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9日 星期六

東醫氣機導引第147期電子報 / 生活線與生命線




雖不完美,但我們的身姿充滿靈動力

◎編輯部



張老師在課堂上談的內容含金量極高,所以我們這些隨師十幾二十年的老鳥,仍然不肯輕易錯過一堂課。「生活線與生命線」是老師在某一堂課輕描淡寫拋出的一個質問,比起其他濃度特高的議題,因為更容易被理解和言說,所以,在同學之間引起不少迴響。

然而,頭腦的理解和言說容易,落在每個日常和心念裡,可又是臨淵履薄、一不小心就陷進習氣的沼澤。本期電子報就以「生活線」與「生命線」的對話為餌,想勾引大家把自己的實踐功夫拿出來曬一曬。

阿充的《圖靈集》,因為設定在中丹田修練,算是「比較高階」的議題,所以在排序上一開始就放在最後面。但這一期,因為他剛好也在談「生命線與生活線」,所以把專欄提到最前面,算是為這個議題拉開比較開闊的視野。在國外長大、不擅中文的莫仁維,在主持龐大的公司業務之餘,還勇敢地承諾藉每月一篇反省自己,他的氣度與能量,早已超越文字了。其餘各篇亦都是絕頂精彩的生命體驗。生活的步履或許艱難,但在生命的光彩映照下,每一步艱難都是帶著嘹亮的歌聲前進!

氣機導引是一個專業的學習型組織,除了像辛華昀專欄《下丹田起手式》所述的各種練功眉角,氣機導引的深廣和平易,要你親自走進來才能慢慢體會;此所以我們在張老師的思想體系之前,不斷前進,卻一直都有越探越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感覺。張老師早在十幾年前就提出「筋膜論」,但因為當時無人理解,整個社會的耳目又長期被各種領域的學閥蒙蔽,所以他先按住不表,直到最近「筋膜論」成為顯學,才又重新提出。於是,同學自發組成讀書會,一起閱讀當今西方「筋膜論」最重要的著作《解剖列車》,徹底瞭解「別人是怎麼說的」?本期電子報特別收錄讀書會會長余媛媛及幾位同學撰寫的側記。5/25-27我們將舉辦三天兩夜筋膜研習營,未及準備的同學當可透過他們的分享,激勵自己趕快做功課。

電子報只是一個影子,是我們整體心念的投射,但願大家能在其中照見自己。若您還未加入我們,但願您也能在此看見,雖然我們一點也不完美,但我們的身姿充滿了靈動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命線、生活線與生命圖靈機

◎阿充



配合本月電子報的主題,今天來談談如何利用生命圖靈機來解讀生命線和生活線。回顧上期所談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機器模型,生命圖靈機是一部不斷接受外界訊號輸入而運作的機器,當你看到了、聽到了什麼,你可能感受了些什麼,接著會想個方法,也可能採取一些行動,最後你形成了一些看法。張老師說過:「一切的發生是為了經歷,一切的經歷是為了超越。」事件就是發生,就是訊號的輸入;經歷就是生命圖靈機的運作。經歷不一定會產生改變,而經歷後產生的改變才叫做歷練,就是「超越」。生活線是每天不斷地發生和經歷所構成,停不下來的;生命線是經歷後的改變才形成,當「超越」發生時才存在。就生命圖靈機的模型來說,「超越」就是修改機器,每當負面情緒來臨時,就是啟動修改的契機,無論是透過軟體、韌體還是硬體來修改,修改成面對過去一樣的發生時,卻能產生不一樣的經歷,完成一種「超越」,一種遠離負面循環的「超越」。「超越」就是生命線上的事,是改變生命圖靈機的事,是被生命記錄下來的事,也是生命演進的DNA。

