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2日 星期五

東醫氣機導引第197期電子報 / 清風明月無人管

 【 編輯小語 】   


​清風明月無人管

​編輯部




這個夏天,似乎是前所未見的悶熱酷烈!全球高溫,加上世局如火,整個島嶼都被燒得似要沸騰起來,除了冷氣房,簡直沒處可躲。所幸,我們還有一處山林道場,可清心、利降火,人一到,身疾心病馬上除。


說起來神奇,其實平平無奇。那山那水,也就是台灣寶地處處可見的山水,只是一心逃塵的人,契心了沒?若能契心,紅塵便是清涼地,否則,淨土也是地獄門。不過,畢竟我們都還只是「在路上」,修煉未成,還需要一個遠離塵囂的「道場」,也需要共學同修的道友互相扶持。由張老師獨力規劃佈建的雪山坑會所,就是我們時習重溫、復見天心的好所在。


君不見,一到七月夏天,各路人馬接踵而至,多則七八天,少則一兩天,只要在山上道場練一趟拳、睡上一覺,或者到溪裡泡一下水,人就清爽自在了,又可以奔赴紅塵,戰它個驚天動地。


不過,張老師說了,這樣頂多頂多還是「野生動物」,要真正「融入自然」、「等於自然」,大家大概還要再孜孜矻矻用三年時間等待身心的轉化!


期待那時,你我便是山間之明月,溪谷之清風,自來自去,在山出山,可以滋潤自己的人生,所到之處,即使無言無為,也可以滋潤天下人心,緩一緩當今世界高燒不退的火宅熾熱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練功筆記・之一 】   


山林溪流間的無極體驗

​陳盈靜





滴滴!滴滴….早晨六點上班的鬧鐘聲響起,其實在響起之前,我已經醒來賴在床上,在床上感覺自己的身體是鬆的、心情也是鬆的,精神蠻飽滿的,似乎跟平時起床的感覺不太一樣,回想自己昨天傍晚才結束三天兩夜雪山坑的旅程,那一點一滴的畫面與感覺還縈繞著….。



第一次過夜的忐忑感   


近中午我這位東醫菜鳥一起來到雪山坑,其實心裡是蠻忐忑緊張的,有一種要把自己「交出來」的感覺。因為跟大家都不熟,所以好像不能「靠」著誰作伴,也沒有明確表訂行程與作息可以依循,更不知道張老師會出甚麼招、要接甚麼招,出發前「頭腦的想法」忙個不停,但我還是鼓起勇氣讓自己來到雪山坑一起跟大家生活,學習融入當下,讓自己豁出去!


發現這裡已經建置一套隱形的氛圍與道風,隨著師姐們的照應與步伐,我們很快地安頓好自己的行李、棉被枕頭等,一切都被妥貼地照顧關照著,不像是「旅行度假」,反倒像「回到另一個家」;彼此觀照誰睡覺會打呼而彼此體諒分房間、三餐圍在餐桌一同吃飯閒聊、用過的棉被枕頭都先曬過,充滿著暖暖太陽味再歸位到倉庫,早餐後大家分頭打掃環境,雖然流點汗卻感覺似乎在清理我們的「心」地,很舒服!洗完澡順手清乾用過的浴室,不留濕濕答答給下一個人,我們會在洗衣區洗衣、脫水、曬衣服……,真的像一家人啊!



來到溪邊:恐懼與信任


下午老師帶著大家到溪邊泡水。以前我來到溪邊,只敢泡個腳丫子清涼一下就很滿足,但是看著老師及同學們一個個走到小瀑布,整個人泡進溪流中,似乎有一種「信任感」驅使,讓我有勇氣腳步也移動到較深水區,而且張老師也看前看後把我們照應得好好的,那份信任與彼此支持讓我冒了個險,跳出我的舒適圈,後來我也整個浸泡在天然的SPA區,讓溪水衝撞在我背上、胸前、腰際處「按摩」,甚至還讓臉貼著溪水、或把頭躺在溪流中,聽著溪水的聲音在我耳邊川流而過,那是一種美妙、奇妙的感覺!每個人似乎回到「赤子之心」地玩水。張老師說:「在溪流中最要觀照的是我們的恐懼,恐懼是多餘的……」,我無法還原當場張老師說那段話的每一句每一個字,但當下的我願意選擇看見與暫時交出恐懼,每一步清楚腳下的青苔滾石、感覺川流的衝擊力、智慧地運用每顆石頭的特性、透過縫隙來踩穩腳下的步伐移動,而且是全身、雙手、雙腳一起參與……。



