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2日 星期日

東醫氣機導引第159期電子報 / 做,就對了。






人人都需要小惡魔

◎編輯部


種子班及教練群的三天兩夜筋膜研習營在新綠照眼的麻布山林歡欣結束了,分成十組的「老子上身」功法展演,台上台下在一片如癡如醉中依依不捨落了幕。張老師出乎意外的給了每一組很高的評價,於是,眾人都自覺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家。

從寧靜山林回到滾滾紅塵,車子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假日小塞車,大家從顛顛倒倒的夢境中微醒,不知是誰竟說了:「回到都市日常,大概會有幾天很不習慣吧!」沒人回應,我心裡隱隱一驚:哎呀不妙!

果不其然,接下來從週一開始的課程,張老師板著臉、嚴辭責備我們「墮落」、「不知進取」!我們的歡喜匆匆凋謝,大家挺直了腰桿、打起精神,在老子的字典裡尋思如何將「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或者「無為而無不為」⋯⋯確確實實用在功法與生活中?

好像是巫師唐望說的吧!「真正的老師,是在你停下來欣賞、讚美自己的時候,毫不留情地給你當頭一棒!」「為了讓你保持警醒,你必須隨時把自己逼到絕境!所以人人都需要一個小惡魔!」

張老師這一棒,還真是時機精準!

如果我們的生命裡沒遇到這個有事沒事拿著皮鞭把我們逼到絕境的「小惡魔」,我們大概會沈溺在各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習氣裡,混吃等死,不知大難將至!

我們真的還不夠好!路還很長,感謝老師不怕人嫌,始終黑著臉扮「小惡魔」!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天兩夜筋膜研習營

一場「老子上身」的盛宴

◎蕭怡萍


4月的三天兩夜筋膜研習營,又一次見證了共修的能量無遠弗屆、撼動人心。

我原本看到課程表第一天晚上有2小時的靜坐與行禪,心想又可以與100多人一起靜坐、行禪,體驗那個眾人靜心的深沈寧靜,心裡非常期待,結果老師的一聲「各組自行去討論及排練老子上身的功法及練習」,這期盼就這樣破滅了!

而規定各組抽籤用自選功法演繹一章道德經,我更是覺得,用2天零碎的時間練習,就想要讓「老子上身」談何容易?展演功法只是為了展演而展演?那些參加研習營的入門班學員怎麼辦?大家應該是在絞盡腦汁「表演」老子上身吧?我的頭腦很吵,一大堆自以為是的念頭飄來盪去。然後按照「遊戲規則」和組長、組員們討論如何呈現的同時,心裡還是在懷疑,覺得這是否會淪為一種要交功課的「應付」?到底要如何才能表達出道德經進入自己?

做,就對了。

這句話在張老師的課堂上經常出現,而在研習營第三天的各組功法展演中,終於,這句話的力道,如實完整爆發貫串全場!

是「做」,不是「做作」。不用想怎麼表達,身體在動就是細胞在自行表達。不用想表現自己很好,怕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好;不去分高下、美醜、善惡、批判,只要在每個當下覺受;不問利益、好處、得失,只是行動中覺察,在做中而有所成。這些道德經的教導,原來,就在一個「做」上。

當大家在舞台上,忘我,忘掉那個自以為是的我,純然的行動,那個隱含在身體裡的「魂」就出來了。台下的觀眾完全可以感受到那個承載神魂的身體的莊嚴美麗,那所有舉手投足的功法動作是如此真實接近自己,所以它美得令人感動到想掉眼淚。因為台上的人沒有「表演」什麼、他們只是做自己。原來,做,就對了,是在「做」中完整了自己,讓神魂、肉體同時存在感覺中,這樣的身心靈合一才是真正的完整,人就不再缺乏什麼需要去表現、去追尋、去填補、去佯裝。在自我完整合一的片刻,就能擁有真正的自在。而在這樣「神魂護體」的功法流動中,我感到磁場的巨大共振,是那個共振讓人感動與撼動。一同在道上學習的學員們難得在此時空中共同交會,互相交織出的能量波動,振動六根直入人心,這是在平常課堂上無法體會的立體體驗,而這樣的波動似乎也讓在場所有人有「功力大增」的共伴效應。

因為「做」了,才產生了這場老子上身的盛宴。之前我腦中所有的疑慮與吵雜的念頭完全在「做」中臣服了。原來自以為這樣那樣的一切念頭,都是自以為是的侷限妄念。而我們的人生多在這不清不楚的妄念中起伏,而不是在「做」中覺察。「做」了,妄念就消除了。道德經的諸多概念,就在「做」中還魂了,不再是一種虛幻抽象的道。氣機導引就是要將這些道,融入真正的生活裡、身體裡,能夠用出來、實踐出來,而成就自己的道。三天兩夜的筋膜研習營裡,我們觸及皮毛就感受到這樣的力量,只能說,不斷不斷的,做,就對了。

張老師說得好,就在每一次的「做」和參與中練習融入,才能放掉自我而忘我。一個能融入一切的人,到哪裡都能成為光,成為有能量幫助別人的人。這個境界,何等迷人!




