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2日 星期六

東醫氣機導引第210期電子報 / ​做在空處

    


【 編輯小語 】   

做在空處


編輯部





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在百多歲時曾遭土匪毆打,全身多處骨折,奄奄一息數日後緩緩復甦,但痛起來時他也總是躺在床上呻吟,一聽說有訪客,他可以馬上坐起來,盤起腿,一談三、四小時,全無病容。客人一走,他又躺下呻吟。弟子問他:「人來了,你精神那麼好;人才走,為何又這麼痛苦呀?」他說:「閻王老子也管不了我,我要起來就起來,要不起來就不起來。」佛教的說法,這就是已經破五蘊了。所謂「破五蘊」就是可以隨時調頻,在凡聖之間切換。


張老師從年輕就有非常嚴重的脊椎損傷,前幾年因重大車禍,病勢加劇,再不就醫處理,後果難測。但多年來我們從師學習,若非他自己說,無人知曉。所有醫師看到他還能做各種角度的細膩動作,都覺得不可思議。張老師說,他都做在空處,當然沒有障礙。


做在空處,就是「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也就是「破五蘊」了。若沒有相同經驗,這話也就是個說法而已。但氣機導引練的,就是「做在空處」的「制空權」;從粗重的身體訓練開始,也從各種感覺訓練開始;無所用心時,正是處處用心時,所有打底的功夫,一絲不苟、了了分明。用扎扎實實的實踐經驗堆疊起來的「覺」,才能擺脫「識」的糾纏,最後縱身一躍,成為「靈覺」。


虛雲老和尚一輩子沒停過腳步,明知一切辛勤努力,忙的都是水月道場、空花佛事,但個人法身慧命的成就,乃至化為天地清氣,維繫宇宙生生不息的力量,正在無為而無不為的信念與實踐功夫裡。


人之所以為人,典型在前,從師練功之外,還是得將身體學到的「做在空處」,放在柴米油鹽的繁瑣日常裡;否則,人生百歲,把好不容易得到的天賦靈力葬送在柴米油鹽裡,那就太不划算了啊!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練功筆記​・之一  】   

夢境的訊息


游夙君






年初練功房第一次課程上了些什麼,早已忘記,只記得當時的自己,彷彿掉進洞穴裡,怎麼掉進去的,不知道,但它就是這麼發生了。很快地過了年,年後上課前,大腦焦慮是否上課,身體卻是一貫如常進了練功房,就這樣矛盾地度了近半年的時光。這期間夜裡有夢,彷彿回到過去,夢與現實之間彼此交錯、回應,回應方向適切、在生活中也能跟著調整態度,夢會給予回饋;拆解方向過度偏離,夢也會給予訊息告誡;如果拆解了,卻不調整心態或方向,可能就會斷訊。與夢共生的我,究竟會朝向哪裡呢?


首先,一個情節極其簡單的夢境:夢到張老師的臉變成老人的臉,滿頭蒼白。當時看著這一幕的我是驚嚇!驚嚇!還是驚嚇!接下來,我跟著父親離開,接著出現我與有著亞斯特質的小學生阿福一起返回。夢醒。夢裡的人事物對我來說,都是一種象徵,至於象徵什麼,端賴與生活的關聯性。夢裡的張老師是我面對氣機導引的學習心態老了,感覺了無生趣、無聊;換句話說,是害怕改變。這老化心態先於去年父親生病時的無心參與,夢喻顛覆了生活中對課堂參與的認知,原來陪病過程遮蔽了早已老化的僵固學習心態,後來因著侷限興趣的亞斯特質[1]而回頭面對。而小學生阿福也常因表面字義而令人苦笑不得,譬如:他的媽媽在他考試前要求寫評量,阿福不喜歡寫,幾乎等到媽媽的臨界點了,阿福若無其事、依然不懂媽媽何以要生氣,然後就會發生以下場面:



「你快點寫,我已經沒有那個美國時間等你了!」


「我又不住在美國啦。」



「快點寫,不然你今天就等著喝西北風!」


「哪來的西北風,今天是吹東南風。」



「你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我不是木頭,我是人類。」


⋯⋯⋯⋯


 

雖然不至於像阿福這樣,不過面對課堂話語,有時只是一種比喻,我也會像阿福這樣讀取表面字義,於是這近半年來採取鈍化知覺的方式,或者與產生刺激的話語共存,哈哈!有時也會不理不應,這樣讓洞穴處境的我,不至於繼續內耗心神。


過年後,跨年雪山坑行的經驗仍經常盤旋腦海,影響了參與上課的心態。3月下旬,有幾個夢境。先是1月電子報心得文章的夢境視角,中間一張報紙相隔成外在與內心世界並列的夢景:向外投射成自戀師者的批判,往內的夢景呈現的則是過度自責的情緒釋放。這樣的解讀眼光持續了近3個月之久,直到端午前的週末夜,安靜片刻裡冒出一個轉回自身觀看的靈感,連結這個內外夢境,反觀發現身上有著全能般的自我膨脹意識。當人有過超越性的存在經驗時,無可避免地要面對自我膨脹的議題。


後來,那跨年雪山坑行的同學們ABCDEFG紛紛與我一起演出背景同樣昏暗但身處不同情境的夢。夢訴說著:這些同學們的一些特質,或是當時活動抱持的態度,或是在團體互動中的反應,而我身上也有。此外,由於解夢過程,依然深深地自責而焦慮不已,不放過自己,幾天後,夢捎來「明亮的屋子裡,我面對一整面潔白無瑕的牆壁,卻拿起竹掃把揮掃,牆壁被我愈掃愈髒,見此景,準備裝水清洗的過程,發現原本源源不絕的自來水源,水流愈來愈小」的訊息,唉呦喂呀,一想就痛!竹掃把之夢,除了釋放我對當時團體關係發生、心得刊出後的焦慮外,同時也反映了內在的自我審判,如果繼續如此自我鞭打模式,生活就會逐漸如同一座乾涸的枯井,失去自我滋養的水源,不再是一個能因應變化的有機個體。


