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東醫氣機導引第178期電子報 / 笑著化掉自己的個性

 笑著化掉自己的個性


◎編輯部





品飲陳年普洱茶,要在得其香、醇、氣、化,其中「化」最難企及,因為到了化境時,香、醇、氣等質地具在,但已和合為一個無以名之的整體,乍然遇見時,微微一笑,寸心自知。


學會成立二十餘年,氣機導引的修學已進入上丹田的階段,過去累積的身心領悟,到此照說是要直攻峰頂了,但卻往往卡在我們渾然不覺而又老是成為遮蔽、障礙的個性上。因此,眼下的課程,就有不少讓人不知所措的安排,把靈性探討的課程,活生生拉到泥土堆裡,讓你滾一身泥,學習回到人間,做個唯利是圖的真小人。本期新開的專欄〈生活聞見思〉就是其中一項。每堂課隨機選同學上台報告國家大事或生活見聞,舉凡國際財經、股票投資、生活瑣事,悉聽君便。就是要你把眼光拉回來,好好聽、看、想這個世界到底在玩什麼?


有些人會在這一關過不去,就像去年這個時候,就有人賭氣不願做一分鐘回顧的談話錄音,而今年,大家習以為常,就都玩開了。今年過不去的關口,到明年就成為日常,要不要問問自己,是誰卡住了自己?


在看似遊戲、無厘頭的各種活動裡,你若緊跟著恣意玩耍,有一天猛回頭,哈!你已經什麼都可以了!你還是個性鮮明的你,但它早已不著痕跡地化掉了,於是,在每一場遊戲裡,入戲、出戲,全無障礙,你就是縱橫天地的超級玩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一口都是一次重生的機會


◎文稿彙整/識香課整理小組





我們開沉香課的目的是為了傳承,教大家認識沉香,也讓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呼吸不只是一吸一吐這麼簡單。透過沉香這種凝聚天地靈氣的物質,讓我們的靈性往上躍升,在現世生命展現力量,用更大的格局、更高遠的心態活在當今之世。


所有事情的發生,起源都是人性。沉香本就是皇親貴族專享的,一般人買不起很正常。買不起就買不起,以後要更謙卑,不用說大話,更樸實、更努力一點。真正的高貴,是你的人生經歷過甚麼。你見過真正的老師, 看到他們用真實的生命說話。看過大師,你才真正懂得學習。練功的人最重要的是,一生幹過大事沒?功夫練到極限會是甚 麼樣?不是裝牛逼的人可以想像的。一切都是人的初衷,人窮,只要充滿希望、有貴氣就可以了。擁有很多沉香,但內心空虛又如何?


沉香是無價的,是天地的公共財,是精神靈魂的良藥。能善用沉香的價值,生命會越來越豐富,維度越來越高。人家怎麼對你,你只是感受,然後用你的道行跟維度回應。沒有任何事可以傷到你。這樣活著,才是真正站在食物鏈頂端,不需要物競天擇。


你們就在此安心學習,不要想太多。要能學到香的內涵,任何事情的發生都能超越。因為沉香等於一切,它所受的傷害,最後成為它最重要的內涵。所以聞香能讓人喜悅,可以豐富自己、滿足自己,啟動靈性。


鼻腔上面就是嗅小球腦細胞分布的地方,氣味分子由鼻黏膜穿過腦殼傳遞到嗅小球。練習靜坐為什麼要用鼻根呼吸,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嗅小球在鼻腔上,顳葉有一個嗅覺區。


大腦分成大腦,小腦、腦幹三個部分。腦幹分為中腦、橋腦、延腦。橋腦是大腦跟小腦連結的橋樑。中腦有動眼神經和滑車神經。十二對腦神經中有十對在腦幹,只有嗅神經(鼻根)和視神經不在腦幹,所以腦幹是生命中樞。延腦在最下面,掌管呼吸心跳血壓等維持生命本能的功能。大腦區域,額頭是額葉,頭頂是頂葉,頭靠枕頭的地方叫枕葉,旁邊的顳骨部分叫顳葉。腦圖像上的皺紋叫做皮質,看起來像腸子,別看只是跟腸子長得很像,人的小腸真的有思考的能力,會下指令。外來的移民,益菌,在腸道最多,管理這些外籍勞工要不要一顆腦?他是人體的第二顆腦袋,所以腸子很重要,人家說心腸要好。心通腦,腸子也通腦。古人講的話都有道理,心跟小腸互為表裡。還有腦中央溝。腦其實每一葉就是一個骨頭,這些骨頭拼在一起,原來是軟的,是演進而來的。腦骨之間是不可動關節,為什麼頭骨有這些裂隙?作用是洩腦壓,頭昏腦脹不舒服的時候用十指指腹壓一壓就好了,洗頭會特別舒服就是這種感覺。


額葉主人類思考理性,語言能力,辨識能力。語言區負責語言表達說出功能(布洛卡區(Broca’s Area),但理解語言是在頂葉後下顳葉後枕葉這邊,叫做偉尼克 區(Wernicke’s Area),偉尼克區不僅理解語言,還理解聽覺,聲音的理解。 視 神經在枕葉,眼睛看到訊息會(從視丘)傳到視神經區,然後會到綜合區找資料, 詮釋意義。意義會到理解區(Wernicke’s Area),然後就會跑到額葉,告訴它要說出甚麼話。聽到話是先到視丘,視丘再把訊息傳到顳葉,傳到聽覺神經區,枕葉是視覺區,味覺在顳葉和額葉之間,嗅覺是從鼻黏膜到嗅小球,不經過視丘,直接到主掌情感的杏仁核。嗅神經之後會到額葉去判斷你喜不喜歡這個氣味,然後再下指令到下視丘,告訴下視丘這是喜悅的,分泌快樂激素;或者這個氣味是女性荷爾蒙,雄性聞到後,下視丘就會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讓性腺分泌 FSH(濾泡素,讓精子和卵子成熟)跟 LH(黃體化激素)。


嗅覺跟視覺、聽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直接到杏仁核影響情感。沉香吸進去之後直接到杏仁核,因為不連結記憶,聞香可以重新設定情感,每一口香都可以讓你重生,相信你自己,告訴自己是善良、有度量的。海馬廻是大腦記憶的管理站,以後聞到香就會自然產生寬恕的情感。


修行人為什麼聞香?為什麼三教都用香?因為可以用味覺區重新設定你的感情。你從前所看到的世界已經被設定了,只有沉香不像什麼,無法比對,只要聞就對了。已經存在腦中的記憶就是執著,聞香時可以重新定義你的情感,相信你自己,每一口都是一次生命,一口一個善良,一口一個大度。人一生就是改掉執著,人體的構造已經注定,要從執著改,不可能!只有藉香改定義。對焦音樂 也很重要,聲音世界是情感最容易凝聚的世界。聞很多不同的香,可以重新設定很多情感,可以改變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持而盈,不如其已


◎文稿彙整/張詒鵬





老子道德經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自滿自驕,必將失敗,不如及早停止,以求安泰;凡事要保留餘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過,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學習最重要的是態度,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很滿,就像杯子的水滿了之後,就再也裝不下了,必須要將原來的水倒掉才能再裝水。滿招損、謙受益,如果覺得滿了,最好趕快停止,因為滿是最危險的。可以謙卑、可以接受的時候,才是快樂的生命狀態。


人最大的危機就是「滿」,練功的時候,永遠都是練到空的地方,把空間變大,讓自己一切都是空,最後就可以學到空的邏輯,而不是嘴巴一直說「一切是一場空」,但拳頭卻握得緊緊的,還是一堆放不下。做動作時,如能適時鬆掉,動作就能順暢,否則一定會卡卡的,做「握拳爭氣」時,如果把拳頭握得緊緊的,那是在耗氣,鬆鬆的,就對了。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就在那個地方放鬆。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一個已經削得很尖細的東西,再磨得更銳利,就很容易碎掉,無法保持長久。同樣的,一個人鋒芒畢露,必遭損殃。得意的時候反而要韜光養晦,更要隱藏;擁有更多的時候,反而要戒慎恐懼;一定要守虛,謙卑才能讓生命更好,當每個人都稱讚你、說你好時,就要留一些瑕疵給自己,這叫留惑潤生,留一點要修的在人間,才有空間繼續留在人間。


練功也是一樣,過分表現自己,鋒芒畢露,動作已經有形了,卻還要做得更有形,更美麗,叫做「揣而銳之」;做動作要內斂,不要在外型過度修飾;練功要依照個人的程度盡其能力,做到剛剛好就好,這是練功的層次。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人一生中所持有的天材地寶,不論多寡,都只是暫時保管,最後誰也帶不走。


我們練功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的金津跟玉液(口水),金津來自脾胃化生,玉液來自腎臟的氣化;玉液從舌根下產生,吞到脾胃化生,再從舌根冒出來,繼續循環,逐漸如冷冽甘泉,最後從上顎兩個突點降下金津,這是金丹妙藥。津液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吞下可恢復元氣,越吞精神越飽滿、頭腦越清楚,越不會老年癡呆。丹道最高練到金液還丹產聖胎,愈練身體愈好,因為身體可以自我採藥。而最寶貴的金津玉液練到滿口了,也不能永遠含在嘴裡,還是得吞下去,守都守不住。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富貴是眾人所樂求的,不要因為現在好就驕傲了,就自滿了,生命是不斷進行的過程,沒有「畢業」這件事。


氣機導引學的是生命機制,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學員學了二十年還在學,因為生命是畢不了業的,他們所學的是境界,境界是大腦的想法,內心的感受和行為,境界中沒有對錯,是無極的狀態,而對錯是有極的,會隨時空條件而改變其對錯,所以說生活在對錯裡,生命在境界中。


當你在生命中,就知道所有的富貴都不值得驕傲,都只是生命中的暫時保管,跨過一個條件,你可能就是窮光蛋。所以不要以為有永遠的富貴,它有一定的時間、空間限制。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是自己找罪受,自討沒趣。



功成身退,天之道


天之道,四時更迭,功成則移,冬天盡了,離春天就不遠了,這就是自然運行,時候到就變了。


甚麼是功成身退?就像水,水沒有自己,它給了你,就變成你;所以生命是一種成全、一種交棒、一種給予的過程,有水性的人,基本上就懂得用柔、用謙卑,懂得往最壞的地方去看見,去安然自在。如果說爭取是一種勇氣,那麼放手就是一種智慧。懂得功成身退的人,知道何時保全自己,何時成就他人。


練功時也是一樣,肩膀要先鬆掉,氣才能下到丹田,然後胯要鬆掉,才能下到湧泉,肩不鬆、胯不鬆,氣下不到湧泉。處眾人之所惡,故居於下,就是要讓你的心氣下去,心火下去到腎水,用心火補腎水。


生命本身是為了一場空而運轉,讓這個運轉得以香火綿延,能為當下這個時代創造一個新的想法,這是我們這次生命來的目的。也就是在生命中丟出一個怎樣的想法,讓後人會有更多的可能性去覺悟、去面對生命的挑戰。


退休不是價值的結束,而是轉成業餘的力量,運用專業、經驗去協助、幫助需要的人,這樣就擁有價值,就不會老人癡呆了,只要有任務,人就會有繼續活下去的動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練功中創造快樂


◎文稿彙整/鄭雅靜





如何融入無極的概念


我們的老祖宗渴求長生不老術,對現代人來說,就是盼望得到健康的長壽,但一個真正健康的人,必須先獲得快樂。因為快樂不是一種物質,也不是刻意經營的感覺,快樂是無喜也無憂,內心油然而生的境界,類似法喜的狀態。我們想要進入這種境界,必須讓自己的感覺,內心的覺受達成一致,才能獲得身心靈的真正健康。


人一出生就具備了靈魂的力量,但肉體接觸外界的感官世界被環境養成的一切制式所綁架,如道德、慾望、知識、價值…,讓人從中升起了無限的困惑。其實,每個人都配備了身體的最基本平台,我們用身體練「無極內息導引」,就在創造一個屬於自己靈魂的專業環境,發揮靈魂的力量。


練功要如何融入無極的概念?必須回到身體的靈性,身靈、心靈與信靈。人要有信,才能靈。心靈是發自心的能量,靈才會顯現。至於身靈,是身體必須脫離自我的執著,遠離大腦的紛亂想法,動作才能做出靈空。如果仍舊沿襲記憶式的學習邏輯,心存先記住動作招式,以後再慢慢修改的學習態度,那就是徒勞無功的繞遠路學習。因為不管如何牢記動作招式,制式的動作毫無靈氣可言,至多只是模仿別人的氣勢,結果到最後只學會皮毛,沒有學入骨髓。髓就是靈,而你所本有的是氣與勢,缺少的只是靈而已。