珍惜這份「允許」


這三天我們會一起練功、一起分頭打掃清理環境、一起泡溪水、一起品香等,也有自由時間可以窩在房間滑手機或小睡片刻、或在前庭的躺椅上納涼、欣賞夕陽的金黃餘暉,而我也珍惜在這空間有一種「允許一個人」的自由氛圍。我曾一天下午不跟大家一起到溪邊,而選擇一個人躺在後院的搖床上發呆、發懶、看雲看山景,因為我知道平時工作太忙做太多,我需要(我很想)一個人放空發呆;我也曾在大家練功時,冒著「偷懶」「不認真」的自我批判聲音,一個人跑去盥洗、在房間休息,我發現跟著大家一起行動對我來說是「容易」「安全」的,但要選擇自己當下的需要,而跟別人不一樣反而是需要勇氣的。而我很感謝這份「允許」,而在這允許中要學習消化我的選擇而學習承擔。



練功房之外


這是我這位東醫菜鳥第一次走出練功房跟張老師及師兄師姐們一起「生活」。走出練功房、脫下練功服外,看見師母體貼地照料每個人,常常問「來這裡開心嗎?」「不用幫忙,去放鬆就好」;美玲理事長的不藏私料理——炒米粉、仙草雞湯、芭蕉餅等,像家人一樣地款待我們的胃。在練功時,我受益很大的是這句話——美玲教練說:「我們都太急著想完成動作」、「手就像我們的慾望,常常都在忙手的招式」…好棒的提醒!而這裡大都是練了10多年以上的前輩們,大家的展現提醒著我持續保持謙虛,前面的路還長著呢!


在雪山坑也會聽到很多有趣的奇人分享,張老師稱他是「野生動物」的阿志大哥提到如何爬樹、如何在深山內穿梭應對著每棵樹、動物們,這裡面的豐富講個三天三夜應該都說不完吧!言談間充滿著阿志大哥對大雪山、大自然的那份熟悉與情感,他說:「我在山林內不會餓死,但在台北市會餓死……」。還有看見彩媚師姐對這片環境的珍惜與喜愛,她長期在這片山林獨居的膽量與膽識讓人敬佩。與大家生活、聽著這些人敘說的生命經驗,我真的覺得「世界太大了」!這種感受似乎會讓自己的大腦思惟騰出更多的空間出來。


至於這三天我經驗到張老師是甚麼樣子?我好像說不出來,也不知道如何說起,有時像風一樣變化莫測,也像山一樣穩穩地讓人信任安心,談笑間有時更像頑童一樣愛搞怪,有時一句話卻深深打進你的心坎裡,感覺比我自己更了解自己⋯⋯我想這就是「無極」吧!沒有一個制式的樣子,難怪張老師常罵我們 「死樣子」!!


謝謝張老師、師母營造雪山坑這塊寶地,讓我們的學習體悟不只是練功房內的無極,走出練功房外在雪山坑的杉林溪流間跟大家一起生活,更豐富我自己對無極的體會,有種「滲透式學習」的感覺!相信帶著這份體會,讓我更堅持、有信心地在未來漫長的練功路上,跟著大家繼續前進!



/



 【 練功筆記・之二 】   


自由自在的共生模式

蕭瑞玲




氣機導引各種子班早在一年前就分成幾番人馬上下雪山坑,聽師兄姐帶回的印象似是,大雪山腳下一塊處女地,非常熱,建物裝修還待完成,庭院草坪還在培養,所植樹木也正在扎根中,周邊活動範圍有環山步道,蓊鬱山林,清澈溪流,原始生態生機無限 …等  ,退休後幸上天佑我夢想成真,於今年7月22日追隨碧珠師姐率領,終於踏上這塊神聖之地!