/






隨群體的波動之美震動

◎劉雅君


身為練功才兩年多的入門者,能參加這次專為教練及種子學員設計的研習營,大約只有「有福氣」三個字足以形容此次難得的機緣了。

常在氣機導引展演影片中看到的那幾位俠士、俠女,竟然可以見到本尊的身手及內蘊,目睹那渾然天成的流動感,真是震撼不已。比看到偶像明星還興奮! 而整個營隊進行中,不論吃飯、上課、練功,環繞在側所有的師兄姐,隨便一位都是十幾年練出來的身手。這,約莫就是武林高手的年度大會了。

所有學習榜樣及知識寶庫,就在身邊!

過去兩年,隨著入門班練功,沒有機會與其他師兄姐深入交流。我把握了每個相遇的機緣,請教大家十多年來的學習歷程,練功之餘他們生命的意義,看到身體產生的改變,以及建議我的心法與學習方法。另一件令我備感溫暖的是,氣機導引宛如大家庭般的文化。師兄姐在三天的歷程中,總是熱心主動的協助、教導、提點,不因我是不認識的新人而有所矜持保留。只是單純的、真實的為人著想。我因此得以完全安心的,在營隊中融入而享受!

好戲不僅如此。

三天的課程,張良維老師以老子的道為體,綜觀身心靈層層面向,來論無極之身。我如劉姥姥入大觀園般,聽著老師講述老子道德經的玄妙之道,在生命上、與身體上,展現出來的博大精深。

對於一般人所熟知的「無為」,我特別有感受。經由老師的闡述,我破除了以往認知的消極、被動、甚至不動的字面之義。重新理解,「無為」是以較高的視野,了解自然運行的道理,而有所作為或無所作為的態度。這樣的高度展現的是廣闊無邊的胸襟。人無須執著強求,無須刻意追求被看見,或是吸引他人的注意。亦即道德經中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因為,刻意追求外相,刻意表現自我,心中帶著想要抓取的執念,反而無法長遠。於是乎,以「損」的謙沖態度,樸實無相的反求諸己,往內覺察去做就是了。

對於曾經在化妝品時尚產業從事品牌行銷工作十餘年的我,有很大的衝擊。在工作中看遍俊男美女,虛華奢侈。很習慣了如何在眾人之中,無論是外在的裝扮,或語言文字上的琢磨或戲劇化的表現,來博取眾人目光。心中的「我」自視甚高、驕傲無比。常以外在世俗的標籤定義,來表現自己或評判他人。同時,在職場上被訓練出絕對的目標導向,因而用力過度,汲汲經營,內外皆疲累不堪。

聽著老師談無為、談有無相生、談道沖、談善惡的二元性、談生命中如何生生不息的變化而無法定義,談道之廣闊,無法被一般人所描繪……..這樣的至高智慧,令我備感慚愧,宛如一道雷電驚醒夢中人。心中起了渴望: 我嚮往這樣樸素真實的自然態度,我想放下過往的虛幻,走向踏實人生。這是一種看似消極、其實是了然於心而積極的道法,不琢磨於外相,而向內打開空間的開闊心胸。在道的教導中,我看見了我的渺小,以及過去不知所云的狂妄。現在,只有懺悔。在道的面前,無法不謙卑啊。

心裡的衝擊,波濤洶湧,而精彩才正要開始。

過往數年,我追尋了各式不同的身心靈修行法門,祈求找到內心的平靜喜樂與存在的價值。冥想靜坐的、內觀的、唱誦的、自然的、氣功的。然而,身是身、心是心、靈是靈,每個法門大抵上是各自為政。於是乎,我仍然處於靈肉分離的狀況…….身心靈的整合,用說的,很多;用身體來做的,沒看到。這似乎已成了掛在嘴上的話,無法從哲學層面,亦或科學論述中,探究其義而力行。

老師在談完道德經之後,進入了功法及筋膜的課程。這看似是生命哲學與身體功法的兩個不同單元,令我驚訝的是,竟然可以一氣呵成,環環相扣。老師的腦子裡彷彿就是醫學百科全書,在一天半之內,滔滔不絕的將間質、細胞、組織間隙、身體裡每一條肌肉、每個筋膜的醫學原理,以及彼此之間的相關聯性,有系統的層層拆解說明。以往以為看不見的,就是虛玄的經絡和氣,也在條理分明的醫學科學中,豁然開朗,知其所在,知其作用。總是聽人說,身體是小宇宙。但我卻從來無法清楚明白地聽到或理解,這小宇宙是如何的奧秘。這次,在老師隨手捻來的功夫中,終於得以瞥見而讚嘆。甚至師兄姐們的任何疑難雜症、身心症,也在和老師的問答之際,以言語解釋,或肢體上三兩下的示範動作,精彩拆解。