人類唯一可以和機器人比試之處,就是靈性。機器人蒐集數位資訊,模仿人類的行為模式,集結成大數據並據以決定行動的指令。人類的靈性超越了腦的換算軌跡,這是機器人永遠無法模仿之處。如果人類只相信今生,而不存在阿賴耶識,就贏不了機器人,因為靈魂是阿賴耶識帶著學習超越而至永生永世,機器人可以追上今生,卻追不及靈魂的輪迴。


一個人的生命如果存在太多可以遵守或依循的東西,反而會凸顯自己的自我只存在很少的部分。靈魂的夢想是只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而在身體上的生命鍛練最有效率,因為「無極內息導引」打破身體的認知、使用慣性,長時間練下來會慢慢感覺到自由,一個人的思維、格局、修養氣度都會有所改變,讓人在練功中創造快樂的感覺,但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與醞釀。



不是不要用腦,而是不要心所定之境


學「無極內息導引」要具備自省的能力,內在的文化底蘊,並對自己抱持憧憬。在練功的過程中,不論出身、地位、財富、教育程度或身體條件,每個人都有機會練到瞬間產生張力,都可以練出自己的思想藝術,因為藝術是靈魂的最大表達工具,如同詩詞是文字藝術的強大表達,簡單的語法、文字就能勾勒出意境,串聯起意境的時空。但前提是要破除自己根深蒂固的執著,才有機會做到「無極」。


思考「無極」時,要找出無極的關聯性,藉以了解無極的狀態。譬如,在練精化氣階段,因為不清楚「空」究竟為何,練身體是以「有」練「無」,用身體做對比,反射出體內空間的衍生性。「無極內息導引」的功夫在學上丹田,如果還停留在中、下丹田的苦練並不會產生靈氣、靈動。


因為「無極」的動作沒有招式可以依循,無從記憶,行進間的上下、前後、左右,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動作似乎亂無章法,常常只能在間歇的停頓點暫留、比劃,好像跟著發生,卻又一切空白,自己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然而,即使動作在過程中毫無所悉,最終仍會有所發生,而且這個發生必須不用「想」才能到達,只有在當下才發生,一切依情況而定,該發生甚麼就會發生甚麼,順自然而行。所以,你的身體就是大自然,你的境界會決定發生甚麼事。無極就是如此奧妙。


所以,「無極」動作的當下是遊戲自己,感覺身體的存在,內息自然流轉,引導每個動作的當下,流動在上、下、前、後、左、右的六合之中,每個動作的瞬間都如同水流波紋的千變萬化,而不重複。如果人可以在自己身心統合中感覺到身體的流動,慢慢就會安靜下來,專注在自己存在的流動感覺中。


我們常講,練功要到達「無極」之境,無極是道,必須不用腦。嚴格來說,不是不要用腦,而是不要用腦的根據,如專業、知識。而是根據你心所定的境,也就是心境之間。心境生起了腦系統的「覺」,衍伸成色、受、想、行、識。「受」是心的系統,緊接在覺之後,覺受產生之後會再度傳遞到腦,形成迴路,心、腦兩個系統的串連就產生了無極。


練「無極內息導引」可以讓人找到無限的自我,上丹田是抽象的存在,必須除去大腦的想法及其連結的做法,所以要泯除身心的對立,陰陽的衝突。當上丹田的靈性一現,當下等於一切!人的覺受等同於自己的作為時,施即是受,因就是果。所以,練功最重要的肇端,就是覺察,而當下就是覺察。所謂的當下,沒有過去、未來,不存在是非對錯、因果,只有行動,人在行動中淬鍊自己,讓自己去成為。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地人合參──沉香雕刻


◎王亞玲 




故宮博物院的天香茄楠(棋楠)展,2018年剛開展時就特地前往,前陣子剛剛落幕,這是故宮首次呈現清乾隆時期的沉香茄楠雕琢器物。除了陳設品之外,如雕刻山子、爐瓶、筆筒、如意、古劍等,還包括佩戴品,如朝珠、手串、耳挖簪、板指、圓鐲、香珮等。故宮收藏唯一一件沒有雕琢的沉香原木,反而沒有展出。


沉香是大自然孕育而生的珍寶,稀有性和絕版性已經決定了她難以逾越的價值,而沉香的雕刻,卓越的藝術展現,結合了天地人的特色,更加總沉香的整體價值。但事實上,優質沉香本身的形態渾然天成,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塑。每一個都像是木中的舍利,形態千變萬化,她歷經久遠歲月的地底沉埋和天地之間的淬煉,自帶靈氣和能量,讓人立即能感受沉靜安定的力量。


茄楠是沉中之沉,珍貴稀有,自古雕刻藝術家少有機會讓這些珍寶示現眼前展開創作。即便熱愛藝術和附庸風雅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歡沉香、用香和品香,也無法發展一位專門的沉香雕刻藝術大師。乾隆把好的藝術品都貯放於乾清宮,並以等級分類。天香展中,最香(故宮器物科科長侯怡利說的),也被乾清宮列為「時做上品」(時做,就是乾隆當朝所做之物,最具代表性,品質最優的)的「香山九老茄楠山子」。它就是乾隆六年,令廣東牙匠(象牙雕刻師)楊維占的雕刻作品,作品高18公分,作品整器由一塊沉香木製成,保留著沉香原有的質理,形成巍峨險峻的山頭,山峰下則雕刻九老,姿態各異。


清初國力強盛,民生安樂,文風盛極一時,乾隆尤篤風雅,常見的傳統木雕、高浮雕技法的竹雕、以及鏤空的象牙雕刻盛行,受文人推祟。宮中常徵木雕、竹雕、牙雕等匠師進內務府當差。乾隆只能把沉香交給這些經驗的匠師去執行。匠師短時間沒辦法把沉香木和其他質材的差異,形成一種獨一無二的沉香雕刻觀,往往多數是一般木雕、牙雕和竹雕形式的翻版。如同另一個時做上等的「雕茄楠木螭虎龍尾觥」,器型彷西漢角形玉杯之形制與紋飾雕製,全器以鏤雕與浮雕,結合鳳紋、螭紋與龍紋而成。


串珠雖然對一般人來說比較討喜,但沉香雕刻更值得收藏和研究,如同藝術品的經典。沉香雕刻的難度大,除了稀有珍貴外,它本身因倒埋土中經千年風化腐巧和再結晶粹化而成的精華,凝聚了木質和油脂兩種材料,質地不均難以雕琢,油脂繃脆沒有韌性,木質部分既鬆又輕,雕刻難度比普通木雕石雕大十倍以上。另外,沉香原料形狀千奇百怪,無法複製,創作者要依形取勢,在不破壞整體材料的基礎上,尋找有肉的地方下刀,展現其自然純樸的質地。


所以,通常收藏沉香雕刻要有「形神質」三個條件。形,雕刻家隨形而雕,好的沉香雕刻在形態上講求的是自然與藝術的結合。神,沉香雕刻帶著工匠的情感,要有靈魂,傳神、動感,有生命力。質,沉香本身的質地,油脂多和味道好,做工配上雕工,是沉香雕刻收藏亘古不變的真理。




在古代,優質沉香體塊大的不多,也不像其他木材可以重複雕刻,因此古代沉香雕刻的巧妙就是攢鬥拼接技法,民間和宮庭裡常看到小塊細碎的沉香攢鬥拼接成大塊沉香再來雕刻。這樣的雕刻是受限於沉香的材形和體積而產生,是被動性的,這樣的技法不好,卻突破了沉香雕刻的特徵,有時會看到雕刻小品為了迴避拼接痕跡,展現出其獨特的美感,這是其他雕刻所沒有的。


隨著香與宗教文化的後來發展,台灣和福建的傳統木雕盛行雕刻佛像,雕刻藝術家才漸漸逐步接觸到沉香雕刻。台灣最知名的是已故雕刻大師鍾文堅,他先是雕刻佛像,後以沉香木創作聞名,禪淨雙修的他,從禪悟中創作,沉香雕刻不僅是天地人的結合,同時也是緣法的呈現,他的沉香雕刻佛像神韻極佳,法相圓滿,雕刻作品完全展現創作者的修行表相。


中國中生輩的福建莆田人李鳳強,也是以雕刻佛像知名,木雕世家出身的他,傳統雕刻工藝水平不錯。桃園中壢仁海宮的沉香媽祖雕像,即是他的作品。沉香媽祖雕工細膩,沈靜莊嚴。他在佛像雕刻最聞名的是,一般的木雕師一天最多雕刻十幾尊佛像,他為新加坡光明山普覺禪寺打造的萬像塔,一天內雕刻超過一百尊佛祖頭像。




徽州出身也是木雕家傳的鄭堯錦,竹雕、木雕、硯雕、牙雕和角雕皆精。徽州四雕指的是石雕、磚雕、木雕和竹雕,前三者形成中國徽派的建築,在黃山一帶。因此當地人最重要的謀生工具就是雕刻。故宮文物月刋曾提及,清中葉以前的文人筆記,談及竹刻,必稱譽嘉定的竹器,它開啟竹雕的藝術巔峰。徽州竹雕歷史雖悠久,卻不及嘉定。原本是硯雕學徒的鄭堯錦,一次在《徽州竹雕》的書中感慨黃山竹雕的式微,轉學竹雕,後因台灣商人接觸沉香再轉沉香雕刻。


沉香雕刻,總結幾個特色。首先是選材,香味、顏色、質地肌理特色是必要條件。再來就是「留皮」、「頂邊」雕刻,留皮就是保留原生材質的美感狀態。頂邊就是將沈香的體塊極大化,四邊頂天皆可雕,充份利用每一塊沉香的體積和形狀。其實這些特色,在天香展的茄楠木雕小佩飾裡,便可看到清朝對茄楠的珍視,木料再小仍要雕刻再利用,魚、葫蘆、八寶等小雕件,充滿著活躍性和中國的器物雕刻文化分門別類,但沉香雕刻的稀有和獨特性,應該發展成其獨立的語言,而非傳統木雕或其他雕刻翻版的概念,但從古到今,我們也看到了沉香雕刻也漸漸地走出自己的道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千般追尋,不若萬中偶遇


◎鄭雅靜



《商業週刊》(第1723期,2020/11/23)一篇專文報導,日本漫畫「鬼滅之刃」如何在全球化疫情恐慌之際,顛覆世人認知的小確幸。人們愕然發現,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工作、家人、好友,都有可能在一夕之間面臨接濟不上的斷點,無所適從的焦躁與憂心不再遙不可及,白雲蒼狗原來近在眼前。



「鬼滅之刃」在疫情恐慌之際衝擊人心,揭示世道的艱難,也一刀劈開人間道的夢幻泡影。有的人窮盡一生追求夢中的幸福,拒絕夢醒時分,不惜傷害他人,換得自己夢境的圓滿。有的人招架不住情感的真相,用假面示人,以口舌作道場,卻在夢裡印心,透露真意。有人的世界只容得下一人,拒絕他人入夢。有的人苦苦守候心所依歸的執念,除非得到真正的諒解,否則日夜夢裡都走不出內心的藩籬。有的人只活在映入眼簾的世界,看似嘻笑怒罵遊戲人間,終究無法看清自己。也有人的個性內斂,但心地澄明,夢中得之我幸,潛藏的真意隨處點撥、提醒。


無論人處在何種境界,面對虛幻與真實的一線之隔,是否有膽識放手一搏,抽刀斬斷大腦和六根的勾連造境,重返清淨之所,終究還得由自己的個性與心靈的層次去做決斷。「鬼滅之刃」來自人的感官世界,人既離不開身體,內心也填滿了貪嗔癡慢疑,神魂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迷惑,那個「我」游移在莊周夢蝶的虛實之境,意識和潛意識互相擺盪,到底是黃梁夢短?還是長日將盡?


