接物,兩性關係,親子關係,到生意場上的進退應對,都有很大的進步。經過2年多的薰陶教化,對事物的看法漸漸深入,不再只看表面,而是試著去探索其本質,在在都對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和改變,不再只注意形而下的物質層面。真的很慶幸能在這個地方跟隨老師,今後我還是會繼續努力,寫得不好,還請大家見諒海涵。(本文作者為周二晚班學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部落格留言



同學對學會的任何措施,有疑問就提出來,表示大家關心學會,對學會活動有高度的參與熱忱,這是非常珍貴的,在此銘謝!

不過,從留言中可見,同學對氣機導引的根本精神還是不甚明瞭。氣機導引知、悟、證、行四級檢定,本來就沒有一定的檢測內容,張老師只是強調,知級評鑑的重點是對於已教過的功法,只要知道功法的關鍵要領,即使做不出來也沒關係。在這個含糊、不確定的大原則下,其實只要按部就班、用心學習,應該都可以符合要求,順利通過檢測。況且,原本預計在八月舉行的知級評鑑,因考量天氣炎熱,同學練功辛苦,現已延到明年四月舉行,大家多了半年時間練習,應該更有信心才對。

至於檢測內容從過去的兩套功法增加為目前要求的六套功法,看起來是擴大考試範圍,增加檢測難度,其實是肯定同學的集體程度已大幅提高。張老師在課堂上常提起,生命的進化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個人的細胞進化,整個家族的基因都會改變;某地的細菌進化了,全世界同種細菌都會同時進化。氣機導引十餘年教學,熟悉六套基礎功法的同學越來越多,這種集體力量,使後來的學習者在無形中進步得更快。這個力量雖然看不見、感覺不到,但這才是氣機導引身體自覺最珍貴的資產。

其次,張老師常提醒,氣機導引主要就是練感覺和反應。從感覺自己的身體開始,逐步訓練感覺有形、無形的氣場、能量,然後隨時、隨機作出精確反應。因此,一個氣機導引學習者應該期許自己隨時都能應付猝不及防的狀況。否則,漫漫人生路上,生無常、死也無常,有哪件事能讓我們做好萬全的準備再出手?

不論如何?每一次的練習,都會在自己的身體上有所累積,考試是外在的,能不能通過考試,更是外在的。古之學者為己,練功最要在意的是如何成就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外在的評價如何。這一點,同學無論如何都要領會,否則,功夫再怎麼好,都是「技藝之末」,沒半點價值!




東醫氣機導引第49期電子報

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第48期 / 空相的愛才能開闊博大 / 陳昀慶──這小子,後生可畏也! / 活化的,不只是身體,也是心靈 / 兩年薰陶,開始探索本質


空相的愛才能開闊博大

◎編輯部





《拳經拳論》與《心經》

《拳經拳論》是形而下的,講的是身體動作的最高程度。《拳經拳論》的每個原理都做到、都超越了,哪天你就會突然跳躍到《心經》的層次。《拳經拳論》是練九陽神功,《心經》是練無極無相神功,從眼耳鼻舌身意開始逐一修練,最後到心的層次,練到「心無罣礙」,才能「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一個狂亂的人,只要能真正的被愛,他就會好起來。人心是要用來愛人的,人心之所以珍貴,是因為愛。但一般人的心能量不夠寬廣,像一湯匙的水量,所以愛不了、也無法愛;你自以為是的愛其實是慾望和恐懼。層次和包容力太低,就無法像大海一樣寬闊無邊、無所不容。心最美的就是愛,一個有愛的人會因喜而喜、因悲而悲。他的心柔軟而善良,可以感知一切、回應一切,而不帶絲毫主觀的慾望。人人都有向陽的一面,像向日葵保有向陽性一樣;你因為受到干擾,所以被遮蔽了。但務必要相信自己有這一面,終有一天,它會再度顯露光明。萬物都在身心靈的邏輯空間裡,所以要從身心靈的邏輯空間下工夫,不要用神的邏輯來經營生命;就好像你不是樹,就不能會像樹一樣站在同一個地方活兩千年。你現在的層次也有你的邏輯空間,你就要瞭解自己的邏輯空間,老老實實做該做的事,不然你的所有作法都只是滿足虛榮的慾望和莫名的恐懼而已。


放空,才能真正的愛

要怎麼學像大海一樣寬闊無邊、無所不容的愛?把心放空了就好,無好無壞、無善無惡。《拳經拳論》說:「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力,若將物掀起即加以挫之之意。」把這些有為法都放空了,超越到心的層次──「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裡面沒有提到手怎樣腳怎樣,卻講眼耳鼻舌身意、講色身香味觸法。一切有相都要空掉。《心經》講空相,《拳經拳論》講的是有形有相,張三峰已經很高竿的了,他最後的結論是「願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練身體練到後來,就是要把身體空掉,然後進入心的修煉。