解開了人體的奧妙之後,那麼功法如何將道德經在身體展現呢?我個人覺得,這就是老師獨步的妙之所在。舉例來說,道德經第六章的谷神有曰: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其中,谷代表空間,神代表當下的覺知。「谷神不死,是謂玄牝」,意旨要把自己的想法覺察,放在一個空靈的空間中,如此一來,就會產生看不見的創生力 (玄牝)。而啟動這把創生力的鑰匙,就是「天地根」。這樣的方式,創生力就會源源不絕,直到消耗掉了才死亡。意即「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在功法上的展現,即為意守丹田,把氣(神)留在空間(谷)中,元氣自然源源不絕。

而隨著長期的練功,涵蓋著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的功法,得以導到靈性。因為無極內息導引,旨在開啟體內的化學變化一直到腦,並讓螺旋的能量超越人的界線,形成通宇宙的能量。

我想,身心靈,就在這生生不息的功法中,自然的整合了。

在受道德經的洗禮,與開啟對身心靈與醫學功法的理解之後,很快地來到最後一天的展演。大家分為十組,在這三天之中,各組以道德經中不同的章節為靈感,設計出「老子上身」的知行合一功法展演。有甚麼比一次看到十組,有十年以上功夫底子的教練級展演,更令人大開眼界而興奮的呢?

我在台下,看到每位展演者,全然投入在與身體的對話中。我的全身細胞,也不禁受到這群體的波動之美,而隨之震動,眼角感動到濕潤了起來。是的,這就是我所嚮往的境界: 享受每個當下,享受自我的覺知,享受和自己的身心靈真切的,合而為一的力量。

如同老師所說的,成為身體的藝術家,進而成為以身體來表達道的哲學家。讓身體原本隸屬於物質界的匠氣,藉由「以道為本」的功法,展現出藝術之美。再將藝術昇華上去,成為哲學家,來傳遞道法的博大精深。

沒有刻意,沒有執著,只有自然的大道。

由衷感謝,集身心靈智慧大成於一身的老師,諸位底蘊深厚的師兄師姐,營隊的工作人員,讓我在眼、耳、鼻、舌、身、意之中,體悟道法。現今社會,用說的很多,用做的不多,我特別欣賞氣機導引所教導示範的知行合一。讓我得以在這三天的學習中,重新審視過往習氣,學會懺悔、放下。

這個營隊,是一個「道」的智慧門,為我開啟淵遠流長的生命之河,看見生命中無窮無盡的可能。




/








麻布山林的生命悸動

◎謝東興(台中週二午班)


練功半年,雖仍在朦朧中,但有很高的期許。台中簡教練一提到種子班集訓開放入門班參與,我率爾報名。

麻布山林,氣氛Hi盪中,3天過了。回到生活現實,然後再回到台中的練功教室,冷然、平淡,有種鬆脫了線的蕭索。而內在的悸動,餘波仍在,不免督促自己,作更多的探索。

3天的主軸是「老子」。儘管老莊是我素來的信仰,但課程聽來,依舊硬而晦澀,似有似無,也就不太在乎。至於筋膜的解剖詳談,則遠比福容入門班集訓的筋膜課更深入、也更全面,受益良多。但不諱言,課程太緊湊了。聽不懂的依舊不少。

真的大衝撞,來自老師帶動的一小時「無極內息導引」。這套拳,初見面,只能跟著比畫,雖錯亂,卻深深被震撼。小組表演,辛教練選調整版的「金絲纏腕」,那鬆柔的流暢,而且夠長,迷倒我。一有空,總不自覺試著比畫一番,這是練功半年以來,我最能入境的喜悅。

小組表演,因不熟練,本期望不高。但意外地,第一組起便是高潮。除了偶有令人會心一笑的創意,不少師兄姐的高段拳架,讓人動容。這與半年前針對初學者的福容集訓大大不同,呈顯氣機導引的深厚實力。

但,一介新生,我仍覺得狀況應該可以更好。

這次的種子班集訓課程除了「文太重,武太少」,對入門班的我稍感遺憾,感覺上,教練師兄姐們的氣勢似乎太弱,乃至整個課程的學習,太倚重「各憑本事」,較缺少強勢引導。這是否因為,所有3天課程張老師一人全擔。教練只承接小組排演的責任,一來演出壓力上身,二來排演未必是教練擅長。教練一旦慌了,學員哪能不茫?

不論入門班或種子班,類似的集訓,對練功幫助極大。但因時間與金錢,也是壓力,集訓的內容若能更切題,參與的吸引力自然能提升。敢提兩個建議:

配合心智與肢體的交替工作與休息,文課與武課是否可以嚴謹輪替?初階學員,武偏重。種子學員,文偏重。

集訓分二大類:

 a. 小集訓:10~30人,2天1夜。次數可以因需要增多,可以是中低階,由教練帶學員;也可以是中高階,由老師帶教練。是文、武、感情三交流。

b. 大集訓:百人以上,3天2夜。入門與種子營,一年一度,求其盛大,並無不可。但種子營應加重教練團的角色,以及練武的長度、深度、與廣度,為他日可能的推廣表演奠基。氣機導引的強勢推廣,可望由此啟航。

國家在衰退,國人在消頹,氣機導引讓人感動,正因它能振衰起敝。當國人大多昏昏沈沈,生命力只剩政治的極端激情,我們何不把氣機的集訓化成激動的警醒?




