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1日 星期二

東醫氣機導引第168期電子報 / 瘟疫蔓延趨凶避吉








瘟疫蔓延趨凶避吉

◎編輯部



馬奎斯的愛情小說《愛在瘟疫蔓延時》,描述的是愛情與死亡,但看到最深沈處,愛情只是表象,真正恐懼是老和死這件事。所以真正的瘟疫是恐懼,它正在蔓延,他們害怕老,害怕衰敗,他們想要永恆,想要永遠。但愛是不可及的,剎那間的,也是變換的。「而變幻無常更為美麗」辛波詩卡的詩一語道破,人們對於愛、永恆、身體、青春、年歲,都有一種想望,但真正美麗的是無常變幻。

此刻武漢肺炎病毒真正在蔓延的依然是恐懼與死亡。17年前SARS病毒正在蔓延時,張老師製作了抗SARS七式的VCD,從18套功法裡選了七式做為捍衛人體免疫系統,從情緒管理、淋巴腺體、脊髓幹細胞(B細胞)、胸腺(T細胞)、強化體內真氣提昇能量、增強肺活量、鍛練體力提昇體適能等七要素著手。17年後當新的一波病毒再度捲起,辛華昀教練重拍張老師的防疫七式,即將在you tube呈現。








這七式並不是給大家趨吉避凶的捷徑,而是我們平常練功就是要超越恐懼、面對死亡,反而是趨凶避吉。張老師曾經說過,趨吉,凶永遠在後面猛追。趨凶,吃虧就是佔便宜,吉永遠在等著你,絕對不會輸就是贏。因此我們平常練功就是履險如夷,並非一路平坦,衝浪的人永遠在等待著他的凶浪,保存體力,用最優美的弧線守護一舉登上浪頭。趨凶之後,我們從此就不怕凶了。

趨死避生的意思也是,每天勇敢地面對死亡,不是天天養身,老子不主張養身,他講的是生活,隨順自然,道法自然,道就是變化,所以是養道體(生)。因此道也是真正美麗的,當瘟疫在蔓延時,我們要做的正是無極、處虛,回到自己的內心和身體,思考是道,是覺察身體的六十兆細胞去應對,不用去想,想是跟著慾望。人在險中定才是真正的定,如同賽車手在極速中最安靜,因為那才是你面對死亡痛苦時真正的放鬆,大腦不會壓抑,安靜是困難中知單純。而困難總是會過去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氣機導引窺探老子在身體的道與德《第一章》

道是什麼?氣如何動?

◎文稿整理∕賴鈺晶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法則,含無與有,幽微深遠,波粒二象,有無相生

宇宙之間只有人們看得見與看不見二部分,看得見的稱為物質,是存在的,稱之為「有」,看不見的稱之為「無」。總和有與無就是世界存在的一切,以「道」此符號來指稱這總和的一切,但卻無法道盡其本體,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是一種極度細微的作用,細微到人的肉眼看不見,並非不存在。其細微到10-34的量子尺度,以波動(wave)的形式而存在,它是一種物質中的電子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出現的機率函數。人們對於「無」只能感受其作用,或是活在它的作用裡。例如我們看不到地球自轉,但是卻清楚知道輪替與變化的發生如何讓萬物生生不息。此細微的作用就是「妙」,所謂「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妙」就是無中的變化過程,變化的作用。

​有,是物質,是萬物外形的不同樣貌,可以區辨彼此差異的物相謂之「徼」,是人們可以看的存在,以其行為、樣子、做法來論斷該存在是什麼。所以,我思我見故我在,「有」是存在的根本依據,此即「常有,欲以觀其徼」。「徼」是物質的外形,有著無限變化、無限延伸、無限創作的可能性,所以徼是一個物體廣大無邊的存在,有著無限變化的可能性。


有與無,均由道所生。無與有,無形的法則與可區辨的表象之間的差距是如此遙遠,名稱不同。然而,所有日常生活尺度中的具象物質歸結到最後都是由量子尺度的波包(波函數)所構成,是一種能量的分布狀態,其或以波(wave)的運動方式行為,或以粒子(particle)的位置狀態展現,最後聚合構成物質,究其根源都是出自同一本體,故「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只是冠與不同的觀念/符號,以有無來表達而已。二者有著令人難以想像的存在,故「同謂之玄」,因為「有」的樣子變化無窮(徼),而變化此內在作用本身(妙)更是難知難測。

