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東醫氣機導引第157期電子報 / 百花齊放喜迎春







百花齊放喜迎春

◎編輯部


年復一年,熱熱鬧鬧的春天又來了!雖然這個冬天似乎沒怎麼冷,但時節一到,春天還是用滿眼繁花,宣告她的到來!

如果你夠敏感,你應該也看到了,現在,氣機導引的能量流動,也是以遍山花開,宣告她又啟動了新的一章!

從去年底開始,每週二上午9:00~10:00漢聲廣播電台梅少文主持的「生活掃描」節目,張良維老師輪番帶領同學、教練上廣播。於是,你可以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裡,完整聆聽同學暢談氣機導引十年、二十年的修學經歷,然後你會發現,平時木訥寡言的每個人,竟然個個都是精彩絕倫的人物!難怪主持人會忍不住驚嘆:張老師門下,臥虎藏龍啊!

確實,很多年前,張老師就預告了今日種種,包括每位教練不管過去的專業角色是什麼,經過氣機導引十年二十年的薰陶,個性裡的銳角磨掉了,本有的光透顯出來,就一個個都能獨當一面、能武能文。現在,麥子熟了,收割期到了,同學們果然大放異彩!這期電子報的深度與廣度,正反應了這個事實。

這樣的一群人會在台灣社會形成怎樣的影響力呢?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身體自覺、環境自覺」的邀請

◎鄧美玲


敬愛的朋友:


您好!我是氣機導引學員,多年來,我們一直努力在身體、在心靈方面讓自己變得更好,所以今天,我想跟您談談怎樣讓自己、也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好!

其實,能夠生活在寶島台灣,我們真的要謝天謝地謝祖先!我們擁有非常好的地理位置與自然條件,我們也擁有和善、聰明、勤奮的同胞,但是,世界風雲在變,我們如果不願意改變,我們就無法趕上時代,讓我們的下一代擁有更多的「好」。

過去,我們總是期待政府能體察民心,用更靈活的手段、更遠大的眼光,帶著我們往更好的方向前進。現在,我們漸漸明白,如果我們自己不肯改變,政府是不可能改變的。

別以為我們「人微言輕」,起不了作用,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但首先,我們必須改變我們對身體,以及對我們身處的台灣這個大環境的態度。

我們都說要好好愛自己,但其實我們一點也不愛自己。我們並不了解自己的身體,也不了解為什麼我們會有那麼多惱人的情緒。就像,每個政治人物都在喊愛台灣,但有沒有人認真想過,除了去吵那些不切實際、只會撕裂彼此的政治口號,台灣還能夠往哪裡去?所以,我們要邀請您加入「身體自覺、環境自覺」的聯盟。


當然,我們要鄭重推薦您認識「東醫氣機導引」——這是源自古代導引術,以道家思想為核心,融合太極拳、瑜珈、武術、練氣之精髓,內化為與身體對話的功法,但它絕對不只是養生運動,它是自我了解、自我修正的法門。而這個法門,已故王永慶先生曾經想納入長庚醫院系統,成立「輔助醫療中心」;楊定一先生談的「螺旋拉伸」運動,就是出自氣機導引。


如果您有興趣深入了解東醫氣機導引,您可以用手機掃描,加入「東醫氣機導引line@」,或上網搜尋相關訊息。


「身體自覺」,可以讓您掌握自己的健康,拿回身體自主權,並且擺脫舊習性的束縛,用全新的生命視野,開展無限的可能性。

身體是小宇宙,我們的生存環境是大宇宙。有了「身體自覺」,還要「環境自覺」才算完整。我們用二十年的耕耘,凝聚了一群「身體自覺」的好夥伴,接下來,我們要推動的「改變」是——我們誠懇邀請您,透過參與自己的身體,來推動整個台灣的改變!

您是否曾想過,只要我們轉一個方向,以台灣的天然條件,我們就可以成為吸引全球觀光客的海上仙山!因為我們擁有最豐富、多樣的地景與生態,兩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無數的溪澗,美麗的海灣,以及迷人的鄉間小路。

我們已經有很多團體、很多人在推動這件事,但人民的力量常常是一盤散沙,沒有凝聚的力量,就無法形成改變。所以我們必須凝聚全民共識,用共同的願景,以身體自覺為起點,保護台灣的天然環境,放下一切恩怨,維護歷史文化與族群和諧的共存共榮,開發山林、海洋資源,讓美麗寶島成為海上仙山!