/





練吧!別想了

◎黃虹瑛


是生存本能有個缺,
我如何面對什麼都無的恐懼?
如何對待突如其來的生與死?
我有什麼態度能力去面對?


我應該要強,應該可以裝強。
即使真的很弱!真的很不知所措!


弱者,道之用。
天下之至柔,
無有入無間。


有一種柔弱,可以讓妳感到圓滿自足。


練無極內息導引,參透著紓解療癒身心的能量,
輕輕的、柔柔的,
不容你死力硬求,
不容你陷自己於絕境。
「我在做什麼?什麼都沒做。
就讓生命如雨一般落在我身上。」 ——蕾兒 范哈根

         

那歌聲依然在我耳邊迴繞,
觸動自己的猶疑,
你要持續前行,
依著進行的律動,
也許是蹲得更低,
也許是改變自己的節奏,
也許該是移開腳步改變方向。


像是想放下,
覺得力不從心,
得到的幫助卻越大,
感覺是要被推著走,
也像是我不想放。


跳著一首前進兩步,倒退一步的舞,
心裡卻仍想緊抓不放。


因為
行在霧裡,
心生恐懼惴惴不安。
因為
瞬間的霧散,
看見自己存在的光亮。


導引,倒影,
不斷切換,
不斷喚醒,
聲聲切切,
鞭我入裡。


凌晨四時,
筒鳥停不了的呼喊,
我來了來了,
我走了走了,
咘 咘 咘 咘
咘 咘 咘 咘


我起了身,
練吧!
別想了。




/







恍惚融入真善美之境

◎高淑芬


這次的麻布山林研習營是繼去年九月份的身心靈成長營之後第二次參與的三天兩夜活動,兩次的活動屬性截然不同──若說前次是以活潑跳躍的方式揭開心靈的面紗,此次則是一場深入心靈深處的對話。也許是身處大自然,遠離塵囂,因此又多了一層內心的覺察。

三天的活動,我們見識到張老師將老子道德經融合人體筋膜的精闢剖析,然後以功法加以演繹,讓我們在這山林環繞的境界中自然而然地像是老子上身,跟隨老師翩翩舞動流暢的功法。相信每位參與者都能夠體會到不同於以往在教室練習的感受──一份更真切、觸動心靈的感動。帶著這份被啟動的感官,我們也被要求在三天的活動空檔裡,針對活動結束前的功法展演加緊練習。

在老師上課講解的過程中,許多思緒不斷湧現,有時是深刻反省自我的負面情結,有時是自我正面的鼓動。我細數著隨歲月流逝、曾經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難以筆墨形容的感觸,這應該就是所謂自我的心靈對話吧!

很快地,即將結束活動的第三天到來,我們就前兩天練習的展演內容也將上演,好緊張,怕出洋相!內心的掙扎像小學生打預防針般,還没打針的小朋友緊盯著正在打針的同學,還很想逃跑!首先上台表演的師兄姐馬上吸引全場觀眾的目光,台上投影表演的主題字幕,隨著音樂響起,每個人將三天以來對課程的體會從容不廹地展現出來,台上台下都被這樣的意境深深打動。前兩天是自我的心靈對話,眼前則呈現表演者的內心故事,看著他們,也像在聆聽自我,恍恍惚惚間融入了真‧善‧美的情境。每個人的故事不同,數也數不完,若不是中間被老師幽默的評論稍微打斷,恐怕又要看到尷尬的畫面了。

時光匆匆流逝,老師在活動最後,安排了抽奬,平日没什麼偏財運的我竟也中奬了,一串別緻的肖楠蛤蜊項鍊,「蛤蜊」音似「給力」,從玉玲教練手中接獲時,比畢業授奬典禮還更令人振奮,有照片為證,看我笑到發抖,嘴角都不知怎麼收回來了!真心感謝老師的用心,感謝各位教練、師兄姐的關照,感謝麻布山林的一草一木,感謝那夜晚點亮大地的螢火蟲…




/





就在這裡參與你自己

◎范家豪


對自己的了解,決定了境界的層次。

身體的結構,肌、骨、筋、膜、腔。有形的肌肉、骨骼,無形的筋膜、腔體。

腔體,大至四大腔體,顱腔、胸腔、腹腔、骨盆腔,至四肢關節腔,小至組織間隙,形成無形的空間存在。然而生活方式、工作的環境、情緒的作用,導致這些空間的沾黏、僵硬,因此首先看到外形而動,透過動作,鬆柔開每一處沾黏僵硬的地方,打開空間。