無與有此二玄之後,二者又相互變化,演繹出世界的所有存在、關係,形成了無窮延伸的萬物萬象,所以「玄之又玄」,這就是「道」。這樣的誕生、形成、變化是宇宙萬物之母,是為「眾妙之門」。


道在身體,有從無生,妙是作用,徼是空間,以徼練妙

人的身體也存在著法則,身體之內也是有摸得到與摸不到二個部分。身體的60兆細胞為我們進行代謝、吸收、循環等作用,而細胞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核之內有DNA,螺旋的DNA之內最後是波動/波包,是法則性的,就是「妙」,就是「無」的所在,是肉身之「有」的出處、源頭,所以「有」從「無」中生。透過練功,藉由動作,去作用妙,去感受妙。

而作用的妙,要在身體的空間中發生,細胞與細胞之間要有空間才能存活,組織間隙就是「徼」,是妙的所藏處。因此練功是透過動作的外形、外表去推動空間,推動妙的變化,以其徼練其妙,以有練無。

換言之,練功是在進行有無的變化與練習。從身體之「有」(包括物質、外形)看見空間裡「無」的存在,進入幽微深遠之境。從肉體練空處,練其間的作用力,從身體外在的變化(觀其徼),由外而內,走進身體最深層的存在,觀其空間的變化(觀其妙)。因此,「常有,欲以觀其徼」就是從有形的東西(身體的有)其廣大無邊的變化可能性(徼),觀察其邊界,探索無限之處,就是無的存在。


所詮無相,能詮有極,不溺於言,成道唯身

「道」就是主宰宇宙萬物的無形。此宇宙的變化存在「有」與「無」的概念中,概念抽象,是形而上的,無形無相。以文字具體捕捉道的內涵、樣貌,所有的形容與解釋都離它很遙遠,因此,一旦以文字表詮了,也不是其本身了,所以說「道可道,非常道」。

因此,氣機導引的教育透過身體直接讓人「成為」,就在「道」裡。在功法的練習過程中,我們得以探討「道」的變化:有無相生,我們的思維、肉體是怎麼形成的?無形作用的妙該如何在身體上?如何與之對話?此即「識道」,對身體之道的認識。故在「有」中作用「無」,透過對感覺的聆聽,亦即感覺我們的感覺,就是用身體去閱讀、去學習,去理解一切真相的存在,而不是透過大腦追求知識。

所以老子的道德經是貫通在我們的身體之中,讓我們的生命有源源不絕的創生力。道德經讓我們看見一切的隨緣,如何活在變化之中,活在法則的變化裡。





                                                   -   -   -   -   -   -   -   -   -   -   -   -   -   -   -   -   -   -   -   -   -   




放下框架看見自己─側寫蔡文鈞

◎李明







任教中原大學企管系的蔡文鈞,六年前踏入氣機導引的原因和大多數學員一樣,就是想改善健康。他因嚴重的暈眩耳鳴,在床上足足躺了一星期,遍求醫療也未見效,於是在友人推薦下開始來練功,暈眩症狀明顯改善。

對於蔡文鈞的問題,張老師作了獨特的解讀:腦太聰明是人生很大的風險,因為想法太快,超過六根的接收速度,於是你無法按部就班,只能用轉動的方式前進,人就容易暈眩。一個人因自身學經歷而累積太多的「我認為」,也會造成外在環境與本身認知的不協調,導致心理無法平衡,身體承受不了,最後就以某種症狀爆發出來。

看看蔡文鈞的學經歷,這種解讀的確有脈絡可循:他可說是傳統「好學生」、「乖乖牌」的樣板,雖非對理工特別有興趣,但順著當時社會潮流,考進交大電機系,之後赴美留學,在名校史丹福獲電機碩士,返台後又在父親鼓勵下,到政大攻讀科技管理博士,畢業後在大學擔任教職。

這樣的歷程正是「為學日益」的寫照。益就是增加,增加就會重,重就累贅。不管金錢還是脂肪,剛剛好最好,能帶得走、用得掉,儲存太多用不到,反而變成障礙。「學」不應該是增加,而是去探索怎麼做,做而後知不足,就設法去改變。

張老師還指出,蔡文鈞在博士階段由電機轉向管理,反映他不像一般理工科學生,內心還潛藏一種人文素養的衝動,所以希望透過跨領域擴大視野。只不過無論工程或企管,同樣都在學術圈的制式平台,難以跳脫專業人的sop化。只要能閱讀出不同領域的一致性,在各領域都如魚得水,就根本不需跨領域學習,因為不論學什麼,都像在同一領域。就如現在醫院分科愈來愈細,但說到底,「人」這一科不就夠了嗎?分科太細反而讓人的靈智縮小,不敢窺看其他領域,。