是的,我們要發起「身體自覺、環境自覺」的社會運動!我們會透過氣機導引全體學員,不定時地將相關訊息親手送到您府上。您可以對我們保持持續的關注,也可以報名參加我們舉辦的免費體驗活動與說明會(詳情請持續關注「東醫氣機導引」網站與臉書)。

 一個德國的小鎮,可以決定他們不想成為都市,繼續保留農村的樣貌。荷蘭的綠心計畫,從一個飛行員的夢想,到全民堅持的國土規劃政策。我們可以扭轉台灣的命運,讓我們的子孫世世代代享受這塊土地的庇蔭。我們不急,但我們的行動不會停歇,我們會連結更多人,讓願景落實。



    誠摯邀請您的加入!                                                           

                                                                中華氣機導引文化研究會敬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妙境可能先鼻觀​

記錄/宛琳、秋玲、秀娥、文建、孟君

編按:東醫氣機導引除了練功,學員還會陸續接觸香道、茶道等課程。同學課後相約組成品香小組,定期一會,切磋技巧之外,也分享品香心得。以下隨取某一小組最近幾次的品香記錄以饗讀者。若讀者對沉香有興趣,歡迎洽詢:02-23111166



2018.12.06


為了能熟悉和分辨不同種類(甚至產地)的香,從這次開始我們會每次反覆練習同一種香(包含不同產地的),直到大家都對它的出香狀況和各種變化能掌握了,才會再試下一種。

首先從「海南殼」開始,所以接下來一段時日我們都會練習海南殼。

今天一樣練習兩款香材。

1.海南殼
第一款海南殼很奇妙,從同一塊香材取下來,好幾爐聞起來有不同的味道-孟君的有蜂蜜香、美玲的有尤加利樹精油的氣味(不是銅爐)、宛琳的有杏仁味。

在這裡大家似乎有一個心得:炭不要埋太深,不要超過1公分。

2.土沉
第二款各爐的氣味就比較相近了,香氣之外,還有一種淡淡的粉味,算是秀氣的感覺吧?就是令人聯想到女孩子臉上的妝扮。經美玲說明才知道,原來法國殖民越南時真的用了大量當地出產的沉香作為化妝品原料,造就了他們後來盛極一時的化妝品工業呢!


另外美玲也提到,香港、香山的「香」也和沉香有關喔!香港、廣東省香山縣過去都有產香,香港也曾經是沉香的集散地。(紀錄/宛琳)




2018.12.20


香材/海南殼(老師提供)

上週塊狀沉香以銀葉為香乘,初火出香緩慢,本週嘗試先以粗粒香材暖爐。

1.孟君手腳俐落又用雲母片,兩分鐘就出濃濃蜜香,且香味持久。文建使用銀葉初有杏仁味帶少許灰味,中香味濃,灰味消失。

2.宛琳火窗深一公分,但口徑較大,用雲母片故蜜香濃烈。秋玲香爐溫度不高,香味單純淡雅,可能和灰炒過有關!換銀葉搭細土沉粉也同。秀娥以銀葉盛細粉約8分鐘即出香,帶灰味且微酸,爐火稍旺後香味沁人心脾。

香材/土沉

1. 相較於海南殼,香味有向上提開的感覺,土沉香味顯得單純味穩,入喉往下竄,耐聞令人神清氣爽,而且因為都屬後段火,每人香味差異性不大。

2. 聞香技巧也有差別,若以爐就鼻,圈虎口聞香,可避免雜味!灰紮實出香慢,但保溫效果好。(記錄/秀娥)



2018.12.27


本次使用的香材有兩款:一款土沉,另一款海南殻(上星期老師提供)。
包裝上,一款裝在小盒子,另一款放在塑膠袋內。因美玲有事不克參加,大家一開始無法確定分辨,並認為小盒子裝的是海南殻。


1、小盒子的香材
一打開有股梅子味,大家認為好奇妙,上星期的海南殻放入盒內經一星期會產生梅子味道。
秋玲:雲母片、第一次埋炭0.3公分,2分鐘出香,純粹淡淡的蜜香(香灰炒過)。第二次埋炭0.1公分,銀葉,因已暖爐,出香很快,蜜香濃厚。後段很均勻,淡淡甜甜的蜜香持久。