有欲,以觀其徼。了解有形的身體結構。

空間中有筋膜,筋膜是種結締組織,遍佈全身,從深、淺層肌肉上的肌筋膜到肌腱、到骨膜、韌帶、關節囊,全身的筋膜是連在一起的,從腳底、小腿、大腿、後背、後腦,頭頂、顏面、頸部、前胸、腹部、大腿、小腿、腳趾。

在動的時候,從組織間隙動到關節腔,從關節腔動到腔體,再從腔體動到關節腔,關節腔動到組織間隙。在空間中的筋膜流動,一動無有不動。

無欲,以觀其妙。作用在無形的空間中,觀察其變化。

在一次次的動作中,一次次參與你自己,一次次覺察你自己。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能不能回到你自己,不要離開。滌除玄覽,能無疵乎?能不能把沾黏鬆開,不要有阻塞。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像嬰兒般鬆柔,綿綿若水,一動無有不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為什麼是我?

◎阿充


上個月公視的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逼出了好幾百萬觀眾的眼淚,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劇中有許多金句深植人心,值得玩味。在完結篇中,思覺失調症患者應思聰在情緒崩潰、隨時會自傷及傷人的情況下說了一句話:「為什麼是我?」身處危險的社工師宋喬平回答他:「可能因為你比較勇敢!」這句話讓她脫離了險境,也深深地打動人心。每個人心中都有許多的「為什麼是我?」等著我們用「勇敢」來超越,今天就來談談這個題目。

「為什麼是我?」換句話說就是「這件事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就是要幫「惡果」找「因」。劇情中應思聰的親家母就曾經提到:「一定是祖先做了缺德的事,子孫才會出現精神病患!」的確,我們是生活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價值的對錯不是我要強調的,而是那種「因果」對人的束縛,讓許多人自怨自艾,宿命一生。我們試著來探討一下,我們的理解究竟在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讓「因果」成為生命的廉價解釋以及人們無法勇敢突破的藉口。

順著宇宙運行的法則,當然是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果」是一個事實,但是同一個事實卻可以有不同的解讀,關鍵在於解讀的人。舉例來說,特殊兒童的家長是如何看待他的孩子呢?是報應還是恩典?是小惡魔還是小天使?是惡果還是善因?不同的父母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或是同樣的父母在不同的時間點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所以那個「果」不是重點,解讀才是重點,也就是當事人的價值觀決定了這個「果」所產生的影響。人必須要改變才能有不同的價值觀,這個改變的過程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也可以說這就是人生的修煉。相信每個特殊兒童的家長都是從「為什麼是我?」出發的,但有人過了一輩子還在問「為什麼是我?」也有人很快就告訴自己「好慶幸是我!」慶幸這孩子出生在我的家庭,可以得到最好的照顧;感恩我從這個孩子身上學到什麼是愛。就算是祖宗八代做了壞事讓我得到這個孩子,只要我能改變,祖宗八代也奈何不了我,我就可以擺脫因果的糾纏,勇敢面對老天一切的安排,心中沒有恐懼也沒有怨恨。

回到宋喬平的那句「可能因為你比較勇敢!」的確,不夠勇敢就沒辦法啟動改變,人往往要遭遇痛苦才會有改變的契機,如何冷靜地面對痛苦又是一大難題。氣機導引在某一層面上就是在訓練面對痛苦,勇敢、平靜地面對痛苦,沒有這個過程,是不可能啟動改變工程的,反而可能進入一種毁滅。在練功的過程中,時常會浮現三個問題:「為什麼會痛苦?」「如何克服痛苦?」「痛苦又如何?」這是三個分別對應著下、中、上丹田的問題,隨時糾纏著練功者,直到有一天你不再恐懼痛苦,這就是我們的「痛苦學」,或者稱為「勇敢學」。在一次又一次勇敢面對痛苦的過程中,有些人超越了,改變了,拿到了學分;有些人卻被死當了,下輩子還得重修學分。

回到「生命本體」的角度來看,「因」、「果」都只是事件,不是生命本身,就像是我們之前談過的生活線和生命線的概念一樣。「生命本體」對「因」、「果」的解讀才是關鍵所在,如果「生命本體」改變了,「因」、「果」就不再是原先那樣的關係了,人生的劇本就大大不同了。如果「因果關係」是我們從小就被下的魔咒,那我們現在終於找到了破解之道,那就是改變「生命本體」。什麼是「生命本體」?用「圖靈集」的語言來說就是「生命圖靈機」,對於所有外在輸入(無常)的解讀工作就是在「生命圖靈機」完成的,你可以說它是軟體,也可以說它是價值觀。軟體改了,機器的行為就不同了;價值觀改了,「惡果」就傷不了你,反而變成了「善因」。修行的道路上,所有的努力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改變「生命本體」;我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是我?」因為我夠「勇敢」,老天爺要我去修改「生命圖靈機」。




                                                   -   -   -   -   -   -   -   -   -   -   -   -   -   -   -   -   -   -   -   -   -   





