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第34期 / 氣機導引的四種覺性



氣機導引的四種覺性



練身體會開發智慧,就像一個老農夫日日在土地上耕作,也可以發現宇宙自然的真理一樣。身體是小宇宙,每天體會自己的身體,就可以觀人觀氣、乃至於對整體社會的脈動瞭如指掌。我們生活在自然、社會的脈動中,無時不刻都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身體會反應這些變化之機,如果對自己的身體缺乏靈敏的覺知,你就無法從身體接收這些訊息,然後掌握時機,作對的事情。

雖然我花了很多時間談身體的操作方法與功能作用,但氣機導引的身體訓練主要是練四種覺性:第一是覺察,第二是專注,第三是靜心,第四是禪定

先覺察自我、覺察一切,覺察在每一個動作當中的自我反應。例如某一個動作角度會引起疼痛,那麼這疼痛是從何而來?又會到哪裡去?在動作中養成覺察的功夫,應用在生活中,當生氣、憤怒、悲傷的時候,就可以對自己的情緒保持旁觀,並覺察它的生滅變化。

覺察久了,對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會了了分明,然後就是專注。專注是守住一個中心點,心無旁騖,但與時偕行,專注在每一個變動當中的感覺;因此在動作當中,你可以感受自己,就可以感受對方,也可以在與人互動時,用身體的本能直覺創造對方的感受。例如在與旁人互動時,先感覺自己,然後你需要別人對你的感覺有所回應,你就會創造對方的感覺,以便於你的全然察覺。

這是修練覺知的重要方法。從覺察到專注,在每一個事件當下覺知你的感覺,然後進入第三個覺知──靜心。當你在覺察、創造反應、專注時,可能會因為過度專注而忽略其他細節,所以需要靜心,停止心的波動,不對任何變動作出反應,否則可能會越專注、卡得越緊。靜心之後,才能進入下一步的禪定。

氣機導引的任何一個動作都具備訓練四大覺性的方法,所有的課程,也都是以培養四大覺性為目標。

因此,肢體動作是訓練覺察、專注、靜心與禪定的工具;練功不是為了學習動作,也不是為了練到每個關節都打開,最重要的是悟道。悟道之後,就不必透過法師或牧師理解上帝或佛陀的真理,而要靠自己直接跟上帝、佛陀的真理接觸。

練功就要直接接觸真理,開啟悟性,不再追求任何一種形式的寄託;有寄託,就會產生依賴。我常跟學生說,練了氣機導引就不必參加念佛會、不必透過法師和牧師接觸真理,因為你已經擁有悟道的工具和法門,是一個走在覺知之路的實踐者。我並不是否定法師、牧師的價值,對於許多還沒找到法門的人來說,他們的工作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你去拜師父,不如去瞭解父母、祖父母的生命史,瞭解他們曾遭遇的挫折和挑戰。你今生擁有肉體的使命,就是把祖先留給你的基因進行演化改造。你活在有SARS、有金融風暴、有手機、電腦的時代,你的使命就是讓DNA的遺傳經歷這個時代而進行基因的改造與演化。能做好這些事,你就功德無量了,絕對不要把自己輕易交給一位師父。在練功場上,就是要在逼近生死線時,給你一個看見自己的機會。






東醫氣機導引第34期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