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 星期三

東醫氣機導引第209期電子報 / ​死去活來



【 編輯小語 】   
死去活來

​編輯部







赤日炎炎,氣象部門警告小心前所未有的熱浪來襲。夏日本是萬物沛然生長的季節,有些國家還特別倡導「夏日不除草」,好讓躲在雜草叢中的稀有植物有延續生息的機會。但地球暖化導致的異常高溫,讓早已喪失生物本能的人類措手不及。 台灣目前還未遇險,缺電危機尚遠,反正有冷氣,再熱也沒什麼感覺。可是,體內調節溫度的感應機制仍然頻發警訊,才剛過小暑,高溫下頭昏腦脹、四肢倦怠,似乎是大家的共同處境。

就在大家昏昏欲睡,心態上進入「類夏安居」的時候,張老師突然宣布「我已經死了,你們也趕快死一死吧!」

語不驚人非張老師也!我們一個個突然從迷夢中驚起,只見習以為常的課程模式改了,過去不以為然的思維、概念、做法,成為新的標的。儘管很多人還迷迷糊糊,張老師則繼續以如簧之舌,鼓動大家加緊跟上去。對他來說,他的念波已經遞送出去,多少人接收了、行動了,那不是他的事。

所以,儘管已是長夏,離秋天不遠,下種、醞釀、生長的季節都過了,但練功是「逆奪天地」,跟老天賽跑,也跟自己賽跑,隨時都得打起精神,「把自己死一死」——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死了,才有機會撇開舊習陋規,每天重活一個全新的自己。

這不是浪漫之語,是每天都要拿來提醒自己的,座右銘。





-   -   -   -   -   -   -   -   -   -   -   -   -   -   -   -   -   -   -   -   -   





【 疑義相與析 】   
活躍五感

莊朝傑






生活的事物大分為兩種:一是耗能的事物,如:上班、運動、旅遊⋯⋯。這些並沒有不好,它們讓我們獲得樂趣、體能、薪水,只是要用我們的能量去換取。一是蓄能的事物,如:*品香、*品茗、聽大自然的聲音、欣賞大自然的景色、體觸大自然的水、風、土石、動植物⋯⋯等。這不會耗損我們的能量,反而會活躍五感的精彩度,提高五感的敏銳度,增長五感的靈性。


最初粗的五感存有「識」性,同一種生物的各感(如人眼、人耳⋯⋯)都有其特殊的頻率,不同物種(如人與狗),同一感(如耳)的頻率差別更大。當五根與外境訊息的頻率達成共振時,就能接收該訊息,眼收到相應的光波,耳接收相應的音波⋯⋯。若經由鍛練、修行而提升各「感」的靈(受、覺)質,五感所感受到的不再是形而下的「色聲香味觸」,而是更高層次的「覺受」,即稱「轉識成智」,逐漸轉五識為「成所作智」,成就「自利利他」的種種變化(神通),其頻率契合「自然」「道」,蘊涵空間、時間(宇宙)的故事,此頻率稱為「道頻」。「道」為「一、無極」,沒有「陰陽」,沒有「分別」,此時五感的「道頻」不只共通,而是「一統」「共同」,所以各根(眼耳鼻舌身)都能感受其他根的訊息,如「眼」亦可感受到聲音、氣味、味道、觸感,其他各根亦復如是,這可能是「眼耳鼻舌身」在大腦的各個對應感覺區,各區之間「賦活」了新的連結;或是感光細胞發展出可和音波共振的能力,即「看到聲音」?確實真相仍然未知。

 

註:*「品」有三個口,代表一個居中和兩個左右對稱的入口,居中的入口所接收的是「粒子」的形式,隱喻鼻(外雖兩孔,後合成一腔)及舌,左右對稱的入口所接收的是「波」的形式,隱喻眼睛及耳朵,因為「波」的前進有其方向性與先後順序,所以必須要有距離分隔的兩個接收器,才能建構立體感及確定源頭方向。


「品」是指高層次眼耳鼻舌的作用。

 
讀者A問:

上文提到「最初粗的五感存有『識』性,同一種生物的各感(如人眼、人耳⋯)都有其特殊的頻率,不同物種(如人與狗),同一感(如耳)的頻率差別更大⋯⋯」。五感的識性應該是後天習染而來的,跟最初天賦五感的「根性」不同。而人與其他物種天生本具的五感根性,應該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人跟所有生物一樣可以感知宇宙細微的訊息(比如地震、海嘯,氣候的微妙變遷),人因為「識」的介入,蒙蔽了這些能力。所以,人跟其他物種的差別只在人是含靈的生物,而這個「靈」正是兩面刃,靈識、靈覺,都是「靈」發展出來的。