劍士的修練包含了心與術的層次,很多人或許好奇,為什麼相同的功法動作可以一再重複練習而不會感到厭倦?因為動作是術科修練的基礎,不僅需要專注,更需要心感。心感是情感的萌發,如果六根不主動挑動大腦的記憶,身體其實具備了本能的反應。所以,在重複的動作邏輯中觀察自己的感覺,才能在動禪中遇見身體的先知,但前提是對自己的身體要有感覺。


手的動作邏輯是坐腕、旋腕、突掌、舒指,練久了,手肘、肩膀的關節自會跟上旋轉。腿的踝、膝、胯的關節連動,也是相同的邏輯。我們的眼睛可以看見,但眼神交會的剎那,會讓人心領神受。耳朵可以聽見,更能聽出言談中不言可喻的情感。鼻子的本能是聞味道,如果聞氣味時不要刻意比對、分辨記憶中的嗅覺味道,反而容易體感到無形氣韻變化。舌頭往上接鼻咽腔,下連喉咽腔,舌頭位置的上下變化,可以影響身體振動的共鳴空間。動作來自身隨意轉,境由心生,千般的追尋,都不若萬中的偶遇。所以,身體有了感受,才會發現問題,知道問題所在,才能思考解決方式。所以,孰人孰鬼的對決不在招式,在各自修練的層次,而人身修練之難,難在六根。




生活聞見思



充滿經歷和變化的每一天


◎報告人/一晚班 莫仁維



在今年正式接任董事長的職務之後,許多新的挑戰和機會接踵而來,特別是在疫情的影響下,公司對內與對外的管理運作模式都必須重新思考與調整,尤其是在跨國交流方式的部分,更是成為一項重要議題,使我每一周的生活都充滿了經歷和變化。


工程作為傳統產業的先驅,面對時代的產業結構變化,資源逐漸變得很有限,年輕人才的減少也讓經驗傳承逐漸出現斷層,各種浮現的挑戰也促使我加強跨國青年工程事務的連結,透過密切的視訊會議、線上研討會、籌辦國際競賽等方式,提供有目標的青年工程師們交流和嶄露頭角的平台,也希望透過優秀青年工程師的投入,讓年齡層逐漸衰老的工程產業再度活絡起來,把重要的經驗與技術用更多元的媒介傳承下去。在一個接著一個的眾多新目標與新議題中,該如何持續且積極的推動,也成為我每一周最深刻的經歷。


本週的另一個深刻記憶,便是熱騰騰結果出爐的武林盟主複賽開票,能用 99 票的高票脫穎而出,實在超乎我意料之外,訝異於這麼多同學的肯定之外,99 這個票數又與我今年的際遇不謀而合;我父親在 45 歲成立公司,而今年也是公司的 45 周年,我也正好 45 歲,4+5=9,三個 45 正好是 999,加上這次的選票,變成了99999,彷彿在告訴我,這就是一個時機的開始,也讓我更有動力去面對接下來的改變,並且脫離紙上談兵,積極的做,就對了。



/



美國景氣觀察


◎報告人/一晚班 林秉輝



美國景氣甚佳可由三方面觀察。首先因為美國消費佔GDP比重約七成,先來看美國的消費狀況。最新的零售銷售數據(10月份),年增率達4.4%。近來雖救市計畫退場,可支配所得仍上升(9月較8月小幅增加,年增率5.5%)。就這兩項數據即可看見美國內需市場的增漲動能仍在持續中。再者,消費市場是否穩健目前要觀察就業市場的狀況。10月份非農報告顯示,臨時性失業人口已降至320萬人(相較今年最高超過1800萬人),顯示復工進度良好。更重要的是長期(結構性)失業人口,10月已較9月減少7萬人,看似幅度不大卻意義重大,因為這是肺炎爆發以來第一次長期失業數字開始改善。若趨勢確立,暗示整體就業市場動能將持續增長。另在此大量復工的狀況下,整體薪資水平非但沒有大幅下降,反倒維持高速增長(10月為4.46%)。


其次,民間投資(剔除房地產部門,目前最火紅區塊)的核心在於民間固定資本投資,民間固定資本投資觀察重點在於固定資本投資中的設備投資,也就是固定資本投資中的設備投資是否領先整體固定資本投資?在今年第三季固定資本投資年增率來到20.2%高水平,而設備投資飆到70.1%的超高水準。(這兩項數據今年皆為負值,2016年Q1至2019Q4這兩項數據最佳表現皆未超過20%)。這明確顯示景氣復甦的力道。


最後,我們來看看庫存。美國在8月銷售庫存來到2014年以來最低水平,若上述趨勢不變,這偏低的庫存水位將迎來一波回補潮,這將是未來半年景氣擴張的動能之一。


綜合上述觀點,再加上疫苗可期與總規模1.5兆美元的新紓困案,此波景氣與資本市場榮景可期。


 


資料來源: IZAAX(財訊專欄,智富專欄)



/



回饋社會不嫌老


◎報告人/四午班彭順連



活著真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87年開始練習氣機導引,兩年後感覺身體有了極大的變化,於是一頭栽進,直到現在。聽從老師的教誨:存愛心做好事,除了改變自己,也回饋家人。家中一度發生鉅大財務危機,在家人同心協力下,自助、天助、人助,終於度過危機,重新站了起來。


因此發下心願,盡可能把學習氣機導引所獲得的好處回饋社會。於是我每天在公園練習氣機導引功法,慢慢身後聚集一群人跟著比劃。我只告訴他們:上半身放鬆不要用力,全身螺旋旋轉。一段時間後,他們都感覺身體變好,連颱風天都不缺席。


今年初轉到國父紀念館推廣功法,參與者不乏練過其他氣功者,他們認真跟著我比劃,説過去都不知道有這麼好的功法!


我鼓勵四午班的同學去認養公園,推廣氣機導引,讓氣機導引成為全民運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氣機導引身心靈講座(二十)


主講人:張良維老師


主題:老子道德經23章

功法:雁行顧盼/伸屈脊背


時間:109年12月27日(日)19:00~21:00

地點:總會館,樓上教室(台北市漢口街一段3號9樓


 

參加對象:入門班學員

名額:60位


報名網址:https://pse.is/3axcdp




/



第二屆武林大會暨歲末感恩餐會

歡迎所有會員共襄盛舉


時間:12月20日(星期日)晚上


地點: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庭園會館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東醫氣機導引第177期電子報 /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編輯部




多災多難,也精彩絕倫的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在翻雲覆雨的大時代浪潮裡,如何順著潮流風浪的變化,了無罣礙為其所當為,正是我們修習無極內息導引的宗旨所在。


人生而有複雜、敏銳的思維能力,又配備了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接收訊息的感官孔竅,就是為了創造豐富多變的生命歷程;經歷越多,拉高生命維度的機率就越高。因此,所有事件的「發生」,悲歡離合、寵辱得失,都是上帝給的一面鏡子,讓我們趁機看看自己,也調整自己。


在世變日亟的時候,日子照樣過,但也不能空空過,於是,每天吃飯的碗筷一樣得乖乖洗完,你能參悟如何「用全然的自己」洗碗過日子嗎?從〈漫談太極圖的思想演進〉回溯史前混沌的無極年代,再返照今日時事,是不是覺得「無極」才是解開人心人情日漸扭曲分裂的法鑰?而香道課來到質性與莞香、惠安大異其趣的星洲沉,我們的身體,能不能不作揀擇、批判,只是感受、接納?然後,練功不論有多少年資歷的你,能從「柔弱是最強大的剛猛」,連結到「未經鍛鍊的心靈無法成就任何事情」嗎?


越是崩壞的時代,越是充滿生機的時候,活潑潑的生命,真的是走到哪兒,步步生蓮花,哪兒都是天堂淨土。祝福大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讓沉香的記憶再寫入DNA


◎文稿彙整/識香課整理小組





傳統上沉香是高官貴婦之流才有能力接觸的,一般人就算傾家蕩產,也買不到像樣的香。東醫家族成員能有機緣學習香道,聞到有錢也難買到的沉香,必定要理解這其中的意義。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你這輩子有福報接觸到沉香這種貴氣物質,下輩子會有更多的福報。希望透過在此學習,讓你的人生醒轉過來,一方面千萬不要打腫臉充胖子,買不起就買不起,你因為自己的決心、毅力,得到品香、學香的機會,只要努力在香道中成為,不論是成為香道師、或是買賣沉香的好手,甚至因沉香而悟道,沉香一定可以讓你有所成就,你就好好珍惜、好好努力。再方面,你也要覺悟到,自己一輩子努力,卻連幾塊爛木頭也買不起,那麼你的價值何在?好好看清自己,不要再驕傲了、要打從內心真正的謙卑。


一個人很難修到有多少內涵,就有多大格局的作為,同時,生活也可以到那個層級。有些人總要強調自己只注重心靈,不在乎物質,做不到精神與物質合一,哪有什麼道行?我們在香文化上面固然要追求心靈的提升,但實際用香與品香的修習也是不可或缺的。


沉香真正的價值,最後就是讓你內心得到真正的滿足,不聞就覺得情感無法被填滿。真正愛沉香的人,不論是沉香收藏家、雕刻師或沉香店老闆,他們對香尊重愛惜,甚至超過生命。你是否能像蘇東坡與黃庭堅一樣,即使在顛沛流離中,仍然因擁有沉香而感到喜悅與飽滿?


沉香的佛像雕刻,日本多為明王金剛,而台灣則是觀音與達摩。台灣雕刻大師鍾文堅所雕的沉香佛像依材料取形,常是半面,部分留白不刻,更有韻味。他的觀音可遇不可求,神態寧靜,臉上的笑容不是高興,而是慈悲。他刻的達摩眼神彷彿陷入深思,在苦難中堅忍淬煉。沉香本身就有神念在其中,再經過高明的藝術加工,更能緊扣心弦,讓觀賞者受到薰陶而產生強大感應。


嗅覺跟視覺聽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到直接到杏仁核影響情感,並在海馬迴形成記憶。不像聽覺視覺會先經過視丘,到理性分析區去分析歸納。因此氣味最容易與記憶連結,鼻子是設定情境很好的工具。現在很多百貨公司或飯店,都會用經過專業設計的香氣,透過嗅覺強化他們所訴求的氛圍。寺廟是累代人虔心祈求的地方,再加上焚香的氣味記憶已寫入我們的DNA,所以人在寺廟,心自然就沉靜謙卑,尤其是燒沉香的寺廟。


家裡要常點香,而且點香時要先設定安靜的情緒,充滿感恩與祝福,用心去對話手上的香。累積香的記憶,與心相合,久了海馬迴就會把這種連結放到記憶庫裡,以後只要聞到沉香,你就會安靜下來。同時,你只要安靜,這種香味就會出來;這種香味是腦神經創造出來的,是海馬迴的記憶。因此我們聞香要先訓練什麼?就是訓練這樣的邏輯,要一直把它練到駕輕就熟。


所謂「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有足夠的誠意,就可以藉香找到相應的神佛。



                                                   -   -   -   -   -   -   -   -   -   -   -   -   -   -   -   -   -   -   -   -   -   




柔弱是最強大的剛猛


◎文稿彙整/李明






我們延續前兩個月的話題,藉「水」的柔弱來談自然之道。這是第七十八章的「天下莫弱於水」:


天下莫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水占人體重量的60-70%,身體的血液、體液、淋巴液和腦脊髓液都是水。中樞神經是人體中央製水處理機,中樞神經之水叫腦脊髓液。任督兩脈就是腦脊髓的訊息,統整全身水的訊息。水攸關人體酸鹼平衡,還有體溫恆定,不能出問題。我們要多喝開水,而且喝的時候要有感覺,慢慢喝。最好的水就是白開水,只要有添加任何東西,都已經不是真正的水。僅次於白開水的就是奇楠沉香水,是功能性的。


所有物質,最能代表道性的是水。風生水起,風就是氣,氣一動,水就流,流動就有生機。氣機導引練功不是運動,是身體在完全不用力、不耗損的狀態下流動,是活動針炙。身體流動起來,身體裡的水就能夠清澈。我們要學水的流動性,讓身體像水一樣,一直往下到湧泉。「自胸至腹入丹竅,直下陰蹻返湧泉」,「返者道之動也」。


《老子》第八章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最髒的地方,都要用水去洗,帶走污垢。天下沒有東西可以跟水比,如同一個不要命、不怕死的人,你再兇猛、勇敢,也大不過他。


「天下莫弱於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勝」。就像美國再強,也沒有辦法對抗大陸在世界的滲透工作。近年大陸挾著龐大財力,藉一帶一路流動出去,而且做法跟水一樣因地制宜,有些地方只要提供土地,鋼鐵材料不用錢,免費幫你蓋橋修路,但日後收費我抽百分之幾。「以其無以易之」,這種滲透性很強,沒有辦法抵擋,就連美國也未必有能力招架,不得不祭出貿易戰來打壓。


老子第七十章講「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吾言甚易知,而在這裡是「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莫能知變成莫不知,道理大家都知道,卻很難做到。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人不要太好,一好就煩惱,就痛苦。你就是覺得自己太好,所以才有資格痛苦,才有資格生氣。假如你覺得自己不好,就會謙卑,趕快躲起來,還生什麼氣。這是老子守缺的智慧。你們都知道,但是卻做不到。常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最謙卑,可是很少有人做得到。


