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東醫氣機導引第158期電子報 / 履道坦坦







履道坦坦

◎編輯部


自「無極內息導引」現身江湖,課堂上的張老師就越來越「如龍焉」——變化無端,神不可測。不說他在講述《老子》時如何跳脫歷代註家成見,直接由身體經驗切入,完完全就是一派「六經皆我註腳」的氣勢,就說我們永遠捉摸不定的動作,好不容易才剛剛摸上手,下回上課他又在哪裡冒出一個匪夷所思的迴旋角度!讚嘆之餘,我們卻反而鬆了一口氣!因為,我們終於明白,老師哪是要我們一招一式都跟著他?不是說了嗎?「照著講」之後,要「接著講」,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無極內息導引,就是要激發生生不息的創造能量,永無止盡!

於是,這種「百家爭鳴」、「不比較,只要讓自己更好」的特質,就充分表現在本期電子報中。〈圖靈集〉和〈心田集〉原本就風格迥異;四篇〈我在道上〉不論陳述角度或寫作方式,也都有令人驚喜處。「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咬牙切齒苦練的階段過去了,氣機導引歡樂年,就是要大家開開心心做自己,履道坦坦,從容自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緣何緣兮?天涯共此時

◎pplai


緣,是一種狀態
有點的相遇,以無數的回眸換來一次的擦肩而過
有線的同行,如匆忙的行旅在驛站之間此上彼下
有面的共存,為圓同夢而攜手扶肩迎向波波巨浪
有體的錯節,在彼此的生活線中,穿我針引你線
有三際的糾纏,以我願追逐過去現在未來之未明
你我何緣兮?天涯共此時

緣,是一種條件
在  自變數的因  應變數的果  之間  調節
設  權數之輕與重  引  作用的力和道
於  生與無生的緣起上  由機率或然與不然
你緣我緣兮,何種複合方程式?

謂無常不能識別兮,業引無力難改變?
毋須長嘯仰問天,只需會當凌絕頂
外求無語無聲亦無解,內索靜處靜慮方靜見
覺兮察兮無常無常間,為兮不為兮機之所在
小乘自覺阿羅漢,大乘浪漫菩薩行
緣,是動詞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藉理香去蕪存菁、滌除玄覽

◎張老師口述∕ 楊慧敏、 嚴盛俊、 楊清雲 整理



理香是主動認識

認識沉香要從理香(刮沉香)開始,品香只能就已被安排準備好的香材品味,是被動的認識,無論品香的層次多高,終究只是後半段的接受者,無法溯源香材的源頭本質;理香則更能親身接觸,透過對香材的刮理過程,主動認識探究香的一切本質。這就如同專業的品酒師,無論拿到多高等級的評鑑證書,品酒技術再高,但仍無法超越百年釀酒廠對於釀造過程各種變數的掌握及完全認知。


理香是去蕪存菁的內心作用

理香不僅是香材刮理得乾淨與否,而是去蕪存菁的內心作用過程訓練,如同修佛修的是自己的良心,而非修佛陀。理香是用內心去歸納香材的不同性格,是在過程中去腐存菁,認識香的偉大,分辨沉香所夾雜混沌不清的內在及外在,包括辨識香的內在,其產地、香氣及油質含量;並刮除外在可能夾雜白標(是指植物為了保護自己所結構的纖維,但未褪盡包覆在沉香主體外層,是屬於天然但無用的部分)、摻雜著石頭、泥土甚至水泥、沙塵等非沉香本身的結合體,是沉香受傷時的入侵者。

如何刮理香材,從去除外在的雜質,而至取下沉香香粉(受傷後破壞到香體本身而產生的香粉),再將精華取出留下本體香材,這去蕪存菁的過程必須保持心的寧靜。香在樹中如佛在心中,萃取出香的本質,如同見佛性,如何在內心映照反射敲木魚儀式般的理香經歷,最後凝聚為內心滌除玄覽的觀察,是去蕪存菁的內心作用,時間一久刮香如刮心,去香垢如除心垢,去香垢的過程就是去心垢的過程。


日日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生活中需要有一種做法,把自己擺置其中修行,就在理香的實踐中,屏氣凝神靜心以待,如同練功其實是練內在深層的洞見,看見肉體的結構作用力、看見內心的不定性、看見大腦的結構性。理香就是保持虛靜的過程,在一塊塊香材的刮理中,老老實實的經歷歸納,在不斷歸納中,香材的沙塵就如同內心的雜質,看起來是區隔香材,其實是區隔自己的內心。刮沉香就是透過一個心法邏輯,讓你在生活中建構起一步又一步改變的具體執行,丟開一切,努力成為自己,刮到生命中有了頓悟,對於生活中由眼耳鼻身意所接收的外界訊息,自有一套寧靜法則,形成一種習慣的建立,日日勤拂拭,


