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第120期 / 談東醫的情緒管理




◎鄭雅靜



公元383年冬,中國爆發決定南北統一的淝水之戰。雄踞北方的前秦苻堅親率水陸八十萬大軍,以「投鞭斷流」之勢南侵東晉,晉朝派丞相謝安領八萬人馬迎戰。當前方戰勝文書傳遞至官邸時,謝安正與客人下棋,公文閱畢,隨手將文書置於案上,面無喜色而行棋如故,客人忍不住詢問戰況,謝安只簡單回答:「小兒輩遂已破賊。」


局終人散,謝安離席送客,折返屋內,經過門檻,心大喜過望,甚至沒有感覺到腳下穿著木屐底的屐齒已經折斷。[1]



生命的進行式


世人多以「矯情鎮物」檢視謝安的身心表態,撫今思昔,情緒實為人面對外界刺激的自然反應,七情六慾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質,也是生命的動能現象。人為身心靈三方結構之整體,生命的現象分屬幾項元素,包括生理攜帶遺傳訊息的DNA,從而調控生物差異表現的基本遺傳單位,如智商、長相與壽命等。其次為根性,每人與生俱來的內分泌遺傳,和後天養成的習慣所共同凝聚而成的個性,直接反應自我的生命態度,包括個人對名、利、權、情、慾、食、睡等普世價值的選擇,形成生命的格局。

人不僅為生命存續而奔波勞碌,也為滿足心的感覺及精神的期待,如有人愛惜名聲,在意旁人的評價或意見;有人熱中出仕,在意權位,寵辱若驚。生命中難免留連情、慾,往往受制於抽刀斷水的處境。也有人生性不勤,貪戀美食甘寢,樂不思蜀。通常,選擇以名聲為生命樂趣的人,容易患得患失,滋生喜、恨之情;習慣以權力、利益等指標性意義而填具生命損益表的人,面對利害攸關,若不得權則怒;或利益糾結,則憂思難解。而終其一生選擇情、慾之人,容易衍生悲苦的心相。

人體生命中樞的肝、心、脾、肺、腎等五臟,與六腑互為身之表裡,結合氣、血、津液等運作,共同結構身心的表徵。五臟不僅具備生理性功能及相關內分泌,並有與之對應的情感心志,如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緒。而任何過度的情緒作用,都將導致臟腑的傷害,如悲哀傷肺,憂思傷脾,驚恐傷腎等。中醫認為人體的心臟主血脈,職司意識活動的樞紐,當人的喜、恨之情高張時,血管隨之作用,過度的情緒刺激容易使心血管受到傷害。而肝臟主疏泄,負責調節人的情志作用,也幫助脾胃的運作,假使身體負荷過多的憤怒而無法宣洩時,容易讓情緒鬱結於肝,並影響脾胃的運作。

情緒本為生命的動能之一,若在身心靈調和的狀態下,不致使人產生疾病,唯有突如其來的強烈刺激或長期身心靈的不協調,超越了人體生理活動所能承受的範圍,才會使人體的氣機紊亂,五臟六腑的陰陽失調,氣、血失衡,導致疾病的發生。



情緒壓力的生理現象


人體的內在平衡主要由內分泌系統和自律神經系統所控管。人體以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面對事件的訊息,由神經傳導至大腦,腦神經不僅控制了肌肉,也連結至心臟與各部腺體,任何起心動念皆會挑動自律神經系統的反應,引起體內各部組織及內分泌相關腺體的連鎖效應。

人體的自律神經分屬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當身體偵測、判斷外界訊息為危機狀態時,大腦下視丘,自動釋放大量神經傳導物質,迅速啟動交感神經系統以為應對,腎上腺皮質素分泌壓力賀爾蒙,緊急動員全身的器官,使身心處於備戰狀態。人體的血液將大量流向骨骼肌、心臟血管與小腦運動神經,生理現象則顯現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緊繃等。除此,人體也會關閉或抑制與危機處理不相干的系統功能,如消化系統或生殖系統等,以便集中全身的能量進行危機處理。

反之,當人體偵測周遭環境暫無危險因子,身、心放鬆時,身體將自動卸除防衛機制,交由副交感神經系統主導,生理現象則出現腦波頻率逐漸下降至α波或θ波,能量消耗穩定,人體呈現呼吸平緩、心跳穩定、血壓下降、肌肉放鬆等現象。