沒有生活線就不會撞擊出生命線,撞擊的契機就在於負面情緒的感「受」,才能啟動一連串的生命圖靈機修改工程,所以練功的首要課題就在於感受。我們常說「感覺自己的感覺」,如果沒有感覺到修改的必要,也就不會開始修改,更遑論修改還得要有功夫了。氣機導引的一切努力,就是往生命線上走,要學會「感受」的能力,以及透過「靜坐」、「練功」和「格局的提升」等等途徑來修改生命圖靈機。生活就是每天面對不同的發生,發生就是「色」,也就是「無常」。既然稱之為無常,代表我們無從選擇事件,所以我們只能強化自己面對無常的應變能力,往生命線上走,建構一台強大的生命圖靈機。很諷刺的,一般人努力的方向是想把「無常」變為「有常」,也就是想控制生活中發生的事件、環境。努力的賺錢,是為了創造一個免於金錢匱乏的環境;努力的出人頭地,是為了避免別人瞧不起的眼光;努力的安排各種活動,是為了逃避空虛寂寞的來臨。殊不知「無常」之威力強大,再多的努力都無法閃躲它,唯一的方法就是回到生命線上做準備,調校好你的生命圖靈機,一台可以面對「無常」的生命圖靈機。

生活線和生命線的區分不在於事件的選擇,而在於事件的轉化。轉化的過程先由事件引發出真性情(怒、恨、怨、惱、煩 ),再由真性情中看到動機,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才能下手去修改,用氣機導引學到的功夫去修改,這就是「轉性成智」。所以說生活中處處是道場,沒有生活線,就開發不了生命線,唯有行動,才有機會面對不同的事件,也才有超越的機會。下丹田的功夫,就是為了產生行動力;有了行動力,你才有機會感受覺察,這是中丹田的功夫;有了感受覺察,你才有機會修改生命圖靈機,這是上丹田的功夫。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部氣機導引,我們要的不是老師定義的氣機導引,而是一部真正能改變自己生命圖靈機的氣機導引,往生命線上走的氣機導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尋找本然的真我

◎莫仁維(教練)




人啊,你在幹嗎?忙(盲)目的奔跑,每天在做什麼?

我還深深記得那一次老師對著我們課上說了這句話,而我當時一聽到時,就感受到像一個輕微有力的錘子突然從上而下敲醒了我全身。老師也曾說過,往往我們小時候都有過夢想,也曾經追過它,但因為種種現代社會的事項,我們也就忘了它,只有忙(盲)目的奔跑。現代社會遊戲規則使得我們脫離了我們的夢想、也被所謂先進社會教育了現在強調流行的名、利、虛榮、不做對的事,因為不關我的事、不願擔當、只做表面事項,只為了交差了事,這些行為只有讓我們遠離「本然」的我們,完全忘了我們的「真我」,忘了我們的夢想,失去我們散發的光彩!

那我們有沒有試著停頓一下,給自己一些寧靜的時間,重新看看我們走到哪裡了?有沒有聆聽我們身體內內外外的狀態?看看身體如何辛苦的撐著我們的虛榮、自私、過度的貪念行為、意識形態?  

我們有沒有試著停頓一下,給自己一些寧靜的時間,去真心聽內心的話嗎?我們有慈悲過嗎?我寬容對待他人嗎?有真心去處理事情的本象?還是為了自私的我?

重新再看看我們現在在哪裡?我們想要做什麼?我們當時初心的夢想在哪裡?它還在,就在「本然」的我們裡。

那何不去把它拉出來去實現它?勇敢行動實現它!不怕去面對一切。只有真心勇敢不怕的去做,我們才會有經歷一步一步的實現它。這些寶貴的經歷正等著我們!只有經歷,我才可以再次聽我們身心靈的聲音,才能讓我們的「真我」發出光亮!


這句話喚醒了我小時候的夢想!

這句話敲醒了我得看看我的身心靈已走到哪裡!

這句話點燃我內心本來存在的火花! 

這句話讓我尋找全然的「真我」!