感受能量,終至藝術創作

親手刮理沉香感觸香材越久,從去除香材雜質、區隔產地、分辨香質,逐漸建構出對沉香的認知,將越能體會每塊香材是甚麼樣的存在。在手觸摸過的餘香裡,可以感受到每塊沉香的氣息、知道所蘊釀的香氣浮沉不同,生木較浮,老木較沉,也能感受每塊香材的能量,知道那一塊香材氣最強,在與沉香的能量互動中,日久心氣越沉,越能感受萬物的能量。

理香是從最初刮理雜質、去無存菁的初階入門,最終進入能量的感受,而至藝術創作。當理香等級在經驗累積,而漸至梳理土沉時,因土沉已醇化至完全沒有雜質,故如何在無雜質之中,依然將腐朽化為神奇,這是藝術創作的當下。藝術是哲學的一個工具,理香的藝術是在一個混沌是非不分時,如何擷取「非」而成其「是」的過程;「是」與「非」如何判斷,是「留住」的抉擇。如何在腐朽的土沉中,取象至最精華的存在,這去蕪存菁的過程如同打掉執著,是大師的雕刻,每個作品都是藝術創作。這「留住」的藝術過程,內心不能有為,要無為,完全取自道心,是該去除的去除,不該去除的留住,是因無所住而生其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空間的覺察到空間的創造

◎高袖桐


想要健康必須了解自己,時時覺察我怎麼了?瞭解大腦的狀態是如何透過自律神經、荷爾蒙再如實反映於身體。清楚「果」的源頭,再去「因地」從新結構一個健康的腦。

身、心的病痛,絕大多數是因為被大腦綁架;大腦又被「色」,也就是意識主導出來的色所影響。你的眼怎麼對「應」世界?耳朵怎麼解讀萬物?鼻子出入的氣息無從管控;說話也無法精準表達;身體不會使用(總惹出一堆傷痛);無法控制你的意念,雜念一大堆,也沒任何建設…然後造就你疲憊不堪的大腦(意識)。


學習結構一個健康的大腦

人常以為發呆、出去玩、做spa就是一種休息。殊不知大腦有一種DMN(預設模式網路,也稱為大腦暗能量,Dark Energy)由內側前額葉皮質、後扣袋皮層,楔前葉、頂葉頂下葉所構成大腦內迴路,在大腦未進行有意識的任何活動時執行基本運作,腦的怠速、掌管記憶、情感、預設模式網路。也就是就算你無所事事,也要耗掉腦子60%到80%的能量。腦是一種靜不下來,動個不停的器官。

人在心神不定時,就是這種自動駕駛的迴路在運作,而人卻有一半時間花在心神不寧。練功是訓練一種能力:不做任何評斷,從主動到自主(不隨意肌練到能控制,就是到「真意」產生),專注(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經歷、經驗上。當時時專注在當下經歷的發生,大腦的內側前額葉皮質和後扣帶皮層,活動程度比較低,就能夠減少大腦不必要的耗損。


放空是大腦的洗滌,清除多餘資訊

DMN(預設模式網路,大腦暗能量Dark Energy)消耗大腦總能量60%到80%,是能量最大浪費者,人腦的疲勞在這裡。當你進行任何有意識活動,只須增加5%能量。學會控制腦袋,抑制關鍵的內側前額葉皮質跟後扣帶皮層的活動,防止雜念不斷浪費腦部能量也是氣機導引練功的主軸。

活在當下,對當下發生專注的每一個覺察,變得無比重要。不管是對未來的焦慮,浮現雜念;對過去的發生,不斷反芻、後悔、負面思考都會導致大腦疲勞、過度使用。所以越煩惱,越浪費能量。當然,憂鬱與失眠也起因於腦部問題。

大腦結構一定要自己控制,大腦皮質當表層最進化部分厚度增加,大腦功能自然提升,老化、腦萎縮也能防止。

所以腦部空間必須有效運用,把不該耗費在未來的恐懼,跟過去的不斷懊悔譴責中,最省力的方式就是身、心、腦全然一致在當下的空間覺察。



練功就是打開身體所有的空間

身體的空間從身體空間的覺察,訓練專注在覺察身體的變化,呼吸在身體空間擴散,內氣充滿在腔體、組織間隙,全身身體氣的流動。內氣(呼吸)能夠流動,還要靠意識把負面不好的情緒流到一個邊邊角角,慢慢讓它流掉消失。