作者答:

*「初粗」是指未經鍛練,完全受「業」牽著走的最原始、最粗糙的狀況。

*五感的識性(五識),本身沒有「思量」「分別」的作用。覺得「好吃」「甘」那也是「六識(意識)」所作出「分別」。「五識」只是單純提供資料供「意識」去作「分別」。

 

*「習染」發生在第六與第八識,發生在第六識的習染可在當世表現,也可向上習染第八識存檔,等待相應的後幾世才表現,那就是「業」。前五識應該沒有習染的作用。


「習染」由累世的「習性」「業」及後天的經驗(風俗、文化、教育、生活、⋯)而來。

*各類物種相同之處在第八識(本心、本性),有情眾生皆具同等佛性,只因妄想而有不同。例:人和動物執著相同的瞋恨時,卻因「意識」能力的不同而有非常不同的表現。因為人的意識力強大且細緻,太會想、太習慣於想,所以也遮蔽最基礎、最保命的動物求生本能。

*成也是「意識」,敗也是「意識」。它就像部屬一樣,能力差者,做不出什麼大事,但也闖不了滔天大禍;能力強者,所造的功過不是極好就是極慘。所以我們先要增強自己的意識力,且重要的是要讓它不走偏,就是用強大的意識力,造善業。接著向上提升,消除「意識」裏「善、惡」的分別,不是「善惡不分」,而是接受各方各種的「相遇」,以「養大的意識力」合宜的與之相應,沒有「應該」或「不應該」,也沒有「造善」「造惡」的念頭。


讀者A再回應:

謝謝莊醫師的精確分析。我是搞不清楚第幾意識在幹嘛啦!不過,「業」這個東西就有點說不清楚了。人類演化的漫長歲月裡,所有生存經驗的累積都可以算是「業」,怎麼「修」也消不掉。所以,悟道的人會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又說「無來無去無大誌」……,一念頓銷千萬劫。也就是說,人啊!根本不用修,不用鍛鍊,只要不想,就沒事可以睡大覺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欄一・體證道德經 】   
世界怎麼走到沒有回頭路?

​文稿彙整/李明







處厚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萬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

道的外形總稱叫做「德」。「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叫「道德」,下德是「仁義禮智信」。一切的外形都有真假,上德是結合內在而有真正好的外形。上德和道是一致的,但是道並不放棄下德,「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下德不是壞,只是忘失了內在本質。所以道會希望下德也包含內德,最後一樣都能變成道。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不需要為了「道德」而表現外在,因為它的內在本身就有德了。下德是仁義之人,每天唯恐失去德,總是小心翼翼,刻意用仁義禮智信表現「德」的樣子,結果卻「無德」。上德下德不是區分人的貴賤,只是層次不同、維度不同。老子講的有德之人,一定是大直若屈,大智若愚,外在混沌,能量全部聚合在內部。

做動作時如果一直耗費精神在外形的表現,內在的能量就不見了。要讀懂這ㄧ章,首先要知道外在跟內在。「下德不失德」,就是努力表現德的樣子,結果能量用盡,內心反而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德內心無求,不需要做什麼,但表裡一致、內外統一。上德無為是外在沒有作為,別人看不清楚他在做什麼,但卻有豐富的內在;不需要做什麼,他已經在了,是一種超越存在的在,無在而無所不在。「無以為」不是不為,是不用作為什麼,他的作為內化到最裡面,外形看不出在做什麼。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下德無為是指對外表現得彬彬有禮,但充滿了目的性,從未真正成就什麼。下德是內心跟外在衝突,內在有目的、有所求,但是外在表現得無所求。下德無為而有以為,表示還看得到他的內在;上德無為而無以為,就是連內在也看不清楚。這不是繞口令,而是在講層次。


上仁無以為,上義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像孔子那樣周遊列國、看起來很有為,因為內心也真的存在仁愛與忠信本質,內外是統一的,這是上仁。上仁雖然層次比下德低,但至少內心平靜,他為而無以為,內心勝過下德。因為上仁雖然一直做,好像很重視外形,但內在是真的。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有種人在做人上會兩肋插刀,把自己看得比別人低,寜願捨己為人,這最多也只是義的層次。練功要在空中流動,「致虛極,守靜篤」,才能進入本性的自在。但上義者企而立、跨而行,做動作努力在外形上,充滿了目的性。