「真我」去努力做我該做的事,努力的去經歷一切的事項,不怕去面對恐懼的事,也不求失敗或成功的行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背部恢復知覺了

◎許千如(週四早)



那天練過「蛙形扶膝」後,一起練功的同學不知道會不會和我一樣「鐵背」?過去只有爬山鐵腿的經驗,第一次有運動後背部酸痛的感覺。意外的是,有這感覺的同時我超興奮的,原因是我知道背部多年的麻痺得救了!剛練功時我身體的左邊從頸部到腰部整片都是麻的,持續二年後居然打通了一半。俗話說萬事起頭難,我想後面打通的路會越來越順暢的。

我一直沒弄懂「生活線」和「生命線」這件事,因為這40年來都是順著時間走的,讀書、就業、結婚、生子、養小孩……,沒用多少精神去思考,還好一切順心。今天群組的對話讓我有所感受,我在這修了二年,而這二年的時間對我來說是很長的,我從來沒有為自己的身心靈做這麼久的鍛鍊,過去身體的疼痛總是直接找醫生治療;過去生活的壓力、負面的情緒,總是擱著不理。現在的我不是被動的對待自己了,我的改變我說不太上來,但我清楚知道當我遇到事情時,我的情緒及想法做法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這使我在各方面都比從前來得好。

練功這件事我會持續下去,我相信有一天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何謂「生命線」,瞭解「生命線」是重要的,因為如此才能讓生命有所價值。今年我40歲了,未來的40年,我要清楚的走過並珍惜我所有,健康的身體是本,所有的願望都建立在這條件上。謝謝所有老師對我的疼愛,接受我緩慢的開發自己,我愛你們!我也要謝謝班上所有的同學營造出快樂的學習氛圍,這或許是註定的緣份,我會好好珍惜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鳥事不斷的生活中

◎朱寶鈴(種子班)



我開咖啡簡餐店,因緣際會下跟街坊鄰居常有往來。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跟一些有問題的人特別有緣,所以一天到晚鳥事特多,我不找事事會找我。以前常常不耐煩,常對這些人兇巴巴,希望他們不要再來找我。可是很奇怪!我很兇很會罵人,但他們都不怕我,依舊常來煩我。

對這些煩心的人與事,我常抱怨,可是他們來求助時,我又無法狠心撒手不管。就已經心不甘情不願了,又看到那些人的無明,搞得自己雞婆過度卻囗氣很差,連帶自己的情緒也被影響!公親變事主。

漸漸地,聽多了老師上課講的話,我才體認到,其實我也是這因緣中的一份子。所以現在我依然活在鳥事很多的生活中,但是我學會不讓情緒停留,過了就過了,去感覺那當下的感覺!而今的我常在事後慚愧,我為什麼不能用更好的方法去處理這些事情?也許,我已經跨過生活線,走上生命線了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把生活歷練寫進生命的DNA

◎順子(種子班)



有人追求生活享受,追求名、利、權、情、慾、食、睡,有人追求長生養命,人生百年,在面對最後一步時,你想要的是什麼?是後悔沒有早些做想做的事,還是在最後階段時滿足的帶著成就離開?

生活上追求的名、利、權對生命的提升有幫助嗎?生命的四個階段生、老、病、死,生活線的成就無法改變這四個階段的進程,既然無法改變,那汲汲於追求這些到底有何意義?

生活線上追求的東西隨時都會改變,就像10年前的行動電話跟現在的手機,每個時期追求的都不一樣。生活線上的你可以賺很多錢,但錢不能買到健康、青春…這些屬於生命線的東西。生命線所需要的東西具有恆久不變的價值,就像沉香,細細品味感受可以提昇生命的品質。有智慧的人專注投入在生命中,即便是追求物質,也會選擇用天材地寶的能量融入生命本質中。因為生活線跟生命線所追求的是不同軌道上的東西。

參與不同的事務最重要的目的是獲得成長,譬如教學、輔助教學、參與協會會務等。在參與中學習、在過程中進步,不管結果如何都能獲得成就。就像我們參與身體這本書的學習後,才會知道自己要改變什麼,然後根據自己閱讀到的「我」做出改變,這個改變才會寫到生命線、DNA裡。你要成為有用的人還是沒用的人?有用的人可以不斷的創造價值,讓生命更充實,而這個有用不是可以獲得多少名利,而是把我們在這個天地的歷練寫到生命的DNA中傳承下去,這樣生命的我才是「有用」,而不是生活的我,追逐名利,到老一場空。

當我們回歸天地時,所有生活線的東西都帶不走,只能帶走生命變化中成長的部份。生活上很有錢、很有名,對生命有用嗎?若能用錢、用名去做事,幫助眾人得到成長,這就可以讓生活線上的名利,成為「有用」的東西;而你把追求但那個讓大家一起成就的心是好。不是生活線上的物質不重要而是它只是輔助,要以生命線為主、生活線為輔,來創造更好的成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靠自己活出生命的光彩

◎郭春美(週四早)




我在經過大半生的辛苦工作,賺得了足以安身安心的生活之後,我的生命,卻出現重大的考驗。一是我生病了,其次,是我遭受到至親給我的冷酷打擊!