有別於自律神經系統的快速反應機制,內分泌系統的反應較為緩慢而持久,影響人體更為廣泛。心臟的功能受到自體機制、神經系統和激素所共同調節,心跳由竇性心律協調心臟收縮的電脈衝,帶動工作心肌細胞以產生規律性的收縮,並將血液輸送往全身各部組織。正常狀態下,心臟形成的血壓波動有其獨特的振動頻率,心臟的跳動被自律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作用而形成週期變化,並受到呼吸、血壓、賀爾蒙濃度等影響。而包覆於心臟之外的心包薄膜,不僅具備潤滑心肌以保護心臟,並藉由神經蛋白質的感覺傳導,將內分泌的狀態傳遞至腦,與大腦因應眼耳鼻舌所接收的外界訊息,產生互相影響的訊息傳導作用。




 

情緒的能量生命


人得天獨厚,稟氣懷靈,身心靈各有所屬作用的空間,並相互影響。有形的身體為客觀性的存在,屬一度空間,肉體生命的消長受制於四度空間之時間所作用,如肉體隨時間而顯現人之生、老、病、死等變化。二度空間容納無形之心,內分泌變化所作,不受時間所宰制,連結陰陽太極的五度時空。而人之思想、精神屬靈,為三度空間,具有超越至六度無相無極空間的潛能。

五度空間充滿變化無方的陰、陽能量,屬意識和覺知的非物質性存在,為四度空間所轉錄,與二度空間之心有所交集。[2]無形的情緒生滅類似陰、陽能量的賡續以終,吾人或可將情緒的能量狀態視為五度空間的生命能量,如怒恨怨惱煩等能量生命,各自作用於二度空間之心,並衍生對立、依靠、轉化、消長等能量的變化過程,影響了心的表態。所謂「心能地獄,心能天堂」,二度空間之心具備了超越不同空間的能量,人一起心動念,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使尚未付諸行動,身心靈的能量已然啟動,無論精神或心理的反應都將投射於身體,由此引動自律神經系統的作用,內分泌的變化,導致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緒生命的生滅,循環不已。



情緒管理


現代人由於普世價值的名利權情慾食睡等選項,在滿足利益性的對價關係,如為工作而付出體能、心力、時間等而換取相對的物質報酬;或滿足人為的邏輯關係,如婚姻、團體或社會等締結的體制,以符合個人的心靈的成就感或歸屬感等,各種情緒席捲而來。身體的情緒造成肩頸的酸痛與僵硬,心理的委屈促成腸胃的痙攣,精神的鬱悶陷入肩胛的兩側,情感的包袱籠罩於背脊等,身心靈均承受了難以宣洩的各種情緒壓力。

當身心靈三方各自獨立作業,大腦的想法無法結合身體的行動,力不從心,或心的感受迥異於大腦的想法,口是心非,身心靈各自表態,缺乏整合性的結果,將導致生理的內在恆定性偏移,形成疾病的潛在病灶。究其實,生命歷程的抉擇並無優劣或對錯之別,所謂的命盤決定了個人的人格特質、際遇與機會,與生俱來的生命藍圖主宰了身心靈的作為,各種因緣都是智慧鍛鍊的過程。吾人所面對的問題,在於如何整合身心靈三方的能量空間,使情緒不致偏頗,統合身心靈的整體表態,營造心處天堂,或心下地獄的身心靈狀態。



統合身心靈的整體表態


道家以三丹田系統化人體運作的機制,修煉精氣神的能量作用,統合身心靈的整體表態,人需要隨時反躬自省,察覺身心靈的感知,並使其產生連結,將日常生活中點滴心頭的情緒化於無形,而非強行壓抑,以建立個人的情緒管理。

氣為人體運作的最基本單位,整合身體的動能以氣的修煉為核心。由於身體的骨骼、肌肉、結締組織等形成各種腔體,假使關節處內外側肌肉長期僵硬或不協調,日積月累,就會造成腔體空間的變化,使周遭的脈理位置和氣場隨之產生變化;若任憑發展而不予處理,最終,將導致內臟氣脈運行受阻而引發疾病,甚至引發心理的問題。練精化氣以建構下丹田,淬鍊肉體的機能,強化體神經系統,消弭肉體的情緒制約,如酸、痛、體力不濟等,建構身體的穩定表達力,並使連結至心。