車程順利,從北一高轉入三義,循卓蘭、跨大安溪往達觀,一路望山而馳,目標終點就是山莊。這神聖之地,尚非高海拔,因正面是摩天嶺,溪水穿流形成峽谷,奔流其間水聲隆隆,造成氣流升降並帶來陣陣清風,山莊居高臨下,蟲鳴鳥叫,如神仙居所,也是我們練功靈修的寶地。


我這大菜鳥是雪山坑新鮮人,當踏上這片土地第一時間,發現大家為維護美好環境真實付出,且誠懇與虛心注意每個細節,在家都沒那麼精細,在公司做事大喇喇的我,立即睜著大眼觀察、學習、調整,奉獻,不過還是忘東忘西,洗澡時忘記把毛巾墊在門前,吹乾頭髮時忘記帶走梳子,水杯總是隨處放,忘了帶走…,幸好資深師姐耐心委婉指導與包容,讓我學到了不打擾他人,又可自在生活,那共生模式是高品格的表現。我非常喜歡待在廚房,幫忙洗洗弄弄,尤其喜歡看美玲師姐大廚上菜的架式,喜歡看聰明靈巧的師母在碗盤餐具間變魔術般,讓我們要啥有啥,更欣賞素花師姊精細刀工,當協助完成美玲師姐菜單飯菜時,那莫名的成就感,既開心也真心感謝。


自然天成的地理環境是所有修道人最追求的,看著雪山坑山莊樸實優雅地立在眼前,一樓有起居、會客、餐食、會議空間,二樓練功房有寬敞地板,流暢的風與蟬鳴相伴,夜空佈滿星星,隨銀河劃過,那近似伸手可及足以令人悸動,感恩張老師掌握創造了這個環境,感謝師兄姐沉穩帶領,您們讓氣機導引像一股清流,帶引學員活出品質生命,大家真是太優秀了!能有機會成為學習一員,除充滿感謝,還要更謙卑更加努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導引香道 】   


土沉與碳化

​倪暐婷






識香之旅進入越南土沉系列後,張老師時常強調土沉和碳化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是如化石般的珍貴,四午品香小組透過影片與文章,重新複習化石、生物面的碳化,延伸我們對土沉的理解。



化石


化石化作用,是生存保存於化石的過程,能以無數形式發生,不改變本身本質的形式,例如被冷凍、被焦油包覆、木乃伊化、琥珀化 ; 在保存過程中改變樣本的本質包含碳化,碳化會將軟組織轉變成薄薄的黑色碳膜,而無數層碳化植物即可稱為煤。另一種稱為礦化所造成的化石,使動植物的組織硬化變成石頭,而其型態保留原始結構,讓後人得以辨認其種類與年代。或許在課堂中,我們看到土沉火山爆發後,最後剩下黑又硬的部分,即是礦化,這一點需再跟張老師確認。

樹木變成碳是一個漫長而又複雜的過程,由於地殼變化、深埋土中、長期與空氣隔離、高溫高壓等因素,造成長時間的碳化與礦化,才有辦法結成大塊土沉。


 

煤炭與木炭


說到碳化,不禁聯想到煎香使用的炭,其實煤炭與木炭並不一樣,木炭是木材或木質原料經過不完全燃燒,或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熱解後,殘留下來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體燃料。我們煎香時所用的炭,以龍眼木、相思木為主。


 

用碳-14測年法檢測土沉年份


張老師在課堂上提到,他曾拿一塊土沉去台大用碳-14檢測年份,但檢測人員卻說「這測不出年份!但可以確定已經是上百年的沉香了。」碳-14這個同位素中,有半衰期的特徵,只要是生物存在著,就會不斷吸收碳-14,在體內保持一定的水平,當死亡後便會停止吸收碳-14,而科學家就以體內尚存多少碳含量來測定其生存的年代,適用的年限範圍也限制在5-6萬年以內,超過年限則需要用鈾鉛測年法去測定。由此可探知,大部分土沉可能需要用鈾鉛測年法去檢測才能得知。


初步認識化石化、碳化後,更能深刻感受一塊生木結油、脫落到地上被掩埋,經過長時間的變化,還需要不被外界打擾、不被人為挖掘等等條件,才有辦法昇華到不同境界的香與氣,即便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也無法為其定義,我們從土沉看到「藏」,不與樹木其他部位,如花、果實、葉子、樹皮、樹幹爭豔,在熱帶雨林、蟲獸滿天的紛亂世界中,祂靜靜地在地底下,一天一天地積累生命的高度。



參考資料:

[1]101科學教室:化石《國家地理》雜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g5aK_HsQ4

[2] 2000万年前的化石樹,1億年前的螢火蟲,它們年份是如何鑑定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nDAq6h55s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體證道德經 】   