生病是身體出了問題,只要積極配合治療,還有痊癒的機會,但至親的傷害,卻把我徹底擊垮了,我心灰意冷,足足沉淪了三年多!

後來,我在佛光衛視聽到張老師說:「我們要靠自己的雙腿走向人生的終點站。」這句話把我敲醒了,我馬上找到會館地址,第二天就報名上課。

就這樣,我走出陰霾,重新回到陽光下,即便後來因為工作關係,我不得不暫停會館的課程,我還是想辦法爭取到教練會外教學的班上繼續上課。朋友看到我總是笑口常開,充滿活力,我就教他們幾個我記得的動作,告訴他們:親人子女都是短暫的緣分,要活出生命的光彩,還是得靠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生活中承擔生命的意義

◎素非(種子班)



課堂上老師一句:你們只剩20年好活了!我猛然一驚!年過七十了,我也還有20年嗎?如果沒有,行將就木的我該用什麼生活態度,度過我的餘生?

七十歲以前,我經常困在怨懟不平的情緒中!在家庭中很少享受過權利的我,卻得承受照顧父親的責任,那份委屈壓得我全身是病!老師說:怎樣的罣礙就有怎樣的病痛,我怨誰?

這幾年我捫心自問:花了那麼多精神在負面的情緒中,我還要這樣過下去嗎? 福容的三天兩夜課程及老師一次次當頭棒喝,我覺悟了!兄弟姐妹都有家庭,我不擔誰擔?老天的安排,不管前世的因如何,照顧父親就是我此生必修的功課!我可以為陌生人服務,為什麼不能為生養我的父親奉獻心力?

鑽在牛角尖裡折磨自己,事情一樣得做,但是轉個念心情已然不同!很慶幸在練功中慢慢體會鬆、轉、受、讓的身體之道!讓我可以一步步從忍受到接受,生活中的種種挫敗都不再影響我的情緒!

並藉此機會修正我個性上的缺陷,用更輕鬆豁達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生活!虛心接受上天的安排,從生活中承擔生命的意義,好好把這個生命功課圓滿達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氣機導引功架的練習

◎辛華昀


氣機導引的八大原理,螺旋、延伸、開闔、絞轉、靜心、旋轉、壓縮、共振,應該在一個什麼樣的功架上操作,才能實踐推動身體機轉的功能,這是練習氣機導引重要的認知基礎,也是多數人在練習過程中曾經持續很久一段時間的疑問。這個功架於內是鬆、沉,於外是虛靈頂勁尾閭中正(中軸線)、虛實分明,身法移動時步履輕盈,湧泉落定時透地成根。

物理上固定的物體要穩的兩個條件是底面積大與重心要低。自動獨輪車之所以能平衡不倒,因為有內建的陀螺儀來偵測獨輪車重心與質心的位置變化,即時改變輪子旋轉方向來平衡車體。氣機導引功架的練習其實就是掌握自己重心的練習。包括如何讓自己重心放低!如何啟動身上為數眾多的陀螺儀!如何練習讓全身關節及肌群成為身體自動的平衡系統!