試觀心波

◎鄭雅靜



心波是心理空間的動態變化

一般人認知的心可能包括心、意識。心是無形的存在,情緒是心的作用與表達。意指六根的意根,意分為潛意識和意識,潛意識會連結到心,屬於真正的自我。意識則連結到腦中庫存的知識記憶,是表象、知識性的我。眾所周知,人體有12對腦神經相關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及自律神經的活動,通過眼耳鼻舌的感官接收外界刺激訊息而進入大腦並產生作用,如嗅神經傳達嗅覺(感覺),滑車神經運動眼球(運動),迷走神經相關自律神經及部分混合運動神經與感覺神經等。各種感官訊息由神經纖維傳送到腦的不同功能區域,大腦不僅發出神經傳導信號以指令身體做出反應,腦內的神經內分泌物質也引起心的變化。譬如,眼睛看見物體會通過眼神經根將訊息傳遞到腦,經過大腦的認知解讀,意根與心相通,潛意識對焦後,隨即起心動念,激盪出心波的作用。

心波是心理空間的動態變化,訊息進入大腦後,大腦指令身體做出行為,啟動內心反應,內分泌隨時都處在變化狀態,心的作用也會回饋、影響大腦的想法。大腦的記憶都是人所在意之事,人只要在意,就會挑起內分泌的變化反應。問題在於人被自己的執著所佔領,總是將昨日的我記憶成今日的自己,然而,無論何種執念都來自心能量的兌換。心波是內分泌變化、震盪的係數,心波越亂,震盪的係數越大,大腦指令的身體行動就越沒有章法。人就在身心腦(靈)的反覆作用、能量交換中,形成了今生的最大公約數。


觀心波的公式

中丹田的波動訓練是心的功夫,也是心量的空間管理。中國人對於數的概念不侷限在符號、計算、度量或法則,也包含人生的抽象概念,如氣數、命運。身心靈的數是心中了了分明的過程,人的感官具足在身體,練身、練心都是「感覺」訓練,所謂的感覺,是六根所有訊息總合的整體覺知狀態。張老師曾於課堂講述心波的公式,運用了數的概念探究心波的操作定義,解構心波的生成及變化趨勢,探討影響本心的變數關係,由此推估人生的未來走向。公式如下:

F’ ∝ F × N1,2,3…× X1,2,3…


說明:

F’:當下本心。本心為空,空是自性。心是「本來無一物」、「無念就是自性」。

F:心理空間。心理空間等於「原始心理空間」減去「心事佔用空間」。

N:情緒反應,包括情緒的種類及強度。

X:身體和大腦對心的作用,包括身體的狀態和大腦向外連結訊息的強度,其中,X1、 X2、X3…,分別代表連結的強度效應。


減少心事占用空間

∝ 是數學符號,意謂正比,通常指兩個事物或立場相應的變化關係。當一方出現變化時,另一方也會隨之產生相應的改變。在心波公式中,如果心理空間(F)、情緒反應(N)、心事作用(X)的值產生變化,與其對應的當下本心(F’)也會隨之改變。

對治心理空間猶如河道的養護工程,需要適當的疏濬、護岸,才不會讓河道受阻。心理空間(F)等於「原始心理空間」減去「心事佔用空間」。心事佔用空間包括:事件、情緒反應和心理在意程度。所謂的事件,是指人在成長過程所經歷具象世界的事情,如果人對事件產生的情緒反應愈大,心理在意程度就愈強烈,結構的心事越滾越大時,心理空間就會被相對地壓縮。

心事是腦中所思,且滯留在心中的事件,依其形成的時間,有現在與過去心事的分別。現在的心事因為黏著力尚薄弱,比較容易解決,可透過身體行動以轉化或釋放壓力,如運動練功或其他身體活動以紓壓,讓自律神經的作用平衡,釋出心事占用空間。此外,人所在意的心事也有可能隨時間的消逝而淡化,或因為個人的氣度格局提升,讓心事消弭於無形(即心中對該事件已經不再有感覺)。但最難處理的心事還是過去來不及或無法處理的陳年往事。陳年心事在內心層層閉鎖,就算偶爾被突發事件所牽引,如果沒有適當處理,也未必能夠順勢解開心理的枷鎖。

正因為心事常常無聲無息,所以需要透過心波加以覺察,讓心事的作用力慢慢減弱。選擇掩蓋或對抗心事,容易使其坐大,放縱心事則易成為內心的隱痛,因為心能量一啟動,腦中所想就會朝向事件發展。為了解決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壓力,腦會不斷地向外攀附連結,輾轉衍生進一步的念頭或想法,侵蝕心理原始空間,導致心理空間(F)愈來愈小。