「是以聖人云」,所以説一個修行人要常提醒自己,「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修行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受」,「國」是指你的身體範圍,你的生活圈、周遭的一切。要承受生活圈裡所有的污泥與傷害,即使受委屈也能夠自在。每個人、每件事都是一種感染源,沒什麼對錯。你必須自己去對抗各種病毒,而得到最後的結果。人能接受一個範圍內所有的病毒,就可以做這個範圍的主。反之,你竭力對抗,不會有什麼好處。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不祥就是災禍,你要承受得了身體的疼痛、疾病,不能被內心的貪嗔癡慢疑打敗、控制。它們出現時,也不要對抗,而要像水一樣,把它們洗刷乾淨,讓它們流動,不要停留在一個地方。


心氣高是災難的開始,自己不努力,卻認為什麼都該是他的。受國不祥,第一個要學會受氣。心氣高就受不了氣,只有心氣低的人才能受得了氣。只要你能受國不祥,就能當身體六十兆細胞的主宰。


「弱勝強、柔勝剛」,這是正言若反,老子講的都是正言若反。在正言若反的哲學下,所有自然之道的詮釋,往往與人間的道理相反,「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損不足而奉有餘」……氣機導引練的就是「正言若反」,鬆柔反而是最大的剛猛。




                                                   -   -   -   -   -   -   -   -   -   -   -   -   -   -   -   -   -   -   -   -   -   




洗碗的人


◎阿充





你是家裡那個洗碗的人嗎?你是快樂的?哀怨的?還是專業的洗碗人?你是自願的?妥協的?還是不為什麼而做的?你是偶一為之?是日常的責任?還是順手就洗了碗?洗碗學問大,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洗碗這檔事。


什麼是全然的自己?應該是沒有制約,沒有慣性責任,擁有全然的自由。一樣的工作(例如說故事給小朋友聽),有了契約關係就叫失去自由(幼稚園老師),沒有契約關係就可能叫興趣(愛心志工),工作本身是客觀的,是主觀意識決定了你和工作的關係。如何擺脫制約和慣性責任?前提必須是「沒有也沒關係」,也就是你不工作也沒關係,你不洗碗也沒關係。一般人做得到嗎?失去工作契約不恐懼嗎?不洗碗不擔心有後患嗎?不怕成為不負責任的人嗎?要成為全然的自己,不代表自己不用面對問題,而是先要讓自己有能力面對一切的問題;不是要逃脫責任,而是不被責任所綁架。全然的自己就不會自私,也更會以眾生為念,不僅不傷害周遭的人,更不會傷害自己,這就是圓滿。


面對洗碗這檔事,我們先要把自己的身份定位好,如何以「全然的自己」這個身份去扮演洗碗者的角色。沒有人規定你要這麼做,也不需要去討誰歡心,不洗也不用擔心誰會不開心,更不需要有「歡喜做,甘願受」的自我期待,因為洗碗就只是洗碗,該洗碗就洗碗。什麼是身心靈的一致性?你的腦袋、你的情緒完全同意你的所作所為,一旦有任何制約,就會產生反抗制約的念頭,就不可能處在身心靈一致性的狀態。所謂的「接受」,只是壓抑或轉換那個反抗制約的念頭,從一個立場轉換成另一個立場,從不接受「負責洗碗」轉換成接受「負責洗碗」,這和「全然的自己」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全然的自己」從來沒有「負責洗碗」這樣的念頭。「全然的自己」就是「無極」,就是什麼都可以,洗碗也可以,不洗碗也可以,洗了也沒少塊肉,不洗世界還是照常運轉,不會陷入對立,唯一的原則就是「該洗就去洗」。


練功和洗碗其實沒什麼差別,我們要搞清楚究竟是「全然的自己」在做「無極內息導引」?還是以種子班的學生身份跟著老師在模仿「無極內息導引」?或是在家裡複習功法的你想著如何學會「無極內息導引」?如果沒有制約,怎麼會有規定的動作?如果沒有責任,怎麼會有「學習」的概念?如果是「無極」,怎麼會有固定的樣子?因為是「無極」,你就必須等於一切,練功時,不是感受音樂,而是等於音樂。「無極」的世界就是,你等不等於你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等於了,就活在自然規律裡,跟著自然運行;不等於,就繼續在自己的小宇宙裡執著、對立。氣機導引的一切訓練,就是幫我們找回那個「全然的自己」,但是一不小心,卻可能形成一個越來越沉重的自己。「為學日益」只會讓身上的枷鎖越來越多,「為道日損」才能找回那個輕飄飄、恍恍惚惚的自己。我們是在學功夫,卻又不能「學」,比較精確的說法,我們其實是在「找」自己,那個原本就存在,赤裸裸的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漫談太極圖的思想演進


◎文稿彙整/鄭雅靜







重新連結大自然


傳說中國文明的開始,源自伏羲氏畫八卦,一畫而開天闢地。「一」未動之前,宇宙為空。所謂的先天卦,就是易經最早的三畫卦,包括一陰、一陽爻,及陰陽和氣共三個爻。三千多年前的周王朝時代,戰亂頻仍,人心更替。當時的周文王以為三畫卦三個爻已經無法涵蓋當代天下事,所以,增加三個爻結構成六個爻,後人稱此為後天卦。


基本上,道就是自然。當大自然被片面支離、解構之後,大道崩解。從此之後,東方人走進一個有內外、上下劃分的理性思維,心產生的分別意識讓內心有了煎熬與痛苦。距今二千年前的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興起,百家爭鳴,如儒家、法家、墨家、名家、陰陽家等,都是根植於某種立場的學說派別,存在對立之言,對立從此萌發,進入帛書所載:「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的理性時代。


相傳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年間,陳摶創造了太極圖,是最早將太極陰陽概念形象化的人。太極圖的圈外,指浩瀚的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存在,即大自然。太極圖的圈內,指人事變化,存在陰陽的變化。千年以前的陳摶認為推算以求陰陽的協調,應能符合當代的需求。但藉由知識概念來區分或凸顯陰陽的對立性,在科技網路時代是遠遠不夠用的。


因為一個和諧、快樂、善護念的社會一定是道的狀態,大自然的狀態。人因為有了起心動念,才會產生眾多區別,但只要存在對立,很難避免衍生更多上下、內外、是非、對錯、吉凶的對立,源源不絕,難以善了。那麼,太極為何不適用於二十一世紀?因為網路時代無法具象,人類思想在虛幻、抽象的時代中一切都會發生變化。所以,太極圖的對立與意識型態已經無法貼近現代人的需求了。


檢視太極圖的意識型態與圖騰,是一個圈圈中置放一個S型,其上有兩個對點,代表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藉以維持某種平衡的狀態。如果我們將S型視為一個人的內心,S型外圍的圈圈代表天地,如同人的腦。人的腦之內有一層暫且稱為知識的網,包裹住S型(人心),人腦之外還有一層,是源自大自然,但被濃縮成型的宗教概念,如上帝。如果,透過中國的太極圖來探討中世紀的西方宗教哲學,一切都為上帝所創造。如此,S型以外的圈圈,如同被外膜包住的人類的大腦,讓人們以為上帝就是自然本身。


 


簡單歸「一」的概念


北宋陳摶迄今又再千餘年,生物學家已用界、門、綱、目、科、屬、種將物種分門別類,現今的知識體系越來越龐雜,科學分析也更加細微。讀不完的知識成為壓力的重擔,已讀不回的訊息成為恐慌的來源,人類是否能往回逆轉到最原始的簡單歸「一」的概念,不再處在對立立場,如果人類真的可以不分你我、彼此,很多問題都不復存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道化生一,一就是道的最原始狀態。二是對立,開始分陰陽。三是合氣,陰與陽加上合氣而生萬物,如男女合氣而產生下一代。因此,萬物也是有陰陽對立之始,才追求合氣,使陰陽平衡,達到萬物共存共榮。人類經過千年的修煉與磨合,能夠考慮彼此的立場,創造雙贏的契機。


人有理性,就可能引發非理性,就產生對立。但大自然的法則是依道而行,順應自然,如春夏秋冬的時節有序,生老病死的歸根復命。人只要在道的法則中,並不需要理性思維,需要的是反應、感受。因為世人追求知識以為學習,其實是將大腦填入知識的過程。因為在電腦化時代,人類百年所學的理性發展,終將比拼不過一部電腦的記憶體。


在所謂理性的思考發展中,會衍生製造很多制式條文或僵化的知識,讓原本可以思考的腦變成記憶的腦。人類最擅長的是思考,電腦最厲害的是記憶。電腦運用大數據分析一切的問題,據以做出對應。但人腦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法則,即自然法則,通過思考加以運用,故而能夠改變、超越記憶。也就是說,電腦擁有龐大的記憶,人類擁有的是思考力。因此,我們要發展的是思考,絕非發展記憶。未來,網路科技時代的救星將不再是所謂大師的個人思維,而是一個抱持自然的觀察,能夠身體力行的團體,透過網路虛擬化而存在。(本文依據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掃描」節目2020年4月7日部份內容整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練功找回真我


◎周玉玲






教學之初,曾做了個實驗,請同學靜坐3分鐘保持完全不動。結束後,請自覺「完全沒動」者舉手。幾位舉手者在靜坐中多少有微調坐姿丶點頭丶搖晃丶搔癢丶皺眉..。他們並沒說謊,而是對自己「無意識」的動作毫不自知。因受制於我的某些人生模式,而無法活出理想中的自己,我覺察到了嗎?


為健康而來練功,很正常,效果顯而易見。但我的期許只是變得更健康嗎?不,心靈的自由丶安定才是我真心的渴望,而練功也能幫忙達成。每當我凝念丶放鬆、感覺每一個動作(與身體對話),當下此刻,我不只在重塑自己的身形丶健康,也在建構我未來的人生。練功的目的在學習正確對待自己身(體)丶心(靈)的方式。身體的病痛,只是訊息,無一不在提醒我這個主人該做些調整了,而不是如以往認為,自己是身體的受害者,未意識到自己加諸身體的情緒、壓力超出它所能負荷的極限才是問題所在。正確地練功,「身鬆」丶「心靜」丶「腦放空」是可以達成的。


「身體是心靈展現的舞台」。從個人的身形、動作中不難看出其個性與自己內在連結的程度,是可以作為練功進展的指標的。從心靈(因)搞定,身體(果)自然健康。然而情緒丶念頭紛至沓來,常使人無法招架。一次次藉由練功保持專注,每當發現自己分心恍神,立刻把注意力拉回動作丶身體上,久而久之,就越能覺察自己念頭的來去,不再總是念念相續,無法意識到當下的我。要改變慣性是很難的,但正向面對丶減少自責也是自己該學會的心態。我的人生現狀(果),是我過去念力(因)累積的呈現。期許自己未來的人生更好(果),就從把握每個當下(因)開始。


越是簡單丶熟練的動作,越能幫助我專注在當下此刻。不一定要練或學很多的動作,而是在每個動作上深入、練出火候。此即張老師的提點:動作不要貪多,要貪的話就貪境界吧。感謝張老師的諸多教誨,從早期的練功時「不要假裝自己很鬆」到最近的「不要裝牛逼」的經常性提點,每次都讓我為之一「震」,要為邁向「真我」保持警醒啊!練功還有什麼好處呢?隨著覺察力的提升,就能觸及自己的潛能。很慶幸在練功幾年後,終結了自己是肢體白痴的誤解,肢體動作竟讓我找到自信丶樂趣,發揮創造力並有幸成為教練,與人分享所學。


上課時,經常與同學分享的一句話「未經鍛鍊的心靈無法成就任何事情」,鍛鍊心靈就讓我們從鍛鍊身體開始吧!然後我看著同學們練功專注的神情,心中生起莫名的感動,他們好美喔!