創造心理空間

心、氣相依,情緒不好會影響呼吸,呼吸做對、做好當然也可以幫助情緒的穩定,呼吸跟著身體的流動讓自律神經平衡,內分泌所作用時是喜悅、正向、積極創造出自己不斷的好,當下的好會成就未來的安心,彌補過去的遺憾。產生的「禪定」就是一種冥想。

冥想不是不想,而是想身體、心理的情緒(氣)、大腦不胡思亂想(滌除玄覧);想大腦、身體、心裡的空間。



氣機導引,導引你打開各個空間,從裡面的「無」去建構真正的有。

將身體導向專注、放鬆、察覺;進而對生命每一個當下都能聚焦單一事物的  專注。

提升情緒調節,情緒的反應不會產生影響,情緒不是你的,只是一個浪花、波紋;你可以悲傷,但不能痛苦。氣機導引練心有一個公式:(一)增加心室的空間;(二)提高維度;(三)靜坐、練功來改變自律神經。(這裡不多做解釋,請參考其他期電子報)。

降低我執、改變本位、自我認知,從而增加自制力。 (後扣帶皮層跟自我本位,我執也息息相關。)

藉由禪定(冥想),能控制DMN(預設模式網路,大腦暗能量Dark Energy)活動、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不易生成,產生有抗壓性大腦。


建構大腦的空間

氣機導引訓練的是一種內息在身體空間的流動,徹底放鬆沉浸於身體上,身體的空間是「真意」覺知的狀態。腦、身、心發生極致專注力的狀態,全然不操作的真空。據說一流運動員在締造世界紀錄時都是處於這種專注力極高的狀態。

氣機導引更高層次的練習在於擺脫身心枷鎖、大腦創造的內心混亂,內心才會遇到、碰撞。引用金剛經裡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就是內心對萬物、事件發生心裡的感受。可以有情緒、但是不存檔。就是無所住。當你能「無所住」就能「生其心」。「生其心」是上帝給你「無所住」的獎賞。再一次又一次的從發生中超越 。去應、不逃避,不是忍受,一直「應」能從苦難中生成「智慧菩提」。

「清靜經」裡面講的「常應,常靜,常清靜矣」。每次應,每次乾淨不存在,就清靜了。一次一次淨、靜。不存在就是最大的存在。

從覺察空間到創造空間是氣機導引美好的經歷,讓你人生美妙而快樂。



(本文部分引用自悅知文化出版社《最高休息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氣機導引在日常生活的應用—姿勢篇

◎陳沛宇(入門班學員,職能治療師)



每週到氣機導引會館練功已幫助許多學員喚醒身體的潛能,像是攀足長筋從只能碰到膝蓋到可以碰觸腳尖,凌波微步也從五分鐘逐漸可以走上二十分鐘。但你是否在生活中還是時常感到肩頸僵硬、或是站不久、走不遠呢?彷彿進步的體力只有在上課的時候看得見,而生活上卻如故。

若這是你的現況,千萬別氣餒。因為現在你的身體就像戶頭裡存滿了現金,卻還不懂得好好理財投資。以下以站姿為例,說明如何將練功所學應用於生活中,其餘的動作你也可以試著舉一反三。

看看捷運站等車的人群,是否發現無精打采的站姿是多數人的共通性呢?其實調整站姿的重點,跟練功時教練常提醒我們的口訣相似,就是「沉肩墜肘、鬆腰落胯」。雖是簡單八個字,卻飽含學問。

沉肩墜肘直接關係到肩頸僵硬的減緩。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加上長時間伏案工作或低頭滑手機,導致肩頸肌肉被過度拉伸或收縮,無法適時放鬆,久之造成肩頸僵硬。站立時記得沉肩墜肘,搭配微收下巴,可幫助頭頸部回到正確的位置上。
   
鬆腰落胯則有助改善站立時腰部與膝蓋姿勢。許多人因為腰部與腹部肌肉無力,或是不自覺地懶散,而呈現翹臀、凸肚的站姿,長期累積,便容易感到腰痠、背痛,甚至延伸到頭痛。另站姿需要股四頭肌的穩定,但很多時候為減輕肌肉的疲憊,你可能喜歡將膝蓋以向後頂而打直的方式站立,卻不知道這樣依靠的是骨骼卡住的方式,反而容易傷膝,導致日後膝蓋疼痛的煩惱。因此站立時記得鬆腰落胯,膝蓋微彎,讓氣沉湧泉,將可減輕膝蓋承受的壓力。

