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第143期電子報 / 如是我聞~將驛動的心安住在當下



◎謝神助


 攝  影 /鄧美華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爲而成。



老子說:一個悟道的人,不用出門,就能知天下事;不需要從窗外窺望,就能掌握天道的變化。離開越遠,知道的越少。因此,聖人不用出門就能知道天下大勢,不用眼睛看就能明瞭事物的本質,不用作為就能有所成。現在的人老喜歡出國到處去旅遊,說是紓解身心、增廣見聞,但果真是如此嗎?


心不安才需要旅遊

出國並不會真正開發視野,如果到國外旅遊就可以開發視野,你到土耳其去旅遊就有土耳其人的視野,到英國觀光就有英國人的視野,那麼土耳其人、英國人為什麼都沒他們該有的視野?其實那些國家的人跟大家一樣,心中充滿不安,最終的視野無法旅遊一趟就可成就。要開發視野,旅行還不如看書。

其實大部分的人會喜歡到處旅遊,是因為心裡充滿煩惱,心不安。所以旅遊的理由常說要出去散散心。其實你的煩惱並不存在,但你卻到處旅遊、跑來跑去,讓你的心更加不安。一個能安定的生命在原地就可以完成了。

一般人在規劃出國時,心中總是充滿期待與幻想,到國外之後走馬看花,看風景吃異國美食,一路吃吃喝喝、舟車勞頓,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等到回國之後,才感覺到「家」才是最溫暖、最安定的地方。就像蘇東坡的《觀潮》詩:「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雖然蘇東坡的詩中有很深的禪意,但大部分的人只有「及至歸來無一事」,回國之後,土耳其還是土耳其,英國還是英國,跟你的關係只有到此一遊,只留下FB臉書上的打卡照片。你的心,還是一樣不安。

因為人類的演進還鎖定在需求的階段,當慾望滿足了,才會覺得生活豐富,其實你一點也不豐富。豐富的生活是隨時能安定地在那裏靜坐,你看大寶法王就只有在靜坐,他什麼地方也沒去。因此你會發現一個能夠安靜的人,生活才能豐富,否則,旅行社領隊的生活一定是最豐富的。這是因為我們都無法認清一個事實,旅遊不一定會讓你生活豐富,旅遊只是讓你找罪受,這不能怪你,因為我們人類的演進只有500萬年而已。


提高視野的高度

一棵樹的視野,它只要不斷地把高度拉高就好,一步都不需要走出去,這是植物演進的最好方式與哲學,它想要增加陽光的照射,就必須不斷的長高,把自己的高度不斷地提昇,不需要跑來跑去,所以人類的演進還早呢!

古人遍訪名山大川,就是為了提升視野的高度。《孟子.盡心篇》:「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高度提高了,視野當然廣闊,不再是一般的見識。杜甫詠東嶽泰山的《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定要爬到最高的山頂上,才能一覽眾山小,高度提升了,心胸當然寬廣。一樣的泰山,孔子與杜甫都在強調提升高度,讓視野更廣闊,胸襟更虛懷天地。


時空統一,過去、未來與當下

植物記錄38億年的演進資料,人類的演進只有500萬年,我們儲存的資料相對貧乏,所以根本無法解決我們的問題。對未來來講,時間跟過去是相等的,每個當下都要能承先啟後。可是,我們人類承先啟後的歷練只有500萬年,我們無法看到時空統一。我們無法統一時空,無法在當下進行一個過去、未來的一致性整合,原因就在於我們的心,也就是你大腦的想法跟你的心不一樣,你的意識跟你的潛意識不同。雖然你的大腦想法是這樣,可是你卻不是那種人,雖然你對人很客氣,但潛意識裡你卻不是一個客氣的人。雖然你總是照你的想法去做,但是你的心卻不同意,每次你的想法都去做那件事情,但是心裡卻很不情願。你的大腦帶你去上班,但是心裡卻不想去。

過去、未來與當下時空不統一,時間會變成碎裂的,時間會把空間扭曲。但是,我們都不曉得是這些波動在變化著我們的生命,所以會花很多時間去尋找各種心靈慰藉,靠物質性的東西,想讓情緒的波動穩定,用旅遊讓心情保持高亢,但卻必須花更多時間撫平心中的波動,才能回復到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生命層次,比起植物有38億年演進的層次低很多,因為我們只有500萬年的演進。當大腦的想法與心中的做法取得一致之後,即可在當下連結未來,改變過去,將過去與未來統一在當下完成,將時空統一。