​超越動作,時時處虛

文稿彙整/游夙君







老子第26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氣機導引以老子道德經作為上中下丹田修煉之指引,不只是養生,更講究全人的實踐。以身體閱讀道德經,輜重章說明氣下湧泉、湧泉長根是修煉過程的核心基礎,透過不斷意守丹田的過程,從肉體物質層次轉化到靈性的超越。


「重為輕根」,指的就是氣的邏輯。重就是氣,重就是沉。以練功而言,引氣下沉,身體才會輕。就像大樹,根一定盤得深。氣下湧泉,湧泉就是體呼吸的基盤,是身體重心所在。所以,身體必須「沉得住氣」,如何做呢?就身體動作而言,前提是胯要鬆、大腿不能用力;同時,若能大腦放空,念頭來了,即生即滅,才能真正「沉得住氣」。



「靜為躁君」,靜是躁的主宰,躁是身體的動盪,心神是躁的主宰。神,化萬念為一念。修煉下丹田,把身體當成媒介,時時意守丹田,氣下湧泉,把紛亂思緒化為大腦專注的狀態,方能靜。君,有上丹田之謂。致虛極,守靜篤。如丹道大小周天不斷往復運行,結成金丹、聖胎。胎,是比喻心神能安住不動,生出定力。也就是上丹田煉成高度專注,漸次達致身心、內心外境、前念後念皆統一。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聖人是指練功修道之人。輜重為古代有遮蓬覆蓋的車子。以輜重為喻,取其靜與重之義。終日就是隨時隨地。以練功來說,輜重是丹田,是谷神,也是玄牝。玄牝就是內在氣機的生生不息。玄就是看不見的,牝是生生不息的創生力。於內在守候一個看不見而生生不息的創生力,叫意守丹田。丹田,不完全是指臍下三吋,還包含更廣大的存在性意識,是具象中的抽象存在。意是真意,本能的意,是朝向神魂的,與意念不同。意念是知識經驗養成的;真意是純粹的神魂,每個人身上都有真意。燕處超然就是一心不動,一念不生,不受外在紛亂所擾。終日不離錙重,也就是時時保持虛靜的內觀,但外表是與時偕行的。十八套功法可以打開身體的空間,用意識訓練等待真意顯現,讓肉體進入氣的狀態,所以不能離開真意。一離開,就又回到肌肉運動狀態。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主」是古代的王侯。但「奈何萬乘之主」可不是指君王,萬乘,乘是層次,無窮層次的眾生叫萬乘。這無窮層次的眾生之主,是人。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就是一個可以成就內心無窮無盡存在的人,怎麼會看輕自己,讓身為萬乘之主的可能性,淪落於外在名利的追逐呢?


以練功來說,單一動作練習久了,若未能體悟動作的意涵,就失去了根本,即便最後動作學會了,也是枉然。練功不離丹田,動作雖然有很多的變化,但不能離開氣的根本。以意導氣,不是以意導動作。不要被六根、七竅與外界作用的一切所蒙昧,讓自己的內在逐漸穩定,在往復循環中潛移默化,同時能超越動作,時時處虛。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欄三 / 心田集 】   


練功是面子與裡子的關係

文稿彙整/鄭雅靜





內心引力造就自己的世界


真實人生是在事件過程中練習「感覺你的感覺」,讓感覺變成靈覺力。靈覺力是正覺,不是一時感覺,不能有罣礙。每個人都依自己的人生邏輯,植入名、利、權、情、慾、食、睡,形塑自己的生態環境。如果在識覺的階段就升起防衛、排斥等對立心,就無法進入靈覺。


世界因你的存在而形成,是內心引力造就了自己的世界。生命中一切發生都因自己的恐懼、弱點而來,著落在身體、內心或大腦的想法,靈魂會投影成樣子,凸顯出個性,個性源自自己內心的恐懼,有多少個性就會招致多少事端。所以要把自己想清楚、算明白,如果能不恐懼,世界就會不一樣,前提是要完全了解自己的弱點,自己的恐懼。而無極是種計算,不是計算個人的利益,而在計算自己能否承受一切好或壞。


人要長智慧,要多思考,不要想。人終將帶不走物質,卻能萃取靈性成為自己的一部份。想的世界充滿了念頭與利益衡量,想的表達在尋找自我定義的合理性,所連結的標的都在物質或外表的樣子,週而復始地滿足自我的慾望,會養成要面子、裝裡子的人生態度,導致無法突破自己。而思考則是有系統、方向地針對目標問題進行解析和邏輯拆解,吸納物質事件的精神層面,如藝術創作的靈魂,這是進入自己,明白自己身心靈的重要過程。