心的修煉就是把遮蔽你的東西拿掉,沒有是非利害的計較,也不受道德判斷的干擾,你就可以用沒有執著的無盡包容去愛你身邊的一切,還是做同樣的事,盡心盡力作媽媽、在職場上衝鋒陷陣,但心無罣礙,像一面鏡子,只有本能的反射。到這種程度時,你就能產生一種神力,可以鎮懾一切妖孽和苦難,只有歡喜、成全和由衷的感恩。進入空相的愛,就像天地一樣寬廣,連身體和心都沒有了,只剩下精神,可以主導人類往前邁進、使人類不至毀滅。這個精神力量,往下產生心、再往下就產生行動。


最有效率的活著

精神的力量會像太陽光一樣,讓黑暗退盡。你在有生之年要不要印證這個力量?要就隨時做最接近自己的事,隨時去經歷、去聽、去感覺身體。我們的動作就是要帶領你從各個角度去感覺身體,感覺它的奔馳、它的脈動。活在自己的感覺裡,對自己的生命來講,這是最有效率的活著;是最近的距離,可以進到自己的心裡去。讓野馬一樣奔騰不定的思緒靜下來,全然理解每個動作的意義,慢慢地,你就可以聽到別人的聲音、聽到他的苦難悲傷,聽到他的起伏不定。因為你夠穩定,好像有神功護體,他的負面能量不會干擾你,你的能量會普照出一種深澈的關懷反應,你會是超然的、開放的,無喜無樂的,但是你可以回應他,這就是能量氣場。

我跟你們說到這些,已經非常深、非常難囉!我很努力、很用心的學習體會,也努力想讓你們學會。人生很短,要及時努力。你的人生責任已經完成,就要在自己身上用心,無所恐懼的望前走,即使你的肝心脾肺腎都要退休了,或者你得到癌症,你都要很歡喜。因為身體已經完成使命,自然退休,了無遺憾。他們已經為你做得夠多了,只因為你心性愚昧,無法讓身體的付出得到相當的成果,你讓他去追逐無意義的東西,卻沒有用心去開發智慧。現在,你的身體逐漸無法實踐你的指令,這些後果你都要歡喜接受。能體悟到這裡,下輩子就可以直接繼續修煉,不再浪費時間去追逐那些空花夢幻的東西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陳昀慶──這小子,後生可畏也!


◎星亦雲




編按:現在美國Johns Hopkins攻讀博士學位的陳昀慶是氣機導引家族大家共同的「寶貝」。由於他年輕,又肯上進,而且性格樸實厚重,不僅張老師對他疼愛有加,同學們也把他視為自家後生。那年他束裝赴美,不得不中斷氣機導引的學習,大家都很惋惜,張老師也若有所失。因為要讓一個人循著知、悟、證、行的軌跡,從肌肉關節運動到無相呼吸,再到真實體悟氣功是「心識與宇宙作用的空間學,藉陰陽往來互動透視其機」,並且能脫胎換骨、改換心性,落實為一種無為而無所不為的生命態度,張老師這一生的教學機緣,也就這麼一趟了。我們一路緊緊跟隨尚覺得吃力,更何況中途脫隊!沒想到昀慶在去國離鄉的這幾年,他竟可以在百忙之中規規矩矩依老師囑咐的方法靜坐、站樁,每隔一段時間就打電話向老師報告練功心得;靠著他的勤奮不輟,進步速度絲毫不受影響。那天昀慶在電話裡跟老師談了兩小時,他告訴老師,越來越覺得身體神奇奧妙,例如他發現練功時身上的肌肉「好像一直往下滑」;當年老師就說過,練功必須先練到「骨肉分離──皮轉肉不轉,肉轉骨不轉」,大家覺得匪夷所思;老師說,現在昀慶確實練到了,接下來,他就可以更具體的發展一種內視系統,清楚看見身體的內部景象。

張老師常提醒大家,許多人會把自己的懦弱怠惰推託給自己的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其實,真正的關鍵是「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你並沒有真正相信自己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獨立個體,你真的可以靠著老老實實感覺自己,而活出自己獨一無二的風采特色;也許你說你真的相信啊!可是你並沒有信到骨髓、血脈裡,把這當作生命的第一等大事!所以你心思散漫,渾然不覺「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你的心被世俗的風浪追著跑,無法念茲在茲、「行不離輜重」,把心收到自己身上。儘管你的決心、毅力比起醉生夢死的社會大眾強太多了,可是力道仍然不足,以致還陷在根性的纏縛裡,掙脫不出!