希望大家都可以將「沉肩墜肘、鬆腰落胯」的口訣帶進你的站姿,向老態和痠痛說Bye Bye!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道圖靈機

◎阿充


如果有一台依循著「大道」法則的機器,它該是什麼樣子呢?每一個人的生命圖靈機又該如何修改,朝著這台理想的機器接近呢?現代電腦的架構雖然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電腦也就是在模擬人類的思考與行為模式。有些人很了解電腦的架構,卻不清楚自己的思考與行為模式,或許我們可以倒過來,藉由現代科技協助我們了解、面對和處理生命本質的問題。這可以說是一種「修道數位化」的過程,讓每個人都朝著打造一台「大道圖靈機」的目標前進。

如果說要選出全世界最複雜的機器,那應該是非「人」莫屬了。「人」是由60兆個細胞所組成,細胞數量之龐大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透過這些細胞間的連結、溝通、合作,創造了人類極為複雜的功能,而這些功能的創造,早就記錄在人類的DNA之中,透過卵子與精子,將這些功能復刻在每個人身上,所以每個人來到世界上時都已經是一部功能完備的機器了。但是功能完備不代表功能都能夠發揮,有些人先天上某些功能就被關閉了,或是因為後天的不當使用,許多功能就發揮不出效用了,而修道的過程就是把「大道」透過DNA賦予「人」的功能再一一啟動。

大家都聽過CPU(中央處理器),它就相當於人類的大腦一樣,接收到外界的訊息之後,就會去Memory(記憶體)抓資料,然後經過運算,得到一個最好的決策,採取下一步的行動。所謂「最好的決策」,其實是所有煩惱痛苦的根源,也就是「價值觀」搗亂的所在。那麼不去運算行不行?把CPU停下來行不行?把CPU拿掉行不行?當然可以,上一節提到,「大道」就蘊含在精子卵子的DNA之中,是億萬年演進而來的DNA,每一個人都擁有過去所有人類功能的Superset(超集合),功能都具備了,不需要CPU的介入也能啟動。無奈我們習慣於先動用CPU,透過大腦運算的結果不但屏障了這些原有的功能,甚至創造了新的煩惱。舉例來說,人類對美的感知是與生俱來的功能,但是現代人看一幅畫,就會去分析這是什麼畫派,是哪一個名家的作品,是不是符合黃金比例,藉由這些運算來決定什麼是美,那一種別人教他的美,其實這已經離真實的美很遠了。你一定也有這樣的經驗,在秋陽似酒的午後,大腦放空地坐在公園的椅子上,一瞥陽光從樹梢穿過來,然後你笑了,自然地笑了,沒有人教過你的笑。人類對食物的感受也是一樣,自從米其林創造星星之後,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就更複雜了,常常努力用大腦去創造一種對食物的感受,去證明自己和美食評論家有一樣的感受,再加上健康飲食的觀念,大腦得產生許多的運算去避免三高,其實這都不是DNA的原意,也就不是人類生存的法則,只是我們誤會了,誤以為社會法則就是生存法則。

說穿了,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要停止CPU(大腦)的運算,讓所有符合生存法則的功能都發揮出來。那麼這些功能究竟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在運作?不同於CPU,有一種電路叫做hard-wired,一種固定不可改變的硬體線路,也可以說它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功能;也就是說,人本來就可以因應任何的環境變化做出功能性的回應,人的身上有無數個hard-wired的功能單元(function unit),這些功能單元是宇宙億萬年來的運行法則所設計出來的,生下來就有的,藏在身體細胞裡,不是在大腦裡。但人類為什麼不瞭解自己是本自具足的,「大道」就在自己身上呢?都是因為習慣用大腦運算,其結果就是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看不到其他功能單元的存在。用氣機導引的語言來說,功能單元就藏在你的身體細胞裡,唯有使用身體的記憶才能喚醒功能單元,所以我們練功時常說:「要用身體的記憶,不要用大腦的記憶」。如果大腦還有運算的必要,那一定是去運算「如何減少大腦的運算」,這也就是上丹田訓練的精髓所在,這個過程就是漸悟,慢慢地停掉CPU。換句話說,大腦的存在就是為了修「道」,讓「大道」所賦予的功能在生命圖靈機上一一被重新開啟。大腦為我們創造了許多煩惱,但是大腦也是我們的希望所在,讓生命變得有意義。