4月有夢,其中之一是,記得眼前有許多品香時放香粉、香材的小罐子,而且外頭還被包上像衛生紙的東西,夢中感覺像是保存著未開封香粉、香材,等待品香。然後有同學R的身影,我跟她通話,交談過程感覺輕鬆愉快。同學R的聯想是,雪山坑的參與心得和我的有相似之處,像是提到「明白是非對錯,但不落入對立」的京都學派哲思。香粉、香材象徵:經過風霜雷劈蟲咬等歲月的痕跡,再被採製,但尚未燃燒,還無法真正散發出「香」的作用力。所以面對生活裡的衝突或障礙,若能運用一路走來的經歷,及經歷轉化而來的能力、資糧,並且實踐「明白是非對錯,但不對立」的精神,克服,或者即使無法克服,也能耐住性子與之共存、超越,或許能體會到心香。


這段時間拆解夢境,初始容易停留在大腦的認知層次,經一再回看及修正,最後會有「通」的感受,而還不通的,就先擱著,身心鬆了,後來自然會明白其意。6月,諸多的夢境多半已落回自身,直到端午前夕冒出的靈感——那個自戀師者的投影反觀之後,又做了一個夢:我在路上,一頂安全帽掉落地面,我選擇不撿,路面是新鋪成的柏油路,通往哪裡,超出夢境視野,也就是未知,旁邊一電線杆上有隻小鳥佇足。夢醒,依然在夢中,雖然如此,夢讓卡在某個時空不上不下的我,可以重新移動,同時尋常的生活也多了新的可能性。



[1] 對亞斯特質好奇或有興趣的人,推薦閱讀陳豐偉醫師的著作《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亞斯覺醒》,小貓流文化出版。



/



【 練功筆記​・之二  】   

走在跨知覺整合的學習路上



​謝珪如





氣機導引的學習從身體出發,分為三階段:從第一階段藉由動作拓展身體結構,讓身體內在的空間更大,到第二階段理解空間作用力——學習動筋膜來讓身體內部空間產生作用力,經由內外合一的運作練身練心,到第三階段:用無極的概念融入生活,用動作來證明空的存在。這樣的學習應用在現實人生,也對應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對事情要了解基本結構,第二個要看到精神的部分,能夠看空,第三部分是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用空相去對待,看一切事情要鬆,鬆就能節能。鬆無止境,是一生的功課。


還記得從一開始,老師就不斷提醒我們:感覺你的感覺,AI時代來臨,很多的事情都可以被取代,唯有五感,必須親身經驗,無可替代。多年來,老師早已為我們準備了五感的訓練媒材,並在課程中循序漸進地帶我們體驗學習。最近老師更在課堂上藉由泡茶、品茶來說明五感是需要訓練的,如果訓練夠,記憶會被不斷的搭橋,這叫做跨知覺整合系統。在課堂上老師說過:「感覺」是一種生滅,「識」是一種執著,「覺」過了就沒有了,感覺記憶只存在五感中,而五感最後抓住了甚麼才會傳到海馬迴變成短期記憶,再依情節的重要性把它變成長期記憶。以喝茶為例:喝茶是因為要認識舌頭、鼻子,是認清你的大腦。腦皮質是長期記憶,鼻子直接到皮質,一條線跑到杏仁核,一條跑到邊緣腦嗅覺皮質,如何將此創造出一種覺知,叫丘腦覺知,這是很美好的過程。就是讓認知充滿了故事,在識裡寫上你的故事、寫上你的註解,你聞到了識,這個味道沒聞過,將之註解為喜悅感、快樂感、滿足感,註解進去杏仁核的功能、註解在皮質的功能上,叫覺識合一。是跨視覺整合系統,是從大腦整合的、是從腦神經整合的、是從綜合皮質區整合到杏仁核,一切都在整合腦,在創造一個腦,改變腦的運作,所以看到的世界都是美,充滿了美感。所以不管眼睛看了多少不入眼的東西,耳朵聽了多少不中聽的聲音,重點是你從中抓住了甚麼?讓甚麼進入你的長期記憶?我們要對世界充滿興趣,放任五感去接觸世界,讓它追求一種美好的對焦,讓你的五感有一個真正的彼岸可以休息,可以平衡你所有的動盪,有一個美感可以讓你歸零,那麼你的靈魂必定安定。


期許自己從氣機導引的身體學習,開啟能量的鑰匙,進而從品味生活,訓練五感,留下美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導引按蹻・之一 】   

助人利己,別開生面學治療


​黃惠如







六月底才開始去聽會館治療課,足足落後兩個月的進度,期許自己要更認真,每次上課,仔細跟聽老師連珠炮似的口語解釋,從頭到腳順著走完每條肌肉骨骼,深怕漏聽了任何細節。但每次老師講完就只能在一旁乾望著其他人熟練的按揉掰轉,對剛聽到的內容毫無頭緒馬上忘記。老師叮嚀著,該熟記每條肌肉每塊骨頭,但是老師同時也告誡所有人,就算書看得再多,熟記了還是不懂治療。頗有哲理深意的描述!那麼難記的肌肉名稱骨骼名稱,到底要記還是不用記? 到底治療是什麼? 一切的問題,在雪山坑的六個晚上,獲得觀念的澄清,同時也從實作操練的機會中初步體悟了疼痛治療的核心邏輯,誠如老師一向給我們的五感訓練,與身體對話的練習,不斷的從與練習對象的口語與肢體互動中感受和覺察,為未來的學習指引了明確的方向。以下列出個人這六個晚上粗淺的領悟。


首先,為什麼要學治療?學治療需要什麼條件?什麼人可以學或是什麼人適合學?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應該先理解老師教治療的動機是什麼?老師很明白的告訴我們,是為了我們自己。學治療是學著認清自己身體發生的一切現象,了解因為過去生活的哪些因,造成現在的疼痛不舒服,而這個不舒服,我們應該怎麼去面對它處理它:如果處理了,結果是什麼;如果沒處理,結果又是什麼。這些病痛跟自己的生活作息的關係是什麼?若希望治療好以後不再復發,需要做哪些事?