我們的世界正在快速改變,在可見之處,也在不可見之處。不管我們做了什麼準備,都未必能適切反應時代變局,唯有鬆開自己僵化、固著的慣性,打開祖先留存給我們的優勢基因,我們就可以順著時變的機勢「漂浮」。就像〈莊子‧達生篇〉裡那個在瀑布中戲水的男子──「與齊具入,與汨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我任由自己被漩渦捲入,又隨著涌流漂浮而出;我順著水勢而動,並不隨著自己的主觀意願而動)

要到達這樣的生命狀態,當然不容易,不過,氣機導引在身心靈的修煉進程上,每一步都有具體的做法,只看我們是不是真的信到骨髓、血脈裡,並且亦步亦趨,老實練功!陳昀慶這小子,後生可畏也!電子報特透過書面採訪,請昀慶跟大家分享他的練功心得。他很認真,每個問題都仔細回答;過來人的真實語,每句話都值得借鏡!


 



當年勉為其難,如今是明智之舉

Q1:記得昀慶當時在學校是網球校隊,受父母之邀勉強來學這「老年人的運動」,有點不情願,但後來卻很投入,請回憶這段經驗好嗎?

A1:當時是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年輕時候不知道培養肢體運動的重要性,因為求學期間有體育課,平常也會跟同學打打鬧鬧,活動身體的機會很多。再加上年紀輕,身體沒什麼毛病,運動的目的主要是同儕間的互相競爭和娛樂。在我當時的年紀,氣機導引被我們歸類為「一個人慢慢來的老人運動」,既無跟朋友一較高低展現自我成就的機會,也沒有團體娛樂的效果,因此非常缺乏學習動機。唯一讓我有一點點好奇的,反而是來自我對武俠世界的憧憬。從國小開始看武俠港劇,到國中開始看武俠小說,一直到高中、大學,甚至到現在,都不時會回顧一下以前所接觸的武俠種種。記得高中有另一個同學也很愛看武俠小說,我們都很醉心於小說裡面的神奇武功,常互相討論。有一天,他跟我說他覺得丹田是膀胱,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小說裡面形容丹田在下腹,又是一個空間,看看人體解剖,比較符合的就只有膀胱這個器官。我當時也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雖然書中的神奇武功對我很有吸引力,但我壓根沒想要去練,因為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一切都讓我理解到,這些武功類似于神話。有時看到國術社團表演,也只是把它當成另一種運動,並沒有和書中的高深內功產生任何聯想,因此也從來沒有嘗試參加。

記得那年暑假,我想趁暑假沒有課業壓力,好好鍛鍊體能。因此從早到晚都盡量安排運動,有球伴就打球,沒球伴就跑步。這樣持續了兩個多星期,發現身體肌肉是結實了些,但精神好像變得比較虛弱,搞到最後開始拉肚子、沒體力,不得不停止鍛鍊計劃。那時爸媽一直叫我試試氣機導引,我想『現在身體虛弱沒體力做其他運動,就試試看這個老人運動吧!』

第一次上課,因為身體僵硬(肌肉多),感覺沒有想像中容易。上課時,我對自己解釋這是給平常不運動的人或女生做的柔軟體操,常運動的人未必需要這些鍛鍊。不過令我意外的是下課之後精神確實好了許多,之前運動過度產生的虛弱感居然一掃而空。再加上課堂上的肢體僵硬觸動了我的好勝心,因此決定繼續跟著爸媽來上課。幾次之後,有一天碰到張老師教課,當天老師講的話以及做什麼動作我已記不清楚,只記得老師在前面示範動作不知怎麼讓我覺得這樣緩慢柔軟的運動卻蘊含着一股力量,同時也帶著幾分瀟灑。這樣的感覺讓我把氣機導引和虛幻的武俠世界做了一個連結,似乎武俠小說中的神奇武功不完全是虛構的。從此就對氣機導引有了一探究竟的動力。

許多年過去了,不知何時開始,培養一種適當的運動,居然成為我同齡朋友之間的重要議題。就連以前常常一起運動打球的同學也都出現相同的困擾──例如球伴難找、時間場地有限、體力不如從前…,種種原因讓十年前不存在的問題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當初學氣機導引,反而成為明智的決定。而網球,現在對我而言比較像是社交工具,在吃飯聊天之外,另一項結交新朋友、聯絡老朋友的選擇。回想當年,再看這十年的變化,讓我覺得很有趣。


 



練到深層時,唯求自知

Q2:記得你說過,因為你學得很勤,常有同學問,氣機導引到底是學些什麼?你也答不出來。要表演給人看,也不知道要表演什麼?現在你能清楚說明氣機導引到底在學什麼嗎?你也提到過,有一次美國同學要你跟他推手,結果人家怎麼費勁都沒法推得動你。

A2:剛到美國的時候,別說美國學生,就算來自台灣或中國大陸的同學也壓根沒聽過導引術。當時自己還比較專注在大關節和一些比較表層的動作表現,不知怎麼,心態上也比較想『show something different』,好讓人瞭解,有時候就會做給同學看。後來比較專注在深層的變化之後,反而不是這麼想主動讓人知道。遇到隨口問問的人,我只會說這是另一種幫助身心放鬆的運動。但如果遇到真正有興趣的人,我也會很開心的分享。通常他們會不斷地追問鬆柔的好處或怎樣叫鬆柔,這時候我就會一邊解釋一邊表演給他們看。例如表演「拋韁過海」和「甩手踢腿」,演示手腳放鬆之後的勁道,表演「乾坤手」或「過蹻手」,展示肩背、肩胛的內部鬆柔。另外有些同學遇到一些身體痠痛來問我,我就會根據以前所學的招式選幾招教他們做。有些人問我什麼叫做練深層而不練表層,我就跟他們講講我所知道的道家思想以及意識內收與外放的差異。不過,要完整表達是很困難的事,通常無法三言兩語說清楚。因此若對方沒有這麼高的興緻,也不需要白費唇舌。