最近張老師用身體的角度來解讀道德經,非常的精彩,然後要求大家用身體來演繹道德經。其實我們經過下、中丹田的訓練,都是為了要減少對上丹田(大腦)的干擾,現在上丹田的訓練,更是直接用大腦解決大腦的問題,大腦的問題解決了,身體的完整功能就展現了,這不正是「絕學無憂」嗎?「大道圖靈機」不需要重新建構,它一直存在著,開天闢地那一天就存在,一直延續到你的身上,這不就是「有物混成」嗎?我們只需要調整一下生命圖靈機使用手冊,慢慢減輕CPU的負載,一個一個原本就存在的功能單元就會跳出來,用最直接、最省力的方式回應一切的變化,你就不用想了,你就自在了,「大道圖靈機」的神秘面紗就被揭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呼吸的進階

◎鄭雅靜


中丹田的訓練主軸不在人體的關節、肌肉等結構的實體,而在體內空無之物的作用,自律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是調控人體生理機能正常運作的重要系統,也是中丹田訓練的聚焦所在。


觀心就是觀息 

中丹田是藉動作以練心,讓腦的思維轉換成身體的精準行動,必須經過心的絕對認同,身體行動才有力道。動作始自於專注,要先整飭身體的結構混亂,抓住腦的紛亂念頭,使脊椎中正,結構平衡。專注是聚焦在一個點上,只能看見人事物的當下樣態、表象,看不透其內部的動能。所以,練功要「觀身」,就必須超越大腦的意念所「想」,直接將大腦置於人所看見的身體空間,得其「空」,才能看透,而要看透心,便要「觀心」。

心本無物,以變化為常,由此需要下丹田的專注度和感覺的扎實訓練,並在身體裡面經歷自己的心的變化。如果在動作中以為看見心的相,不是心亂,便是執著。中丹田的訓練必須用「觀」,觀才能看透,因為觀是看見整體的生態。以丹田練養的「手滾天輪」功法為例,丹田為氣海,海象一定要波動,整體的生態才能維繫,唯其波動不能狂風大作或海嘯叢生。丹田的波動越平順,心越安靜,心波才能愈來愈趨向靜止的狀態,大腦的念頭則會愈趨停止,作為人體門戶的眼、耳、鼻、舌感官(位在上丹田)的接收力也會有層次提升的變化,讓心的能量變強。因為丹田的波動和心波是為一體互用,都受全身的內分泌變化所影響。所以,中丹田是練心,讓心做動作,三丹田也會彼此作用,互為影響。


橫膈膜掌握心 

一呼一吸爲一息,觀心在看見呼吸的全然性。動作的具象則是倚恃波動,關鍵在橫膈膜,練功必得加入橫隔膜的符號。

橫膈膜是人體呼吸運動的主要肌肉,由一層薄博、圓頂狀的肌肉與肌腱所組成,分隔人體的腹腔與胸腔。橫膈膜主要附著在中央肌腱及胸腔底部的肋骨上,在身體前方(胸骨處)的附著點較高,於身體背部(脊椎處)的附著點較低,並藉由其附著力和其他周邊器官(特別是心臟、肺臟、肝臟)形成它的獨特形狀。






橫膈膜的滑動會擴及主動脈、大靜脈和食道。其運動原理是利用中央肌腱及附著力,在呼吸運動中形成槓桿效用,使橫膈膜在作用過程變得平坦,腹腔器官因受到橫膈膜下壓而緩緩下降。但有些內臟器官並不容易被壓縮,以致產生阻力,進而引發胸腔的擴張(肋間肌收縮),供肺臟進氣之用。



「四點聚氣」是呼吸訓練的基礎,操作進程大致如下:

1.吸氣時,提會陰、膻中盡量放鬆往下,讓橫膈膜下降,引導氣往下腹腔走;再讓肚臍往命門聚氣。
2.吐氣時,膻中、會陰、肚臍、命門四點放鬆拉開,脊椎微微伸張,手的勞宮張開;用意識使呼吸的能量讓膻中氣機往下。
3.意念專注在肚臍和命門之間的往來。
4.當呼吸在下腹腔運作的感覺愈來愈清楚時,該部位即為丹田。