治療的方式不一定是我們親自動手,學治療的目的是有了概念後能判斷病因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的方式。事實上,身體的病痛有很大的機率是我們自己處理不了,需要借助外界醫療資源的幫助,就好比老師腰、膝蓋、腳踝上的傷,老師懂得怎麼治,但自己就是按不到轉不到,不向外尋求醫療資源的幫助則難以達到治療效果。前些日子老師遍訪名醫,但效果有限,因此最終老師選擇教會可以幫他治療的人,用對的方式幫自己治。學治療的目的是知道哪一些治療處置能解決眼前的問題,而不是沒有概念完全盲目被動的接受別人的處置。


其次關於身體功能與結構。基本上身體健康就是身體結構正常與功能運作正常。身體結構可能因為日常使用施力受力使用不當,或是因外力影響受傷而偏離移位造成疼痛、功能無法作用,或是其他部位因代償而有更多問題產生。十八套功法還有無極內息導引是主動的強化鍛鍊,讓身體各部位結構穩固(身正氣正),功能正常。而接受治療則是被動的處理結構或功能的問題,治療者必須先判斷疼痛不舒服的根源是結構問題還是功能問題,再針對問題施以合適的治療方式。例如駝背可能源自背闊肌無力造成,受背闊肌功能不彰影響而產生結構問題,如果不處理,假以時日會影響到心臟功能。此種原因造成的駝背,可以從練習做出能讓背闊肌有力,發揮功能的動作開始,直到背闊肌有力了,背自然就能挺直了。


又如肌肉過度使用造成的氣結或筋膜硬化的疼痛,則是需要使用按壓揉等手法讓肌肉筋膜放鬆,氣結消失,肌肉筋膜恢復彈性,再加上活絡的藥洗,能加速代謝老廢物質,舒緩疼痛恢復功能。印象很深刻的是看到老師因為車禍膝傷後遺症,造成膝蓋僅能九十度後彎,很難做出蹲下的動作,這是一種功能失常的現象,還有指按老師的膕肌和膝蓋後側有明顯偏硬的觸感,小腿部的肌群有許多氣結分布。經老師指導轉膝蓋,按壓揉鬆氣結,再經過空間調整動作(結構調整),當場使膝蓋能更深度彎曲,腳跟竟然可以碰到臀部,這就是結構調整加治療手法使功能能夠正常運作的實際體驗。


接著是治療手法與工具。學會治療第一步必須熟記骨頭肌肉筋膜等組織名稱,但是只做到這個絕對不夠,因為每個人高矮胖瘦不同,組織分布比例也因人而異,有人肌肉強健結實,有人肌肉比例少肌無力脂肪比例大,光治療按壓的深淺度,就會因被治療者體型年齡特質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斷,而且身體是活動的,有些時候身體組織的位置會因姿勢變化等因素而有位移偏離的現象,記得練習時曾經為了找一條神經,明明按到指定位置就是找不到。因此學治療第一步熟記身體組織部位分布,這只是老師教學時讓我們辨識方便的手段,利用組織的名稱引導我們盡快找到對的位置,牢記名稱與位置等同是熟記整個人體部位座標系統。


其次要了解各組織的結構與功能特性,才能從被診斷者的日常行動中找出不舒服的原因。人體是小宇宙,一個動作的產生不僅是特定部位的功能運行而已,也牽涉到相關部位的連鎖作用。例如老師的膝蓋受傷,影響的不只是膝蓋而已,向上會影響到腰臀,大腿肌肉也會因為膝蓋無法發揮正常功能而逐漸萎縮。了解各組織的功能特性及影響範圍,才能找出真正能治療的方式。


再來就是治療的手法了,要按哪裡?按多深才有用? 其實沒有固定答案。人的皮膚組織就有好幾層,按壓深度要多深才有治療效果,全看被治療者的體型體質特性以及治療者的「手感」。治療者不僅要憑手感觸覺找到特定肌肉筋膜神經,也要有合適的力道按掐推揉轉,選擇該用手指還是手肘按,按的方向也要講究,如果骨頭關節處移位,還需要懂得如何讓關節短暫分開,騰出空間,使錯位的骨頭歸正,這些需要治療者的「手」觸感去辨識,還需要判斷用多少「力」以及施力的方向為何,萬一「力道」不足,如何補救?這些都需要練習。


在雪山坑的練習期間,有人因為手用錯力整晚手疼難眠,有人因摸不到神經而一直治療不得法,也有因為被治療者腳的位置阻礙手的施力,恨不得那隻擋路的腳直接消失⋯⋯。治療者不是使用蠻力,也不是一味的只用手的力量,而是要懂得借力使力,利用環境配合身體力學在特定點上針對性施力,有時是手指,有時是手掌,有時是手肘,有時需要用肩膀去頂住支撐,有時也要用到丹田之力,有時必須用腳踩,甚至踝膝胯都用上了,還有的時候只是單純應用治療者體重加壓在特定點就能達到效果。而被治療者也不一定採坐姿或躺姿治療,必須看要治療部位和體型做彈性的調整。


記得有一晚幫老師按腰椎受傷的地方,練習了很久終於用手肘按到了,老師問說能不能再大力一點,我當時用全身體重的重力全力壓在那個點上。怎麼用力?身體的感覺,自己運動神經的反應還有被治療者的反饋會告訴你。方向是對的,但力量還不夠,因此換另一位體重更重的師姐,用全身的重量針對特定點加壓施力,終於達到效果。加壓的過程中,只要是施力點正確,被治療者不會感覺不舒服,治療者也不會用力過度而受傷。只不過治療者的身體姿勢超出了普通人的認知,其實是運動神經反應加上身體力學的應用,也只有練過十八套功法和無極內息導引,空間變大,懂得透過身體感覺找力學支點維持平衡並同時施力,身體長出智慧了,才懂得怎麼彈性靈活應用。