 

用螺旋整合五感的空


身體帶著六根同時運作,涵蓋的神經覺性非常快速、寬廣,有別於眼、耳、鼻、舌的頻譜。六根的頻譜都不相同,如眼睛是光頻,鼻子是氣頻,聲音是樂頻。無極通過身體動作進行感覺統合,在身體上找到共同存在而又合作運作的狀態,眼耳鼻舌身意的共同參與,用螺旋整合五感的「空」是最快的訓練方法。


做動作時,全身從頭到腳趾的細胞都會參與,每個動作的當下都在跟身體做溝通,持續讓往外張力形成往內的張力,動作感覺類似海浪漩渦浮出水面,而處於持續下沉的收斂狀態。活動過程中,身體自會偵測內在部位的機能強弱,傳訊息到腦下垂腺的前葉,指令分泌生長激素到弱的部位,經血液運輸到目標細胞以產生作用。



練功是面子與裡子的關係


張老師生命的武術源自偶像李小龍,他將武術結合哲學,在實戰格鬥中體悟攻防二字,攻即是防,防便是攻。身體本身就蘊藏哲學,哲學才能解決生命的問題。生命是場實戰,敵人正是自己,格鬥不在打倒對方,而在格鬥自己,用螺旋原理由外而內,打向自己的肉體、內心與想法,每一拳都打向自己生命的痛處,對付的是生活中的一切。所以人無須汲汲於趨吉避凶,學習無極可以讓自己在最困難環境中,仍保有從心所欲的自在。


一個人對身體的情感和依賴程度會直接影響身體的表達方式。練功是面子與裡子的關係,從面子到裡子,是從身體的單向來檢視自己與內在的關係。裡子和面子相互對應,如同凹與凸的同時存在,虛空與現實互為表裡的凹凸關係。


做動作時,不同部位會牽引身體的不同結構,全身空間充滿了無限凹凸變化,動作為「凸」時,必然有相應的虛空處是「凹」,裡子形成了空間,牽動不同的思維,是謂波動,自然演繹形成維度。譬如,看見動作外形是面子,而結構外形的內部為裡子,這是看見肉體。如果可以延伸看見肉體之外的精神,便擴大提升到維度,甚至超越到時空的看見。



從面子進入裡子的結構體


裡子是一個人信手拈來的人生態度與作為,面子由無數裡子拱現而成。動作有多少面子,必然有相應的裡子為之支撐。人的維度越高,越能看見凹凸之間的完整;看見人事物的同時,也看見人事物周邊的空,即為凹凸之間。裡子不清,面子就模糊,但面子有時會反成裡子,這是陰陽的表現。如果只記憶面子而強演裡子,或假裝有裡子而面子不清,人生的邏輯就麻煩了。


練無極不能假裝放鬆,要掌握「空」的真相,把空做出來,即為你的所有。如果還在「想」放鬆,只是裝面子、做感覺而已。任何動作的外在形式都源自原理,當原理在身上關節的空間流轉,身體內在產生裡子,外在會出現面子,完全不需著落在動作形式上。練氣是在身體造勢,外在是勢,內部是氣,氣就是空間,練功就是如何讓氣形成流動的推力。練久了,力道、架勢都會出現,動作有裡子自然就會有張力。面子與裡子必須合而為一,面子是裡子,裡子是面子,讓身體每個狀態都充滿內部的真實空間,才能達到陰陽合一的無極境界。


 

用腕肘肩帶動樁步的變化


招式是動作從一個形式快速移動到下一形式的套路。但無極不是套路的思考,動作化繁為簡。18套功法由動返靜、靜返動,歸於無極,無極復歸於一,歸納為站樁,及腕肘肩與全身的關係。


無極歸一的哲學內涵是在動作中找到腕、肘、肩的存在,每一招都從學面子、找裡子中結構出整體,面子與裡子自然就會存在。「由外而內」就是練到面子進入裡子的結構體,「由內而外」就是練到從裡子產生面子。由腕、肘、肩帶動面子與裡子的結構變化,而樁步要活,需從腕、肘、肩帶動全身而動。