我在美國只有頭一兩年曾找幾個華人同學推手玩玩,想要看看怎樣的身體運用才能像張老師一樣不會被人推動。後來我發現自己的優勢只是比較柔軟,角度比較大,雖然贏面較高,但我很清楚這不是我想要的。後來身體慢慢往內鬆,我發現要有本質上的改變更重要,因此漸漸地不找同學玩推手,只比較專注在身體內部的體會。


靜坐聞香,真實體會體呼吸

Q3:功課這麼忙,你仍然每天練功嗎?老師教過的功法你也常複習嗎?你如何要求自己?記得你說過用沉香靜坐真的很有幫助,可否跟大家分享你的體會?

A3:我在美國忙的時候練得少,輕鬆的時候練得多;週間練得少,週末練得多。但每天無論如何都會想辦法動一動,半小時總是有的。這得感謝出國前老師多年來幫我奠定的身體習慣,不動就全身不舒服。同時也懂得享受靜功對身體內開發的樂趣,而非只有痛苦忍耐。如此一來大大提高了我持之以恆、主動練習的動力。當然我也常回想起老師在耳邊的告誡兼勉勵『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種種原因讓我雖然不像以前在課堂上那樣努力操練,但卻始終沒有長時間中斷自我鍛煉的習慣。我發現自己一個人練習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所以只要時間不允許,我不會給自己訂高標準,畢竟懶惰還是很容易戰勝堅持,而我懶惰一天就可能隔天也懶惰,之後成為慣性,高標準也失去意義。還有就是我若是堅持做什麼,很容易不知不覺變成緊繃的狀態,練功往往事倍功半。因此觀察自己一段時間之後,歸納出練功要隨性才能發揮最大效益。例如靜坐,一開始我不管多忙都盡量早起練習。但後來發現如果起床還想睡,靜坐效果就很糟。所以之後只要起來還累,就繼續倒頭睡覺,一點也不猶豫。只要起得早又覺得精神好,就會趕緊把握機會靜坐一會兒。但是為了要持之以恆,我都非不得已不晚睡,如此也就讓自己常早起又有精神。

將要出國時我有些緊張,不知道離開老師後自己一個人怎麼練才比較好。老師說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沒特別交代要練哪些特定招式。我也就每隔一段時間隨機的換功法練習,唯一比較固定的是靜坐。靜坐的明確細節要領很難掌握,且練功的同時往往參雜着各式各樣的身體感覺,讓我常常也不知道怎樣坐才是最好。但我想到老師強調的最高原則是『鬆、虛、凝』,因此只要常常提醒自己往這個方向走,應該不會有大錯,頂多就是進步得比較慢一點。在台灣時常常只顧著上課跟著老師練習,比較少靜下心來自己體會。在美國或許是因為自然環境好、心情放鬆,心態上比較不急,卻較能注意到身體裡面的細微變化。今天坐一下,沒什麼感覺,那就算了,明天再坐。若今天發現一個有趣的感覺,或想到一個可能的關鍵,明天就繼續在那個點上摸索。隔一段時間回頭檢視,忽然發現自己沒做到『鬆、虛、凝』,就趕緊再往對的方向調整。久而久之,我發現身體的變化其實常常在鬆緊之間切換,現在覺得緊,未必是身體變緊,很可能是現在才感覺到這裡的緊。因此只要再提醒自己在這裡放鬆,漸漸地又會有一個小小的進步。

我現在很少點沈香了。回想起來,我覺得靜坐聞沈香對我幫助最大的是體會老師強調的『體呼吸』。老師強調吸氣要靠身體放鬆而不是靠鼻子吸氣。沈香進入身體容易讓人感覺氣飽,因而讓我感覺到身體放鬆之後真的有吸氣的真實感,而非很空泛的讓人無法捉摸;讓我知道身體放鬆之後真的有東西進來,而不是呆在那裡死寂一片。同時沈香的氣飽現象也讓我比較知道怎樣放鬆。放鬆得對,身體的飽脹感就越來越紮實,也越來越能往末梢走。放鬆不對,就沒有這樣的感覺。所以說沈香對這樣一個令人難以摸着頭緒的操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線索。


學術訓練與靜功學習,都不放過「意外現象」

Q4:一個優秀的孩子告訴我說,他學任何東西,凡是沒有徹底弄懂的都列為「不懂」。我發現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學習態度都很嚴謹,你在練功時也是如此嗎?