 
「禮」是道的崩壞之端

接下來的層次,就是開始裝牛逼了。「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上禮和上義一樣,都是為之而有以為,但上義只是有目的,上禮卻忍耐不住了,開始動手動腳。都對你這麼好了,你敬酒不吃,罰酒就來了。如果你對一個人很客氣,動不動送他禮物,但是對你特地由國外帶回的巧克力,他還嚷嚷說好難吃,你會不會賭爛?你的心意,沒功勞也有苦勞,你是不是覺得那個人很討厭?上禮為之而莫之應,莫之應就是人家不給你相對的回應,你就惱羞成怒,為這個「禮」而賭爛,這就是上禮。上禮是一定要禮貌,但內心根本沒那回事,所以完全背離道體,跟道的世界相反。

有送禮必有回應,只是官場文化。禮應該是出自內在的一種表現、自然流露,不要內在沒有敬意,表現出來的禮數卻很多。老子講道的禮是什麼樣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不仁就是道之法,道只生之、育之,再來你要怎麼樣,隨便你,它不對你做任何的干擾、控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禮很容易騙人,有時存乎一心,有人是在仁的層次,他的禮出於內心,不虛應,懂得回饋感恩。但問題是你不知道誰的禮是真的,因為可以偽裝成仁的層次。所以社會因禮而成,也因禮而亂。還有很多人毫無禮節,在道德仁義以外,惟恐天下不亂,就更要和他們保持距離。

如果你能給上義、上禮之人一種眼神而讓他悔改,這就是一種布施,這叫逆增上緣,也是一種上仁。道沒有討厭不討厭的問題,道不怕人家討厭,莊子說道在屎溺、在瓦甓、在稊稗。一個有道的人,才能給上義、上禮者這種眼神。你的眼神是真的發自內在的真誠,而非出於報復、討厭,否則人家回給你的當然也是討厭。被我罵走的學生都不會討厭我,只會很怕再遇到我,因為他們討厭的是跟我的關係,而不是我的本體。因為即使他不同意我,也未必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只是受不了那個關係而已。


辨認層次差異,進入生活,成為「道種」

努力去看這樣一個一個的層次,把它帶進你的生活,反覆在自己身上看,看你是哪種人?一開始會很亂,像繞口令,讓人想不清楚,沒關係,只要每次做什麼的時候都想,「我這樣做是我嗎?」這樣你就會進步,最後你就不敢做什麼,只求內心是不是真的這樣。有怎樣的內心,就會怎樣生活,是怎樣的人格,他的心一定擁有相等的力量,這叫做心力。

人一定有多重自我,父母親對孩子就是道,對自己的家人、朋友,你可能講仁義,還有一部分的你是講「禮」,我們就是一個綜合體。這一章老子教我們兩個字,叫做「超越」,我們要由裡面返回道體、提高維度。希望你們變成這個地球裡的「道種」,在練功的時候要內化、要處虛,不要練到外形去。這樣默默去做,反正這一輩子,你是為自己而做,別人是否認同、討厭,都沒關係,為什麼不敢努力修練自己?等你修到德行出來了,而且完全反應內心的程度,德就會超越到道,形成你真正為社會付出的貢獻,最後功成不居,「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如果連禮都沒有了,社會就會講「信」,表現得很信任對方,其實是讓對方不要背叛他,這就是「巧智」。假使活在信的層次,遇到的都是訂合約、打官司爭輸贏這些麻煩,一天到晚跑法院。所以遇到有禮之人要小心,一個可信的人他都不表達什麼,在義的層次裡就是一句話,黑道不用打合約,打合約都是白道,黑道反而比較有義。


超越,再超越

「前識者,道之華,萬愚之始。」華就是作為,道有道仁、道義、有道禮、道信,所有這些道的華叫「前識者」。這裡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外在的意思,一個是內在良心的本質。道的裝飾,是所有上層次往下淪落的肇因,德往下淪落至仁,仁往下淪落至義,義往下淪落至禮,禮往下淪落至信,其開端,就是萬愚之始。