 我還學到了筋膜槍的使用,這是先進的治療工具之一,確實幫我們省了很多力氣,但是筋膜槍操作錯誤,還是會造成被治療者受傷。因此對新的工具要去認識了解其功能特性,多練習,正確使用在最合適的地方。老師特別告誡,雖然有好用的工具,但是學治療必須先由徒手治療學起,學會之後才能用工具輔助。


最後要特別感謝老師,犧牲自己當我們的治療練習對象,冒著被我們搞到關節脫臼,被失控筋膜槍攻擊,被太赫茲大寶吹風機燙傷,莫名挨打肌肉疼痛受傷⋯⋯等等風險,一步一步引導我們找到身體組織的系統脈絡,並確實讓我們了解該做到什麼程度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相比古時學接骨者必須自己折斷手再練習接骨的訓練方式,真的太幸運了。唯有好好的學,真的做到,才能不枉老師的一片苦心,也能助人利己。



/


【 導引按蹻・之二 】   

身體理療實驗室


​鄭雅靜





氣機導引的學員常年慢活,偶有肢體違和也能稍加自理,身體日用而不知,不覺老之將至。曾幾何時,台灣社會從8.1位青壯年人口扶養1名老人,到如今遞減為3.4位青壯人口要扶養1名老人,無論是個人、家庭、社會乃至世界的脈動都在悄然變化。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
​動態資料請見:https://pop-proj.ndc.gov.tw/index.aspx



修理身體的師傅


別人是修理物質器械的師傅,張老師是修理身體的師傅。師傅提點學習身體推拿按蹻的整復治療,重點不在不會痛,而是練到不怕痛。練習幫人做推拿理療,自己要具備為他人著想,利益對方的初心,所以學治療在學心態,應用「覺」,透過生活的觀察連結到自己內心,品出身體的性格。


老是青春熟成的過程。盛夏裡學員們切磋功法套路之餘,開始學習推拿按蹻之術,活出變化,使老有所為,創造有價值的身體、內心和想法。會舘練功房一隅壁上的西漢馬王堆漢墓《導引圖》,畫中人物動作或以揉、搖、踩、拔伸等身體技法;或利用如球、長棍等輔助器械作為身體治療之用,張老師加碼奉獻,用練了一輩子的身體做示範(治療者兼任被治療),轉換成對治身體疼痛的推、拿、按、揉、引、掐、搥、抖、轉、敲打、艾灸等各種推拿整復治療手法。[1]


 

痠痛是身體的語言


身體的視野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立體環繞且凹凸有致。全身約有206塊骨頭、600多條肌肉,肌肉約佔體重40%,每塊骨頭、每條肌肉、肌腱、韌帶都承載著DNA天賦使命,使能平衡作用。身體的結構如果不當使用就會造成影響。長期姿勢不良會造成局部痠痛,韌帶組織約四個月就會沾黏,一沾黏就會越沾越多,導致局部組織粥狀化,而濁氣堆積又會擴大沾黏範圍,影響其他部位。所以,身體結構的正確與否對健康非常重要,痠、痛、麻等都是身體的語言,在告知身體的結構有了狀況。






牽一髮而動全身


人體的不正常凹處是過度收縮,凸處是過度延伸。通常一個關節受傷會牽連到其他關節組織,如腕關節受傷可能牽連到三角軟骨及韌帶組織。而膝關節的股四頭肌、膕旁腱肌群、腓腸肌、脛前肌活動時,周遭兩側的骨腓韌帶、股脛韌帶、鵝足腱肌群、膕肌也會參與其間。


長久站立會造成腰椎前傾,骨盆往前傾斜會壓迫膀胱,所以需要放鬆,再加強練習骨盆底肌的收提力量。假如膝蓋關節的軟骨已經磨損殆盡,就無法回復到原本正常狀態。椎間盤突出為不可逆,緩解之法是矯正姿勢,再透過運動來補強脊椎兩側的肌肉及肌腱組織。所謂的可逆,不是指透過推拿整復治療讓身體有狀況的部位恢復到原本的健康狀態,而是指恢復其功能性作用。


發炎是身體的自救過程,在局部組織發炎腫脹時要先消炎止痛,盡量休息,轉成慢性再做處理。推拿按摩時關節面的毛孔會打開以促進組織液流動,若能施以「藥洗」不僅有助局部組織的活血、消炎、化瘀,深入深層組織,因而學習浸泡老祖宗智慧傳承的「藥洗」也是基本功。

 


身體的訴求會影響疼痛處理

 

每個人對身體的訴求概念不同,處理的態度就不一樣。有的人用多休息,以為疼痛慢慢就會好轉。有的人是依然故我,不理睬身體發出的訊息,造成慣性發炎。也有人主張訓練肌力來應對身體的疼痛,如舉重訓練以強化肌肉強度;或用物理方法,通過動作來調整肌肉的力量與平衡等。


在氣機導引是整合基礎解剖和推拿按摩治療。學員要練手指、手勁,身體的站位要成勢面,也用輔具作為手的延伸。最好練到身體使臂,手臂使指,手與工具的合而為一,所以首要之務要認識人體的肌、骨、皮、膜、韌帶、肌腱等,作為肢體結構的定位之用。認識肌肉、骨骼會有助於了解功法動作的結構真相,因為動作的起承轉合就是身體的結構變化,引體、內臟功法是各部結構變化的樣態,無極是全身整合的狀態,充滿了不同層次的境界。


張老師不建議按圖索驥的書本學習,貢獻自己肌理分明的肢體做臨床學習樣本。為便於解說人體的結構面向,課堂上會應用解剖學的基本術語,人體分為左右的縱切面是矢狀面,前後的縱切面是額狀面,水平面則是上下面向,並與前述二個切面相互垂直。




學員也倆倆練習,觸及骨骼肌的排列成群,肌肉產生的單向拉力。通過身歷其境的操作,摸索關節附著肌肉群,有的跨越單一關節或多重關節;觀察到不只一組肌肉在參與踝膝胯、腕肘肩、腰胸頸的活動,也有反方向肌肉群參與調控關節的旋轉。膝蓋鄰近的膕肌是旋轉肌,可讓腓骨朝脛骨而往外旋,是膝蓋唯一可做單側性旋轉的肌肉,如側踢就是旋轉膕肌。