文建:銀葉、埋炭0.6公分,3分鐘出香,杏仁味(摻雜香道灰味),中香先甜後酸,有阿摩尼亞的刺鼻酸味,香灰只有篩過沒炒。

秀娥:因炒香灰,用新的鍋子,但沒有清洗,整個味道充滿了含機油的化學味,鼻子會阻塞,不舒服。所以,停爐。


心得結論:炒灰前,鍋子要清洗乾淨。


宛琳:雲母片、埋炭0.8公分,蜜香帶有梅子味,有二段味道,甜帶微酸,其酸沒有刺激鼻的阿摩尼亞味道。

珪如:雲母片、埋炭0.5公分,溫度較低,亦有二段味道,由酸(酸到牙根)到甜(甜出津液),蜜香舒爽持久。


心得結論:要能香味持久,溫度不能太高。


2、塑膠袋裝的香材
各爐的氣味比較相近,蜜香的甜味。
珪如因溫度低,耐聞,味道有多段性變化,甜中帶有點酸,最後有一點點涼味。秋玲的最後也有一點點涼味。但珪如的較明顯。

經大家分享討論:
小盒子的香材應是土沉,其纖維質地較脆、較疏鬆,味道帶有刺激如梅子味,塑膠袋裝的香材是海南殻,其纖維質地較結實,氣味有多段性變化。(記錄/文建)



2019.01.03



香材/小棋楠
參加人員:宛玲,珪如,秀娥,孟君,美玲,文建
請假人員:秋玲

1.大家對棋楠的香味較不熟悉,全賴美玲的鼻子判定是否燒出棋楠的香味

2.珪如用銀葉,爐溫又較高,很快就燒出棋楠的香味,其他五爐則出香較慢,或有雜味,或因爐溫不高,無法燒出棋楠的味道。

3.宛玲與美玲用雲母片,其餘四爐均用銀葉。

4.棋楠的味道不易形容,秀娥及宛玲說有森林中林木土壤混合的氣味。

5.有兩爐最後二十分鐘改換海南沉香,卻無法燒出熟悉的味道,不知是否是火力不足之故。

6.為了讓大家熟悉棋楠的味道,決定下週再次以棋楠為香材。(記錄/孟君)



2019.01.24


香材/海南殼及小棋楠


1、文建用秋玲香道工具理灰,鬆灰得宜,爐熱且炭火不會熄,由於海南殼材質較鬆疏,裁稍大塊以雲母片為香乘,大約2分鐘就出香,蜜香味單純直進喉入心,待爐暖熱後以銀葉為襯,香味依舊入心。秀娥前一晚炒過灰,初聞時有香道灰味,漸漸海南殼蜜香蓋過香灰,蜜香香甜。宛琳不知是香道灰潮濕或上次有某些東西掉進去,香材香味出不來,不是我們熟悉的蜜香味,倒像是大樹幹的厚實自然味,秀娥說聞久了有果實味。


2、秀娥薰陶小棋楠,展現深沉入喉,深入心中,有靜心、靜氣之美,秋玲用銀葉為香乘,小棋楠香香甜怡人也是一樣風華,兩爐互輝,回家途中久久不散。我無法細訴香材每段不同的香味,就是一波一波的讓人神怡。宛琳因香道灰有異,沒薰小棋楠。大家享受於海南殼及小棋楠氛圍中。(記錄/秋玲)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立方程式

◎阿充


這個世界上有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生態系,小至微生物,大至整個地球,都有它的生存法則,在這些生存法則下,萬物才得以繁衍、生生不息。從人類組成的生態系來看,小至個人,大至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雖然紛紛擾擾不停,但是互動之中還是有一定的法則,否則人類就會滅亡。我們人生的困境,常常就在於不知該如何與他人互動、與環境互動,尋尋覓覓找不到答案,今天我嘗試用聯立方程式的角度來說明探討,看看這個謎題到底好不好解。

維基百科對聯立方程式的定義如下:

聯立方程式(simultaneous equations)又稱方程組(system of equations),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含有多個未知數的方程式聯立得到的集。未知數的值稱為聯立方程式的根,求聯立方程式根的過程稱為解聯立方程式。以下是個例子,