你要做道還是做人?做人簡單,做人就是信以後的人,只要能滿足就好了。太簡單了,餓了吃飯、渴了喝水,很簡單,有什麼欲求就做什麼。但是你必須在道體裡面,並不是說你不管信、禮、義、仁,而是要比它們還高明,這是超越!你已經不需要用仁、用義、用禮的層次來表現生命本質,而用一個更大的存在表現自己。這就是老子講的,萬愚之始在禮。

老子講到很多種人,聖人、君王、王、侯王、君子,提最多的是聖人,比較少的是君子,這章是唯一提到「大丈夫」的。這一章對氣機導引的初學者來說,就是叫你不要扭來扭去,往拉筋、減肥這些外形走,而要透過八大原理往內走。「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厚就是內心、內在,處在深厚的內裡,不要在表層、形式上。薄到形式上就是禮,都是表面的行為。大丈夫不要在表面下工夫,得往厚度中向內耕耘,外在不需要過於華麗。由外而內,由外在的形切入到內在的自己。動作不要在表層的肌肉下工夫,而要往內部的紅肌深層走。

「故去彼取此」,彼就是外在,此就是內在,要去掉外形,留下內在。每個生命都是道所化生,只是你的道性沒有好好雕琢,靈力不見了,沒有辦法驅掉欲念的心魔,所以你只能汲汲營營綑綁自己,然後用仁義禮信種種道德來責備自己、批判別人,弄得大家都痛苦。去彼取此就好了,把自己內心管好就好了,找出內心那些東西的原由和對治方法,那就很快,用這個作為去完成道。

 
搭一座「道橋」,助你滌除玄覽

我講老子是希望能搭一條橋,讓它進入你身上,讓你能夠真正做到,產生對你的效應。所以我還教你們一套無極內息導引,讓你們清洗乾淨,這樣才能產生真正的效益。很多教學要結合當下的整體環境,必須有個道場,在波動的共振裡。

一個沒有用的人,常看起來慈眉善目,因為他付出很少,卻得到很多,所以內心很滿足。這種人你跟他在一起毫無意義,不要把他當上人,跟他學習什麼。他沒有煩惱,因為什麼事情有別人擋,不需要為社會奔波,內心沒有風雨。那種臉我最討厭看到,因為那不是人生。你不要以為那就是「道行」,道行是出生入死,老子講「出生入死」,道行是「無為而無不為」。最美的臉是充滿稜角,看起來很有個性,但是銳角都已磨圓。

因為你太爭奪了,一旦遇到表面上不爭奪的人,你就投射了,其實是因為他沒能力爭奪。生命的邏輯就是這樣發生的,你這就造就了對方。你看到有人躲在深山修行樂,你就會拿錢贊助,因為你需要那種自在快樂,這是非常大的誤會。你在這紛擾混濁的人世間忍辱負重,而他們是「下德不失德」,怕失去,所以在那邊修,他們有什麼功德?大家都去說法,看誰講得好,這個社會就步入「禮」的世界,都在講表面、講道理,世界就沒有回頭路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欄二  圖靈集 】   
雜談「守虛」

​阿充







虛實、陰陽、圓缺常常被拿來形容對立的兩種狀態,這兩種狀態卻又循環不已,是宇宙生生不息的真相。虛、陰、缺常常被當作負面解讀,而實、陽、圓是大家要追求的結果,但就宇宙的真相來說,真是大大的誤會了,因為實、陽、圓都不會長久,接著又會變成是虛、陰、缺,一直交替下去。這聽起來好像有點宿命論,反正開心之後就會不開心,不開心之後又會開心了,所以也不需要為開心而開心,也不需要為不開心而不開心了。這當然也是一種哲學,但我們現在來談談數學,看看能做些什麼,讓結局更完美。碰到開心的事,你不需要做什麼就會開心了,但如果你做些什麼,能讓不開心的事變成開心,那你就賺到了,這就是「守虛」,守著不開心。


量子疊加

「在量子力學中,系統具有不確定性,也就是一個系統可以處於各種不同物理狀態,而且各種可能性同時存在,這種不確定的狀態稱為疊加態。以硬幣為例,在古典力學中,硬幣只會處於兩種狀態,不是正面就是反面,但在量子力學中,硬幣就好比在旋轉一樣,同時表達正面與反面的各種可能性,也就是處於正面與反面的疊加態。」