                                                   -   -   -   -   -   -   -   -   -   -   -   -   -   -   -   -   -   -   -   -   -   




氣機導引身心靈講座(十九)



主講人:張良維老師


主題:老子道德經22章

功法:單手去煩/霹靂壓掌


時間:109年11月15日(日)19:00~21:00

地點:總會館,樓上教室(台北市漢口街一段3號9樓


 

參加對象:入門班學員

名額:60位

報名網址:https://pse.is/393psd




/




第二屆武林大會暨歲末感恩餐會

歡迎所有會員共襄盛舉


時間:12月20日(星期日)晚上

地點: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庭園會館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東醫氣機導引第176期電子報 / 大人虎變

 大人虎變


◎編輯部




最近學會遭遇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具體言其細節,很難不落入世俗的是非分別,所以不足為外人道,我們自己內部知道就好。不過,對於長期探索、研究「人」的事業,事件透顯的徵兆、訊息,才是值得重視的。


憂患之世,就要有隨時應變的能力,而在百變局勢中維持初衷不變,才真是道行。氣機導引的訓練本來就不只是身體動作,下丹田身體動作所要鍛鍊的耐力與韌性,則是把上丹田的思想落實在人間實踐的憑據。因此,隨順時代風氣為無為,而無所不為,正是把「無極內息導引」的作用力充分展現的契機。


每一個發生,都是千里迢迢為你而來,2020是最晦暗的一年,也是充滿希望的一年。酷暑已過,秋天的涼風捎來溫柔的天地消息。日常課程、活動仍依序進行,電子報準時發刊,每篇文章也依舊各擅勝場。日出日落,看似無波,但我們的內在,已為翻天覆地的變革,做好了準備⋯⋯。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氣的練習,到質的變化


◎文稿彙整/識香課整理小組





六根之中我們常會追逐視覺、聽覺乃至味覺的享受,但對鼻子掌管的嗅覺往往較為忽略。其實鼻子主管呼吸以及嗅覺功能,攸關我們的生命品質。呼吸不順,影響身體每個細胞正常生理機能,而嗅覺更是五感中唯一不經視丘而直接將刺激傳至大腦者,最後到達情緒中心杏仁核。如果不好好照顧鼻子,讓它不好過,你的情緒也不會好過。


我們的大腦能記憶分辨上萬種氣味,但鼻腔內的嗅覺區只有指甲大小。特定嗅覺神經細胞死亡是一種老化象徵,年紀大嗅覺退化,甚至有人失去嗅覺,就可能會影響性格,變得固執古怪。長期品香的老人因為經常聞到氣味分子千變萬化的沉香,有助於活化嗅神經與嗅小球,也讓大腦不斷產生新的記憶,對防止嗅覺退化與老人癡呆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沉香樹本身是沒有經濟價值的白木,但受傷後為了自我修復,會把大自然中的各種微生物、礦物質等元素吸收進來。所以沉香是大地的合香,其中飽含豐富多樣的各種氣味分子,而每個人的嗅小球所能抓取的氣味分子未必相同,因此大家聞到的氣味就不會完全一樣。


聞香要很專注,凝念於鼻,彷彿把所有的自己都放在鼻子上。這和練功不同,練功的時候不能用鼻呼吸,要用體呼吸。但聞香要用鼻子,不要用橫膈膜,因為我們是要抓住氣味,氧氣吸進太多反而會形成干擾。


每位香道師都該知道一塊香要怎麼聞,才能開啟嗅覺的美好境界。根據香的不同特質,適當取距,或近或遠,或撲鼻而來,或若有若無。除棋楠外,煎香時可用濕布把沉香略略沾水,香氣聞起來會更濃郁,尤其碳化高的惠安與芽莊老殼。環境的濕度會影響出香,通常下雨天特別容易聞得到香。有些香如土沉,是取其優雅的質感,而不是香味,悠遠才能發現其中優雅的美感。啟動情緒不在於氣味的濃淡, 有時淡雅的氣味更能勾起情感,抓住心裡幽微難言的感受。


藏在深層記憶區的潛意識,主宰我們的行為模式。要改變行為模式,得從與潛意識對話著手。我們練習無極內息導引,就是要為身體製造情境,當動作轉到意識到不了的深層潛意識,在那裡創造自己深度的情感,才能真正改變人格傾向。外在膚淺事物再也傷不了我們,這是因為格局變大,而不是靠修養或忍耐。


練功時可藉音樂協助,創造情境整合。但音樂是人為創造,帶有人的感情波動,未必都能到達你的潛意識,只有大自然的天籟之音有極強大的穿透力。人要接近大自然,生態愈自然的地方愈能聽到情感深處,因為我們的DNA是踏著五百萬年前的遙遠記憶而來。聞沉香時,大自然會跟著我們,召喚身體遙遠的時空記憶,我們可以用嗅覺創造一個美麗的情境。


聞香,練習抓住嗅覺,最後藉擴散作用到身體深層,就會逐漸看到人生的奇蹟。把自己玩透,人生就看透了。要在情感中經歷、閱讀,沉香是顯影劑,帶我們看見自己。聞香到最後,從氣的練習到質的變化,由氣變到質變,我們就可以在香裡面完成,可以與祖先對話,與人他心通。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無有入無間


◎文稿彙整/李明




在《道德經》裡,老子經常借水的特質來說明宇宙人生的自然之理。我們上個月刊出的是張老師講第八章的「上善若水」,本月刊出的是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下個月則將接續「水」的議題,講第七十八章「天下莫若於水」。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


所謂「天下之至柔」,就是指水,老子七十八章也說:「天下莫柔弱於水」。天下至柔的水,可以承載、可以駕馭天下所有有形的物質,所以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每一篇老子都可以從身體解讀,天下,就是全身,氣流動全身,連骨頭都能駕馭。


莊子講庖丁解牛,「以無厚入有間」,無厚就是很薄,有間就是空隙。會宰牛的人,他的刀幾十年不用磨,因為他總是以無厚入有間,心神專一,隨順找空隙而走,不對抗,如水的隨波逐流。因為一抗爭,刀子砍到骨頭就容易鈍。


而老子說「以無有入無間」,無有就是沒有,是一種空的存在,無間就是有,是看起來沒有間隙、黏在一起的固體。只有無形的東西可以穿越有形,所以讓所有的空間產生的無,進入你無所不在的有形肉體中,乃至所有的肌肉、骨骼。千萬不要去動肌肉、骨骼,那就會變成以無間入有間,以肉體中沒有空隙的存在,去練習有空隙的地方,那你的空間一定被扭轉得亂七八招,韌帶受傷,肌肉僵硬。


無形在那裡?無形在我們身體空間裡,氣透過空間以後,會穿越四肢百骸這些有形的肉體。四肢百骸只要放鬆就好了。我們練功是以無有入無間,無間就是沒有空隙的形體物質,無有是身體空間。它會因為壓縮,把氣流動到肉體,於是乎這些氣到了肉體,就是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身體的至柔馳騁身體的至堅。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做事情一定會有一個結果,假如你「有」了,選擇了好壞,想要一個「好」的結果,那麼當結果不符合你的想法,就是得到一個壞結果,於是你的內心就會痛苦。如果內心「空」了,在道的狀態裡,結果沒有好壞,那麼不論結果如何,你都不會去撞到,好壞於你就沒有分別了。


萬物自生自滅,老天不會對誰另眼看待。下一場大雨,為的只是給大地滋潤,有些動物可能淹死,有些植物卻會茁壯。假如天要顧慮到公不公平,下雨太多怕這個淹死,不下雨又怕那個乾死,這些綁手綁腳的想法一出現,「天」馬上就毀了。人的慈悲心未必都是對的,因為不一定合道。


不要以為你沈默寡言,唯唯諾諾,就代表你是道家思想,誤會了。道家說無為,無為裡面是無所不為,為無為則無不為,不是消極。只要你活得合於道體,一定能聚萬物,就像一棵生機盎然的大樹,一定會有鳥去那裡築巢,你不用去追求、去爭什麼。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第二章也提到「不言之教」:「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行不言之教」,所有有形的教條都是有限的,只有無形的道的運作法則,才能無限的存在。只要在道的法則中,做就對了,不需說太多。不辭就是不缺席,萬物在那個地方生生不息,各自在自然規範中進行生命的過程,人只要活在其中,不要有太多定義,太多做作。


為什麼不言之教、無為之益那麼重要,卻「天下希及之」?天下很少人真正明白、更何況去做到呢?大家渾渾噩噩,讀了很多知識來行「多言之教」,講得頭頭是道,還以為自己能力很強,其實都做不到,做跟學是兩回事,「百姓日用而不知,眾人皆謂我自然」,有時候做了就是一種說明,何必講?先去托缽十年,再來談和尚怎麼當;先去讓自己傾家蕩產,再回來說布施是什麼。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之學者學道理,是為了把自己放在某個人生現場去把那個道理實踐出來,只要執行了,也就不用再講道理了,因為已經完全做到了。今之學者為人,所學的知識自己都不做,也做不出來,只是為了當商品出售,讓別人來買他的知識,所以知識越來越廉價,因為缺少「行」的動能。


「不言之教」就是不要想那麼多、說那麼多,沒做,說再多都沒用。現在你已經在做了,你已經持續在練功了,「無為之益」自然就產生了。天底下練功的人,很少能夠到達這個層次的。所以,我們的做法也不只是身體的做法,或只能在練功中運用,而是放諸四海而皆準,在生命的每個面向,包括做事做人的價值觀,都包括在其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這顆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文稿彙整/鄭雅靜






心是器質與神靈的轉折點


古人以「天地為爐」,「造化為工」,比喻萬物須經過歷練才能有所成就。世間有沉香樹,受到各種因素侵襲,為求生存、自我保護,受傷處因而分泌凝結油脂,啟動療傷組織,又經時間與環境的催化,呈現獨特的香氣層次。如果我們將沉香擬人化,沉香的物質面如同下丹田的身體,有看得見的四肢百骸;當我們感受到沉香引氣下行,強化大腦安定的作用,就能發現人還有心靈的覺受層次。


心的練養包括器質之心與神靈之心。器質之心是心臟的臟器結構及心血管循環的功能特性,可透過動作、呼吸、意識並配合功法操作,達到運動的效益。而神靈之心,指通過眼、耳、鼻、舌、身、意感官門戶,出入由色、聲、香、味、觸、法所觸發的情境。所以,要超越身體的器質性,必須經過覺察力的訓練,先訓練感覺你的感覺,也就是中丹田的能量。


身體是練心的工具,但要真正開竅,仍得在心上下功夫。身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肝、心、脾、肺、腎,五臟與其他臟腑有著互動關係。醫學研究指出,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存在信息傳遞、交互調節的機制,除神經系統外,五臟的功能也作用內分泌,各種腺體調控生理功能運作的訊息傳遞,形成心的波動、感受,對人體產生緩慢但持久的影響。


 


心是內分泌變化所生成的情緒


從生理的角度,人的七情六慾和大腦皮質、邊緣系統、下視丘等密切相關。大腦皮質是神經系統的最大區塊,不同皮質區有其不同的功能,包含視覺、聽覺,思考、記憶、語言、認知等許多功能。除了嗅覺,眼、耳、舌的感覺訊息都必須經由視丘,才能進入大腦各相關區域的皮質層。


視丘是轉換感覺訊息傳入大腦皮質層,及大腦皮質送出指令的轉換中繼站。視丘受內分泌變化的影響,處理感官帶入訊息的態度,如眼睛的看法、耳朵的感受,再將處理結果傳到大腦皮質。大腦皮質經過運作後,傳遞其意念想法,再透過密碼轉譯到下視丘。


下視丘掌理自律神經系統系統,負責調節心跳、體溫、內臟運作,維持新陳代謝之餘,也調控內分泌系統,協助身體對外在環境做出反應,並將其狀態回傳到大腦皮質層。這一系列曲折繁複的內部資訊轉譯,各個系統之間的指令轉印,有更多內分泌系統的合作參與,如腦下垂體、松果體、甲狀腺、副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胰腺、性腺,內分泌腺分泌各種激素,進入血液並輸送至作用細胞,調控生理作用及體內環境的穩定。


以「杯弓蛇影」為例,當眼睛看見蛇,影像傳遞至視丘,視丘對蛇的處理態度如果帶著大腦認知的慣性作用,感覺蛇是可怕或危險的動物,因而引起交感神經亢奮。因此,是大腦認知的慣性(識識)作用啟動了內分泌的變化。而內分泌的排列組合方式,在眼耳鼻舌攜帶訊息抵達下視丘後,便決定了啟動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的機制。所以,心是內分泌變化所產生的大腦某種情緒。


大腦皮質本身的總合是「意」,其運作方式稱為「念」,也就是意的動能。人透過眼耳鼻舌身意輸入外界的訊息,在過程中會形成一種波動,譬如,聲音進入人體會形成波動,產生屬於它的本能覺知,就是「意」。而「意念」是外界輸入的訊息,經過大腦一系列運作所形成的態度,如念頭、意念。如果受到教育、觀念、知識或偏見好惡等執著的介入而沾染,稱為「識識」(第一字是形容詞,其次是名詞)。眼耳鼻舌身意之「意」經過大腦的運作,稱為假意。


相對假意而言,除去眼耳鼻舌所引動的假意,就是「真意」。人一起心動念,心波、心氣一動,內分泌就產生變化。假意在心。練功主張的「以意導氣」,是內分泌動,氣動,心氣的波動。此時,眼耳鼻舌身的專注不再存在,大腦必須放空。於此,道家系統的三丹田論有其系列性的探討,我們有機會再談。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主的沉香