 

個案討論


課堂案例多是學員的親身經驗,通過理解他人的疼痛歷程,再處理身體結構的失衡組織。如某學員近來常感到左手感覺無力,晚上睡覺時必須找個不會痛的姿勢才能入眠, 幾年前頸椎的3、4、5節附近椎間盤曾開刀…






身體是見微知著,學肢體整復最好是臨床跟學。先觀察人體的結構,剖析肌肉、骨骼的功能,眼睛觀察當事人身形舉止,檢視身體的架構;耳朵認真聆聽當事人對疼痛部位的描述;用手接觸對方皮肉骨的感覺,再將各方資訊匯集到腦中做思考。


從額狀面檢視當事人兩手不易側舉,左手無法靠近頸部(額狀面),背闊肌很僵緊,旋轉肌群的岡上肌已經卡卡,岡下肌無法旋轉,旋肌袖(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圓肌)無法旋轉帶動肩胛骨),接近翼狀肩胛狀態。除此,頭夾肌連結到菱形肌,肩胛下肌連結到小結節,觀察小結節無法帶動肩胛下肌,以致肩胛骨無法旋轉,左手無法順利上舉。



身體推拿理療


先徒手放鬆因工作姿勢不良,外力入侵導致菱形肌痙攣。菱形肌連結到肩胛骨的內側緣,放鬆頭夾肌、菱形肌及肩胛下肌,再繼而用按摩工具調整肩胛骨,放鬆肩胛下肌。





又觀察到左手舉起時,岡下肌、小圓肌會產生拮抗,必須鬆開該部位的肌肉,再放鬆身體額狀面的身前骨廓和肩胛骨之間的胸部肌群,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鋸肌、鎖骨下肌以及結節間溝,喙突,胸小肌可以牽動肩胛骨。再鬆開頭夾肌和胸鎖乳突肌的拮抗作用,讓兩者的運作協調。最後,建議當事人每天練習握手上舉的動作做身體保養,因為再多的拍、打、推、敲、按、揉法,都比不上自我的本體運動。


這個案例的處理結果是立刻見效。當事人的雙手高舉、旋轉不卡關;上背部放鬆,肩頸的轉動利索。一週後我們再追蹤當事人是否有練習握手上舉的動作,師兄帶著一貫憨憨的笑容說:因為沒有特別感覺手臂不輪轉,未曾想要做運動。



[1] 本文所指的推拿、按蹻、治療、整復、理療等,係非醫事人員在非醫療機構執行之傳統整復推拿調理,不同於中醫師在醫療機構所親自執行的「中醫傷科推拿」行為。



/



【 導引按蹻・之三 】   

原來,答案在這裡 !


​冷莉萍






場景:雪山坑的床上

時間:半夜2點到5點


 

一直受到漸漸腫脹變硬的上臂肌肉干擾,或趴、或坐、或臥、或捲曲……任何睡姿都無法入眠,起因是幾個小時前想幫老師按摩痛點,老師叫我先幫他調整腳踝,左右手掌必須用巧勁,才能托開跟骨、撐開距骨,經過一番努力,老師說沒有轉開;我開始不斷加深力道後,老師依然說我沒有轉到。


我愈發使勁用盡全身洪荒之力,但因自己的姿勢、施力點、力道 ……都抓不到要領,反而向外越用力,內挫力越強!所以在入睡後,我的手臂開始腫脹變僵硬,疼痛中只能等待天明時再讓老師喬一喬了!


既然不能入睡,便開始複習、按壓老師剛剛教的乳突、枕下肌,讓自己在疼痛中安定,至少已經學會的要記住,且反覆練習。嘗試用學術名稱敘述現在的痛點,猶如剛學英文時,要儘量用全英文說出想說的話一般,半夜中抝口的想著肱骨肌肉痛、動動橈骨肌肉、似乎也會痛……而動動背部也不舒服…小圓肌、大圓肌、闊背肌是哪一塊…………疼痛真是我們的老師啊!會真實指引出答案!


最近常常半夜抽筋時,以前大多被疼痛的感覺佔據,現在卻是在抽痛中觀察是哪一條筋,因為筋絡在抽筋時會特別清楚的浮現!


2點、3點、4點⋯⋯悄悄走到客廳窗前,看到小時鐘的數字,5點了,天也漸漸亮了……


這小小的酸痛雖無法入眠,但明後天就可以舒緩;但試想老師脊椎的疼痛,那可是分分秒秒疼痛相隨,不得片刻暫緩……老師卻輕安自在地示現出無極心法的種種面貌。


老師說自己才是大體老師,因為治療課同學們在老師身上的揉捏按壓練習,常常都是錯誤的,導致老師被過度按壓而發炎,但老師總是平靜地讓大家在他身上不停的測試、練習……就連我兩手指拉起老師皮肉分離時的薄皮,手指出力壓平揉搓時,老師依然紋風不動。


近距離接觸老師的肌肉,全身氣血飽滿的皮膚非常令人驚訝,這種觀察也會轉成自己練功時的動力。


隔天老師幫我治療時,感受到他使力在我的骨膜上,老師從我的雙手到整個上半身正反面,用各種手法治療著……每次被老師治療其實都很痛,但這一次卻感覺很舒壓。


總是跟自己說,有幸讓老師出手治療,在疼痛中學習放鬆,老師才下得了手,也因為信任才能不斷放鬆,疼痛就不起作用!


老師同時教我雙手向上舉、再向兩側延伸、最後兩手回到胸前延伸並吐氣……重覆此動作便可紓解不適!


老師也說我的手都沒有肌肉,當然會用到背部的力量,背部因而受傷。所以要訓練手部肌肉,必須常做伏地挺身!


