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第126期 / 開發六根 洞見八識 感應天機 道法自然 (三)



◎楊慧敏



六、修煉身心靈,管束六根,活出層次分明


道家藉由下丹田的修煉,克服身的貪惰、昏沈···等干擾,滅除身相,進而除卻與大腦認知連結作用,擺脫識識框架,達入靜、滅心相;繼之,修煉中丹田,收視返聽,積習除卻,面相執著的輪廓漸去,而得小定、滅法相;最終,修煉上丹田,盡性了命,寂然大定,滅性相。透過三丹田的修煉有成,將使自己所見萬物萬象,隨著超越世俗加諸於人的認知,破除習以為常的思想僵化,重獲回歸天地的自在境界,而有不同層次解讀,活出生命中的層次分明。



 (一) 修煉身心靈,管束六根


生命的整體是由身心靈共同組成,各分居下、中及上丹田。其中,身(下丹田)是指軀體神經系統與12對腦神經系統,為人接收外界訊息的對話窗口,即為眼、耳、鼻、舌、身前五根;心、腦結合為意識,第六根意在心 (中丹田)則靠內分泌控制,影響內分泌的變化最重要是自律神經系統;靈(上丹田)則由腦神經主宰,也主導意識及前五根的根識走向,因此,修煉身心靈,則可管束六根。

雖然三丹田的修煉有相輔相成之效,但身終究為心、靈之基石,因而仍須循練精化氣、練氣化神及練神還虛的階段次第練養。第一階段練精化氣,修煉在下丹田,透過氣機導引的引體功法開發身體的空間,以鍛鍊運動神經的敏銳與感覺神經的覺知;第二階段練氣化神,修煉在中丹田,受到大腦來自眼耳鼻舌身意所傳導訊息的影響,因而觸發心(自律神經)的波動,須建構身心靈方程式,洞察每個起心動念,閱讀心波,兼採走靜、行禪及靜坐等實修方法,精準調控自律神經系統及內分泌作用;第三階段練神還虛,融合修煉下丹田與中丹田,即身、心的整合,成就上丹田的作用,屬精神層次,可以藉由觀陰火開發松果體,修煉腦神經系統,提昇靈性,活化六根功能,明心見性,見得智慧。



 (二) 意識層次決定所見世界—見山的層次


青源惟信禪師的一段語錄提及:「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箇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這段話清楚道出,所見的境隨著修煉層次而有不同解讀,最初與最終所見,都是見山是山,但箇中經歷已大不同。

1.物法(物質)─見山是山: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其中,「徼」就是邊界,是屬有形的物質,這個階段對事物的認知,決定於它的外形或有形的物質,是由社會所定義的認知來定奪,由被教育的識識認知,不論你、我、他,看到的都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譬如:眼所見容器,因為裡面裝茶,定義為茶壺;但若是筆放其中,成為外界所稱筆筒,因為共同的識識決定了眼所見的世界,並不是真相,此階段是由共同認知,定義所見事物,屬物質性的物法階段。

2.佛法─見山不是山:佛法是無為法,「常無欲以觀其妙」,妙就是少女,少女隱喻多變化,若是「有」,只看到外形的單一性,「無」則可觀察到無窮盡的可能。這階段從看山是山,轉而看山不是山,因為看到山的無常多變性,不再停留外形的唯一性,此時的法是智慧的法,眼所見容器,是花瓶也是筆筒,已經超越識識、意念,超越第六根的認知,直接用眼性在看,此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譬如:立體派畫家畢卡索,在二度空間上以四維空間的手法作畫,看畫者若採二度空間的邏輯習性對焦看畫,則無法看見畫作的完整表達;除非跳脫平日慣性思維,改以四度空間的角度解構欣賞,否則難以直抵畫作的核心。原先無法全然看懂畫作的原因,是因作畫手法與平日識識認知大相逕庭,在跳脫既定框架後,以立體的角度全然觀察,畫作全貌躍然於心。