腦需要心的認同,才能轉化為身體的行動

情緒是心能量的表態,也是偵測心波動盪的探測器,無論喜、怒、憂、思、悲、恐、驚,都是自律神經失調,內分泌變化的結果。情緒的正本清源要追溯六根接收外界的訊息入腦,所引起腦神經傳導作用,如腦部的額葉和邊緣系統調控情緒作用區域。六根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稱六「根」,根的功能為「識」。六根的功能性作用一旦摻合了大腦的記憶或知識,即演變成「識識」。六根傳遞入腦的微弱訊息會潛伏成念頭,強力訊息會形成想法,產生的身體狀態或心理罣礙又會激發、形成大腦的念想,特別是心所懸念而未決的心事,是引發大腦新的想法,觸動新心事的由頭。

當六根連結某個焦點而產生對應時,會啟動相關一連串觸、作意、受、想、思的作用過程。觸源自根、境(塵)對應所產生識的整體作用。作意是大腦向外連結所產生的諸多變化。受是情緒作用,負面情緒會讓人體的壓力賀爾蒙升高,突發的情緒反應會作用到心臟搏動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繃的生理現象。想是腦的認知、想法,編創各種情節的幕後推手。思則是大腦思維後所產生的意志行動。

大腦的想法能否成功轉換成身體的行動,需要心的絕對認同,身體才有執行的力量。練心要從身體的感覺喚醒當下本心,讓本心植入身體的空間使其滋長。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大小事件的衝突或罣礙時,檢視自己是否不受情緒所干擾,看見自己的起心動念,覺察自己有無落入事件的對立中。

心波公式的當下本心(F’)不屬於物理學的基本量,難以直接觀察或計算量化。人生無常,人生是無數的當下所集結而成,當下是一種覺知。所以,要在人生的關鍵時刻,覺察到當下的狀態,平時就要訓練自己的抽離心,對公式的變項駕輕就熟(但練功時不要進行),始能閱讀到心波的起伏。專注是氣機導引所開發的四種覺性(覺察、專注、靜與禪定)之一,訓練身體的專注,要回到身體的現場,感覺自己的感覺。訓練心的專注,要設定在空,訓練將內分泌設定為不在意的狀態,使情緒不跟隨六根所生的識識而波動。除此,透過練功、靜坐或提升生命的境界也是具體可行的方法。然而,宇宙間各物體的能量變化無形,如水會隨溫度改變而產生固體、液體與氣體的三態變化,但能量無法消滅。所以,心波的公式是中丹田訓練的參考,但無法從中追求心理的最大空間,因為心本無物,只能鎖入「空」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刺點」做為氣機導引「姿勢詩學」的起手勢

◎余安邦(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總館週四早)



經驗是在事實原樣中來認知的意思。
完全拋棄自己的加工,跟隨著事實來認知。


─西田幾多郎(引自〈《善的研究》,譯者導讀,頁1,黃文宏,出版中)

做為一位氣機導引初學者,本人功力淺薄,經驗不足,且精、氣、神種種皆有待戮力修煉以求精進。職是之故,以下的書寫,是種自我惕勵,且是自我生命轉化技藝學的思想工作。




「氣機導引」關涉兩個基本設置軸線,其一是以中國醫道二家為主要基礎的身體觀念及其奧秘,其二是以柔韌性為質地的連接自然與心性的生命質感。以這兩個軸線為基準,還必須輔以三個「刺點」所形構的設置局面,才能呼應上、中、下丹田所欲開展的身體工夫與運動空間。我認為這三個「刺點」乃居於「氣機導引」的關鍵樞紐位置,也是「筋膜論」或「無極內息論」不可或缺的立基命脈與文化邏輯。

氣機導引第一個「刺點」是「時間性」。「時間性」涉及永恆與時間的雙重問題;同時它更是一種精神活動形態,即對過去的回憶、對未來的期望、及對現在的專注。精神活動的這三種形態的特性,一方面顯現人之追求目標的綿延與斷裂、協調與不協調,另一方面則表現在身體的緊張、鬆弛與持常。

進而言之,「時間性」體現在我們對自己身體感知的瞬間變化與敏銳察覺,對世事無常難料與時間流逝的悲痛傷懷,以及對緣起緣滅、聚散離合的瞬間體悟中參透身體經驗的豐富性與生命的不可預測性。此處,我所說的身體經驗不是一般性的夾雜有某種思想的經驗意義,而是援引西田幾多郎對於「純粹經驗」或「直接經驗」的掌握與觀點,西田認為:「經驗是在事實原樣中來認知的意思。完全拋棄自己的加工,跟隨著事實來認知。」(引自《善的研究》,譯者導讀,頁1,黃文宏,出版中)。換言之,「純粹經驗」所謂的純粹,「是指絲毫不加入任何思慮,真正經驗本身的狀態。」「當下經驗到自己的意識狀態時,既無主也無客,知識與其對象是完全合一的。這是經驗中的最醇者。」(陳一標、吳翠華,2011:xx-xxi)。

