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第94期 / 簡介生死陰陽學 / 淺談周天運行之原理




簡介生死陰陽學


◎高南榮



「陰陽學」是什麼學問?是科學、玄學、還是宗教學?天覆地載,萬物悉備,人類生長於
天地之間,而天地就是最具象的陰陽,所以廣義而言,探究天地之間萬物的道理或學問, 包括生長、發展和消亡,都是陰陽學。宇宙原是混沌一片的無極狀態,無極而太極,太極 生兩儀,兩儀就是陰陽。兩儀之外是無所不在的空間,是六度空間,也就是無極。宇宙一 直到產生陰陽兩氣的作用,才開始運作起來,而且生生不息。

老祖宗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又說:「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所以陰陽同時存在, 就人的生命而言,人有一個陽的生命(如下圖下半圓),也會有一個陰的生命(如下圖上半圓);或者說人有一個生的存在,也有一個死的存在,這就是生死陰陽的概念。陰陽還有相互對立、相互依靠、轉化、消長的特性。


 



太極是個循環,而且循環不已。陰陽由太極而生,所以陰陽也是個循環,並且循環不已,而陰與陽相互對立、依靠、轉化、消長,所以陰陽可以如上圖用圈圈表示,陰陽同向循環而且相互相對作用著。因為陰陽循環不已,所以生命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圓、或者說是圓滿,也就是說生與死不斷的循環交換。這個交換不已的現象,就生命而言,就是輪迴的概念。

 



人生在世,有六度空間並作、記錄著人生(包括因果、智慧、陰德)。人如果死了,死了 的靈(心魂、靈魂)都會到第五度空間(上半圓);原來在第五度空間的死的存在(陰命), 則帶著第五度空間(包括前世陰德)和第六度空間(包括前世智慧)的能量所形成的新命 盤,轉世投胎。

如果生之始(紅點)帶著一個單位的能量來,那麼這一輩子運作的能量基礎就是一個單位。
如果這一輩子努力到死的時候,能量儲存成五個單位,那麼下輩子再來時,就將帶著五個單位的能量來,這些都會記錄在六度空間裡,等著輪迴投胎時下載到新命盤裡,形成該輩子的命。

人死後,陽命經人間49天到“死”的始點(黃點),開始輪迴,同時陰命經相當於天上7 天到“生”的始點,然後投胎。這個過程是生的能量轉成死的能量、死的能量轉成生的能量, 等於是生死能量的極度轉換,然後帶著結合(前世所成就的)智慧與(前世所累積的有形) 陰德的命盤,等於換個新命盤,又投胎重新來過。這就是「生死陰陽學」。

所有的生命,都在這個概念裡面。六道輪迴只是佛學的說法,既然眾生平等,則何來六道? 所以老子只講”道“,一個字而已,道一也,只有一道,天地之道。人因為分別心作用以後,這個“一”分開變成陰陽,陰陽生三,三生萬物。

在人世間,行善是付出能量;這樣的付出,有一種情形會轉換成公德,另一種則轉換成陰 德。公德是在陽間(下半圓)時,就已被回報了,互不相欠。陰德是為善無人知,所以沒 有被回報、沒有人還,而能量不滅,所以會被記錄、報應在陰的生命裡(上半圓)。所以 不是不報,也不是時候未到,而是報在陰命裡、看不到而已。這是因為能量不滅,所以如 果沒有在陽命時回報(下半圓),就會回報到陰的生命(上半圓)裡。

陰德有兩種形成方式。上輩子累積的命盤已經決定了這一輩子可用的資材總量,如果資材用不完也不拿進來,勢必在別人手上使用,那也是一種陰德,是該取不取而形成的陰德。如果資材夠多又不行善,則馬齒徒長,智慧也不會長。雖然沒用完的資材會轉成下輩子的福報,但如果是拿進來又能割捨,這是另外一種智慧更高、道行更高的陰德;因為暗中佈施出去(若被人知道就變成公德了)就是陰德,那個佈施的心也積了陰德,這樣的想法、智慧都高,等於身心靈三度空間的陰德都同時累積到了,所以累積陰德的效果更加成。

能量不滅,能量會轉換。所有的事情,都會得到一個合理的能量,假如這個能量當下沒有 被回報,它通常會被回報到陰的生命裡(上半圓),那麼因為公德人還、陰德天還,所以 天會來還,這就是明裡施捨、暗裡天還的意思。而且天還的效果更大。物質的、有形的東 西,偷偷給人家,則無形的空間象度會還給你,所以都有報(應),報(應)隨時在發生, 一個是報在看得見的生命裡(下半圓、四度空間),一個是報在看不見的生命裡(上半圓、 五度空間),都會在生命中發生,因為能量會轉換、但不會消滅。