回想那晚漫長的夜裡,腦中口吃般複習著老師剛剛教授的:腳的肌肉幾條系統、旁邊的同學可同時邊聽邊摸索肌肉並記住,而我卻是聽到第三條系統時,第一條已忘記。


 


愈發清楚自己真不是聰明人、理解力差、記性差……。這段學習徒手治療的過程中,其實很有壓力, 自己實在沒有學習的條件。


然而答案卻是在不經意時浮現……


現在有親友聚會時總是想幫人服務,同學說肩頸很緊,幫她用各種想得到的治療方法及導引功法鬆開肩胛後,她居然說有效,並要我再多學些治療手法,期待下回碰面時再讓我喬喬… 回程的路上想起這段互動  


原來,答案在這裡!


某次路過攤販買蛋餅時,老闆說將要歇業一個月,因為手麻、骨刺…已安排開刀。想著老闆揉麵糰、煎蛋餅時慣用手勢又如何,偵探般由果溯因。實在不忍心什麼狀況都只能開刀,能否有其它替代方式?若學會治療也許對別人都有幫助的。


原來,答案在這裡!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欄一  體證道德經 】   

得一而清、得一而寧


​文稿彙整/蔡文鈞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

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此非以賤為本邪?

非乎!故致數譽無譽,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昔之得一者」


所謂「一」,是萬物的起源,在一切未動之始,是「道」還在蒙昧未動、陰陽未分、萬物還沒開始產生之前。從古到今,一個人在「一」的作用下,或者任何事物在「一」的作用下,它會是什麼樣子呢?就個人境界而言,「一」是對錯之前、吉凶之前,在道理掉入人間之前。人的起心動念不外乎大腦的想法引起心裡的變化,「一」就是大腦指令還未下達的剎那間,在沒有「想」的狀態。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天因為得「一」,沒有人間的對錯、好壞、是非,沒有你怎麼這樣、我怎麼這樣,在這些對立分別都還沒出現的時候,萬物是清明的。地得「一」的時候是很寧靜的,每一片土地都飽含著它本有的混沌靈力,源源不斷散發能量,這時候大自然是很美好的,不同的動植物會在各地的混沌靈力作用下,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滅。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


每個人身上也有「一」,它藏在哪裡?它藏在神裡面、谷裡面。「谷」「神」就是人的下丹田跟上丹田,谷神要盈、要靈,丹田要飽滿,大腦要神靈。所以當神得「一」,人就有靈性,可以跟天地取得聯繫,因為它們都在一個共同的頻率裡面。「谷」是下丹田,是一個空的概念,在身體就叫「空」,在大自然就叫「谷」,也就是說氣聚之處。當谷這個地方一直發出滿盈的作用力,這個地方就很寧靜、很清明。



「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也」


萬物得一而生生不息。「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緜緜若存,用之不勤。」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就是一,它不是得一,道法自然,自然就是萬物。所以「一」是什麼?一就是永無止盡、生生不息的力量。侯王是一個真正懂得、想要修行的人,代表一個建立自己王國的人,願意做自己主人的人。所以一個真的得一的修行人「以為天下貞」,在他的生命中,天下所有的一切都包容在他裡面。「貞」就是「正」,天下就自然正了。「其致之」,「其」就是一,因為得一才有這種效能。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天如不清,就如同一個人頭腦不清楚,就容易得腦神經病,「恐裂」就是頭痛欲裂;地就是身體,身體細胞若失去「一」的統領,就會導致交感神經太過活絡,身體一定百病叢生,「恐發」就是發病;神是心,心不安寧,自律神經必定失調,「恐歇」就是心肌梗塞,心臟不會跳了;假如萬物都無法生生不息,「恐滅」就是滅種;「侯王」假如沒有守住「一」、保住自己貴重獨特的生命主心骨,「恐蹶」就會很快傾倒。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故貴以賤為本」,「貴」一定要能夠守一,守一是很寂寞、很孤獨,要付出成本代價的。「賤」是樸實,低調,卑下、獨自一人,把自己處在最低下的位置,賤在內,貴在外,必須內心處在這種卑下的心態中。「高以下為基」,讓自己處在最卑、最下的底端。所以侯王自稱為「孤、寡、不穀」。以前皇帝要修天下之治,他們都自稱孤家寡人,孤就是獨自一人,守一的狀態,寡也是守一的狀態,不穀就是不生、不會生育,也是守一。他們這樣自稱,難道不是「以賤為本」嗎?擔負一個極大的罪名,讓自己扛著十字架,才能低得了頭,彎得了背;「非乎?」難道不是嗎?



「故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故至譽無譽」也就是最高的榮譽是沒有辦法誇讚的,是沒有榮譽到得了的,真正用心的地方,他的心大到你看不見,他的心已經遍佈在任何一個地方。所以,站在「一」上面,就不用讓自己閃亮得像一顆玉,也不用像石頭那樣裝得很粗糙的樣子,沒有亮麗也沒有粗糙之分,只有得一而清、得一而寧。



/



【 專欄二  心田集 】   

無極練自我


​文稿彙整/鄭雅靜






造境,引入空中


一個人長期練功會從形而下的身體練到形而上的意識,練功主要練身根,身體是物質,但有空相的存在。所以要在空相中取得「制空權」。所謂「制空權」,是「將意識頻道轉到『空』的權利」[1]。就是不要把大腦的想法刻印在身上,形成了自己的樣子。所以,「空」不是沒有,而是空的意識、空的境,有了「制空權」才有作空的能力,也才能造境。


「境」是用來容納眼耳鼻舌身五感進入身體的訊息,做動作時,身體當然會感受到覺,感官也有屬於它自己的覺,所以人會在「境」悠然變遷,形成所謂的情境。這種情境迴然不同於平常被工作、家庭或其他識性所干擾的處境,而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同時存在的「境」,進入身體後不再是干擾,而是入境隨俗,客隨主便,因為已經在當下被轉化成自身的能量。


如果眼睛看到影像,耳朵聽到音樂歌聲,鼻子聞到味道,舌尖味蕾嘗到滋味的作用力,被挑起大腦記憶庫的識性,引動一連串遠離覺性的反應,就是被奪境。覺是一種情境,識屬於歸納分析統計,若能超越一個覺境,便是境界。雖然每一種情境的超越都會到達不同的場景,也會有不同的法則,但最後都是道法自然。