A4:我大學時成績好,有些時候其實是不求甚解,但可應付考試。來美國唸書才發現自己以前囫圇吞棗的壞處,或自以為懂了,其實沒懂。後來又發現,其實要確定自己『懂』,也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學習A、B兩個數學模型,分開學習時看著公式的推導證明,會覺得自己懂了。可是當老師問『A和B有什麼不同?解這一題時哪一種好?為什麼?』忽然又糊塗了起來。久了以後發現,越抽象的東西就越立體,『橫看成嶺側成峰』,一開始學習時往往從該物體的主要面向下手。要真正瞭解,就必須學習過許多類似的抽象概念,彼此交叉比對,才能越來越看清楚這些觀念的立體面貌。另外,有些很難的東西一開始怎麼弄也弄不懂,或說弄懂必須花很多很多時間。一開始我也是投入很多時間試圖弄懂,但後來發現先不求甚解,然後做中學,可能更有效率,也可能是真正弄懂的唯一方法。

關於學習的方法,其實可以用目前很熱門的機器學習作比較。『機器學習』是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主要的目的是讓機器(電腦)透過內建的數學模型自動學習資料中的規則,進而對未知的資料做預測。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理論是『沒有假設就沒辦法學習』。比如說給你 x-y 平面上三個點,(1,2)、(2,4)、(3,?)。很多人會說“?”是6,那是因為你假設了這三個點是由同樣的方式產生的(y=2x)。如果移除了這個假設,這三個點完全沒有關聯,那就完全無法從 (1,2)、(2,4) 得知“?”是什麼。所以這原則告訴我們,要學習就先要有假設,假設某些條件是事先成立的。套用在練功的學習上,可能就是要先有信念,沒有信念則無法學習。比如說相信道家學說是對的,相信目前的方向是正確的,相信『鬆、虛』是有力量的…等等。如果一點信念都沒有,或處處懷疑,則無法有效學習。然而,另一方面,假設太多也不是一個好的學習方式。當學習的項目符合所有的假設時,學習和應用都會很順利。但是一旦學習的項目不再符合所有的假設,那學習效果就會變得很差。拿大人與小孩當例子,大人經過訓練,因此對這世界已經存在了許多既定假設,而小孩則沒有。因此當遇到一個常識性的問題,大人的反應往往比小孩快,因為常識性的問題符合大人對這個世界所作的既定假設。但是如果遇到一個新的事物,小孩的學習速度往往比大人快,因為新的事物違反了大人對世界的既定假設,在學習上因為假設錯誤產生學習錯誤,而小孩卻沒有這個問題。回到練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尤其功夫越到深處越違反以往的經驗,也就是大腦所建構的假設。因此要放慢學習速度,不時檢視每個之前的既定想法,多觀察意料之外的火花,看看這火花是不是因為某個假設錯誤造成碰撞所形成的。再由此對自己的假設慢慢修正。我自己在靜功的練習上尤其注意這樣的原則,常提醒自己不能急,盡量在精神最佳狀態做練習。如此才能放慢學習腳步,集中精神小心檢視每個意料之外。如果精神狀態不佳,練靜功時我往往會急躁,身體就只能反射性的用既定假設處理所遇到的狀況,而錯失許多微小的意外。

西方科學偉大的發現往往起源於意料之外的現象,為了解釋這意外的現象,就必須跳脫原本的假設,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經過嚴謹的推論分析,發展出更新的理論模型,將這意外的現象與之前認定的常態現象一起解釋得更完美。在這個過程當中,推翻假設只是第一步,接著要建構一套新的嚴謹的理論,然後再小心的反覆實驗驗證,才算是一個完整的研究成果。若推翻假設後,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些模糊的理論,就只能算是有趣的猜想。因此科學研究的訓練,也就是仔細觀察(發現意外)、想法創新(擺脫執著)、自圓其說與小心求證的過程。我想這樣的精神套用在階段性的身體研究上,也是有相當用處的。


 



今天體會一點點,明天繼續探索

Q5:你每隔一段時間會透過越洋電話向老師請益,是遇到學習的困惑嗎?一般同學不大習慣問問題,癥結何在?