呼吸的進階是吸後後吐先先

中丹田階段的練功要波動,亦即吸氣時,作用督脈;吐氣時,作用任脈。功法動作要記憶的是現象,而非內容,重點是融入身體,練成身體的功能性作用,呼吸的訓練是「吸後後吐先先」,必須先概略明白氣的分野。

氣有先天和後天之別。先天氣秉承父精母血的元氣,有生之年通過胃氣滋養而補充,會隨年紀增加而逐漸減弱。「後天氣」包括外氣和內氣。外氣來自人體吸納天地的空氣、食物和水所蘊藏的能量。外氣進入體內後,經過人體的一連串糖解過程,肝臟轉化成肝醣型式貯存備用,或直接經氧化作用而生成能量者,稱為內氣。人體的內氣依照存在部位,可分為宗氣 (最重要的生命現象,存於胸中)、營氣 (營養所需,存於脈內)、衛氣 (保衛身體,存於脈外)。[1]

「後天氣」是通過橫膈膜在胸腔和腹腔之間的壓力轉換而達成功能作用。「先天氣」是靠體內的壓縮,收提(會陰)所形成的內氣運轉。中丹田的呼吸訓練有別於肺呼吸的方法,經由橫膈膜的操作,重新建構,養成體呼吸的運作機制。[2]

所謂「吸後後吐先先」是指,吸氣時,後天氣先下,先天氣再上。吐氣時,先天氣先落,後天氣再下。動作則要創造身體的吸納空間,使命門打開,督脈延伸,氣循而上行。



說明:「吸後後」,吸氣時,後天氣(橫膈膜運作)先行,先天氣(收提)緊隨在後。


「吸後後」的第一個「後」字是動詞,在名詞之後的意思。第二個「後」字為名詞(指後天氣)。吸氣時,先天氣的吸是透過內氣運轉的收提作用,而帶動能量的運轉。



說明:「吸後後」,吸氣時,後天氣(橫膈膜運作)先行,先天氣(收提)緊隨在後。


「吸後後」的第一個「後」字是動詞,在名詞之後的意思。第二個「後」字為名詞(指後天氣)。吸氣時,先天氣的說明:「吐先先」,吐氣時,先天氣(會陰)下,後天氣(橫隔膜)再下。

「吐先先」的第一個「先」是名詞(指先天氣),第二個「先」是動詞。吐氣時,先天氣(會陰)先下,後天氣(橫隔膜)再下。此時,波動越小,心波越小。外形越少,心越安靜,才能進入氣功態。越接近氣功態,動作的波動愈趨無形,能量越強,最後只剩下意識。

下丹田和中丹田的練功結果會對人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其關鍵在心的作用。身體是下丹田的工具,心的能量會投射成為身體的表達,如果動作已在功能中,就不需再用大腦去記憶招式,只要用心修正原來對動作的概念就好。心本空無,無論苦、樂的感受都將對焦到自己平日習性或得失之心。人要拋開制式的動作招式,無法不面對自己平素隱藏的習性,習性可能來自長期的肢體動作,也可能是不自知的潛意識。因此,要突破動作的框架,以變為常使成為慣性,必須從改變心、解開執著入手,才有機會突破習性的障礙。



[1] 有關氣的分類與作用請參閱,莊朝傑,「懸壺之餘,試探氣、八識、五行之說」,電子報第78期。2015年1月5日。

[2] 有關橫膈膜的操用請參閱(1) 張良維,《內臟功法 手滾天輪煉丹功法》。臺北市:中華氣機導引文化研究會。2010年3月。(2) 辛華昀,「橫隔膜在循環任督時的關鍵角色與操作要領」,電子報第86期,2015年4月30 日。(3) 辛華昀,「氣機導引「丹田內轉」的練習」,電子報148期。2018年6月10日。)吸是透過內氣運轉的收提作用,而帶動能量的運轉。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目題材不拘,圖文長期徵稿

◎編輯部

過去一年我們用限定範圍,由主編出題的方式徵稿,農曆年過,張老師鼓勵大家顛覆過去,走向大醒悟,電子報的徵稿模式也要顛覆過去,推出新的樣貌。今後舉凡練功、品香、生活、工作、練功隨感,只要是您的親身體驗所得,都是大家最可貴的借鏡。此外,電子報亦長期徵求同學提供照片、畫作等圖像資料,會館存檔後,將於每次電子報文稿擇優配圖。


歡迎分享您的真實體驗。文長請控制在600字左右,圖片數量不拘。編輯部皆有刪修審定選用權。歉無稿酬,謹此聲明。圖文請寄chiji.taoyin@msa.hinet.ne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