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山中若有光
《黃帝內經‧靈蘭秘典論》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在人體小宇宙,心肺為君臣,君臣合作無間,乃能治理人身。心若象徵一個組織的精神靈魂,肺就要把組織的目標政策確實執行出來。而在政策執行的過程中,必須斟酌損益、調和出入進退,才能在變動不居的狀態中保持動態的平衡。肺主氣,朝百脈,具有調節全身氣血、通調水道、固衛禦邪的功能;《明道易經》對〈節卦〉的描述正是如此的:「水澤節也。界限不過之義。水本潤下,兌金阻之;兌金本悅,坎水陷之。兩下不過,故曰節也。節者,和也。」
《黃帝內經》除了用「治節」兩字生動的描述肺的功能特性,在五臟情志的對應關係上,則認為肺是「魄」的居處,故云:「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氣之本與「魄」的關係,表現在一個人的行事作為,會展現出什麼樣的生命情調?歷來也沒說清楚。不過想想,我們誇一個人「有氣魄」,可見「氣」跟「魄」必然是正相關的;而「氣魄」,絕不是好勇善鬥的匹夫之勇,所以孟子尚勇,他理想中的大勇,就是透過「自反而縮」的內在修省,而做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選擇;而這種「善養浩然之氣」的功夫,表現為一種人格品行,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把「大丈夫」的氣魄,跟肺的功能特色串在一起看,就很具有啟發意義了。這種人格特質,說得更淺白一點,就是--通過「存天理、去人欲」的內在節制之後,我的內在自有一片天地,不管外面的世界怎樣天翻地覆,我還是依循著既定的方向前進。所以有人問黃檗禪師:「黃巢軍來,和尚向什麼處迴避?」黃檗答道:「五蘊山中。」
「五蘊山中」,就是「人人有座靈山塔」的「自家天地」;這也就是中國生命哲學貫穿儒、釋、道思想的核心要義。不論是儒家從「攝威儀」、「導血氣」入手修習「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功夫,佛家的「止觀法門」,或道家的「凝神守虛」,都以身體為基本的修行工具。因為人生一切恐懼、執念,都從身體來,唯有深入地瞭解身體、對身體的氣化有所體證,才能洞察有形現象界之短暫虛有,歸根復命,走到人與天地相通之處,而從根源處鬆開執念,化解人類文明與生命處境的危機。但這反身向內、通往靈山聖境的道路,言語文字說不盡,聰明機巧到不了,只有老老實實、步步為營,親身走一趟,誰也說不準會在哪個生命的轉彎處豁然開朗、洞然明白,轉身進入一個無有恐懼、遠離顛倒夢想的世界。到時但見山不是山,畢竟山還是山;煩惱人間就是天堂樂土,便是多愁多病身,也是相好光明的莊嚴身。
所以,從中國身體文化入手,的確可以開展一種新的文明。即如從1940年代出土的基督教古代經典死海卷軸也指出,人類的轉化關鍵是:「首先人子必須在自己的身體中尋求和平;因為他的身體猶如山中的一潭水,他在澄明清澈時能夠映照太陽。當其中充滿泥沙而混沌不明時,就無法映照任何東西。」而「旋轉乾坤」系列功法透過外息與內息的調節,治身調氣,由外而內、由內而外,提升個體與群體的身、心、靈免疫功能,正是引領當今人類社會走出困局的最佳範例。
東醫氣機導引第31期電子報
《黃帝內經》除了用「治節」兩字生動的描述肺的功能特性,在五臟情志的對應關係上,則認為肺是「魄」的居處,故云:「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氣之本與「魄」的關係,表現在一個人的行事作為,會展現出什麼樣的生命情調?歷來也沒說清楚。不過想想,我們誇一個人「有氣魄」,可見「氣」跟「魄」必然是正相關的;而「氣魄」,絕不是好勇善鬥的匹夫之勇,所以孟子尚勇,他理想中的大勇,就是透過「自反而縮」的內在修省,而做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選擇;而這種「善養浩然之氣」的功夫,表現為一種人格品行,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把「大丈夫」的氣魄,跟肺的功能特色串在一起看,就很具有啟發意義了。這種人格特質,說得更淺白一點,就是--通過「存天理、去人欲」的內在節制之後,我的內在自有一片天地,不管外面的世界怎樣天翻地覆,我還是依循著既定的方向前進。所以有人問黃檗禪師:「黃巢軍來,和尚向什麼處迴避?」黃檗答道:「五蘊山中。」
「五蘊山中」,就是「人人有座靈山塔」的「自家天地」;這也就是中國生命哲學貫穿儒、釋、道思想的核心要義。不論是儒家從「攝威儀」、「導血氣」入手修習「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功夫,佛家的「止觀法門」,或道家的「凝神守虛」,都以身體為基本的修行工具。因為人生一切恐懼、執念,都從身體來,唯有深入地瞭解身體、對身體的氣化有所體證,才能洞察有形現象界之短暫虛有,歸根復命,走到人與天地相通之處,而從根源處鬆開執念,化解人類文明與生命處境的危機。但這反身向內、通往靈山聖境的道路,言語文字說不盡,聰明機巧到不了,只有老老實實、步步為營,親身走一趟,誰也說不準會在哪個生命的轉彎處豁然開朗、洞然明白,轉身進入一個無有恐懼、遠離顛倒夢想的世界。到時但見山不是山,畢竟山還是山;煩惱人間就是天堂樂土,便是多愁多病身,也是相好光明的莊嚴身。
所以,從中國身體文化入手,的確可以開展一種新的文明。即如從1940年代出土的基督教古代經典死海卷軸也指出,人類的轉化關鍵是:「首先人子必須在自己的身體中尋求和平;因為他的身體猶如山中的一潭水,他在澄明清澈時能夠映照太陽。當其中充滿泥沙而混沌不明時,就無法映照任何東西。」而「旋轉乾坤」系列功法透過外息與內息的調節,治身調氣,由外而內、由內而外,提升個體與群體的身、心、靈免疫功能,正是引領當今人類社會走出困局的最佳範例。
東醫氣機導引第31期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