A5:哈,通常我都自我感覺良好,遇到一些不明白的東西都先自己觀察一陣子。有時候久了問題就自己消失,就算真的有困惑,也不會是那種明天之前非解決不可的問題。打電話給老師,通常是練習一段時間,感覺到一點點以前沒有的發現,跟老師討論討論。而老師有時會根據我的描述,給我一些我從沒想過的建議,同時講一講他最近所見所聞和想法。練功練久了,我相信在身體解開的過程中每個人的感受一定不盡相同,因此一些比較枝微末節的問題,還是得靠自己慢慢觀察、解開。問老師問題,我傾向于觀念上或原則上,或一些新的身體發現需要討論。其實我也不太會問問題,我喜歡先自己觀察,形成自己的結論,然後再跟別人討論。這點跟美國同學不同,他們往往一有問題就問,馬上進入討論。後來我發現這兩種方式各有好壞。先自己想想的好處是能把問題釐清,討論時能真的切入重點,但壞處是有些事情其實一問很快就能解答,自己卻摸索很久,或者一開始摸索的方向就錯了,導致浪費時間。提問和討論的好處,一則是馬上能解決問題,二則是在沒有既定想法之前彼此激盪,比較容易產生新的點子。但壞處是因為沒仔細想過,所以在困難問題上很容易產生假懂而非真懂的情形。若一群人當中沒有一個真懂的人,這個討論常常會變成在原地打轉而沒有結論。這兩種模式各有優劣,但從小到大的習慣養成讓我一時也改變不了,只能偶爾提醒自己注意,不要固著在自己的習慣上。

剛來美國的時候,覺得沒辦法上課很可惜,後來發現自己在台灣的時候常常上課反而有點太依賴老師,有一點"把自己的進步指望在老師的教學"的心情。也不是不認真,而是覺得多上課就好,認真學,但有沒有進步是老師要比較操心的事,我只要聽老師的話,做老師教的動作。這聽起來沒甚麼不對,但無形中就比較少自己面對自己的時候。到美國以後,想說只要不退步就好,其他的不強求、慢慢來。少了課堂的刺激自然損失很多啟發,但另一方面卻讓我比較有時間慢慢琢磨以前所學的某幾個點上。這時候能不能有所進步就全看自己,因此反而會比較專注在每天一點點的小發現上,今天體會一點點,明天就從這一點點繼續往下探索。久而久之,好像也有了一些以前比較會忽略的體會,因為自己的心態改變了。這是自己的問題,跟老師無關。但若沒有這樣的環境轉變,我可能沒這麼快發現這一點。


Q6:第一次悟級評鑑時,老師說你胯不鬆,所以你第一次沒通過,大家都為你抱屈,老師卻說,把你刷下來是送給你一份貴重的人生禮物,你當時是怎麼想的?針對「胯不夠鬆」這個弱點,你如何彌補呢?

A6:我一直都知道我胯不鬆,到現在雖有進步,但還是不夠鬆。我當時沒有特別難過,只是覺得有點丟臉,因為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雖然理智上知道自己想太多,但感覺神經還是會反射出丟臉的感覺。可能是還太嫩,這方面的經驗值不夠,很多事情還是要慢慢習慣,沒辦法一步到位。

關於胯的問題,我以前很急,習慣性的一直去轉它拉它。後來發現過度的拉來拉去縱然可以翻壓坐地,但組織並沒有真的鬆開。後來取而代之的是放鬆地動,常常意念關注,偶爾調整呼吸,讓壓力微微的傳到胯,而胯本身卻不用力。如此一來,久而久之才發現稍微有一點點鬆開,但卻是內部組織的滑動,而非腳可以抬更高。








理解與實踐並重

Q7:你在Johns Hopkins學什麼?老師常在課堂上提到讀書無用論,你今已置身高端研究領域,又有豐富的氣機導引身體實踐體會,你會如何解讀老師這個說法?

A7:我的研究是關於計算生物學,用數學模型以及電腦程式分析生物資料。像是如何找出疾病的致病基因,如何預測某種基因突變的致病可能性。由於生物科技的發達,現在已經能在可支付的範圍內,解開個人完整的基因體序列,並透過比對,找出每個人所帶有的突變。以前資料量小的時候,只能對個案進行邏輯推理或實驗。現在資料量大,就必須透過數學模型以及電腦的快速計算能力找到這一群資料背後的道理。找到了道理,就意味著可以預測。就像由許多物體運動實驗歸納出F=ma這個背後的道理,但是由F=ma卻能應用到所有相同的事物上。

其實我覺得老師批評讀書無用,應是對於現在社會普遍過度偏向讀書而缺少實踐的大力矯正方式。老師也常說『未學拳,先明理』,『明理』其實就是知識理解,也是讀書的目的。所以理解性的學習也有其必要性,只是往往理解多了就忘記實踐,而實踐是得到東方這套學問的重要方法。來美國之後,我發現其實他們是理論與實踐並重,因此才能進步得這麼快。他們研究的問題往往來自於實際操作上遇到的困難(實踐),或某些事物上人類仍無法理解的探索(理論),而非應用價值低且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假議題。唯一的差別是,他們專注於五官與大腦的能力,而東方認為應當恢復人類某種原始深層的能力。西方的研究依賴五官的感受作為判斷的接收器,輔之以各種精密儀器,延伸五官的探測能力,同時校正五官可能產生的偏差;接著用大腦對所見所聞進行思辯分析。像是顯微鏡、望遠鏡、示波器、核磁共振儀器、…等等,都是將眼睛看不到的世界,轉成眼睛看得到的訊號,進一步量化成數字,而後能做邏輯推理或數學分析,歸納出背後的道理,進而瞭解自然。而東方這套學問指出理解自然(或說其目的也不是要理解自然,而是回歸自然)並不能光靠五官和大腦,必須藉由五官大腦之外的識覺(或其他種種)才能回到初始的狀態,進而得到完整的認知。有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知識傳遞或溝通,卻必須藉由五官發送、接收訊息,藉由大腦組織想表達的意思與理解接收到的訊息。因此東方這套學問的精髓往往難以傳承,唯有理解之後透過不斷實踐才能心領神會,而西方建築在五官大腦系統的知識,反而能很有效率、有系統的隨著時間積累。人都有慣性,當習慣了五官大腦系統的運作(讀書理解知識),就弱化了心領神會的能力,我想這是老師強調讀書無用的原因。當我在試圖說明上述這些問題的時候,也很自然的用了大腦的邏輯思考。從氣機導引練功的角度,可能又是多餘或干擾了。