◎王亞玲






秋日前往內灣老街閒逛時,窄巷裡有一方悠靜的小天主堂,恬適寧靜極少人進來,與外頭鬧哄哄的攤販,和川流不息的遊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走進聖堂,聖母上方是玫瑰念珠,耶穌畫像前有香爐。我立即想到了沉香。天主教燒香其實自古有之,念珠也非佛教道教專屬。負責這小教堂的耶穌肋傷修女會的修女沈亞彩,也是從台北過來,她慈愛地領著我解釋玫瑰經與念珠的故事,同時跟我說,彌撒前他們會點香,沉香或是乳香,沉香有時也會用立式的香,乳香則需要火種來點,點香之後,輕煙裊裊,煙往上飄,上達天聽,請聖母轉達耶穌人們的祈禱。以前幾乎是每日點香,現在是做禮拜時,復活節和聖誕節等主日重大節慶一定會點。


沉香樸實無華、玄妙深邃又靈性高雅,香的使用自古以來為世人所重視,別以為只有東方佛、道教用之,西方宗教亦然。《聖經》記載:「沉香是上帝所栽種的樹木….」《詩篇》104章16節稱其為「耶和華之樹」。基督教《新約聖經》四福音提到「耶穌誕生時,東方三博士帶著沉香、乳香、沒藥、黃金等貴重禮物前來朝拜聖嬰…」《若望福音》19章39節記載耶穌死後,「….那以為夜間來見耶穌的尼苛德摩來了,帶著沒藥及沉香調和的香料,約有一百斤。他們取下了耶稣的遺體,照猶太人埋葬的習俗,用殮布和香料把他裹好。」《箴言》7章17節:「我的床榻上已舖設了絨毯,放上了埃及的繡臥單;又用沒藥、沉香和桂皮燻了我的睡床。」這些香料,在舊約聖經的背景注釋裡,多來自印度、阿拉伯沙漠、紅海海岸,由商隊遠道運來巴勒斯坦,價格昂貴。不少埃及的古墓壁畫,都繪有香料和膏油提煉和製造過程。


我們常常在宗教電影裡看到,天主教聖堂大禮彌撒獻香,在聖潔的歌聲中,神父拿著點香的提爐向祭台並沿著四周獻香,白煙繚繞,馨香宜人,代表著祈禱上達天庭。教友們也要發德行的香味,使別人「聞到」。燒香代表著對神的祟敬、祈禱和奉獻,這點與東方人的祭祀一樣。天主教燒香禮儀發展,始於四世紀,據西爾物斯德肋教宗的主教禮節本的記載,君士坦丁大帝獻給特利騰大殿一對純金的大香爐。當時香爐的用意,並非敬神,而是使教堂芬芳,助人超脫靈動,易於祝禱。





歐洲教堂的香爐,初起多類似埃及人的熔鍋,有把無蓋,後來慢慢改良變小,有蓋並加上三條鏈子,因為提爐要搖晃,代表著祝福。據《瑪拉基書》1:11「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因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這裡面的注解,燒香指禱告,供物指頌讚。可見東西文明燒香的意義皆似。至於香爐裡燒的是什麼香呢?一般多以乳香為主。因為乳香從《舊約聖經》到《新約聖經》裡都有提到,是朝見聖嬰的寶物的之一。根據舊約的記載,乳香來自阿拉伯南部海灣,現代出產的國家則是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歐洲取得比較方便。沒藥雖有,但性味苦。至於沉香,在歐洲極少使用,因為物少稀有珍貴又遠自印度、南洋等地,僅新約聖經有提過。


不過在西元1582年時,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到中國,揭開了近代天主教傳入中國序幕。利馬竇不僅博學多聞且尊祟儒家經典,對於中國的祭祖、祭孔等禮儀,是相當包容禮遇的。他會將天主教的教義融入儒學來傳播福音,深受好評。而中國無論祭祖、祭孔、祭天皆用沉香,當時天主教的燒香就有用沉香(那時應以海南和莞香為主)並融合中國的禮儀。但後來的傳教士對此有意見,以維護宗教聖潔為名回報教皇,教皇使節幾次嚴禁中國教徒祭祖、祭孔禮節,引發了持續百年的「中國禮儀之爭」。直到1 939 年羅馬教廷才正式准許祭祖、敬孔的通令。但隨即而來的太平洋戰爭和國共內戰,中國對於這通令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天主教的中國禮儀反而在台灣開花結果,不僅用香也多是沉香,(台灣多以越南香為主),香爐也入境隨俗。


天主教利用焚香的禮儀,觸動人的五感,讓聖潔的馨香、莊嚴的儀式,讓人入聖堂宛如身臨天主的面前,易於祈禱,求主垂憐,受主恩寵。焚香除了使聖堂芬芳,也是向天主、基督、聖人、聖徒、聖物的一種禮敬。而靈動的香煙,則代表著祈禱上達天主。「我們就是獻於天主基督的馨香,在得救的人中是,在喪亡的人中也是;但為後者,是由死入死的芬芳;為前者,卻是由生入生的芬芳。」( 格後 :二,15-17)


座落於新竹橫山鄉內灣天主堂,原名聖母升天堂,1956年即由法國耶穌會雷德文神父創建,早年內灣、尖石產媒,也產樟腦,大量勞工從外地來從事高危險的媒礦和代木行業,因此建天主堂讓他們精神生活有所寄託。民國五十二年,木匠師傅陳振雲和天主堂建築師潘修士合作,在今日的現址興建天主堂,由於現址前身是製材所,因此利用舊屋拆卸的屋樑再生使用。多年下來屋老人去,四年前破舊的教堂在沈修女的執行修復後,重新再頌玫瑰經。玫瑰念珠串連著歡喜、痛苦、光明和榮福等二十端的奧蹟,每一珠都是一個祝福,早年是玫瑰,因花早逝,後以木頭、寶石為主。如今內灣已成觀光景點,但天主堂依舊簡樸幽靜,靈光乍現,一如沉香。




                                                   -   -   -   -   -   -   -   -   -   -   -   -   -   -   -   -   -   -   -   -   -   




得於手而應於心


◎鄧美玲






最近因為我帶的四個入門班都在加強「大鵬展翅」的精細訓練,我自己的身體也在這套功法的帶領下,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狀態。用余安邦老師「身體書寫」的要點來說,我所嘗試描寫的身體感知,其實早已遠離事實,我無法用文字捕捉到它,但在勉強書寫的過程中,它又頑皮地已在其中。「大鵬展翅」所開發的身體感,似乎可以無限延長地持續進行,不管是入門班還是種子班,甚至包括張老師自己。


儘管身體經驗具有隱晦難言的特質,但在教學現場,我還是常用莊子的「得於手而應於心」來談動作的必要性。這句話不知何時已被悄悄改成「得心應手」,這跟原文的意思剛好相反。得於手,就是得於身體,身體的實踐功夫到位了,自然心領神會,可以從中提取、歸納宇宙人生的運行法則,那就是「應於心」——跟你的認知系統產生呼應、連結,成為你自己真正的體悟。


我最近提出「用身體看、用身體玩」,作為學習氣機導引的起點與終極目標。學會用身體看,避免大腦專擅,就是透過「知」與「行」的互補,讓「看」更完整。看得完整、全面,就比較不會偏於一隅,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或者,知道人心難免偏頗,就比較可以拉低自己、嘲諷自己,然後對別人寬容。這其實是一輩子的學習。


能用這個態度生活,就比較有機會「用身體玩」了。我們的身體受到思想、觀念的很多限制,所以,從身體就可以理解我們是怎麼生活、怎麼思考?不只是身體受到諸多束縛,我們的聲音也是。我們無法盡情歌唱,是因爲怕唱得不夠好,受到恥笑。像我自己因為國中音樂老師說不會看五線譜就沒有資格唱歌,他在我剛要開口唱歌時,「砰」的一聲,把鋼琴蓋重重地闔上,我被他嚇了一大跳,從此畏懼唱歌,聲音也被各種想法卡住了。長期用喉嚨發聲的結果,講話就很容易累。聲音如此,舞蹈、運動也如此,我們用身體表達情感、跟他人互動交流的能力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身體的開發會在不知不覺間打通很多不自覺的身體障礙,人就慢慢過得比較坦然、比較輕鬆,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能力也漸漸提高了。這些狀態都會在緩慢推移中形成改變,最終,可以用欣賞、遊戲的心情,看待人生的每一個發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氣機導引身心靈講座(十八)


主講人:張良維老師


主題:老子道德經21章

功法:旋轉乾坤/乾坤蹻手


時間:109年10月25日(日)19:00~21:00

地點:總會館,樓上教室(台北市漢口街一段3號9樓


參加對象:入門班學員

名額:60位


報名網址:https://pse.is/slecn





2020年9月12日 星期六

東醫氣機導引第175期電子報 / 感謝秋涼

 感謝秋涼


◎編輯部





處暑前後,連續的午後陣雨,讓這整個夏季看似永無休止的酷熱消退不少。那天上課,久違的涼風習習,張老師提醒我們要對這種舒適的天氣心懷感恩。他說:「這是上天創造出來給人、給環境的,但它也不會每天都提供這種狀態。惡劣的環境讓人學會恭謹,美好的環境讓人學會珍惜,大自然就是用這樣的『境力』跟我們互動。可是我們常無法感知它的力量,因為我們用太多力氣在表達自己的身體『境力』——我們的起心動念、情感志意,佔據了我們所有的覺知,我們覺得自己很大、很重要,其實小到微不足道;天地很大,你卻看不到它。」


這是上丹田的靈性課程,要我們從「感覺你的感覺」超越到拿掉作為主體的第一個「感覺」,以免繼續耽溺,而無法覺知自己之外的更大存在。


儘管可能還未察覺,但我們其實已經在這條實踐之路上了,就在無極內息導引的動作裡,在香道體驗中,或是在隨手捻來的課堂話題上。只是,在朝向目標前進的路上,我們的個性還是慣性地不斷給自己製造麻煩。如果不把自己看緊一點,到時候功虧一簣,還真是怨不得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香就是學生命


◎文稿彙整/識香課整理小組 





沉香價格取決於量的多少。現在越南可以找到的好香已經很少了,在越南產地買香是天價,價格比台灣還貴,這是因為台灣早期進了很多好香。沉香很重要的是經過時間的醞釀,這是台灣強過大陸的地方。大陸近年很多人買沉香,為的是趕流行,好顯得自己很牛逼,但素養不足,沒有追求高品質的能力,看不懂香真正的好。


世界最好的沉香在海南和越南,越往南到印尼、越往東到巴布亞,沉香的性愈燥,等級也愈下。若以服飾品牌來比喻,中國海南、香港與雲南的莞香是個性香,好比歐洲Loro Piana等牌子,頂級但知名度沒那麼高。越南的芽莊和富森紅土則是名牌香,是Armani那種眾人皆知的名牌。


星洲的沉香多屬鷹木類,整塊都是油,適合製作擺飾雕件,要選密度高、沉水、油脂夠者,時間久燥性去掉,就像惠安系,沒有腥臭味。其實惠安香是禮佛香,真正的除瘴香是星洲香。如果聞過莞香之後再聞星洲香,容易聞到香中有臭的味道。聞星洲香要學會看見自己不好之處,感到自己的臭,把自己體內的爛性格、臭想法拿掉,這算是初階的明白,所謂「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人生只靠個人的好不夠用,還是擋不了真正的大無常,大腦再多知識也對抗不了。一生中要找到宗教信仰這種更高的東西,一旦遇到困難,只要握住它,就有主導神魂的力量,幫你通過難關。道家哲學的還虛,就是回到那最大的力量,不再只是練氣化神,走人體小周天。香是可以讓人快速完成的東西,從香道中學習練神還虛,還到大自然,回到虛空中。還虛就是通靈,在還虛過程中看到靈性的存在。通靈是宗教的,把自己交給上帝、佛,知道一切是安排好的,遇見了就受,受中藏心(愛),不要想去採取什麼對策。


沉香能打開通天之路,跟沉香互動,很安靜地聞香,透過香的靈動找到靈性的能量,也就是信。心中有信才能看見上帝,香道就是信道。


香不是可以普傳的工具,其中有個人品味性格的追求。香道師走出去,就要有獨特性,大家以後征戰江湖要用莞香,較有個性,少用越南香,因為太普遍。一個一直被接受、被認同的人,永遠不會有出息,生命可貴,不要把能量花在讓自己八面玲瓏上。