3.物法(空性)─見山祇是山:第三個又回到物質,雖然同樣見山還是山,一個是看物質,對焦大腦認知,看到外形;另一個是看空性,看到的是智慧,看到的不是短暫的物質,而是永恆的當下,超越至諸法皆空,要達到此階段,已經歷了斷識識、根性現,而到達轉識成智的境界。在「今得箇休歇處」道出經歷千山萬水,超越一切實相的執著對立,看到空性,回歸尊重大自然的本然性。



(三) 推進生命的層次,活出層次分明


人處在什麼樣的層次,就看見什麼層次的世界,所見萬象萬物的境,也隨著層次變化,而有不同的解讀,因此,必須不斷提昇自我的層次,才能洞悉事物無限的本質,精準調整相應,活得層次分明。譬如,當一個人不小心跌斷腿,那是屬於肢體傷害,是該歸於骨外科層次處理,而非無由的擴大到心或靈的層次,庸人自擾;但反觀若是處理憂鬱症,就不能只注意身體表現的癥侯,心及靈也須一起關照,才能追根究柢,根本解決。唯有洞悉萬物萬象之層次,才可遨遊在名、利、權、情、慾、食、睡的七情慾望中,卻不身陷其中;觸摸所有的物質,而不被物質慾望所控制,能無為而無不為,就能夠活得層次分明。生命透過不斷的超越,站在更高的高度,才能洞見真相,了然於心,層次只存在自己的覺知中,不能用層次去定義對方,當你對事物是全然的觀察時,對方永遠是有無限層次的狀態,倘若對事物的體驗是多層次的,身、心、靈可以隨時獲得滋潤。



七、感應天機,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物有各種不同的種類,不同的生命體、生態圈,與自然同行是宇宙最根本法則,無奈人因慾望的追求,與自然漸行漸遠。在人類不斷追求物質文明,競逐科學發展的同時,屬於人類自然本能的演進就此停滯,唯有剝除層層疊疊的後天認知,停止唯物觀的慾望偏執,重新檢討學習面對七情六慾的態度,才能重見天地間道體運轉的能量,與自然偕行。


 (一 ) 感應天機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一章:「…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早已闡明「道」看似離人甚遠,天地縱然瞬息萬變,但天地宇宙總在萬物萬象,在天、地、雷、火、風、澤、水、山的陰陽、有無之間釋出信息,看似無為而無所不為,人居其中,若能清淨六根,即可在幽微深遠處感應道的存在,與天地互通有無。

莊子大宗師:「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人若終日汲汲於追求名、利、權、情、慾、食、睡七情的滿足,心永遠外求,身心靈陷於混亂,上、中、下丹田之訊息無法精準傳遞,小宇宙即無法協調運作,更遑論成為接收大宇宙信息的載體,以感應大自然脈動。人唯有切斷識識,才能跳脫以認知架構的世界,文明的執著最後只會害了自己,無法接收來自大宇宙的天機,也斷送了和大自然能量產生和諧共振的契機。


(二) 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自然的愛可分裂存在於不同的萬物萬象,作育萬物萬象而不為其主宰,不同的生命體、不分高低,在道的法則下,萬物並作,與自然偕行。而人類只有微觀人性愛,君子以厚德載物,須與大自然連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才會有大智慧、大愛。


結語:人在根塵識的作用下,刻劃了生命的軌跡,更因連結大腦的知識及價值觀,形成後天識識,逐漸建構了認知的世界,混淆了大自然賦予的本性,切斷與大自然的和諧共振。惟有循練精化氣、練氣化神及練神還虛的階段,次第練養三丹田,修練身心靈,方可褪盡識識,管束六根,重返根性,開發六根,進而重啟松果體作用,將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先開智慧為成所作智,其後,再改變意根為妙觀察智,最終改變第七識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八識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層層蛻變,推進生命層次,活出層次分明。就如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所言,生命與道同在,人應該回歸自然作用的生態圈,看見生命變化的狀態,最終歸根至源頭,讓生命從一個微觀的個體,變成一個宏觀的具體存在,如此,方可感應天機,道法自然。



四月第126期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