Q8:在未來的生涯規劃中,氣機導引是不是也在考慮之列?

A8:當然會考慮,但是要做什麼還沒仔細想。不過無論怎樣,把功夫練好總是必要條件,因此目前先專注在練習上。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應是相輔相成

Q9:很多同學一開始都是為了身體健康而來,沒想到一路跟隨,老師現在說氣機導引是哲學,你覺得呢?老師常強調:「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你還年輕,應該學習「加法」,但氣機導引卻不斷強調「減法」,對你的觀念或實際的人生追求,會造成衝突嗎?

A9:我想說是哲學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因為練功要深入,往往重點已經不是招式的學習,而是更內化的體會,甚至要改變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態度。相反的,當身體漸漸放鬆,心理也跟著漸漸放鬆,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甚至對自然的認知也會改變,因此說是哲學一點也不為過。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字面上看起來是衝突,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是互補的。「為學」的目的是「理解自然」,而「為道」的目的是「回歸自然」。「為學日益」是要我們對自然的理解一天比一天全面,而「為道日損」是在回歸自然路途中將障礙一一拔除。理解得越透徹,就越清楚障礙所在。當越過一個障礙後,回頭往下看,來時的路卻又清晰許多,自然對週遭事物有更深更透徹的理解。但是也有可能吸收許多錯誤的知識,對自然的理解越偏執,自我產生的障礙越多,久而久之深陷泥沼。所以從這個角度練功可能反而有助於學習,讓自己看得更清楚,知道什麼是正確的目的地,什麼是路過的風景。「為學」和「為道」本身的概念不衝突,衝突的是目前社會對「為學」的價值觀。目前社會認為「為學」應當盡可能吸收大量知識,盡可能在短時間截彎取直比別人快一步到達。但是在練功時,卻偏偏急不得要慢慢來,強調把自己的汙點清除乾淨比快速奪取更多東西重要。看似衝突,但也可以說是平衡,讓自己不要時時刻刻都急著跟大家跑,不時放慢腳步看清楚方向,或當大家都追逐眼前美景的時候,讓自己懂得停下來仔細感受一下體內的暢快。我自己也一直在學習與調整,日後有什麼心得再與大家分享。

有些問題很耗腦力思考,講完之後卻感覺不知所云。歸納這些道理也是「為學」的一部分,而實踐也只是剛剛開始。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覺得有趣,為練功增添一點樂趣與動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化的,不只是身體,也是心靈


◎嚴茂旭






由於在工作期間長期熬夜及使用電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而不自覺,直到出現種種不適的症狀,諸如關節疼痛、肌肉酸痛等問題,才想起好友辛華昀勸我多年,一直要我來學的「氣機導引」。當時總覺得那應該是老人家學的東西,所以沒有付諸行動。

而後真正讓我動心的,是華昀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他學習相關武術多年,拜師多人,卻直到學習張老師的「氣機導引」,才發現張老師所教授的,正是他多年尋覓而不可得的。張老師所教授的每一個動作都有深刻的內涵,沒有一個動作是多餘的,也沒有哪一套功法需要再增加動作的,套一句梁實秋的話來形容,真是穠纖合度「多一分則太肥,減一分則太瘦」啊!

於是我抱著一試的心態,初次加入「氣機導引」這個大家庭。第一堂課,不例外地,我收到的第一份大禮便是隔天早上起床後,全身有種快要「分崩離析」的疼痛感,心中不禁微微抱怨老友為何要介紹我加入這種「操死人不償命」的課程。但神奇的事卻在幾個月後發生了!起床時不再有腰酸背痛的感覺,那是種四肢百骸間充盈著充沛的狂喜,彷若初生的嬰啼,全身都沒有負擔的輕盈。於是當下,我便毅然決然地決定跟著張老師繼續學下去了!