香是要燒掉的,收藏家的魄力就是能成就別人。別迷失在價值追逐上,而要回歸沉香的本質目的:治病、道行。走向香道就已經走向人生的成就,學香是學生命的性格,從香的靈動學習產生「信」的力量,到最後去掉靈魂瑕疵,一靈獨耀,迥脫根塵。


生命如河水奔流,不論經過高山低谷,只要初心不改,為一次次經歷而感恩,終能一路奔流到大海。苦難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會發生,只要維度更提高,勇往直前,沒什麼會擊倒你。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善若水


◎文稿彙整/李明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

與善人,言善信,

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知見與行動合而為一,才能產生真正的作用力。過去大家練功只懂得如何做動作,但不知其所以然,沒有一套心法在身上。現在送給大家「上善若水」這句話,你就要往這個方向去悟,慢慢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上善若水」是真正的完整,身體動作的完整就像水的流動一樣。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是什麼?西方哲學第一人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起源。水滋養萬物,沒有任何生命不需要水。爭,就是追求,每個人的出發點都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包括身體的利益、心理的利益和知識的利益,所以永遠不會悟道。水不和萬物對抗,它碰到你,就往旁邊流。


20世紀是一個「爭」的時代,人要戰鬥、分勝負,必須競爭才能有所作為;但21世紀是創造的世紀,只要大腦要有創意,不需要跟人爭,只要把自己做好,也不需要消滅對方,對方自然就消失了,如傳統商店被便利商店消滅。


在這樣的時代,如何開拓大腦成為無窮的存在而不會消失,老子提出一個秘訣:「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把肉體擺在後面,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意走在前面,意行則氣行,氣行則身行;在做動作時,把具象的肉體放在一邊,身體置之度外,只剩空間。手要到哪裡,意念已經先到了,手才演練過來。就像寫一個字,一定意先到字才出來。等你寫出來、做出來的時候,氣又回來醞釀另一個開始,這叫「反者道之動」。到底是氣先還身先?「後其身而身先」,然後氣又回來了,又是氣先、身後了,一圈套一圈,環環相扣,如此循環不已、生生不息。


「處衆人之所惡」,撫眾人之痛、之煩、之病、之缺點。你病痛的地方,你失敗的地方,它就在那裡;你煩惱,你無知,它也在那裡;你虛弱,你貧窮,它還是在那裡。天下人都厭惡的東西,它總出現在那裡。從身體體會老子,不需前人註釋,直接進入《道德經》裡。「惡」是什麼?是每個人身上的弱點、缺點,每個人都有,道就在那裡,跟你對話,看你怎麼處理,怎麼反應。道厲不厲害?這樣你就記住「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了。這樣理解感受,從做中印證老子,而不是把它背起來。


要抓住自己有缺點的動作去練。道處眾人之所惡,也就是道會在每個人的缺點裡。把道拿來用在你的缺點上,就用那一個招式去練,是不是會更好?大道無邊,如何能夠完全掌握呢?沒有辦法,你只能在道之中,道會修復你個人的缺點。


只要你能處眾人之所惡,就趨近於道了。練功時別人不想蹲的時候,你卻蹲了;別人沒有做到的,你做到了;那些困難而不為常人所做的動作,你都做了;不在慣性裡的非慣性,你也去了。你總是在哪裡,就叫做反復,反就是循環。


水性非常接近道,有一種完整,存在又超越,無在而無所不在。這樣「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大逝遠反」四個字是身體氣機流動的狀態,都是道的作用力,道存在的樣子。





「居善地」,自己要擺對位置。只要掌握地利,站上去就對了。東西要擺在對的位置,譬如一杯果汁擺在路邊35元,擺在六星級飯店就變成350元。居善地也是到位,動作要到位,意到、氣到、形到,手該到哪個位置就到那裡,不要扭來扭去。處衆人之所惡,那個地方就是善地,就是地利之處,有地利才有人和。所以居善地就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好的地方。身外無可放之處,唯有身體可放,因為上、中、下三丹田配套而來,住在身體已經習慣了,無法切割。人要整合三丹田,透空且具一致性,不要只停留在身體、心理或大腦的感受,叫道沖。


「心善淵」,就是心一定要很深,不要那麼膚淺。嗜欲深者天機淺,心是天機所在,不管任何事情,只要天機變了,事就變了,因為心決定一切,一切都在心,這叫唯心論。不管對方説了什麼、做了什麼,你的心怎麼感覺,就是什麼。不管有怎樣的遭遇、怎樣的苦難,都填不滿天機之心。必須這樣,你才能居善地,才能處衆人之所惡。


「心善淵」看事情才能看得深、看得細,而不是粗糙、馬虎,隨隨便便。因為心善淵,你的喜悅無窮無盡,連吃飯、睡覺都會笑,像一隻輕燕。不需得到什麼,或說什麼,喜悅感隨時在體內,因為道在體內運轉,自然產生法喜,沒有遺憾、恐懼。


「與善人」就是人和。別人風光的時候,沒什麼好追捧的,一定要在別人最苦難的時候接近他,才能得人和。居善地,心善淵,就能夠與人為善。與善人,也是用最好的方式跟自己當下的身體接觸,用最好的動作狀態跟自己維持良好關係。


「言善信」,信者行也,就是説得到,就一定要做得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一言九鼎。意到那裡,身體必須也要做到那裡。想得到,身體就要做得到,如果一直想著動作要怎麼比劃,結果似是而非,做得亂七八糟。氣機導引為什麼要先練基礎的十八套功法?就是讓身體能夠隨意而行,不會想得到做不到,心有餘力不足。大腦有了這種認知,動作才能放空,這叫法則。


「正善治」,就是對症下藥,開出正確的處方簽。每一個動作都用對空間、做對外形、用對意識,這叫「正善治」。每一個功法的表達都用對的方式、對的角度,能夠由外而內,並非只是比手劃腳。該轉到哪裡,那裡的空間就要轉,合天時、地利、人和。


「事善能」就是做事要講求效率,方法要對,不要像無頭蒼蠅亂轉,或是不經意的反射動作。用對方法一切0k,不需要什麼協調溝通。我以前當業務經理,業務員早上不用進公司打卡,下班前來簽到就可以,我也不管你拜訪幾家客戶,月底拿出業績來看就是。好的團體不會死板板規定一大堆,靠主管發號施令,規定工作,一定會給部屬空間,讓他自己發揮生命可能的能量,但主管得幫忙承擔、善後,「無為而無不為」,這才是道家思想。


最後是天時,「動善時」,做事情要掌握時機,在適當時機講適當的話。我不追求什麼,所以能夠「動善時」,跟著時間走。時間可以被我控制,我也可以被它控制,時間就在我們的行動裡。


老子不空談,他講天時(動善時)、地利(居善地)、人和(與善人),只要天時地利人和,不必做什麼,自然就會展現成效。天地人、精氣神、身心靈都在一致的狀態裡安定。


人不要刻意做什麼,也不需要跟人家爭什麼。做動作最忌扭來扭去,追求姿勢的美,這是在爭外在形象、爭對。「夫唯不爭」,因為有了前面「居善地,心善淵…」的依據,就不用爭。但也不能一點依據都沒有,裝得一副無為、不爭的樣子,那也錯。


「故無尤」,「尤」是身體長出的腫瘤,無尤就是身體不會出問題。無尤就是你永遠不會懊悔,不會錯過。你不會錯過可以改革、可以創生、可以成就的機會。我們人生錯過多少?有的因無知而錯過,有的因驕傲而錯過,有的因握不住而錯過。就是因為一直錯過,所以到今天才只是這樣而已。




                                                   -   -   -   -   -   -   -   -   -   -   -   -   -   -   -   -   -   -   -   -   -   




浪裡來,浪裡去!


◎阿充




上一集的圖靈集我們談到了「水怎麼去?」著重在個人這個小宇宙的探討,如果將人放在與大宇宙的互動來看,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不同的陰陽往來互動,造就出不一樣的結果;有的人一帆風順,有些人卻感慨事與願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好比許多船隻在大海裡航行,受著一樣的風浪,但是掌舵操帆的方式不同,就注定會航向不同的目的地。我們的人生,其實就是每天浪裡來浪裡去的生活所累積的,面對風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對應邏輯,這些邏輯就形塑了一個人的生命樣貌。


外在的種種變化,就像是一波波打過來的浪,如果逆著幹,就會被浪給吞沒,唯有順著,才能生存。人際關係就像是一波波的浪,總是給人帶來極大的困擾,因為我們內心總是想著喜歡或不喜歡,而不是想著順著別人的意,就容易造成和別人的衝突以及自己內心的衝突。順著別人的意不代表放棄自己的立場或接受別人的立場,而是我接受別人有自己的立場,而且不管是任何立場我都有辦法面對。如此一來,立場也就不重要了,到頭來,堅持立場只是「無明」的一種症狀。浪來了,當我和它同步的時候,我就感覺不到浪的存在;他的情緒來了,當我把自己也變成他的時候,他的情緒也就不會對我造成衝擊了。人際關係的關鍵在於你能不能融入他人,變成他,這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境界,一定要先拿掉知識的框架,立場才能拿掉,好惡才能拿掉,就像「無極圖」那樣。


擴大一點來看,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有它的社會潮流、世界潮流,沒有人能夠不受潮流的影響。世界如此之複雜,絕不可能由一個人來創造潮流,但是一定會有人看準了這個潮流,來帶領潮流。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必須要有「觀」潮流的能力,然後順勢而為。有些人可以預知「藍海」在哪裡,可以預知資本市場的走向,可以預知匯率的變化,就是有些人可以先知道,但是當人人都「觀」到的時候,就已經無法掌握「先機」了。這個「機」可能是無法透過任何理性的分析可以得到的,因為再強的晶片加上再強的AI演算法,也模擬不出這個複雜的真實世界,一切只有老天爺知道,「先機」就是要從老天爺那裡找答案。關掉大腦的CPU,點上一柱沉香,以「信」為本,誠心誠意和老天爺溝通,這是氣機導引開發「靈力」的方法,「靈」就是那個讓宇宙運轉的能量。整個宇宙的「靈」是一體的,我們是開發那個取用的通道,所以說「通靈」者得「先機」,得「先機」者,就知道什麼時候有巨浪要打過來,然後站在浪頭上,讓千軍萬馬帶著他往前行。


我們的人生就是生活所累積的,再偉大的事還是落實在生活裡,所以我們的每一個對應都是功課,再偉大的哲學思想,也都是在這些對應中實踐。只要有六根的存在,內心就會起波浪,功夫的深淺,就在於「造境」的能力,在你造的那個「境」裡,你看到的是將人吞噬的巨浪?還是適合揚帆的浪?或是平靜無波的海面?而你是在浪裡掙扎?還是滑著衝浪板?或是站在乘風破浪的船頭上?我們的DNA決定的,浪會一直來的,沒有那種一輩子風平浪靜的人生,我們總是在浪裡來、浪裡去,就看你如何駕馭。在每一個浪打過來的對應中,我們總是要「觀」,「觀」自己的起心動念,然後用「無極圖」的觀念修一修,和浪同步,浪就變得可以駕馭了。再進一步「觀」,「觀自在」,接通天地的能量,你就知道下一個巨浪什麼時候打過來,超前部署,然後快樂的站在浪頭上,你就是在潮流最前端的人。氣機導引就是在學這些,縱使我們還未看到、還未到達,但是我們一定要先相信,因為沒有相信就不可能有開始,也不可能有力量,而相信的前提是可以承擔後果,大家如果沒有什麼不能承擔的,就繫好安全帶,趕快上路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心是生命總和的習性


◎文稿彙整/鄭雅靜




習性來自長期壓力所形塑的根性


從前的人讀書講究「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但徒有四到,只適用於知識性的學習與認知。人身是六根皆具,身心靈的整體,中丹田的探討,要從人心入手。


「六根」源自佛教用語,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其中,眼、耳、鼻、舌、身同屬感官,具備感覺功能,腦神經的運作涵蓋了六根的作用,但意根的性質不同與其他五根,屬腦神經根,包括大腦的思想、判斷、記憶等功能。當眼、耳、鼻、舌、身五根發揮功能,連結與之對應的客體時,會產生照見,主要受腦的記憶、學習知識所主導,產生五根所屬的根識,如嗅覺,是由氣味分子刺激鼻粘膜內的對應受器,激發大腦嗅覺皮層中對應部位,進而產生我們聞到氣味訊息,嗅覺的第一印象主要來自大腦儲存的最原始記憶,即為鼻識。或可說,我們是透過意根的作用,形成對外在世界的認知。