當下的我,要連結過去未來,我們可以透過植物來跟我們38億年的DNA資料庫溝通連結。或許有一天,人類可以演進到能跟植物溝通,就像電影《阿凡達》潘朵拉星球中的靈魂之樹,納美人可以用頭髮末梢和靈魂之樹的樹枝相連,連成一個網絡,與星球上的其他生物心靈相通。



攝  影 /鄧美華



因缺乏想像力而旅遊

想想你為何要去國外旅遊?因為你是一個毫無想像力的人。

感受的東西與想像的東西有何不同?大腦的想像存不存在?它是一個不存在的存在,它存在於你的想像裡,但不存在於現象裡,它不在於現實的像中,現實的像叫現象,想的像叫想像。它只存在於你的想像中,但不存在於你的現象中,但是這兩種存在是否相等?就好像我等不等於你,你是現象,我是想像,我跟你不相等。但是在系統性思考中,想像與現象是相等的,因為你是因為我的存在而存在,我怎麼想像你是我的權利,但是你的現象不一定跟我的想像一樣。

我想像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跟你實際的現象未必一樣,但不一定絕對不一樣。不過,「你」這個個體是因為「我」存在「你」才存在,對你跟我的想像來說,只有我怎麼想像你的存在,假如沒有我對你的這些想像,對「我」來說「你」是不存在。所以,「我的想像」是真的,還是「你的現象」是真的?在生命的系統思考,想像與現象必須等於。不管人家如何看你,「你」都存在,因此別人罵你、認同你、逼你、毀謗你,這些都無所謂,因為「你」已經存在了,你就贏了。假如有人問你說某人如何,你說你沒印象,那是因為他不存在你的想像中,因此對你來說「他」是不存在的。總之,是因為別人用他的生命空間容納了你,「你」才存在,如此想像就是一種存在的基礎。一切存在的基礎,就是你必須想像,所以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我思考所以我的思考存在,因此我想像你,所以我的想像存在,我想像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存在。

你因為心不定才要出國,你必須到那裏親眼目睹才能懂,所以你毫無想像的能力。一個能定的人,是可以充滿想像力,他坐在那裡整個世界就在他的眼前圓滿,通通存在他的眼前。古人修行到最後什麼都理解了,這才是生命的數學,一個系統思考的真正意義。


安定的心

「定」是一種成熟,從DNA的演進時間長短來看,演進愈久越成熟,越不成熟越不安定,需要亂跑,輕浮的人就會顯得越不成熟。

一個大腦胡思亂想、毫無著力點的人,所想的都是一些沒有系統、沒有用的東西,想的辦法一點意義也沒有,一點行動力也沒有,也沒有發展性,這樣的人,他的想法就很不成熟,不夠定。一個能夠「定」的人,要能夠很專注,想一件事情能夠非常有系統,條理分明。「定」不是像白癡一樣光坐在那裡,「定」是一個圓滿的了解,一種圓滿的知見。所以最大的了解就是看見,這就是洞見。直接看見,洞察真理,不是肉眼的看見,而大腦像在現場直接看見的那樣刻骨銘心。「定」也就是你大腦的成熟。成熟之後,大腦所有的想法都有意義,所有的想法都可以直接套映在現實生活中。也就是我想像你這個人怎麼樣,你大概就是那樣。

一個定的心是怎麼樣,它的作用力是可以被自己控制的,但是他不失去那些作用力,所以一個人可以生氣、煩惱,但是他可以關閉這個煩惱,可以控制這個憤怒,這個程度一般人稱為修養,或是說他看得開、樂觀,其實不是。是這個人在他的DNA裡面演進了一種性格,在他的DNA裡有一種能夠駕馭憤怒的基因。

所以,不要以為你去國外旅遊,才覺得是去旅遊。雖然我沒去,但在google、YouTube上看一下,我也去了,你怎麼可以說我沒去過,其實這是因為你的心不定。因為你的心不定,才會去用各種方法來讓自己的心安定。你只是安定在一種自己的感覺中,但是你卻不相信你是這樣子的在感覺你的安定。這就是人的盲點,只要把你認知的盲點找出來,你的感覺就能突飛猛進,馬上充滿智慧,你可以享受你所擁有的一切,穩穩地抓住,而且你可以發現所有的樂趣都漂浮在你的眼前,顯現在那個地方,它們都真實的存在,

所以下一回,當你想出國旅遊時,記住先將你的身心安頓好。




東醫氣機導引第143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