2X+Y=8

X+Y=6

它的解為X=2,Y=4。



以夫妻為成員的小家庭為例,先生做的家事為X,太太做的家事為Y,X+Y=100,也就是夫妻兩要承擔所有的家事,否則家庭就無法維持。也就是說,如果Y=0,X就必須等於100,但往往在這個情況下,大家在意的是公平不公平的問題,而忽略了X+Y=100這個法則。Y今天等於0,不代表明天不能是100,所以X得時時保持彈性,這也是當先生的生存之道。上一期圖靈集的主題「顛覆」,也可以說是在不斷顛覆X、Y的值,誰說一定不能變,生存下去才是王道。公司這樣的生態系就更複雜了,每個部門都是一個小生態系,所有部門又整合成一個大生態系,小生態系有它的生存法則,而大生態系又有一套運作模式。換句話說,部門裡有許多未知數,而部門本身又成為公司的未知數,未知數越多,這個聯立方程式就越複雜,解起來的難度就越高。而一個公司又是身處在一個產業的生態系當中,當老闆的人,無非就是要讓公司在這個產業生態系當中生存下去。宇宙這個生態系大到你無法想像更無法控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觀察,觀察四季的變化、生態鏈的關係,然後乖乖地配合,這是一種謙卑,也是唯一的生存法則。我們也可以說,聯立方程式就是一種對生態系生存法則的觀察描述。

我們一輩子花了很多力氣在談論對錯,如果你對於身處的生態系毫無概念,你是沒有資格談對錯的,因為你連聯立方程式都列不出來,更遑論解出答案。所有的未知數都是會變動的,這就是「無常」,你如何面對「無常」還能解出答案,唯一的方法就是你自己也跟著變,也就是我們上一期談「顛覆」的真正目的。換句話說,不管別人怎麼變,我都可以配合,我都覺得很好,那我一定可以在這個生態系存活下去,如此一來,我就把「無常」變成「常」了。修行離不開生活,離不開社會,離不開這個世界,因為你就是身處在這個大生態系當中,在這個大生態系當中找到生存之道,就是修行。所謂「格局」,就是你所能理解的生態系大小;所謂「理解」,就是你能夠列出生態系的聯立方程式;所謂「解答」,就是所有成員都可以在生態系中共存共榮。「自了漢」就是在他個人的世界中自在了,但是沒有辦法在更大的生態系中生存。

生態系越大,聯立方程式越複雜,看似越難找到答案,其實不盡然,只要你能掌握一些原則。自然界中成員相互作用的力不外乎兩種,支持與被支持,這兩種力形成牢不可破的生態鏈。具體的來說,該幫助人的時候要盡全力,該尋求幫忙的時候也不要客氣。用心觀察生態系,找出聯立方程式,這就是「智慧」;生態系中成員需要協助的時候,不吝出手,這就是「慈悲」。這種觀察與行動,就是我們之前一再提到的「覺」力,也就是修改生命圖靈機的能力。所謂在「紅塵」中修行,就是這台機器的複雜度會高一些,「塵」就是未知數,能處理的未知數多一些,當然這台機器也就更強大了。我們從許多不同的面向來談修行這件事,其實是殊途同歸,就是要讓自己保持彈性,什麼都好,也就沒有應付不了的狀況。我自己是學科學和工程的,喜歡從這樣的角度來理解修行這件事,如果能讓讀者有些新的靈感和啟發,那就功德無量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眼耳鼻舌身初探心的作用

◎鄭雅靜


心和腦的關係

氣機導引根植道家的三丹田概念,討論六根的感官覺知及其對身體的影響,中丹田練心是從物質性邁向精神性的身心開發過程,對焦在心及影響心作用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關注自律神經作用和內分泌的變化。

科學研究證實,人體的荷爾蒙分泌和血壓變化會影響心和腦的關係,心臟的搏動不僅是機械壓力的動力來源,與血管負責將血液源源不絕的輸往全身循環,心臟還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內經》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當心臟的功能發生變化時,不僅會影響腦血液循環,來自心臟和血管的壓力受器還會將訊息傳遞至中樞神經系統,影響自律神經與腦垂體升壓激素的釋出,以調節血液流動的變化。心包是包覆心臟的薄膜,附帶脈絡,與心臟的壁層之間留有縫隙,空隙內有漿液可潤滑心肌並保護心臟。中醫學認知的心包經能通氣血,連結至大腦,與眼耳鼻舌等感官所接收到的訊息相通,產生心的作用。

人如果整日都是汲汲營營的忙、盲、茫,心和腦長時間缺乏連結性,不僅容易內分泌失調,也無法強化心包的脈絡作用。依物理學的觀點,物質的微小振動都能漸次傳播擴散到周圍,從而產生週期性的振動。心本空無,人感知心的作用在於覺察、感知心的波動。心的映現來自心的動盪起伏,心波猶如波浪般前仆後繼、相續不絕的意念,意在心,念是大腦的念頭、想法。心具備了身體和精神性智慧的轉換功能,心的作用能讓人的價值觀轉化,落實成身體的行動,從身體空間的覺察力提升到對「空」的洞察。