對此蔡文鈞自己也深有所感,他記得會館貼過一句標語:「你是自己最大的包袱」,提醒學員不斷覺察,放下種種來自知識或經歷形成的框架。張老師的逆向思考,常讓他看到自己的盲點,而老師某些看似不經意的講法,也往往適時解答他心裡的問題。

現在上老師課時,他不會為表面的尖銳話語生起對抗之心,而是從中檢視自己的「我認為」,反思為什麼我會這麼認為?那其實就是自己的限制,自己的框架。不斷放下這些框架,就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就是成長。

六年時間可以念一個博士,但蔡文鈞知道,在氣機導引這才算剛入門而已,因為這裡不是單純練身體。生命的整體改變需要很長的時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動無有不動─略談筋膜

◎鄭雅靜 /文字彙整






中國人對筋膜的探討淵源久遠。溯源現存的史料可以發現古代導引養生術的具體內容,「搖筋骨,動支節」著重在調整身體的結構,使人常保身心的鬆柔與和諧,達到日常的預防保健與治療效果。所謂的導引,就是配合呼吸吐納的肢體運動,越是鬆柔的身體鍛鍊,筋膜越有彈性、強壯。人體全身筋骨、肌肉的整體協調,動作反應、靈活度,堅韌性及心理狀態都會有所增強。

目前,解剖學對筋膜領域的研究多偏向疼痛治療的領域,如徒手按摩、整脊。如果缺乏現代的解剖圖,我們很難精確掌握五臟六腑的所在位置,也不容易對身體產生真正的覺知與認同。《易筋經‧膜論》提出膜的概念,主張精氣神為無形之物,筋骨肉屬有形之身,先練有形作為無形的佐培,無形卻是有形的扶持,在筋膜鍛鍊過程中強化身體的內在機能。除此,也透過壓、抹、按、推以促進膜和筋的韌性。從中醫經絡學的概念檢視,筋膜和經絡存在不可分離的關係;再以人體的操作觀點,筋膜幾乎等同經脈系統的範疇。我們常說練功可以改善身體的靈活度,延緩老化的進程,主要就是讓身體的筋膜得到鍛鍊。



一、筋是筋,膜是膜


筋膜是結締組織,人體全身從頭到腳都佈滿筋膜,連結並撐開身體的架構。解剖學所認知的肌筋膜貫穿全身,如包繞內臟、肌群、血管與神經等。《易筋經‧膜論》提出筋和膜分屬兩個系統。筋指肌肉纖維的條狀筋,包覆在肌群,連結肌腱、骨頭與韌帶、軟骨、組織液,直抵身體正面的關節腔及其上的軟骨等,均為筋的傳鍊範圍。膜泛指肉之外、骨之上的筋膜,遍布全身,如細胞膜,骨膜、腹膜、血管膜、心包膜、眼角膜、淋巴管平滑肌瓣膜等。

人體細胞的訊息傳遞會透過受體之間的作用,有些細胞透過血液循環傳送激素,有些釋出神經傳遞物質,作為連結神經元的訊號,進而引發細胞的連鎖反應。所以,細胞膜的流動性高,細胞的訊號傳遞與物質進出的控管就越精準,身體的狀況越健康。

筋膜也存在不同的機械性受器,各受體透過機械動力而傳導訊息,膜和膜之間也存在類似的訊息傳遞作用。譬如,高爾基體存在肌腱相鄰之處,察覺動作的刺激。巴氏小體可以察覺快速的震動、壓力變化或刺激。路氏小體負責接收緩慢和持續加強的刺激。間質細胞聯繫自律神經系統,可以接收溫度、疼痛的刺激感等。當身體的活動導致結構出現變化時,全身的筋膜會快速傳導訊息,再由大腦指揮,透過神經系統來指令到運動神經。