當五根在尚未接觸到色、聲、香、味、觸(五塵)時,心是處在安靜恆定的狀態。如果五塵進入,五根仍然可以自性狀態與之接觸連結,保持恆定,既不起心動念,也不分別執著,就不會有「識識」的存在。所謂的「識識」,指經由學習知識而建立的主觀意識,就是執著。當意根以「識識」(執著)處理五根所輸入的訊息時,大腦的念頭橫生,內心波瀾頓起,原本的恆定就會受到干擾,內分泌隨之變化,進而引發不同的情緒反應。


一個人的個性包括根性和習性。根性是DNA遺傳基因、家族的文化。習性是後天的養成,長期都用相同的態度或動作來面對,成為自己的本能反應。很多人長期壓力在身而不自覺,反而會進行某特定的動作或行為,養成習性,無論為善、為惡,都是藉以滿足某個習性背後的壓力。其實,動作或行為並不是在滿足習性本身,而是在滿足習性背後的長期壓力所造成內分泌變化,進而形塑的根性。


每一個習性的背後都充滿了強大、層層疊疊的執著,習性的養成背後,必然累積了長久,多種不可說,或單一強烈因素所形成的深厚壓力,因而形成某種習性,內心的習性就是心中存在的是非、罣礙或小聰明等等。任何根深蒂固的執著、習性,都只會讓人受制約,被擺弄。譬如,有的人習慣扮演乖乖牌的角色,遇到事情時,習慣一個人默默承受,事情完成時,也許會因為自己好像實現了責任感而高興,但這種快樂卻不是來自做事的本身,只是兌現了乖乖牌習性背後的壓力來源。


所以,人要能了解自己,看清自己習性背後的養成原因,直接進入習性的源頭,清除習性的背後原因,做法才能形成慣性。因為慣性才能轉換成為人格本身,而習性只會變成品行,造就一個有原因的善行,通過這個有理由的善行來滿足自己所隱藏的空虛。無論是有目的的行善,或滿足善行背後的感覺,都只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上癮。






練出把自己放在自己面前的修為


人如果長期被灌輸對名、利、權、情、欲、食、睡的渴望,汲汲營營,造成大腦習慣透過物質性價值來解讀外界訊息,讓「識識」籠罩在制式而僵化的思維底下,不僅決定了心的變化、身體的承受程度,輾轉反饋,又強化了意根的慣性作用,讓人陷入周而復始的情緒糾葛。


但情緒反應可以經由學習而設定,前提是必須管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識性。六根深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為使心安靜,不受六根沾染,必得切割「識識」產生的根、識連結,不讓其連結到心識、腦識,內分泌變化穩定。練下丹田可以控制掌握身體的欲望,但人欺騙不了自己的性情,因為性情可以結構在一種欣賞、品味或價值上,就是無法在名、利、權、情、慾或虛情假意上結構出真正的性情。心靈與性情密切相關,所以要在根性上下功夫,才能扭轉性情。


人生要在名、利、權、情、慾、食、睡中,看見自己內心的喜、怒、憂、思、悲、恐、驚,而超越心的狀態或加強身體的能量,讓身體不為此而有負擔。所以,練中丹田不是修改性格,而是透過方法,修改六根的執著,修練之道在滅後天,還先天。滅除後天的習性,讓六根平靜、安靜,返還六根自性。譬如,以周天運轉的方法訓練鼻呼吸,練到有若無時,鼻子和呼吸作用當然持續存在,鼻呼吸的外呼吸過渡到肚臍的內呼吸,先天取代後天,如果鼻子可以不受干擾,滅除鼻根之識、塵,就可以練出鼻子的自性。古人或將此身體現象稱為「胎息」、「龜息」、「體呼吸」或「臍呼吸」,其實都同義而異名。


在日常生活中,要修習把自己放在自己面前的修為,成為慣性。在身體動作的慣性中,控制自律神經作用,內分泌變化,建立身體的恆定狀態。平常遇到事情時,第六根之意練到不作用,自律神經作用就會平穩。當身體的氧氣供應率和燃燒度合宜時,能量耗用最低,心可以不受牽連,慢慢安靜,人愈能應付自如。


所以,要開發的是身體控制內分泌的能力,恆定的能力。六根仍和外界產生連結,卻能杜絕外緣的干擾,眼睛依舊看,耳朵依然聽,做任何事,都要將自己擺在當下;去做,而不是去想。吃飯就吃飯,不要心不在焉。喝水就喝水,要冷暖自知。所謂禪定,就是一種恆定,一種當下。不論外在如何變化,心都保持空無,沒有變化的狀態。練功是造情境,身體在造境中提昇自己的境界(境力),如果能夠沒有妄念,一切都可以,人就自在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香氣中覺醒


◎王亞玲





接觸沉香之後,對氣味異常敏感,即便看電影聞不到氣味,也容易思索沉香所引起的生命哲學層面。


今年奧斯卡得獎最佳影片《寄生上流》裡,氣味是線索,也是階級印記,最後讓理智斷線造成殺人悲劇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朴社長捂鼻嫌棄的下意識動作。四個原本和樂的一家人,因欲望、權利、爭奪、自卑而破碎。初起朴家小男孩聞到家中四人的洗衣粉味道是沒有階級的,孩童的世界真實而直接,但在大人的世界裡認知的氣味卻是種符號。朴社長跟太太說,司機金爸工作很守分際,但氣味卻越界了。「那氣味像是濕毛巾,是人們擠在地下鐵的味道。」那是什麼氣味?就是卑賤與窮酸氣。


生命本是一場空,我們是來演化來經歷,做一個清醒的人去經歷。即便寄生上流也只是一場人間遊戲,而金家人卻在這樣的氣味糾節中腐敗了,最後演變成血腥殺戮死亡。人是不是也可以像沉香般超越,在腐朽中生出馨香?人是不是可以明白人生如沉香般空的哲學,在燃燒成灰燼時,還能給予眾生縷縷清雅的芬芳。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裡,鼻根通腦,靈性層面是開悟,生命層面則是呼吸生存,是最重要的。她是沈默的知覺,無言的官能,缺乏字彙形容,在黛安.麥克曼寫的《感官之旅》書中說,「我們只能張口結舌,在歡樂與狂喜難以言喻的汪洋中,摸索著言辭」。真的很有趣,豐沛的辭藻世界裡,幾乎所有的奇蹟都能用言語切割解體,唯獨氣味,她和言語有一段神奇的距離,神秘不可測,是股無名的力量,神聖不可侵犯。這形容像極了沉香!


沉香的誕生便是大自然的生存機制,因樹受傷結油成疤保護,以延續主體的生命,即便風雨雷劈、蟲蛀、鳥獸毀損、甚至枯死倒伏深埋土中朽爛。她仍然可以超越腐朽、傷病、歲月與死亡,綻發出醇厚內斂昇華的香氣。她的重生與結晶如同宗教裡的救贖,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受苦;佛陀經歷苦行在菩提樹下証悟成佛。苦難裡迸發出愛與慈悲的靈秀精神。詩人周敦頣形容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視為脫俗聖潔;沉香朽敗中重生取香,更靈動高貴,且樸實無華。難怪沉香屬靈,一直以來是宗教界珍貴的供品,佛教道教基督教穆斯林教皆然。


所以沉香在每個領域裡都高雅沉靜、靈光乍現。沉香通天地人三界,而在「人」裡面又通身心靈三丹田。在物質層面,中醫範疇裡,沉香是中藥,百藥之王,利通五臟,溫而不燥,像日本名藥「救心」主成份就是棋楠。藥典裡以沉香入藥非常多,中藥講君臣佐使,沉香既可當主,又能當輔;既是藥引,又是處方。沉香目前已被研究證明的成分含有一百多種元素,雖然許多仍未知用途,但確實可以提昇免疫機能,喚醒體內的治療力和再生力。







修習香道,其實是修一個自我完成的文化過程。重點在人,不在香,聞其心,不聞其味,味道的真正意義是氣。日本香道不叫聞香、嗅香、品香,而叫聽香,如同「觀自在」般,藉由香的導引其實聆聽的是自己的內心。因為品香時,收視返聽,絕慮凝神,能使精神和心靈得到慰藉和安定,心靜神定促進腦內啡分泌,讓人喜悅年輕。所以沉香在心理層面,是心與香的結合。中國古代詩人蘇東坡和黃庭堅,他們從繁華京城貶至蠻荒海南,人生低潮,沉香成了心藥,在貶謫隔離的困境中,自求內心的豐富。除了情感上的寄託,也超越人生功名利祿的追求,心境往上躍升,產生更脫俗的人格,創作更美好的詩篇。今年的世紀瘟疫,人類已然進入全球隔離的狀態,彷彿回到了類似貶謫或閉關的感覺。我們必須藉由香道讓自己內斂,重新突破、蛻變、涅盤,成為浴火鳳凰。這是人類時空歷史的共同宿命,也是我們重新內省進步的時刻。


嗅覺是我們所有感官中最直接的。嗅覺區在鼻孔的上端,當嗅覺細胞察覺到某物時,會將訊息送至大腦皮質,發出信號直達邊緣系統,這是我們大腦的一個古老神秘,而強烈情緒化的區域,我們因它感覺產生欲望,也因它而興創作。所以鼻根直接通腦,它不需要翻譯,也不會因語言思想或翻譯而稀釋,因為不經過視丘,一進腦就可以創造好的環境。所以在科學上,氣味可以刺激學習和記憶力。


沉香因有啟動腦細胞修為境界的能力,所以跟宗教開悟是有連結的,特別利於修行人心靈能力的提升。《楞嚴經》中的香嚴童子因聞沉水香,觀香氣出入無常而証阿羅漢果乘。因為沉香不似其他的香味,可以定義。麝香因來自動物腺體,可以激起人類性欲;花香是花兒向世界展現它的受孕,讓人保有活力和年輕。沉香卻妙不可言,花香、蜜香、果香、草香、茶香、藥香、梅子味、醬香味、森林裡的苔蘚味、昆布般的海水鹹味….千奇百種。變化不就是無常,無常不也就是當下。當沉香化為灰燼,它沒有消失,反而無所不在,因為聞得到。突然有點明白香嚴童子的証悟,從香觀照自己,便是最深層高維度的自我對話。


佛經裡的〈爐香讚〉,「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即是沉香一點,香烟嫋嫋、上通穹蒼,感格神明。「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人到了至誠如神的狀態,所有的祝福與一切的善,都會在我們的想法中圓滿。沉香是集結了天地宇宙的大自然合香,靈性的維度中,提供我們非常大的助力。因為它可以在我們自己內心建構出一種「信」的力量。信力愈強,靈動力愈大,形成內在一股很強大的力量,我們不需要再博取別人的認同和信任,而真正能夠隨時喜悅自在,而非枯萎、銅臭、死屍、俗氣,讓我們的靈魂帶著沉靜從容的香氣,到下一世繼續前進。




                                                   -   -   -   -   -   -   -   -   -   -   -   -   -   -   -   -   -   -   -   -   -   




氣機導引身心靈講座(十七)


主講人:張良維老師


主題:老子道德經20章

功法:猿呼引肋 / 抱轉脊髓


時間:109年9月20日(日)19:00~21:00

地點:總會館,樓上教室(台北市漢口街一段3號9樓


 

參加對象:入門班學員

名額:60位

報名網址:https://pse.is/rygf4





/



東醫氣機導引防疫功法公益分享活動~


大安森林公園公益分享活動,

於8月1日圓滿結束。


 

8月4日至9月29日期間,

每週二、四、六 ,


在榮星花園延續公益分享活動,

歡迎您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參與。


時間:早上7:30至8:30


地點:榮星花園(近民權東路三段與建國北路口)大榕樹下

ps:因活動地點為戶外場地,雨天暫停活動。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練功


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是防疫最根本的辦法


 


防疫系列功法是


捍衛人體免疫系統單元」,


為東醫氣機導引的基本功法,

旨在強化人體整體體質,

提升及平衡身體的免疫系統。



免疫力的提升就導引養生保健而言,

是一種整體免疫系統平衡過程的鍛鍊,


首應重視七項要素:


1.情緒管理;

2.淋巴腺體;

3.脊髓幹細胞(俗稱B細胞);

4.胸腺(T細胞);

5.強化體內真氣提升氣能量;

6.強化肺活量;

7.鍛鍊體力,提升體適能。


 

就以上要素,若欲從氣機導引運動著手提升整體免疫功能的平衡,正確關鍵在於功法必須涵蓋靜心、延伸、旋轉、開闔、壓縮等五項本體運動原理,才能促動人體機能整合、形成共振,發揮整體機制協調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