心是身體的覺知、感受與現象的整體,其作用屬於內分泌的變化,變化的根源在於六根接收外界刺激訊息連結到腦,大腦所進行的比對、判讀而產生的反應,從此形成人的認知。身體的感覺和運動都由大腦發號施令,透過脊髓神經的中繼,並由各部神經根所操控。由於眼、耳、鼻、舌均位在頭部,接收外界的刺激訊息會直接激發腦部相關的對應部位,對影響心智影響更為直接。從大腦的反應到心的作用,存在內分泌的無窮變化,影響體內各系統、器官的生命活動、身體行動或各種情志的變化。



心的作用


中丹田解構心的作用是將眼耳鼻舌等感官,視為具備獨立功能作用的主體。譬如,眼睛感覺偵測到資訊,透過大腦的統整分析,人方能認知所見之物。耳朵感測聲音和平衡的覺知,可以辨別聲音的振動波長以分辨聲音。鼻子的嗅覺上皮可以偵測嗅覺,調節鼻腔內空氣的溫、溼度,還能將嗅覺傳達至大腦的嗅球,屬於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影響人的記憶與感情。舌不僅感測味覺,也影響到說話與飲食的功能。皮膚及相關黏膜的感覺是體感,能感受到溫度、痛覺,也能感覺肢體的動作及內臟等身體內部的深層感覺。

「根」有受器之意,六根分別為眼神經根、耳神經根、鼻神經根、舌神經根、身體的神經根及意的腦神經根。眼耳鼻舌等五根會形成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五種根識,但意根的性質不同於其他五根。意根源自大腦的念頭、想法、記憶、比對、判斷等功能,指的是大腦透過背誦、記憶累積的知識性學習所堆疊形成的意識,統稱為「識識」。舉例來說,意根的「識識」可以是人長期被灌輸的認知價值,如名利權情慾食睡的價值觀。練功如果缺乏心感覺的連結與對應,「識識」就是被植入記憶的千篇一律的導引動作。

當五根被視為具備感覺功能的主體時,主體與之連結對應的對象便是客體,稱為「境」;如果境受到人為的標準或價值所染著時,會產生「塵」的效應,如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其實,眼耳鼻舌身的五種根識都是客體「境」的對映,無論是根與境、根與塵都是主客遇合的過程,根境相合或根塵相遇都會形成「識」,關鍵在於第六根意根的作用。尤其,眼根、耳根、舌根所結構的根、境對立最容易讓人起心動念,勾引出一連串的根識作用。所謂的根、境對立是立場不同的意思,眼根是神經根「看見」功能作用?還是帶有眼識的「看見且認知」?抑或是參雜了意根的想法?

舉例來說,電影作品中常配合劇情發展或場景變化,特別設計創作不同的音樂以烘托整體效應,讓觀眾隨著眼根、耳根的連結而生眼識、耳識,再心有所感。不同的觀眾對相同的電影作品會激盪出不一樣的觀點或心情感受。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經歷,看到一幕場景或聽見一首音樂如果對焦到似曾相識的影像或情景,意根的「識識」萌發後,大腦就會產生很多感覺去捕捉或對焦境(塵)再投射到腦的認知,輾轉衍生更強的意念,激發情緒,強化心的作用感受。所以,人如果常常透過第六根的「識識」來處理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吸納的五塵,根塵相對的結果,根識的作用力層層堆疊,「識識」時時參雜、反覆循環,將更影響大腦的認知與判別,繼而干擾心的恆定狀態。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那蜿蜒曲折的河流啊!

◎黃虹瑛


人的信任是把刀,砍向自己,砍向別人,都是一種因,身為人,「相信」是很終極的試金石。

對待人性中的貪、小惡,要求明明白白!

相信自己,必對自我懷疑,不相信自己,則計較別人,在身心種下病因。是故時時提問自己,重要的事向內求。遇任何事例,也要用同理心去渡自己和渡別人。

每一種取代必然要付出代價。涉入危險選擇衝擊,如果是命定,必然要走一回!