當身體內部氣機隨著肢體空間的開拓而活絡時,身體的慣性逐漸養成,運動神經能夠自主地執行動作,意念將能專注於覺受感覺神經所回傳的訊息,連帶腔體與脈絡之間的無形氣機,進入心能量運作的狀態。整合心的動能以調理內分泌系統為主,但有賴自律神經系統的表態得宜,適時協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使內分泌的作用更加穩定。縱使情緒的能量升起,也能透過閱讀心波,走路與靜坐等方式,使心安靜而入靜,營造心能量處於充滿愛和慈悲的天堂環境,自然不受制於陰陽變化所生的情緒能量,使心的表態力準確地傳達至身。

心的磁場和大腦具有同步的關聯性,當身、心處於和諧的狀態,心、腦的同步作用也相對增強。由於眼耳鼻舌等感官係為人體與外界訊息的溝通窗口,透過神經系統而連結至腦,與大腦既有的認知或記憶產生作用,進而影響身、心的環境。以能量的觀點,大腦佔人體比重2%,卻有16%基礎代謝率,影響人體的動能甚深。整合大腦的動能必先整合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作用,因人眼之所見,耳朵聽聞,滋味淺嘗等,均會影響人體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作用。因此修煉中丹田的心能量,必須杜絕六根的訊息干擾,整合六根的情境作用,例如眼睛不受人為的主觀意識所干擾,而能看清萬物的本來面貌。使六根回歸本性作用,從而整合腦神經作用下的價值觀,體神經作用的身體活動,及深受內分泌變化所影響的心,統合身心靈三方的整體表態。

人一生難免遭遇事件,因而對客觀事件賦予個人的主觀定義。當人無法處理面對的事件,致使事件進駐於心,形成所謂的心事,在長期壓力下,人體的腎上腺皮質素將囿於身體的現實需求,重新設定運作的平衡點,導致下視丘─松果體─腎上腺體軸線失調,造成細胞溝通混亂,內分泌起變化,滋生情緒動盪的能量,對健康造成影響。

人為物質之屬,身心靈的表態無法脫離肉體而生,情緒管理仍須以整合身體的動能入手,方能漸次過渡至心與精神。因此,東醫的情緒管理以肢體鍛鍊的運動為要,當 身體的覺知從粗糙到細膩,心的感知由有形漸至無形,鍛鍊人體神經系統相關之腦神經、自律神經及體神經系統的訊息傳導作用,提升身心靈的覺知能力,洞察生命 的新境界。




[1] 《晉書》,卷七十九,謝安傳。

[2] 柯紳美,「改變命運的秘訣」。中華氣機導引文化研究會,第97期電報。2015年8月19日。



2016一月第120期電子報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第119期 / 寒盡春始到 風信報花開:身心靈的訊息作用



◎鄭雅靜



 道家認為萬物皆由陰、陽二種元素所化生,概括所有無形和有形的變化,從而衍生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及有、無情識的一切眾生。對天地而言,萬物皆為瞬間的存在,各有秉性,呈現獨特的信息,並以不同方式傳遞生命的活動訊息。自然界的動、靜氛圍和萬物的作息密切相關,大地春雷響而萬物驚蟄生,候鳥不辨人間歲月,卻能來去有定時,天地之間似乎蘊藏了重要的能量運作法則,無形的秘密指令。道家對此幽冥難辨,似有若無之屬,勉強命名為「道」[1],吾人將之應用於身心靈所結構的人體,以「信息」稱名。


以有窺空


人為物質之屬,習慣以實體範圍眼見為憑而論斷有無。以茶杯為例,杯的形體為有,屬「實有」,認為杯中空無,認知為「沒有」。然而,杯子因杯緣而區劃的內、外範圍。肉眼看見杯子的實有,杯身之外,適足以顯現杯子之內,屬「空」的範圍。簡單的說,肉眼所及範圍為「空」,仍佔一席之地;而空中有物,吾人概以「空有」為名,如空氣。

眾所周知,空氣富含氮、氧、二氧化碳等多種物質,空氣不僅無所不在,並且隨地區或氣候狀況而有變化。由此言物相之空處,所謂的「空有」,「空」因「有」而成,「有」因「空」而顯現變化,唯,人之肉眼無緣得見。吾人由此以「空」為介面,探尋身內連結「空」的可能性。如道家以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等進程,建構三丹田,藉實有的肉體,練就生命的無形作用,精煉藏身於人體的「三藏」,元精、元氣、元神,以探究生命的奧秘,並藉精、氣無形的轉化,提升靈性層次,延伸萬物之外,觸及連結大宇宙的可能性。