生命因為有缺憾,所以跟宇宙能不同、跟宇宙能的本心、天地之心不同,所以生命是來修
煉的。一旦修煉成本心,這個生命的能量回到宇宙能,那麼就不再回到人間輪迴。所以生 命如果再來,都會用不同的修法而來,直到修煉成本心。

所以人要多積陰德,它會被記錄而影響宇宙能,當然也就影響輪迴;它結合智慧,共同影 響命盤,當然也就影響命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淺談周天運行之原理


◎賴承鴻



「湧泉起運大周天,提肛升氣三關間,百會懸頂降陰穴,二道分別到舌尖,自胸至腹入丹竅,直下陰蹻返湧泉。」

周天運行需要許多基本功夫作為基礎,包括肢體空間的開發、橐籥開闔的呼吸訓練、意識的凝念專注等。而且每一種功夫都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待時日成熟,修煉周天運行才能水到渠成;否則揠苗助長、徒增空幻想像,反而不利功夫的持續進化!

探討周天運行之前,我們先來看大腦與脊椎的供氧循環運作方式,主要依靠的是脊髓液(CSF)的循環(見圖二)!腦脊髓液是一種無色無味,像水一樣清澈透明的液體,是供給腦與脊髓的營養液體,就如血液循環於身體,供給組織養分一般,它的成分大約是血漿所含的三分之二物質,包括葡萄糖、蛋白質、電解質等等物質。可知脊髓液的循環直接與大腦的供氧及活化有關,缺氧的大腦只會煩躁、混沌,離入靜入定越遙遠!

周天運行就在活化脊髓液入腦、運行一周回歸大地,以養靈、安心、潤身的機制!

首先來看周天運行的方法:

第一階段:虛靈頂勁、尾閭中正,身正氣正,先把整付脊椎擺置中正。鬆腰落胯意念起於湧泉,吸氣而橫膈膜下移(日線下),提海底(月線上)而尾椎下拉前勾(見圖一)。這個操作讓整付S型的脊椎拉直、命門開闔,有利脊髓液循環。日月相合、腹壓升高,促使腦脊髓液壓力也隨之升高,如此腦脊髓液的循環也會受到激勵(註一)。因為脊髓液上行入腦,所以感覺到後腦有微熱微漲感,這就是氣聚於命門循督脈而上闖三關!

第二階段:意念專注純一、心無旁鶩、將聚於百會之氣存意觀想至顏面至舌尖,海底放鬆(月線下)、吐氣(日線上)入胸腹、入丹田,最終歸於湧泉。

那麼要問,為什麼日月線(註二)的控制,先「日下月上」後「月下日上」呢?順序反過來有甚麼不對嗎?因為吸氣時先降日線、再升月線,有利導氣入體,使日線有更大的下移空間,如果月線先升會發現氣吸入的幅度會減少許多,並且有礙於腹壓的增加。吐氣時氣要歸於湧泉,若月線不落下,等到意念由胸腹下降時,很容易就會卡在胯。所以,張老師教導的操作要領是很合理的!

由上觀之可知,第一階段側重在下丹田的動作訓練,反覆操練橐籥的開闔,使腹壓增、並促進腦壓增加,氣機自然貫透督脈上行。第二階段側重在中丹田的意念專注守一,以意導氣、身心合一,達到以身練氣、以氣養心的目的!

註一:腦脊髓液是由位於側腦室與第三腦室中,由微血管形成的脈絡叢裡滲透出來。先從側腦室分泌產生,經室間孔流出到第三腦室,大腦導水管,第四腦室,通過正中孔,側邊孔流入脊髓,向下流注到馬尾處再向上回流,再經脊髓、腦,最後回到頭顱裡,由硬腦膜形成的矢狀溝或橫狀溝中的蜘蛛膜粒裡的微血管叢,再流回靜脈。但是有一小部分的腦脊髓液會經由顱神經與脊髓神經周圍的小管,進入淋巴液回到靜脈。腦脊髓液在成人的腦與脊髓中大約有150-180CC。事實上每天有400-550CC脊髓液可以從脈絡膜叢濾出,循環於腦、脊髓。

正常的腦脊髓液壓力為80-180mm柱,當腹壓升高時可以增加20-60mm水柱,橐籥開闔操作有如幫浦推送,促使腦脊髓液循環增加!

 


 

註二:日線指橫膈膜,月線指骨盆底肌。


 


 



東醫氣機導引第94期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