日本歷史有個「阿部定事件」,主角人稱「惡女阿部定」(註)不相信世界,想相信自己,但自己深不見底的悲早在心裡種了病因,無從相信自己,對世界也無法不計較。

是否能原諒此身此心、是否能不計較,是否能超脫六根,化去所有的一切!仍然要藉這個世界,涉入人群,讓自己處於一再再重覆的情境裡反覆修練,經歷、覺知自己的身心靈的轉化,才能成就強大的信。

但若不是命定,大概小說家及演員,信念強大之人才會主動選擇面對極為衝擊人心的考驗。

平凡如我們,在生活裡藉家人、朋友就能經歷自己。更要走入人群,就常來會館當義工吧。東醫氣機導引有三天兩夜的營隊,經濟條件許可,更不要放棄這種得之不易的機會。

日常裡因為「純粹信任」而引發的背棄、報復、欺詐、忽略、評擊,無論是看得見、數得清的負債,還是種了病因甚至連命都也賭上,這種深不見底的悲,根本在這條路上要拿來換一個清明自在。你在計較,要計較什麼!別將悲苦往心裡種,帶著你的種種情感,勤練功吧!專注、放空、跳脫、改變,看清明白,修繕病因,隨時隨地一再的自問,一再自我檢視、修清明自在、修心如明鏡,映照世俗的「我」。

在東醫會館和三天兩夜的營隊裡,老師、教練、助教、義工群體建立的信任很強大,我感受這裡的每個人獨立各自修為,生活裡各自的河流蜿蜒曲折還有漩渦,但大家一致往同一個方向——「真實無疑,自覺醒悟的信」共同前行,看似各自分開,實則一直共修,因此匯聚在一起時就很強大。其心斷金,成就願景!

註:
日本有個「阿部定事件」(惡女阿部定,純粹以罪行表達愛情深度的肇事者)參考自〈茂呂美耶的歷史手帳〉一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心靜、心境、心鏡中漫遊心園

◎高淑芬


生活中常批評的話題多半與「亂」有關,但它的反面「靜」,其實更常圍繞在我們的周遭。無論是眺望海景、遊走森林、夜遊賞月、聆聽音樂、欣賞書畫、泡一壺茶、點一炷香、練功靜坐…,都可以使人平靜下來。這些平靜的狀態讓我們習慣到難以察覺,反而容易去關注那些較少發生的亂象,且處處受到干擾。

求學時期,喜歡上學,正確來說是喜好「逛校園」。喜歡看人在教室認真讀書、在操場上運動打球開心流汗、更常流連於校園的生態園區,期待遇見孔雀開屏。孔雀活脫脫就像從神話故事書飛出來的神獸,有種說不出的神秘美感,聽說牠只在求偶或緊張時才張開翅膀,真不知牠對著我開屏是為哪樁?生命中第一次的畢業典禮,見同學們感傷地與師生道別離,聽師長們談了一些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之類的道理,没有感動,也没有哭泣。待夜裡回想那隻美麗的孔雀,忘了最後一次跟牠說再見,不覺心中一陣酸楚,淚水來到眼眶裡!曾經只想待在學校讀書、工作,也以為找不到任何像學校一樣的環境—―一處讓人心靜的地方。

練功房的牆面上懸掛著馬王堆漢墓導引圖、氣韻流暢的書法字體,勾勒起些許熟悉的印象,又看到每個人聚精會神地跟隨老師,時而練功,時而靜坐聆聽心法的那一幕,解開了我長久以來的執念——以為學校才是清靜的所在。經年累月,修習功法已成為一種習慣,逕自將它當成生活的工具,在面對阻礙時,靜下心來,似乎亦能用來解決問題。

進入教室,煩雜的思緒將被快速驅離,一週一次的上課情境,鮮明如鏡,足夠我用一整個禮拜的時間,慢慢去回想、去體會。需要心靜的材料時,試著「隔空抓藥」,如此,漫遊在心園裡,裡頭有著美好的過去、現在、未來,誰說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目題材不拘,圖文長期徵稿

◎編輯部

過去一年我們用限定範圍,由主編出題的方式徵稿,農曆年過,張老師鼓勵大家顛覆過去,走向大醒悟,電子報的徵稿模式也要顛覆過去,推出新的樣貌。今後舉凡練功、品香、生活、工作、練功隨感,只要是您的親身體驗所得,都是大家最可貴的借鏡。此外,電子報亦長期徵求同學提供照片、畫作等圖像資料,會館存檔後,將於每次電子報文稿擇優配圖。

歡迎分享您的真實體驗。文長請控制在600字左右,圖片數量不拘。編輯部皆有刪修審定選用權。歉無稿酬,謹此聲明。圖文請寄chiji.taoyin@msa.hinet.ne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