自從接受張老師的教誨後,至今已經兩年多了,仍不禁深深感到這門課的博大精深,有種誠如印度大文豪泰戈爾所言:「真理之海近在咫尺,卻深不可測」之感。

說來慚愧,雖然已經學了兩年多,仍只能學到老師所教的皮毛而已。並非我不認真練習,而是老師所教的東西需要長時間用心體會。就拿「大鵬展翅」來說吧!每次跟著老師做動作的時候,都會有新的體悟,雖然不是每次都有大的突破,但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心得,不管是手部的旋轉、重心的轉移皆然,每每有新的進展時,便會有種喜悅跳上心頭的衝動,此中奧妙,只有在年輕時代反覆閱讀〈紅樓夢〉這般經典時才體會得到。

對鏡,仍可憶起兩年多來的種種,除了肢體之外,授教最多的便是張老師每週上課的「心靈講堂」。之前的我總自認為有獨立的思考、判斷能力,但每次上課時,卻總覺得被重重的一擊。如果驚蟄是通告萬物春天的來臨,那麼張老師的言論,便是次次敲開心靈淤塞之處的春雷。老師的思維如老鷹遨翔於世界,不受時空限制,又如同庖丁解牛般,恢恢乎其間,游刃必有餘地矣,不受任何枷鎖桎梏;猶如老和尚的醍醐灌頂,更似熟識的老友給予的關懷。

有時在工作中遭遇困境,總會想起張老師在課堂上用身體動作來應證經典的智慧,諸如:《老子》、《易經》,以及《莊子》。有時候會想起《老子》的無為,並非無所為,而是無為而無所不為;有時會想起《易經》的「群龍無首,吉。」人,既活著,便當以追尋自然法則為圭臬,而老師讓我們從身體開發智慧,這種力量遠非文字理解所能比擬,每每能帶我飛過險境深淵的峽谷,讓我在每次跌倒之後,總能更瀟灑的爬起、站起來,站得比以往更加挺拔。

誠如張老師所言,他要教我們的是身心靈進化,而不僅僅是外在的肢體動作而已;所以,我們都要十年以上的學習,才有可能瞭解他的語言、思想。我現在僅能初窺這句話的意涵,知道老師絕不是炫耀,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的無奈。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最後祝福「氣機導引」這個大家庭平安喜樂,謝謝志仁、碧蘭、華昀、…等師兄姐的提攜。(本文作者為周二晚班學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兩年薰陶,開始探索本質


◎吳海銘



民國98年12月底,我和我哥哥在俊介師兄引薦之下和老師見面,只記得老師順口問了幾句,就笑咪咪說:「好!好!」之後就突然嚴肅的告訴我們兄弟:「來這裡不是運動,是練功,你們要有心理準備,想好了再來。」當下覺得心驚了一下,但隨即想,「哇是鐵人ㄋ,有甚麼好怕!」因為之前做鐵人運動,對自己的體力耐力頗有信心,當下定了隔年一月開始上課。

第一次上課當天,傻呼呼的也沒甚麼心理準備就來到教室,在月英師姐的指導下開始鬆身,這下才知道事情大條,原來我真的是「鐵人」──身體如鋼鐵般僵硬,這裡腳抬不起來,哪裡腰彎不下去,手也卡,腳也卡(難道是女神卡卡附身??)經過師姐耐心指導,體力也好像去了1/3,終於鬆身完畢,開始上課。老師一來先說了一段話,再開始上課。坦白說,我根本不記得過程和做了甚麼,只記得上課中,看師兄師姐們自在的做一些我根本做不到的動作,我只能勉強配合。之後,好像看到過往的人生如跑馬燈一般出現在眼前,(啊!我不是鐵人嗎?)好不容易挨到下課,我已經全身虛脫,感覺像是跑完一趟半程馬拉松。後來才知道,氣機導引運動使用的肌肉和經脈,有許多都是平常很少動到的深層肌肉,動作的目的是達到全身性的內外平衡,跟一般人所瞭解的運動是截然不同的層次。而身體長期的不協調、不當的用力代償和沾黏,需要一段時間的鍛鍊,配合體力和耐力的訓練,才能重新喚起它。經過老師耐心的指導,身體慢慢出現轉化,漸漸明白何謂鬆,何謂絞轉,雖然還僅僅是皮毛,但身體的活動角度變大,以前的腰痠背痛消失了,抵抗力也比以前強,對身體的感受加深,體驗甚麼是氣落湧泉、甚麼是手自己會舉上來等等。一點一滴的累積和變化,對身體的探索,也明白自己對身體的無知。

今年最重要的是上課時老師教導的觀念心法,引導我們何謂「道」?由思想導入身心靈,從身體的陰陽虛實平衡來綜觀萬物,無論待人接物,兩性關係,親子關係,到生意場上的進退應對,都有很大的進步。經過2年多的薰陶教化,對事物的看法漸漸深入,不再只看表面,而是試著去探索其本質,在在都對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和改變,不再只注意形而下的物質層面。真的很慶幸能在這個地方跟隨老師,今後我還是會繼續努力,寫得不好,還請大家見諒海涵。(本文作者為周二晚班學員)






東醫氣機導引第48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