身體是活的,樁是活的,思維要隨招式變樁,步伐要因地制宜,面子與裡子互相搭配。動作開始是定樁,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一鎖定,馬步樁開始行動。從腕、肘、肩動作,到腕肘肩同時螺旋成不同動作時,自會帶動全身變化而產生樁步的變化,如馬步、弓步、虛步、丁步、仆步等。


活樁由裡子變化而來。腕肘肩動作變化時,內部必然有裡子相應的運作,動作過程會持續產生面子與裡子的變化。如果只有腕或肘或肩帶動全身時,單一關節就是變化的支撐點,外形就是面子。如果腕肘肩同時連動為面子,力學貫穿手臂形成直線,或不同位置的旋轉而形成曲線。但無論是單肘、雙肘跨越到脊椎,或腰胯連動到肩膀,繼而展開出肩的意識與身體的關係,上、下盤的變化都會牽動產出不同的樁步,但樁始終維持不變。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股海人生逍遙遊 】   


參伍以變與股市週期

​蔡育展​






還是很熱鬧的一個月!利空環伺之下台股反而走出一波反彈,不管與國安基金是否有關,大週期中有小週期,如果能把握小週期的轉折,豈不是更好?下跌時躲開,短線反彈時還能賺他一波那就是神了吧?


降沉升浮或判別多空、趨勢,如果以一個數的變化來看其實有大致的輪廓在。一年當中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是依據數的運作,趨勢如果是根據均線的角度、方向會比個人主觀分析要實用一些。二十日、六十日均線的角度、方向簡單運用,其實已經可以捕捉重大行情,並避開主要的下跌趨勢。然而趨勢轉折時期、或是小週期的轉折點就需要磨得更細了。


以趨勢轉折來說,降沉升浮週期中,如果能比較清楚的知道何時由沉進入升,或是由升進入浮這個主要趨勢更好,在趨勢發動初期甚至發動之前介入,總是比追高好。大的主要趨勢是透過主要均線的方向角度判別,然而大的趨勢要改變,是由一系列的小週期、小小週期疊加,由漸變持續累積才能變成突變然後改變趨勢。主要均線參考二十日、六十日可以清楚的顯示,然而趨勢延伸過後,陰陽從推移消長,到了要轉化的階段,轉折的重要性就大於趨勢。冬至一陽升,冬至之後還有小寒、大寒,然後轉到立春。在小寒、大寒的時候做好準備,就可以好整以暇的等待立春、之後的春分。但是春寒料峭啊!準備期動作要慢要細,需要更細緻一點的數。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繫傳〉可以說是孔子讀《易經》的心得報告,講的許多是理、體悟,但是數、術的部分雖然少,也有含蓄地提到。三、五是兩個有趣的數字,節氣轉化多以三、五這個週期疊加上去,五天一候,三候一氣,兩氣一節,氣候、節氣是這樣來的。劃分一年為四季,一季有三節,以現在交易天數一年分四等分就是六十天,再分三段就是二十天,市場常用的兩個循環二十、六十天大約就是這樣來的。是否有實用性呢,大的行情用得上,細部轉折有點辛苦,是一種追隨趨勢,追高殺低模式。



《周易》卦象已經是重卦,內三爻外三爻,內外爻的分界點在第三、第四爻。一卦雖然有六爻,但是變動到第五爻止,第六爻其實就進到下一卦的變動了。九五飛龍在天,但是到了第六爻上九就亢龍有悔。六五黃裳元吉,到了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類比同樣概念,從日線來看,今天的變動跟前一日相比,有一個變動漲跌進退,可以視為一個陰或陽。到了第四天如果變動範圍大於前三天的範圍,漸變有機會累積成突變。到了第六天如果變動範圍大於前五天的範圍,漸變累積成突變可能性又更高。回到前面候、氣、節的觀念,節氣發展時小週期變動方向會跟大週期一致。立秋過了,再來就是處暑、白露、秋分,往一個方向走。但是到某一個時位,三五轉折小週期走向會跟大週期不一樣, 而且出現頻率增加,那就是方向要改變的訊號了。冬至一陽生,但是立春還要一段時間後,只是一陽生就要開始準備了。用一個很短的篇幅大概聊一下參伍以變這個概念,第四天與前三天,第六天與前五天,能順著均線方向最好,逆著均線方向的參伍轉折出現次數較多,趨勢就可能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