練習氣機導引的功架,可以鬆、沉、中軸線、虛實分明四個要點,時時提醒自己在動作當中作為依循:


一、如何鬆。肌肉必須盡可能放鬆,不可有絲毫緊張,最重要的就是骨盆底肌(會陰)與橫膈膜(膻中)的放鬆。這兩個地方放鬆,才能做到鬆腰落胯、沉肩墜肘。

二、如何沉。氣沉則神凝。如能鬆透,就是沉。沉與鬆,原是相同一件事。

三、須保持中軸線。下顎微收,頭自然上頂,舌抵上顎、平視,頸椎、胸椎、腰椎、尾椎(尾閭)自然下垂保持身軀中正。當鬆沉後,重心即在中軸線之下,隨功架變換移動。

四、功架要虛實分明。所謂上下一條線(中軸線),腳下陰陽變,處處總此一虛實。在功架變換的過程,兩腳虛實務必分明,須注意中軸線保持中正。


藉上述四點做為練習氣機導引功架的基礎,套用在功法練習中,常以大架、低姿練習,漸漸可以掌握自己身體上的重心及喚醒肢體平衡的機制。這是一種身體的記憶,即使蒙了眼、關了燈,無須思考也能辨識自我姿態。此後,功架便無對錯,只需再往鬆透的路上行進。當八大原理融合了隨心所欲的功架後,何時應該變換重心,何時應該鬆沉,何時應該吐納,都在自己的操控中。此時,動功練習起來便能有目的性,想動到哪些筋膜線,你都可以隨興、創造、組合。

以下列出初學氣機導引時功架上常犯的錯誤,如僵直、俯仰、傾斜、歪曲、挺胸、駝背、聳肩、抬肘、翹臀、凸腹、夾襠、僵膝、執著、用力等,提醒初學氣機導引的學員注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側寫《解剖列車》讀書會

◎余媛媛



 「筋膜」是近期老師上課的重點,也是今年三天兩夜研習的主題,為充實這方面的基礎知識,有人提議尋找相關書籍,並以讀書會形式共同研讀。沒想到這個想法提出後,老師指派我擔任讀書會會長,霎時有點錯愕及心虛!自己從沒參加過任何讀書會的活動,而會館人才濟濟,為什麼是我?但由於老師點名,不容我推辭,我想就接吧,讓自己可以透過這個任務鍛鍊及成長。

目前坊間與筋膜相關出版品不少,我們初步篩選後決定以《解剖列車》作為對象。這本書對筋膜的論述較有學術性與系統性,但對於缺乏醫學背景的我們而言,真有無從讀起之感,剛好可透過讀書會讓大家比較容易走進這本書。在此很感謝鈺晶和雅靜兩位師姐,指導我如何開始策畫,如何邀請學員參與,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及信心,而能一步一步順利推動。

第一場與第二場由鈺晶師姐擔綱,她透過精心整理的圖表,把《解剖列車》最精華也最難讀的第一章,作了精彩、完整的導讀,讓大家對那些艱深的內容有了概念,也接觸到西方學界對筋膜研究的最新趨勢。後面三場負責導讀的學員在她良好示範下,也各自全力準備,引導大家逐一瀏覽《解剖列車》各條肌筋膜路線,讓我們對人體肌肉與骨骼的名稱與結構多了些認識。

當然每場讀書會最令大家期待的,還是老師深入而犀利的評論,將大家讀不通的部分作了提綱挈領的剖析,更讓我們看到,真正懂身體的人不會對書中每句話都深信不疑,而是把它當成工具書,將其中合用的知識活用到功法上頭。

在此感謝擔任導讀的師兄姐,讓大家能比較輕鬆地把《解剖列車》讀完。透過這次讀書會,相信大家都收獲滿滿!回頭再練功時,想必能有更深入的體會。






看不懂不是你的問題

◎楊清雲


原本期望藉由《解剖列車》建立一些筋膜的概念,不料剛開始翻閱,就受困於書中陌生的詞彙及不易理解的文字敘述,失去了繼續閱讀的信心,幸而有了這次讀書會,加上老師一句:「看不懂這本書,不是你們的問題」。讓我有了重拾閱讀的動力。

第一章從筋膜網的介紹到身體結構與力學關係,經由鈺晶師姐的歸納整理後,整體架構浮現,閱讀起來竟也不再那麼令人困惑了。接下來的幾章,包括了淺前線、淺背線、側線、螺旋線……..等介紹與治療手法,同樣也在導讀的師兄姐或配合肢體解說,或加入動作示範,讓書中的文義更容易明瞭。看到與會者的專注神情,和參與讀書會的人員逐次增加,可以感受到大家的收穫必然不少。




讀書要有自己的判斷

◎冷莉萍



你無法預期學到甚麼,只有參與,答案就會出現!