空中之物,有空


在大自然中,陰、陽能量投射成形的物質單位,各自攜帶獨一無二的信息作用。以人為例,生而為人的信息,包括:生理方面DNA攜帶遺傳訊息,從而調控生物差異表現,如智商、長相與壽命等。每個人與生俱來且獨特的內分泌遺傳,即根性,以及深受家庭、學校、社會等後天教育所養成習性,結合種種因素所造就的個性,直接反應自我生命的追逐,如個人對名、利、權、情、慾、食、睡的歷練,形成生命不同的格局。


空間之中存在人之肉眼無法辨識,但可經由感覺而感知的非實相物質。此類無形的非實體物質以空為介面,職司推動信息作用的秘密指令,吾人稱名「有空」。


「有空」應用於人體,俗稱「訊息」。人為身心靈所結構的整體,身心靈的訊息共同構成人的信息。人之信息以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作為信息窗口,接收外界一切動、靜狀態的訊息作用,經由全身的神經網絡作為訊息傳遞的介面。其中,心之所屬,顯現人的情志作用,涉及自律神經的作用和內分泌系統的變化。大腦或可稱為資料庫,容納各種後天的信息認知與記憶,以腦神經和脊髓為主軸,透過體神經和自律神經的細部神經而傳遞訊息;或指令內臟等器官、組織與系統功能執行自體運作,或經由運動神經、感覺神經而傳導指令訊息,執行功能性運作。



神經系統的作用


人體的神經系統由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所結構而成,涵蓋腦、脊髓及神經,貫穿全身,統合人體各部系統及相關作用,為控制人體的主要結構。由此,人體各部相關訊息的啟動與回饋,均透過神經系統而傳導。由於神經系統沿人體軀幹,從上而下佈滿全身,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邊神經系統兩大範疇,周邊神經系統又分為體神經系統、自律神經系統。

體神經由伸入腦部的腦神經和延伸於脊髓的脊髓神經共同構成,由傳遞速度較快的粗大神經纖維所組成,因應眼、耳、鼻、舌等接收外界訊息的器官而做出反應。其特徵是敏感且反應迅速,並延伸12對腦神經作用,如動眼神經傳遞活動眼球、眼皮睜開的運動指令,啟動瞳孔放大或縮小的自律神經作用。

體神經能夠準確地收集來自眼耳鼻舌和皮膚等感官所傳遞的訊息,再經由感覺神經傳遞覺知,或運動神經以傳遞肢體動作。以嗅覺為例,嗅神經將氣味感覺傳遞至大腦半球的嗅球,使人感知氣息。人之所以能夠感知外界一切嗅覺訊息,轉成人體各種嗅覺的意識,皆有賴大腦皮層將腦神經接收過的每一種氣味訊息整理成檔案,以備日後與新訊息進行比對之用。[2]

心臟受自體機制、神經系統和激素所共同調節,其機能受到分佈於心臟的自律神經、心臟交感神經和心臟副交感神經所支配。自律神經系統不僅控制人體內臟器官的平滑肌之收縮,相關腺體的分泌作用,也影響內分泌的變化。當竇性心律協調心臟收縮的電脈衝,帶動工作心肌細胞以產生規律性的收縮,血管的收縮將血液輸送往全身各部組織時,周行於脈理之間的氣亦隨血管系統的運作,潛入體內各部淋巴液和組織間隙,產生氣的功能性作用。











訊息行於經絡系統


人體的血管系統包括動脈、靜脈與微血管,總長度估計超過10萬公里,人體的脈理亦隨全身血管與神經運作而遍佈全身。相較於有形的心臟、血管系統或神經系統,身體內部空間亦存有虛無的腔體之用,即經絡系統。

所謂「氣推血而行,血載氣而走」,人體的脈理皆循血液循環而周行,肉眼雖無法看見無形的經脈系統,但科學研究已能觀測人體的重要穴道大都位於血管和神經鄰近的位置,氣、血相互作用影響。身心靈各部的訊息以神經系統為轉折的樞紐,氣為訊息原料,經脈系統為通道,以肉眼無法看見的無形作用,訊息主導氣遊走於人體的經絡系統,且可區分為體訊息、心訊息和腦訊息三部份,構成生命整體信息。