 


善哉人子[2]


一個人無論如何經歷,身體在過程中都會處於各種覺知的暗示,最後就是自己怎麼了,變得如何了。因為人經歷的是昨日,而留下的卻是今日的自己。人活著需要學習和自己的「覺」產生共鳴,無極練功就是把「境」引到自己的「空」中,即「境空」。但「境」中有虛相。


人的具象之物有眼耳鼻舌身、肝心脾肺腎,也有與之相應的色聲香味觸、怒喜思悲恐,還深受大腦皮質腦細胞約140億個神經元庫存的知識所左右,用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等識性在腦中歸納、辯證,讓六根的妄念留在知識理性中,層層堆疊,再建構成眼耳鼻舌的道理,把身體的行動置諸腦後。


我們說練功要感覺自己的感覺,因為「你怎麼了」是覺的本身,不是腦的識性,覺知會發生在身體60兆個細胞上。一個人修身要知行合一,「格物」是用身體的行動,擺開眼耳鼻舌的道理,格自己的樣子。「致知」是從身體脫盡世間的有為道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最終都將歸於虛無。無極練自我,從起式開始,把一切自己外在之物,身心靈的自我通通納入自己,封存在意念中,練成真氣,練出真我的存在的邏輯,也就是覺醒到本能狀態。練「制空權」,動作是格物而後致知,所以,每一次的起式都要完全進入自己的淬練。




[1] 氣機導引三月電子報,編輯小語。205期。2023年3月10日。

[2] 「人子」出自鹿橋著,《人子》,頁28-49。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



/



【 專欄三  股海人生逍遙遊 】   

週期與逆週期


​蔡育展





之前探討的概念主要圍繞著週期兩個字,但是比較偏重較短的信貸週期上。自從二十年前網路泡沫,各國長期實施零利率疊加量化寬鬆政策後,股價與其說是反映基本面,不如說是反映資金與信心的變化。有題材、有資金,搭配籌碼鎖定,比穩定成長的業績還重要,即使本業虧損股價也能長期倍數成長。人類在最近二十年似乎找到了克服周期的方式,每當有可能出現景氣下滑或是資產價格下跌,各國政府便會出手採取逆週期工具,然而人類真的從此生活在溫室中,不再需要經歷四季了嗎?


回到之前沉香買賣的例子,後來輪到張百豐了,環顧四周稱霸武林,除了他沒別人擁有這塊香,但是除了他也沒別人買得起。有天改變主意了,要為五百年後的世界留下一批野生沉香,要去海南找地種樹結香,五百年不動,幹一個大事業。但是這需要的資金太多了,必須出脫手上那塊香。問題來了,天價沉香沒人買得起,銀行也沒能力借,怎麼辦呢?張百豐腦筋一轉,這是國寶欸,讓國家買走放在故宮展覽,保存容易也可以讓一般人開眼界豈不好事一樁?貨幣是國家發行的,要多少有多少,錢根本不是問題吧,連向銀行貸款這一道信用創造程序都免了!


國家的錢哪裡來?印象中主要來源是稅收,但是近年來主要仰賴發債。國家發行國債,由央行買進國債並且持有,以這種方式直接增加貨幣,國庫的餘額馬上增加,也省去了民營企業、個人透過貸款、交易的方式創造信用這種較複雜模式。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時,各國政府便是以這方式,一年以內增加了GDP的兩成到兩成五左右的債務,以支應相關需求,正常年份國家財政赤字也不過佔GDP的三到五個百分點,天上下錢不下雨了。逆週期就是發錢,簡單粗暴,但是短期極為有效。


國家印鈔的歷史太長太久了,早期是把金屬貨幣收回充新鑄造,重量、成色調整來「創造」財富,後來印刷術發達,北宋開始使用紙鈔免去收回重鑄的麻煩。現代貨幣史發生過的發行準備、準備不足、擠兌、濫發、民間形成黑市交易體系這些現象,千年來發生了不知道多少次。直到清朝採用銀銅並行,銅錢日用,銀兩官商,貨幣濫發現象得到相當程度改善。


千年以前沒有金融商品,超發貨幣直接進入實體經濟,直接進入柴米油鹽醬醋茶,物價上漲效應相當直接。到了最近二十年,聰明的資本家發明了金融工具、退休金制度,超發的貨幣部分進入實體經濟,絕大多數都以中國等等開發中國家以存款、債券、股票、房地產方式,再度進入金融體系創造貨幣。新冠疫情很微妙的讓新增加的貨幣直接進入實體經濟,轉化為日常消費,但是也造就了近四十年來最高的通膨。今年下半年美國將迎來沒有外部融通,聯準會進行縮表下的新一波發債高峰,人類這次使用的印鈔、逆週期工具是會走出一個全新路線,還是重複中國以前犯下的錯?不論文明如何進步,地軸還是傾斜23.5度,地球仍然有四季。



/



【 專欄四  導引采風錄 】   

賴鈺晶&羅星如

母女擕手練氣機


​黃坤瑛






這次的採訪很特別,是東醫母女檔,不是夫妻檔!因為母親賴鈺晶的關係,羅星如早在國中時就跟著媽媽到會館上氣機導引入門課一期。羅星如目前雖然只有23歲,卻是個老靈魂,她坦言平時沒特別愛練功,卻喜歡聽張老師講課,因為這個年紀有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常在張老師的心法課上得到一些解答。



放棄「小鮮肉」轉與氣機結緣


賴鈺晶說自己以前身體很不好,有子宮肌瘤及嚴重貧血的毛病,樓梯走不到五步就眼冒金星,氣喘吁吁。練功前嚴重到需要吃鐵劑補血,但鐵劑又會造成便秘,故以科學中藥調理,吃了一年左右,貧血有些微改善,但想長期這樣吃藥萬一吃到洗腎也不是辦法。她想自從大學畢業後,再也沒有運動過,應該要做一些運動強身,就去報名參加家裡附近World Gym會員,還繳了三年會費及20幾堂「小鮮肉」教練的特訓課程。由於與周玉玲教練是大學同學,知道周玉玲一直都有在學氣機導引,在玉玲教練的引薦下開始來上體驗課,她居然可以很清楚記得那天是2012/8/8,上完體驗課後,她就開始同時練氣機,又做健身運動,這樣雙軌並進半年後,她很清楚知道練氣機基本功比較適合她,後來就沒再去World Gym,也放棄跟「小鮮肉」教練一對一的特訓!