書中由胚胎開始講,細胞都有兩層膜,看到內胚層、中胚層….原來老師上課一直講的空間,以及小到這麼小的地方!

治療要找出壓力的張力面,壓力會代償在應力面,張力面會變粗變厚….,還有深前線、螺旋線…。看著書,似懂非懂,但頭腦已開始連接…

原本我們面對《解剖列車》艱澀的內容,內心恭敬卻痛苦,就像學生時期面對課本般認真研讀,但老師卻說「讀書是在讀哪裡有錯,把看不懂的、裝牛B的那些部分直接畫掉!」剛聽到此嚇一跳!後來體會老師是教導我們讀書要有自己的判斷,當然他也強調要尊重書中專業的部分。




「螳螂捕蟬」把螺旋線動到極致

◎李秀娥



從翻開《解剖列車》第一頁開始,便後悔加入讀書會,幸好有鈺晶師姐圖文並茂的 PowerPoint 及老師和阿堡精闢的解析,才讓我們粗略瞭解一二!

從淺背線讀到螺旋線,不得不讚嘆人體結構之奧妙,尤其是螺旋線,它以左右兩個反向螺旋環繞整個身體,在上背部交叉,再從肋骨處走到身體前側,並從肚臍高度再次跨越到對側髖部!上段螺旋線從枕骨繞到對側肩帶,再走到髂前上棘,能在上半身的最佳位置調控旋轉動作,下段螺旋線是一條從髖部到足弓再回到髖部的複雜吊繩。整體動作功能是產生並媒介身體的斜向扭轉與旋轉!

了解螺旋線走向後,再作螳螂捕蟬動作時,才深刻體會老師這段時間的新引體,將螺旋線的旋轉發揮到淋漓盡致!更可以感覺動作時動到哪條及哪段筋膜,加上延伸、開闔、絞轉,在轉動中往更深之處延展,才發覺了解筋膜結構,讓我們不再為自己身體設限,這是讀《解剖列車》前始料未及的!




用身體的理解讀書

◎何秋玲



翻開《解剖列車》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充斥著專業醫學名詞,已經望文生畏了,一頁沒看完,老眼昏花,加上大體解剖圖片,哇!只覺得頭皮發麻,但已答應參與讀書會怎麼辦?幸好分到第4組,那就先讀多少算多少。幸好第1組賴鈺晶學姐熱誠無私地奉獻,用她教授講課的專長,將書中的圖片、文字,以幻燈片精闢導讀,同時藉學員提出問題,阿堡的分析解說,大家互動討論,讓大家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尤其是老師精闢的點出書中矛盾之處,導引我們讀書的方向,沒必要的文字不需要逐字讀,應該對自己身體的理解來看書,才能對照是否有矛盾不通之處。

終於讀完《解剖列車》,不過闔上書本腦袋還是一片空白,有大概的觀念而已,但還是慶幸自己至少可以囫圇吞看過這本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凌波微步」化輕塵

◎編輯部



每個人都會用雙腿走路,「凌波微步」練習用身體走路。不論是入門班或是種子班學員,都在練功房和大家一起走過千步、萬步的「凌波微步」。從初始的汗流浹背到現在的身輕自如,您一定累積了亟待分享的身體感言。

六月電子報歡迎大家踴躍發表走路的感言,你的「凌波微步」是提膝邁步收放自如?還是循序進入吸、吐平穩,心波安定?歡迎和我們分享您的寶貴體驗。文長請控制在350字左右。編輯部有刪修審定權。6/5截稿,文稿請寄chiji.taoyin@msa.hinet.ne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動預告》

氣機導引身心靈成長營

第一級第二梯次
三天兩夜課程


● 與身體對話
● 與呼吸對話
● 六根的整合
● 筋膜運動治療



時間:2018年9月14日(五)~9月16日(日)
​地點:福容大飯店(淡水漁人碼頭店)
諮詢電話:02-2311-1166 




 

東醫氣機導引第147期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