中醫重視人體無形之氣的功能性作用,如「心藏神」,意指人的思維、意識等精神與心志的活動。「心氣」,泛指心臟功能性作用的強弱。經絡系統分為經脈和絡脈,經、絡相貫,遍佈全身。其中,經脈分為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絡脈則有十二經別與十五絡等分支。氣行於經絡系統,負責運行氣血,聯繫內臟和全身組織,營運所屬臟腑的機能性作用。


人體以脊椎為中心,呈現結構性的穩定,假使長期使用不當,容易引起結構性錯誤的問題。而訊息阻斷或傳導不良,也會導致身體的結構失去平衡,出現酸、痛、麻、木等現象。治本之法,在於導引身體的訊息,賦予體神經正確的訊息,攜帶正確指令的訊息將使身體的組織、肌肉等回復人體的標準作業程序。當身心靈的訊息正確,呼吸的頻率自然正常,人體就會感覺舒服,如此,疾病自然不藥而癒。


除此,現代人長期處於心理壓力過大,情緒張力無法消融的狀況,無形的心理作用將導致自律神經的作用偏差、內分泌失衡。心臟之上連結了許多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而脊椎兩側則佈滿了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神經結,臟腑各有其調控血液循環的自動機制。當俞穴附近的身體空間發生變化,行於絡脈之氣將會受阻,使心氣功能減弱。



小結


身心靈的訊息以神經系統為轉介中心,分屬經脈與絡脈,隨經脈系統而周行全身,無所不在的身體空間。當訊息依附於大腦,傳遞腦訊息作用;訊息位於自律神經系統,稱為內分泌訊息;當訊息存於遍布全身的體神經時,化身為人體各部組織間隙的體訊息。
訊息通過全身的脈絡系統,透過體神經系統之感覺神經傳到自律神經,自律神經上行至腦;腦神經再下指令給自律神經系統、體神經系統,執行動作。


由於眼耳鼻舌均位於人體的頭部,接收外界訊息直通於腦,宇宙的信息透過眼耳鼻舌意等六根為窗口,轉錄成大腦所認知的訊息。假使眼耳鼻舌被七情六慾所遮蔽,自律神經作用與內分泌的變化失衡,六根失去原本的自主功能性,身心靈的訊息必然阻塞或停滯不前,造成各種氣阻現象。唯有體神經的運作良好,體訊息活絡而身體放鬆;自律神經的作用平衡,內分泌穩定,心訊息傳遞正常。當身心靈協調,各部訊息互相呼應,方可活化人體腦內的內分泌腺體,即松果體,統合身心靈三種訊息,才能形成人之整體信息。假以時日,有機會連結此身之外,深不可測的空間層次。


[1] 《道德經》。「道之為物,唯恍唯惚。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 林天送。嗅覺與味蕾:受體的新發現。科學發展。2010年1月445期。頁70。




2016一月第119期電子報

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第118期 / 甩手鬆身&攀足長筋三招 與住在身體的神醫溝通




◎邱松萬



是該積極的練了,不過想歸想、做歸做,一蹉跎恍惚就是十年,其間又學了腳底按摩、整脊,大概就是貪多嚼不爛吧,一路走來氣功這條路,火候似乎仍停留在百日築基階段,腳底按摩、整脊雖然在處理別人的功夫越發精煉,卻發現自己的問題最終仍然需要依賴氣機導引的導引。






正視職業上帶來的肩頸僵硬問題,今年除把電子報翻出來温故之外,並要求自己每天至少撥出40分來練功:


1. 從甩手鬆身開始:


手靠背、腿靠腰,甩手時要配合海底收提,可活絡胸腔、胸腺之氣,目標是練成鬆綿若無物,而出手如風,火候上每次最好要做1小時,切掌甩手及垂直甩手1小時大致上沒啥問題,兩者在肩胛鬆開的角度會有不同的體會,尤其右手以前勤打羽毛球的舊傷,在做了這兩種甩手後沾黏的狀況減輕甚多。雖然切掌甩手是自然呼吸,但要縮小腹,所以要專注、放鬆,節律、呼吸才不會打亂。垂直甩手除了專注放鬆外,吸氣、收提、閉氣更需注意配合動作,前30分肩胛的鬆最有感覺,後30分鬆胯下沈的感覺漸增,手掌的氣旋也漸有,鐡腿的時間漸縮短。前後甩手雖然動作看似簡單,但越簡單似乎越難練到精髓,耐心不足下目前均僅練個10-20分,等有感覺再報告。交叉甩手連續做一百次較難,目前是分三次做,呼吸尚調得過來,1小時連續做尚無法突破,試間歇做過約30分,雖然累但發覺與淩波微步有異曲同功之妙,呼吸愈來愈平順,肩胯愈來愈能鬆沈,不過鐡腿一兩天,肩井也酸了三四天,是不是表示肩胛及胯仍有很大的鬆開空間?不過當下感覺若時間夠想再練練五龍抓氣,應特別有感覺。彎腰甩手也不好練,腿膝放鬆,以彈腰帶動脊椎,發覺彈腰的角度會漸漸上升,大概是腰的扭轉耐力尚不足,只好慢慢再磨。至於側仰甩手與前後甩手雷同,問題是這個動作腰不能太彎,能鬆的部位在那裡,可能要慢慢體會。總結甩手功法練完,肩胛就像長了翅膀般,開闔特別有感覺。


2. 曲膝抬臀、仰卧攀足、攀足滾腹:


除了甩手鬆身外,最近一個月都加練了這三個功法,甩手鬆身有多餘時間才練,或是做完三項功法會有腰背肩頸酸痛問題,加練甩手鬆身酸痛就迎刃而解了。這三項功法是放在肝藏功法裡面,從呼吸來看都聚氣在下丹田有利氣血回流,但我學整脊有一手法叫鐡板燒,是利用身體的重量來拉開脊椎的間距,做完後腰背會很舒服,但依每人鬆緊度維持的天數不等。曲膝抬臀、仰卧攀足有異曲同功之妙,甚至坊間如黃勝雄醫師也有滾背DIY調整脊椎之說,但都不如本功法之博大精深,這三個功法我的學習方式是,專注於呼吸的慢勻細長,曲膝抬臀透過下丹田的收提拉開督脈,意識上是做到把脊椎一節節的拉開,胸、腰椎拉開不是問題,頸椎的拉開我一直質疑會不會有過度旳問題,因為通常腰酸可以透過甩手功化解,但頸椎這七節讓我很困擾,雖然也可以透過躺竹筒而舒解,但鬆緊之間調節起來的不舒服感雖然有遞減,功法上也可以做到36次以上,時間約一小時,不敢太快怕會過度,功效是晚上不用再起來小便,眼睛的飛蚊症有減輕淡化的現象,上下顎咬合上也有改善,發現眼袋甚至也在淡化縮小中,應是肝腎功能增強之故。尤其仰卧攀足以前看老師做的角度總以為不是人可以做到的,現在發現我做的角度也愈來愈趨近老師了。而攀足滾腹似乎也改善了腸道蠕動與胸部悶痛的問題,我是透過左右滾動讓呼吸去按摩胸肋,壓痛感會逐漸消失,也感受到以前學姐在表演滾腹時為什麼可以那麼從容緩慢,關鍵應該是專注呼吸與聚氣丹田。


以目前來看,曲膝抬臀、仰卧攀足、攀足滾腹這三個功法仍會繼續練一段時間,相信必能更深入了解整個調整過程中的微妙變化。



2016一月第118期電子報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第117期 / 試答友人 ─ 我練的到底是什麼功?




◎蕭怡萍





常有朋友問我練的到底是什麼功?本想叫他們自行看電子報窺探殿堂奧秘,但隨即作罷。每每看電子報及高段班學員的心得,雖然其文字精煉、國文素養之深,但我僅能約略懵懂意會而無法神領,實在差得太遠,何況是毫無涉獵的門外漢呢?我雖是菜鳥,總想如何以我非常有限的理解,用普羅大眾可以明瞭的方式回答朋友這個問題。

練功,是為了「整合身心靈」的參與過程:即有形與無形的存在相融合的過程。氣功,是鍛鍊感應萬物的功能,而練氣得從身體開始。

現代人的身體遲鈍無感、心渙散擺盪、靈魂不安,各自振動的頻率不一,而難以校準能量,如同多頭馬車各自奔騰。生活被三者駕馭到不同方向而疲於奔命卻不自知。要整合身心靈往同一方向前進,修行不必外求,氣機導引的法門是從身體入手,身體就是道場,要通大宇宙,就要從身體這個小宇宙開始入門,也就是下丹田──練精化氣的修煉,其要點在於身體空間的開發以及覺受能力的提升。