二、筋膜受損的原因

人體的老化是體內深層組織沾黏的過程。筋膜的受傷、發炎或沾黏會導致人體的氣血循環阻滯,身體僵硬、靈活度降低,影響體內各系統的傳導作用,阻礙十二經脈的暢行。譬如,氧化壓力可能構成細胞與細胞之間的訊息傳遞混亂,細胞膜的氧化變硬,細胞離子溝通不良,誘發細胞膜脂質的過氧化,導致組織間隙的空間變形,影響氣的運行。網路科技的步調飛速,日夜顛倒的工作、人際關係、情緒壓力,欠缺身體活動力的生活型態等,都容易造成人體筋膜的受損、發炎或產生變化。筋膜受損的可能原因包括:外力影響,身體空間的不當使用及體質寒熱等因素。



1.外力影響

身體如果遭遇猛烈撞擊而形成傷勢,約七天就可能導致沾黏現象。運動時要避免用力做動作,過度的拉展肌肉而使肌肉變硬,肌膜受損,軟組織產生沾黏,進而導致身體空間的受阻。

2.身體空間的不當使用

長時間的身體姿勢不正確或過度耗用,容易讓骨骼關節的空間變形,通常四個月時間就可能讓韌帶組織產生沾黏。人體的膝蓋、肩膀、肘關節都存在關節腔,其內有軟骨、韌帶,依賴組織液傳遞營養,從組織間隙流到關節腔的關節液不只輸送營養,也負責濁氣的代謝。如果關節腔內的代謝功能不佳,筋膜沾黏,濁氣就會附著其上,影響所及會擴及韌帶周遭的組織,導致濁氣堆積,擴大沾黏的範圍,形成局部的萎縮或磨損過程。如果長期沒有獲得適度的改善,患處便會朝向粥狀化發展,產生沾黏現象。

3.體質的寒熱因素

人體的組織沾黏和身體的冷存在關聯性。天生體質性寒,或長期偏好冰冷食物的習慣,容易讓人的體溫降低,體質趨寒性,導致筋膜沾黏。如果沾黏情況嚴重的話,會影響營養的傳鍊,也讓體內濁氣代謝受阻,如腸道的蠕動緩慢,容易誘發腸膜沾黏。


身體的亞健康狀態有時未必是器質性的問題,而是膜出了狀況,如心包膜的作用因故受阻,導致內臟疾病或疼痛。所以,預防之道就在「一動無有不動」的筋膜運動。在動作過程中,假如肌肉仍感緊張、心理還存在躁動,筋膜會受到阻礙,無法進入深層的筋膜,將很難聆聽到筋膜的感受。當所有動作都能在筋膜內感覺、伸展,產生筋膜的對話,身體自然就會產生此起彼落的連動訊息,活動某部位就可以讓其他部位產生不加思索的感受,全身性參與才能讓身體均溫升高,加速氣血的循環,動作的層次就會完全不一樣。





                                                   -   -   -   -   -   -   -   -   -   -   -   -   -   -   -   -   -   -   -   -   -   




健康五要素之首─飲食

◎楊宗憲





飲食、起居、情緒、運動及大自然是維持健康的五大要素,就「飲食」來說,在門診中,常會被問到「該多吃什麼對身體會比較好?」,其實,除非有某些特殊疾病須特別「少」吃某些食物外,一般的標準回答都是均衡飲食就好,但何謂「均衡飲食」呢?從以下幾個數據來看,飲食失衡的問題可能比我們想像中還嚴重: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估計,2017年全球糖尿病人口約佔總人口 8.8%,相當於有4億2,500萬人罹患糖尿病,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整理發現,2014年台灣第2型糖尿病粗盛行率約佔總人口數9.3%,且臺灣糖尿病人口數呈逐年增加的趨勢,近年來每年第 2 型糖尿病新發生個案數約有15 ~16 萬人。

而從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3-2016年)抽樣報告中發現,19歲以上代謝症候群(註一)的盛行率達到30% (男:34.8% 女:25.9%),相較於2007年20歲以上盛行率19.7%(男20.3%,女19.3%)著實增長不少。同時,這份報告也發現國人從飲食中攝取的營養素,缺乏最嚴重的為脂溶性維生素D及維生素E,礦物質則以鈣的不足狀況最為嚴重,其次為鎂,再者為鋅及鐵,而鈉則有攝取過高的情形。