賴鈺晶認為張老師的築基功法設計得非常聰明,因為不需要仰賴健身房龐大單調的設備,自己的身體就是自己的健身器材,一坪的空間就是自己的運動場。在11年前的體驗課程時,就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尤其上完課後雖然不免有肢體酸痛的地方,但同時代謝排出體內深層的汗液及毒素,但讓身體通身舒暢!練功後,就不再健檢,直到二年前,工作單位強迫健檢,原來紅字的地方,也都恢復正常了。


上入門班一年後,聽周玉玲說張老師60歲以後就不再收新生,又在周玉玲引薦下,於2013/10月進入張老師三早種子班,當時種子班剛開始進入中丹田的教學。她雖是資淺學員,但張老師後來有些會館相關活動的企劃案或簡報都會請她製作,她說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時跟張老師其實也不熟,張老師應該也不知道她在龍華科技大學企管系任教,因為她從學生時代養成上課一定會抄筆記的習慣,至今,她有十幾本厚厚的張老師心法筆記!她說張老師可能看她上課很認真做筆記,而且下筆的時機可能跟別人不太一樣,才會請她協助相關活動企劃案或簡報製作。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老靈魂


羅星如是幸運的,可以在很年輕時就跟隨媽媽來學氣機。問羅星如怎會才國一就來練功,因為她從小就有氣喘的毛病,像不定時炸彈,因此媽媽帶她一起來練功調體質,因為還是學生,基本功是斷斷續續跟不同的教練學習。練功至今,氣喘未再發作過。


羅星如第一次接觸張老師是高三下,有一次跟媽媽一起去張老師家,那時她就被張老師天馬行空抽象哲學及人生觀談話所吸引,她有空也會跟著媽媽參加三天二夜的活動當小助手,藉機聽張老師講課。那時她正處於煩惱人生議題的時期,不解如「人為什麼而活」這樣的大哉問,聽張老師講道德經,得到不少啟發,知道世間萬物都是相生相對,不要執著分別好壞、對錯、美醜,自然也就沒所謂的煩惱。大學時雖遠在新竹就讀,大一下時星期一下午正好沒課,就通勤從新竹來台北上周一晚種子班的課,後來因課業及社團活動繁忙中斷,現回台北唸歷史研究所,又開始上周四下午種子班的課。因為受人文學科的薰陶,對真實的追求有莫大的興趣,她笑說她身體住著老靈魂,「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身心靈」質變及多了氣機媽媽


賴鈺晶表示學氣機後,身體比30幾歲時的自己還好,那時健檢報告血球及很多數字紅通通,現都全部正常,而且我們是在練一套身心靈自覺的功法,身體有什麼狀況,可以自己敏感覺察,並適時地自我調整,不必全然仰賴健檢或醫療體系。另外對自己的起心動念,情緒及想法等會更自覺,更清楚知道自己是誰,比較能夠做到「安心立命」。雖然回家不會經常練功,但固定時間來會館上課,已經變成一種習慣,每次上完課後,都覺得身心舒暢,也是另類最佳娛樂享受!


羅星如笑說,她現在上星期四下午種子班,多是退休人士,她無形中認識很多叔叔、阿姨或是媽媽們,因為大家知道她媽媽不太會做菜,怕她吃不好,不時有人會幫她準備便當,吃到不少美食,她大力推薦明華煮的「薑黃魚」非常好吃!另外更大的收穫是張老師,從她口中的「師傅」那裡,一些疑惑或不方便跟媽媽講的事,可以得到解答。她上課沒像媽媽抄很多筆記,但她會抄下一些張老師特別針對她講的部份,如:自由自在才有偉大,真的活著是勇於動盪,觀察起心動念的動盪才是真的活著;要多花時間思考跟天地間的關係,多看看道藏的書。


賴鈺晶現在除了四晚,還上二晚種子班及香道課,母女兩人上課回家會互相交流討論張老師周四下午及晚上講的有什麼不同。賴鈺晶說針對不同班成員屬性及程度不同,張老師上課內容多少有些差異,她建議大家儘量不要翹課或要找時間補課,就算在家不常練功,每周一次聽張老師的心法及帶練無極,還是可以讓身心靈產生意想不到的質變!


賴鈺晶在2015年時買了一公斤線香,那時聽張老師說每天靜坐,90天後會有意想不到的體會,她開始養成每天靜坐的習慣,靜坐前她會固定點一柱線香並做鬆身三式,問她有什麼意想不到的體會,她笑說「佛曰不可說!」


羅星如說她平常在家因課業繁忙,不太會練功,但練無極時最喜歡的功法是「橡皮筋」功法,她指的是「抱轉脊髓」,因為在做「抱轉脊髓」時,感覺身體就像橡皮筋般絞轉,身體轉到一定程度轉不過去後,會自然往上找空間鑽出去!


羅星如及賴鈺晶都期許張老師一定要長命百歲! 羅星如有困惑時才有人可以給她引導。賴鈺晶則笑說如果她長命百歲,張老師就要長命120歲!她要張老師幫她送終,這是最有福報的事!




採訪後記:


7/26 「杜蘇芮」颱風夜跟這對母女做視訊採訪,感恩颱風轉向,對台灣沒造成太大影響。颱風夜風聲颼颼,感覺她們母女的互動是親密、温暖、開心的,是母女也像姊妹,真是非常難得!氣機導引是很深厚的哲學,能在這麼年輕的時候看見它的力量,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