身體:練精化氣


從感覺身體的九大關節開始,利用螺旋、延伸、開闔、絞轉等四大功法原理,做為身體空間的開發訓練。從認識自己身體的僵硬與痠痛,覺察那即是障礙自己的習性與根性。知其果,才有機會溯其因,這是氣機導引「逆向操作」的逆天作戰大計畫。

身體經過不斷的感覺訓練,身體的內部空間被漸漸打開,氣便自動滿盈於經絡的無形空間通道,意念從專注於骨骼關節的物質感覺,開始轉為感覺氣的流動感。經歷由實轉虛、由陽轉陰的感知過程後,才進入靜心、旋轉、壓縮、共振等四大原理的應用,做為體內氣機的開發訓練。

氣機導引功法的八大原理,四個是訓練有形,四個是訓練無形,有形與無形是陰陽相依附的一體,但需以有形練無形,由動功的外顯動能,轉換入靜的內化能量,經由能量的轉換過程,才能由有形肉體的鍛鍊晉升到無形的心的修煉,即面對無形的內分泌的控制。



心:理解內分泌的作用


心,到底是什麼?可從有形與無形兩個面向來看,有形者指心臟,心臟乃是循環系統中主要的器官,提供壓力將血液運送至身體的各個部份;無形者泛指內分泌狀態的總合,其作用力稱為「意」。「意識」二字往往相連使用,就一般的認知而言,意識與自我認知以及思想的形成有關,乃是腦神經的作用。若將二字拆解,「意」是內分泌總和的作用力,意由心生;「識」為認知想法,識由腦生,那麼究竟「意識」指的是心亦或是腦的作用?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公園休憩,一群小孩在旁邊嬉鬧。當你心情煩躁的時候會覺得小孩好吵,巴不得他們立刻消失,但是當你心情輕鬆愉快的時候不但不覺得小孩吵,反而會覺得他們真是充滿朝氣,活蹦亂跳好不可愛。你對小孩的看法,是吵鬧或是充滿朝氣,即為識,也就是大腦當下的認知,而心情是煩躁或是輕鬆愉快,反應的是當下內分泌狀態的總和表現,也就是意的作用。識雖是來自大腦的作用,但卻是由內分泌的狀態所主導,我們感覺到的心,諸如情緒、欲望、念想等等,其實並無實體,而是內分泌總和的投射。而意識活動也會透過與內分泌狀態的連結,強化想法認知。例如:在過去經驗認知中,加強了煩躁的內分泌狀態與小孩的連結性,產生了小孩就是吵鬧的想法認知,此後,見到小孩,無論嬉鬧與否,都會調出煩躁的內分泌狀態,煩躁之心頓起。人的意識活動,往往自以為是經由大腦深思熟慮、出自自由意志下的結果,實則不然,意識的活動嚴重地受到心,也就是內分泌狀態的左右,人的想法認知即是在如此層層疊疊的關係中形成。若能將心的擾動降低,大腦才有機會返回本然的樣貌,心靜而神出,洞見智慧。而這即是中丹田練氣化神的練養重點。




靈:身心靈的整合


人類的生命活動,往往盲目地隨著想法念頭奔逐,殊不知想法念頭並非出自靈性價值的判斷,而是受到心的左右。心既為內分泌的投射,在思緒雜亂、肢體偏向與氣機不暢的狀態下,內分泌表態勢必混亂不明。身體在混亂的內分泌之下,執行著與靈性價值相左的想法,為的也只是反應心渾沌不清的慾望。因此,身心靈往往處在各自為政的狀態,不僅無法整合匯聚出生命的力道,還由此衍生出生命中數不盡的悲苦與煩勞。



練功的目的不在於強身健體,而是透過肢體開發為手段,逐漸地掌握內分泌的平衡使心緒平和,不再強勢主導大腦的活動,讓自身的靈性智慧得以浮現,由靈性價值引領身心的朝向,因此,練功無論是在初學還是進階的階段,皆是不斷地整合身心靈的動態過程。初學者從肢體的開發,由正骨而身正而後氣正的進程,協調整體內分泌的作用,達到大腦的專注。進階者則是透過身體氣的作用,達到身鬆、心靜、腦空的狀態,其間僅是層次上的不同。練功只要能掌握身心靈整合的精神,以之為原則,按部就班,在不同的階段皆能領會不同的風景。



2016一月第117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