在我們的生命中,老天爺就是那丟硬幣的人,我們永遠不知道丟出來的硬幣會是正面還是反面,就機率來說,各是50%。如果是正面的話,你根本不需要努力,你就會很快樂; 如果是反面的話,你值得努力,你有機會變得快樂。這就是「守虛」哲學,守住那50%的反面,你有機會把它翻成正面,老天爺給你的反面是客觀事實,你把它翻成正面是主觀認定,你的「覺知」就是主觀認定,也就是最後成績單的依據。

你今天會遇到什麼事,也就等於是六根會接收到什麼樣的訊息,但是每一個人的六根會如何反應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說,一樣的事情,對有些人來說糟透了,對有些人卻是好事。同樣的道理,同一個人對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時間可以有不同的反應,這也就是我們的希望所在,有機會可以把硬幣翻面過來。我們對自己的人生不需要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多關心那50%的反面,至於那50%的正面,你只需要盡情享受。至於如何把那50%的反面翻過來,其實正是大家這麽多年來一直在修煉的東西,「覺」而已,看你可以連接到什麼樣的「覺」。我們的方向很清楚,就是把老天爺給的賽局從50%/50%變成75%/25%,甚至是95%/5%。為什麼不要是100%/0%?留點「缺」,才有事可以做。


肢體的「守虛」

就功法動作的層面來看,永遠是在陰陽變。我們先來談談左右虛實的變換,我們的意念該放在實腳還是虛腳?實腳已經實了,其實你是動不了的,只有虛腳可以動,把虛腳的位置先擺好了,待會虛腳變成實腳的時候那一步就實了,所以守著虛腳就等於是守著下一步的實腳,這才是真正踏實的方法。接著我們來談談陰陽面,究竟要守著陰面還是要守著陽面?守著陽面你要用力,守著陰面你卻只管放鬆,那答案已經很清楚了。說也奇怪,沒有人點醒的話,大家總是守著陽面,其實陽面的答案就在陰面裡,因為兩者加起來是360度,陰面角度小了,陽面角度就大了。


關於身體健康的「短板理論」

「短板理論」說的是由多塊木板構成的木桶,其價值在於其盛水量的多少,但決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其最長的板塊,而是其最短的板塊。假設肝、心、脾、肺、腎是你身體健康的五塊木板,你要關心哪一個器官呢?當然是最弱的那一個,因為再弱下去你就沒命了,其他再強也沒用。同樣的,練功的時候也是在找肢體的弱點,從弱點下手開始治療、強化,讓身體慢慢回歸平衡。我們寧可要五根一樣高卻不算高的木板,也不要四根特別高一根特別短的木板,因為比的不是木板的總長度,比的是還剩下多少水,那才是你的生命。這也是「守虛」。

今天談的「守虛」其實是數學,是物理學,有些是物質性的,也比較容易實現。但這都還在「太極」的範疇中,不是究竟,究竟是「無極」,不分陰陽,沒有虛實。我們必須透過生活實踐生命,每天要踏著紮實的步伐前進,那就還是得守著「虛」,守著「陰」,守著「缺」,直到那一天。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欄三  導引采風錄 】   
亁坤伴侶,唯變所適
楊清雲牽手張詒鵬

​黃坤瑛








跟張詒鵬同學十幾年了,但印象中不曾看過他的夫人,只聽同學談過他太太也是種子班學員。第一次有機會跟楊清雲近距離互動是去年九月跟著去雪山坑練功,她非常有耐性又温柔的指導我們這些菜鳥無極功法的每一個小細節。完全沒想到她就是張詒鵬的夫人,因兩人不僅身型差異,一高大一瘦小,講話感覺也是一個很man,一個又很lady,跟之前採訪過的幾對東醫夫妻,多數太太比較陽剛但先生感覺比較陰柔不同,相同的是,都是太太先接觸東醫氣機,好東西再跟親密伴侶分享,先生也跟著太太一起來練功!