從這些研究統計來看,近年來飲食偏性以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對很多人的健康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從飲食大致可分成「質」與「量」兩部分來看,「質」包括食物的種類與品質,門診中常發現代謝症候群患者多以外食居多,外食中最常見到飲食種類的單調化、過度加工以及熱量過高的問題,而且現在路上飲料店非常多,幾乎每到吃飯時間,常可看到人手一杯,目前研究發現,胰島素阻抗(註二)是發生代謝症候群的關鍵原因之一,但現在「高糖」或「高醣」食物幾乎無所不在,平時就要小心不要過量攝取高升糖指數(註三)食物,譬如:精製米、麵粉製品等,才能減少不斷刺激胰島素分泌的量和頻率,此外,烹調與加工方式也是關鍵,因為可能會影響到營養的變性、流失或者因添加物而造成營養吸收的障礙。隨著現代育種栽培技術發達,對於蔬果的風味、抗病蟲害、產量方面等,相較以往有很大的進步,但對於「營養成分(包括微量元素、礦物質等)」的影響變化,也是值得思考的部分,特別水果中的果糖含量越來越高,食用過多是弊多於利。

在「量」的部分,飲食過量本來就是健康大忌,就算是吃中低升糖指數食物也是不宜過量,然而,在門診中,卻也常觀察到一些發育中的兒童青少年每到開學,體重增加速度就開始變慢,一問之下才知道是營養午餐不好吃,所以幾乎午餐都吃不多,但他們並不都是中醫所說的脾胃弱需要「開脾」的問題,由此可見,我們從小的「飲食教育」還有很多值得努力的地方,若是能讓健康食物的概念變成學校教育的重點一環,學生再把觀念帶回家,相信對於整體國人未來的健康是一項很不錯的投資。

黃帝內經也提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中醫養生常用食物之偏性來糾正人體的陰陽失衡,譬如:有的人屬偏寒的過敏體質,只要避掉寒性食物,並多吃些熱性食物,臨床症狀自然就會緩解。英文有一句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中文譯成「人如其食」,放到健康範疇來看,表示我們現在的健康狀態與飲食息息相關,這就看我們是把飲食當成每天的例行公事或者一件重要的事來看待而定了。



註一:以下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1)腹部肥胖:(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
(2)高血壓:收縮血壓(SBP)≧130mmHg/舒張血壓(DBP)≧85mmHg。
(3)高血糖:空腹血糖值(FG)≧100mg/dl。
(4)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C):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5)高三酸甘油酯(TG)≧150mg/dl。

其中血壓(BP)、空腹血糖值(FG)等2危險因子之判定,包括依醫師處方使用降血壓或降血糖等藥品(中、草藥除外),導致血壓或血糖檢驗值正常者。



註二:胰島素阻抗:是指人體細胞(特別是肝臟、肌肉、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液的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中進行分解及能量的提供,身體為補償此反應,讓胰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導致患者血液中有高濃度胰島素的現象。

註三: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是指食物對增加血糖快慢的影響力。以食用 100 公克葡萄糖後 2 小時內的血糖增加值為基準(GI 值=100),吃某食物血糖增加值與基準比較得到的數值即為此食物的升糖指數。若食物在消化後會迅速分解且易造成血糖迅速上升即具有高升糖指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把問題丟給我們吧!

◎編輯部

您在練功時一定遇到很多問題吧?動作的、身體的、心理的⋯⋯,請把問題丟給我們吧,我們會找最適當的人為您解惑。如能在每月15日以前把問題寄出,我們就能在當期電子報刊出。為了讓大家暢所欲言,您可以選擇用本名或暱稱發表。來函請寄chiji.taoyin@msa.hinet.net ,或於各班群組、東醫家族群組提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東醫氣機導引「防疫系列功法」公益分享







時間:每週二上午7:30~8:30
     (如遇下雨天,則當日活動停止)

地點:國父紀念館戶外廣場
     (仁愛路入口直行,近噴水池西側)

參加對象:一般民眾及學員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練功

~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是防疫最根本的辦法~



防疫系列功法是

捍衛人體免疫系統單元」,

為東醫氣機導引的基本功法,
旨在強化人體整體體質,
提升及平衡身體的免疫系統。



免疫力的提升就導引養生保健而言,
是一種整體免疫系統平衡過程的鍛鍊,

首應重視七項要素:

1.情緒管理;
2.淋巴腺體;
3.脊髓幹細胞(俗稱B細胞);
4.胸腺(T細胞);
5.強化體內真氣提升氣能量;
6.強化肺活量;
7.鍛鍊體力,提升體適能。

就以上要素,若欲從氣機導引運動著手提升整體免疫功能的平衡,正確關鍵在於功法必須涵蓋靜心、延伸、旋轉、開闔、壓縮等五項本體運動原理,才能促動人體機能整合、形成共振,發揮整體機制協調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