上課時,老師們經常提醒我們要認真專注於「感覺我們的感覺」,以及細心體察「吐氣」與「吸氣」的氣韻變化,此正是第一個「刺點」的具體真實寫照。又如,「四點聚氣」的呼吸訓練,其關鍵概念起初乃設定在膻中、會陰、肚臍、命門等四點所環繞的區域空間,但真正在依序而動之身體運行與呼吸行氣之間,因時、因序的差異性變化的身心「感知」與「非感知」,也就是對於身體經驗意識或非意識的時間性,關涉的則是(非)意識流的變化生成(流變),這是第一個「刺點」真正首要之處,這也才是從「體物入微」提升到「體化入微」的真工夫。練功時,身體空間的意念通常較易理解、把握,但時間性的抽象概念則較難析解、明白。






記得,卡爾維諾的話語曾經如此深刻的撞擊我逐漸老弱的身軀。

他說:「如果我們忽略了自己(的身體),便無法認識我們身外的任何事物。宇宙是面鏡子,我們在其中只能注視我們已經從自己那裡學到的東西。」(Italo Calvino)

卡爾維諾提點的是:一切從自我認識出發——而日常彷若星際,生活正如宇宙(沈眠,2019/02/02)。



氣機導引第二個「刺點」是「敘事性」。

「敘事性」就是賦予身體詩意的吟詠,也就是在語言與身體的氣息之間建立詩意吟詠的韻律,在纏綿緋惻的身體情緒中迸發青春肌膚般明麗而清澈的觸感。

我覺得以往氣機導引的學習經驗似乎過於強調認知性的理解與功能性的強化,從而某種程度忽略了如何在依序而動的細節步驟過程中,還有日常生活各種身體姿勢的轉圜之際,學習讓我們這帶有歷史經驗的身體説話,讓我們各個組織器官説話,甚至讓每個細胞分子説話;並使之成為會說故事的主體,而非「被支配」、「被奴役」的工具。不過,「敘事性」做為一種「刺點」,關鍵之處並不在於仔細明察身體的涓涓細語並俯身傾聽,也非讓身體成為言說的主體,或者將身體轉化為語言符號的奇觀劇場。依我個人之淺見,氣機導引之修煉工夫,或者說終極關懷,歸根究柢,是身體經驗的位移,也就是從一般性的身體經驗與認識,朝向「無器官的身體」移動轉換。






鄧美玲老師曾說:「氣機導引中、下丹田的訓練就是在自己的身體裡面『蹲點』。張良維老師最早的說法是猶如『在自己身體裡面爬山』。每個人得對自己的身體熟悉到用呼吸來穿越,而最後的成就也不在身體形貌如何了!而是像莊子《德充符》篇所講的畸形人,身體即使嚴重變形,卻讓全天下的美女都想嫁給他!」

她還說:「若沒有經過『認知性的理解和功能性的強化』這個階段的身體空間開發,而直接進入『讓每個細胞分子說話』,就很可能會落入現下許多身體學門的盲點--也就是用自以為是的『感覺』或『意念』,讓『每個細胞分子說話』。」

但我要再次強調,以往在教學上氣機導引可能「過於強調認知性的理解與功能性的強化」的說法,並非否定學習過程中「認知性的理解與功能性的強化」的必要性,也能夠充分理解學習者對於自身(或他人)健康之關注與疾病苦痛之消除的殷切期待。不過,就思想論述的形上學基礎而言,我認為氣機導引應該避免陷入「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之以功利之算計、工具崇拜和技術主義為導向的弊端與窠臼。身體不是工具,身體也無從算計。

「工具理性」的根本問題,容我用個比喻來說,意即「當革命的目標越來越清楚,你反會覺得它越是模糊;當革命的目標越來越接近,你反會覺得它越是遙遠。」氣機導引不是工具,身體也不是工具。每個人的身體都是詩意的身體,承載著人的靈魂往未知之境而去。






總之,「敘事性」刺點的旨意乃是藉著語言的表達與生命的呼吸通過姿勢展開的節奏而抒發出來,進而在身心氣息的吟詠之中創造出某種詩意的抒情性,更在九大關節的糾纏縈繞與筋膜肌理的交疊皺褶中,形成了每個人獨特的節奏風格、生命況味與精神魅力。而身體工夫的終極目標,或許,僅僅是或許,是往「無器官的身體」方向移動轉換。

我將這種「敘事性」的「刺點」稱之為「姿勢詩學」。氣機導引需要創造出自身的詩學,以及生存美學。(待續)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目題材不拘,圖文長期徵稿

◎編輯部

張老師總強調,練功是為了促成生命的不斷提升與進化,因此,功夫是在時時刻刻的生活裡。在這個園地,舉凡練功、品香、生活、工作、練功隨感,只要是親身體驗所得,都是大家可貴的借鏡。此外,電子報亦長期徵求同學提供照片、畫作等圖像資料,會館存檔後,將於每次電子報文稿擇優配圖。

歡迎分享您的真實體驗。文長請控制在600字左右,圖片數量不拘。編輯部皆有刪修審定選用權。歉無稿酬,謹此聲明。圖文請寄chiji.taoyin@msa.hinet.ne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