公務人員訓練中心跟導引結緣

楊清雲與張詒鵬退休前都在公家單位服務,二人在台北市稅捐處共事一年多,張詒鵬笑說娶到老婆後,階段性目標完成,就調至其他機關,自此二人未曾在同單位服務。楊清雲後來調至財政部,2002年左右聽說公務人員訓練中心有張老師的氣機導引課,就跟林碧珠、蔡小泓幾位財政部同事一起來上課,至今也超過二十年了。五晚種子班開班時,那時小孩還小,張詒鵬又常出差,一度想放棄,但因練功後明顯感覺身體變好,背也挺直不少,加上林碧珠的鼓勵,就持續至今。退休後,小孩也長大了,有更多的時間,她漸漸把生活重心都放在東醫氣機相關的學習,目前除了上兩班種子班,還擔任兩班入門班助教,另外還參加識香課、品香小組、筋膜治療課等,除了家庭,時間幾乎全花在東醫家族上,因為她喜歡這個大家族的學習氛圍,在這裡也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張詒鵬是看楊清雲練功後,身體及精神有明顯的改善,晚她四年才開始加入練功行列。那時他上張老師在中山堂廣場開的戶外班,正好離他辦公室很近,下班就可以走過去練功。他笑說還記得第一次上完課後的痛苦經驗,他下課後要坐捷運回家,卻兩腿發抖完全不聽使喚。過幾天比較好了,又到上課時間,回家又是一個星期痠痛循環的開始,就這樣來回被老師操練,發現自己的柔軟度變好了,免疫力變強,感冒變少了。以前一年至少感冒五、六次,健保卡六格都不夠用,練功一段時間之後就發現很少因感冒而去看醫生。他笑說就像張老師上課所言,我們是在練一套不怕痛的功法,年紀漸長,身體難免病痛,但重要的是如何與病痛共處。張老師提供最好的身教,他的脊椎問題嚴重,對西醫來說卻是奇蹟,很難想像張老師怎能忍住疼痛,還可以帶我們練功!

 
學以致用,唯變所適

跟隨易學大師劉君祖學易多年的張詒鵬常被張老師當教材,他笑說他不覺得張老師是真的針對他,而是張老師可以接收到班上不同學員的頻率,覺得那裡不對,就拿來當範例適時提醒大家。就像張老師常說,如果大家都用卜卦來趨吉避凶,大家都去吉的一方,誰去凶的一方?他可以理解張老師的真意及用心良苦,不要我們把四書五經當學問去讀,學習經典的目的不是返古,而是要把古人的智慧應用到現今社會,要靠自己的體悟去實踐,所以應該多花時間去讀自己的身體,開發「覺」。中國古時強調學問是要「學以致用」並用在修身養性上,但自唐朝科舉制度後,讀書是為了考功名,而不是修身養性,造成填鴨式教育的因,造成大家花時間在識性而非覺性培養的果,真是有點本末倒置!所謂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趨吉避凶不是學易的目的,張老師要我們能真正學到經典與事物的本質,而不是在文字與識性上著墨,我們要不帶主觀意識去應變生命中所有的因果發生與虛實變化,而非一成不變!


不要想太多,做就對了

楊清雲笑說張老師上課講很多心法,真的很難一下子說出受張老師什麼影響最深,只能說潛移默化中,慢慢被老師洗腦成功,不管在教養小孩或待人接物上,想法跟以前不同,眼界更開闊,會更有同理心去接受他人(平行時空的自己),畢竟每人成長背景不同,不會像以前般執著於對錯或好壞上。

張詒鵬說練功就像悟道,不是聽別人說要怎麼作,也不是用想的,必須自己用心體會,有悟到時就會知道,「啊,原來如此!」,所以腦袋不要想太多,身體去做去練就是了,身體需要什麼,自會導引我們,就像有時特別想吃什麼,也是身體的需要。上課時張老師不斷強調「處虛」、「在空中」,要在沒有想法下做無極,把動作放到身體,而不是用想法去帶身體動作。

另外,如張老師強調他是有系統及循序漸近的帶領我們經歷三階段的練功,第一階段基本功在開發身體空間,第二階段是空間的作用力,練氣在筋膜及組織液中的流動,第三階段是練境界,練五感的覺。楊清雲和張詒鵬都自我期許能朝提昇境界的練功階段邁進!



採訪後記:

不確定是否有統計研究,一般男性在退休後比較會經歷「退休症候群」,女性比較不會。楊清雲雖然比張詒鵬早退休,但完全沒有「退休症候群」的問題。張詒鵬坦言,剛退休時正好又碰上疫情,一下子從很忙變很閒,每天只能待在家裡,不免會胡思亂想,有陣子他突然暴瘦,對很多事也提不起勁,「退休症候群」莫名其妙來得很快,卻去得很慢。好在練功也是在練心,突然「退休症候群」又不見了,現在體重也回復到之前的標準。謝謝張詒鵬可以分享這段經歷,讓我們一起見證他透過練功,不僅身體變好,退休生活也變得更勇猛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